[专题]中国财税史复习题.docx
中国财税史

1、财政制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1)经济因素:财政制度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制定的,它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基础下的财政制度各有所异,但基本上要根据各国当时的生产力条件来制定与其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2)政治因素: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财政制度的侧重点不一样,同时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相一致,不同的政权体系下财政分配关系各有其特点,财政制度的制定要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相适应,才能平衡不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3)社会因素:科学合理的财政制度要综合考虑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力求在促进社会进步,民生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所作为,这就要在制度财政制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才能更加合理的制定相关的财政制度(4)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灾害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财政制度也会因为不同的地域情况作出适当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合理分配资源,稳定社会,巩固统治。
2、试述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
演变:①夏商周三代实行地方分权型的才财政管理体制夏商周三代实行宗法分封制。
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属天子所有,天子通过授土授民,封赐给诸侯王。
据《周礼》记载,天子按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分封。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
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
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受封的领主掌握着封地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及课税权。
周天子最可靠的收入是王畿内的税收。
受封的诸侯虽有比例上交中央的规定,但在中央对地方失控的情况下,交不交,交多少完全决定于诸侯。
这种体制导致后来的王室衰微,诸侯称霸。
形成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②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变1、由“有封有建”的王朝诸侯分级管理体制向“有封无建”的统一集权的方向发展。
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建立了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诸侯国的财政有集权的倾向。
中国财税史周春英答案

中国财税史周春英答案1、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性质B、经济发展水平C、领导人素质D、职能答案:领导人素质--------------------------------2、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A、财政制度B、财政政策C、经济结构与方式D、其他都是答案:以上皆包括--------------------------------3、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A、财政发展本身规律B、和社会思想文化C、财政制度与政策D、其他都是答案:以上皆包括--------------------------------4、熊彼特将西方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A、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B、社会性质C、经济发展阶段D、财政收入形态答案: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5、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A、劳役财政B、实物财政C、财政D、货币财政答案:财政--------------------------------6、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
答案:对--------------------------------7、“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出现。
答案:错--------------------------------8、专业史学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对--------------------------------9、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
答案:错--------------------------------10、财政史是财政学的“流”。
答案:错--------------------------------1、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A、比例税制B、劳役租C、十一税率D、定额税制的贡法答案:定额税制的贡法--------------------------------2、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土地私有制D、屯田制答案:井田制--------------------------------3、井田制盛行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西周--------------------------------4、“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A、集权型B、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C、行政隶属关系D、完全独立答案: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6、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1/NUMS1《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1、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费改税B.利改费C.利改税D.费改利参考答案:C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C3、()我国取消了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成为历史。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参考答案:C4、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收入的有()。
A.关税B.营业税C.消费税D.中央企业所得税参考答案:B5、分税制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和营业税组成。
A.资源税B.农业特产税C.消费税D.屠宰税参考答案:C6、()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正式在全国实施。
A.2007年1月1日B.2007年10月1日C.2022年1月1日D.2022年10月1日参考答案:C7、分税制后下列属于地方收入的有()。
A.土地增值税B.城镇维护建设税C.车船使用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D8、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界定了财政投资范围,将投资项目划分为()三大类。
A.公益性、基础性、竞争性B.公益性、建设性、竞争性C.建设性、基础性、竞争性D.公益性、基础性、建设性参考答案:A9、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收入有()。
A.增值税B.资源税C.证券交易税D.营业税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1、建国初期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的原因()。
A.军费庞大B.政务费增加C.救济支出数额很大D.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参考答案:ABCD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ABCD3、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新的财税政策()。
A.救国公粮B.农业统一累进税C.发行公债D.打击土豪劣绅参考答案:ABC三、判断题共4题1、1994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财政税收法复习题

财政税收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税法
2、土地增值税
3、偷税
4、流转税
5、营业税
6、税收优先权
7、税收代位权和撤销权
8、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9、税法要素
10、税法主体要素
11、纳税主体
12、征税对象
13、累进税率
14、税务争议
15、税法体系
16、税收权限法
17、税收征纳实体法
18、个人所得税
19、超额累进税率
20、所得税
二、简述题
1、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容。
2、简述税法的构成要素。
3、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
4、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有哪四部。
5、简述税务登记的主要内容。
6、简述我国税法的体系。
7、简述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主体的法律规定
8、流转税具有哪些特征。
9、税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10、税法的作用。
11、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12、税收优惠的主要形式。
13、税款的征收方式。
14、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5、增值税纳税主体的法律规定。
三、论述题
1、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2、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论税法的调整对象。
4、论税法的基本原则。
财税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财税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以下哪项不是一般纳税人的标准?A. 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B. 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C. 会计核算健全D. 能够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答案:B2.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A. 15%B. 20%C. 25%D. 30%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稿酬所得D. 政府补贴答案:D4.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哪项支出不得扣除?A. 合理的工资支出B. 合理的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增值税的免税项目?A.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B. 教育服务C. 医疗服务D. 销售烟草制品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A. 职工福利费B. 工会经费C. 赞助费D. 职工教育经费答案:C7. 个人所得税中,以下哪项收入适用20%的税率?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财产租赁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B8.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中,下列哪项不得作为税前扣除?A. 合理的借款利息B. 公益性捐赠支出C. 非公益性捐赠支出D. 职工社会保险费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增值税的计税方法?A. 销售额减去进项税额B. 销售额乘以税率C. 销售额加上进项税额D. 销售额减去免税销售额答案:C10. 个人所得税中,以下哪项收入适用10%的税率?A. 稿酬所得B. 财产转让所得C.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项目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A. 职工工资B. 职工福利费C. 赞助费D. 职工教育经费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稿酬所得D. 政府补贴答案:A, B, C3. 以下哪些项目属于增值税的免税项目?A.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B. 教育服务C. 医疗服务D. 销售烟草制品答案:A, B, C4.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中,以下哪些支出不得作为税前扣除?A. 合理的工资支出B. 罚款和滞纳金C.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D. 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答案:B, D5. 个人所得税中,以下哪些收入适用20%的税率?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财产租赁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年销售额是否超过500万元。
财税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财税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A. 增值税B. 企业所得税C. 个人所得税D. 营业税答案:A2. 下列哪个不属于税收的基本特征?()A. 无偿性B. 强制性C. 固定性D. 灵活性答案:D3. 下列哪个是增值税的税率?()A. 5%B. 13%C. 20%D. 30%答案:B4. 下列哪个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B.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C. 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D. 所有企业都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答案:D5. 下列哪个是个人所得税的税率?()A. 3%B. 10%C. 25%D. 45%答案:D6. 下列哪个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子女教育B. 继续教育C. 住房贷款利息D. 购买商业保险答案:D7. 下列哪个是营业税的税率?()A. 3%B. 5%C. 17%D. 25%答案:B8. 下列哪个不属于营业税的税目?()A. 建筑业B. 金融保险业C. 服务业D. 增值税答案:D9.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A. 宪法B. 税收基本法C. 税收征收管理法D. 各税种的单项条例答案:B10.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A. 西部大开发B. 东北振兴C. 中部崛起D. 全部地区都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税收的基本特征?()A. 无偿性B. 强制性C. 固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2.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B.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C. 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D. 所有企业都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答案:ABC3. 下列哪些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子女教育B. 继续教育C. 住房贷款利息D. 购买商业保险答案:ABC4. 下列哪些属于营业税的税目?()A. 建筑业B. 金融保险业C. 服务业D. 增值税答案:ABC5.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A. 宪法B. 税收基本法C. 税收征收管理法D. 各税种的单项条例答案:ACD6.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A. 西部大开发B. 东北振兴C. 中部崛起D. 全部地区都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答案:ABC三、判断题1.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财政与税务》复习题大全(doc 23页)

《财政与税务》复习题大全(doc 23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财政与税务》复习题(2011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财政概论1、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D )。
A、剩余产品B、社会总产品C、国民收入D、一部分社会总产品2、在西方财政学中,被人们奉为资本主义财政第一职能的是( A )。
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稳定经济D、监督调节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论1、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称为( B )。
A、财政盈余B、财政赤字C、财政平衡D、通货膨胀2、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最古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D )。
A、预算收入B、经常性收入C、国有经济收入D、税收收入3、国家机构本身为履行其管理职能进行相关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 C )。
A、社会发展与保障支出B、经济发展支出C、行政支出D、国防支出4、国家直接用于社会救济、补贴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为( B )。
A、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无偿性支出D、有偿性支出5、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A )。
A、宏观税负率B、剩余产品率C、财政集中率D、税率6、决定财政支出性质的是( B )。
A、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职能C、社会经济发展政策D、财政收入结构7、适用于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支出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是( C )。
A、最低费用法B、公共劳务收费法C、成本效益分析法D、目标控制法第三章税收收入(上)1、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 A )。
A、行为税 B印花税 C、屠宰税 D、宴席税2、无法转嫁的税收是( C )。
A、价内税B、价外税C、直接税D、间接税3、价内税的计税依据是( B )。
A、不含税价格B、含税价格C、含税价格或不含税价格D、可以是含税价格也可以是不含税价格4、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 B )。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目D、税源5、税收的直接作用点是( A )。
A、课税对象B、纳税人C、负税人D、税源6、具体规定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税的广度的是( C )。
中国税制复习资料.doc

中国税制复习资料吴静[流转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某汽车制造厂2002年2月销售卡车200辆,每辆单价70000元,价外每台收取包装费、运输装卸费等5000元。
当月购进原材料金额68000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款1156000元。
购进燃料金额60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额10200元;购进动力金额12000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0400()无;购进低易品金额880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额13600元。
(价格均为不含税价。
)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1、1)当期销项税额=(70000+5000) X200X17% =2550000 (元)2)当期进项税额=1156000 +10200+204000 +13600 = 1383800 (元)3)当期应纳税额=2550000—1383800=1166200 (元)2、某商场(为一般纳税人)月初从某羊绒衫厂购进10()()件羊绒衫,单价38()元己取得专用发票;当月批发给个体商店700件,价税合并单价是550元;商场零告200件,价税合并单价是600元。
请计算商场当月销传羊绒衫的应纳税额。
2、(1 )商场当月销项税额为:[550 4- ( 1 + 17%) X 700+600 4- ( 1 + 17%) X 200]X 17%=(329059.83+102564.1)X 17%=73376.07 (元)(2)商场当月进项税额:380X 1000X 17%=64600%(3)商场当月应纳税额:73376.07-64600=8776.07元3、某电视机厂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9年1月份全月实现销售收入700000元,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合计119000元,其余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月4日购进原材料1000件,单价1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000000元,税额17()000;1月15日进口原料一批,完税凭证上注明增值税税额146200元;1月25日销佶给某机关电视机2台,开具普通发票,金额5850元;1月27 LI企业将1月4 LI购进的原材料10件用于非应税项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L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 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 《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卜13. 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b14. 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b15. 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L16. 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b17. 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L18. 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b19. 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b20、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b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23、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b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b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2、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o3、据文献记载,在(舜、禹)时期,为了保障公共事务的发展,统治者要求臣服部落和被保护的小部落贡献财物。
4、夏商周三代的服役,直接与井田制有关。
一般认为,三代的田赋制度分别实行的是(共、助、彻b5、人头税发展到汉代,已经制度化,有(口赋、算赋、户赋、献赋)o6、古代收益税(或财产税)包括(车船税、贵货、牲畜税b7、宋朝的田赋按土地的性质不同分为(公田之赋、民田这赋、城郭之赋、杂变之赋、丁口之赋b&宋代市舶课有(抽解、博买b9、清初官吏的报酬包括(正俸、养廉俸、恩俸b10. 清朝前期的关税分为(内地关税、国境关税)两种。
11. 西周的关市之征主要有(津税、关税)两类。
12. 在宋代的户籍上,全国居民分为(主户、客户b13. 唐代的赋役制度主要有(租、调、役、杂徭L14. 对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益分配,两税法实行三分制,即划分为(上供、送使、留州\15. 宋代官员俸禄大体上分为(正俸、加俸、职田、公使钱)等。
三、名词解释仁井田制: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2、山泽税:国家对山林、园池水泽、湖泊出产的各种物品所课征的税,山林所砍伐之薪木、猎捕行兽之皮、角、齿、羽翩、河湖所捕之鱼、池海所产之盐等物均属课征对象,缴实物,交由王室。
3、均徭:官府衙门对居民征发的一种经常性差役,因其以丁为单位,根据丁力资产的厚薄,以定差役的轻重,由里甲编第均平应役,故称均徭。
4、关市税:是指对通过国家所设关卡的行商和市肆的坐贾进行课税,包括关税和市税两类。
5、贡舶制度:明代对海外来华贸易者实行的一种制度,凡海外诸国来华贸易,须由贡使向明王朝进贡方物后方准其贸易,否则不许贸易。
对外商货物采取“官给钞买”的办法,不抽商税,只抽实物六分,其余允其货卖互市。
6、算缗钱:又称缗钱税,汉代所行税法之一,是向商人和高利贷者、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财产税,以贯为单位征税。
7、赊贷税:亦称贤贷税,是对岀贷货币或粮食收取利息所课的收益税,课征的对象是高利贷者,属于资本利息税。
8、专卖:由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垄断,利用专制垄断的销售价格,获取高额财政收入的一种办法,有公益专卖(如轻重法、平汆法)与财政专卖(如官山海)之分。
9、均输.平准:实际上是官府对商品运销和京师物价的一种控制措施,属于官营商业性质。
均输指调剂运输,平准指平抑物价,始行于汉代。
10. 漕运:为了保障皇室的享用,百官的俸粮和京城兵、民的食粮,各地每年向京师运送大量的粮食和物资,通常是通过水道用船运载的,所以时称漕运。
门•田赋:又称“田租”“租禾”,是以土地为对象的征税,是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被列为国家正供,是国家财政收入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12. 贡:即土贡,后发展为赋、贡纳,盛行于夏代。
即分配给每人土地,耕作者根据土地所产向贡领主缴纳租额。
夏代的贡法,是一种定额课征制,以数年收成平均常量的十分之一为定额,以后不管丰年或歉年,都要按这个定额征收。
13. 助:借的意思,盛行于商代。
指把定量土地分为九块,周围八块为私田,由八家自己耕种,收入归各家,不收税;中间一块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即借民力以耕田,公田收入全部上缴。
14. 彻:打通之意,即打破公田和私田的固定界限,在耕作季节统一经营,收获时才把一块田地作为当年的公田,其上的农产品成了税物;<2>征收之意,耕田百亩,取十亩为赋<3>通力合作之意,指八家通力合作,计亩征收,民得其九,公取其一<4>并行之意,即贡、助两种征课制度并行。
15. 土贡:即各国诸侯和平民,按规定向天子献纳土产、珍宝等,不完全是自愿,具有强制性。
西周的贡有两种邦国之贡诸侯在其领土内,向所属臣民征贡,将其中一部分缴纳于天子。
v2>万民之贡实是各诸侯国奴隶主通过向居民征集,然后将其一部分缴纳给天子,以待公用。
16. 徭役:即对劳动人身的强制性课征。
包括力役:即强制人民从事劳役活动。
包括“作田役”即跟随诸侯、大夫从事狩猎,“比追胥”即追捕盗贼,以及筑城、押送俘虏、巡逻以及运送官物。
<2>兵役:包括兵役和军赋。
军赋是与田制想结合的一种征调军事需要的人力、物力的办法。
<3>杂役17. 口赋:即口钱,是课于未成年人的人头税,用于补军费开支不足。
18.算赋:是课于成年人的人头税,收入形成军备基金,用于购置战车、骏马、武器、装备等。
19.献赋:郡国等地方官吏以当地的人口数,每人每年征收63钱,送缴中央政府,以充当向皇帝的献费。
13.户赋:是对列侯封君食邑之地按户征收的赋税,属于人头税性质,按户计征,每户每年200钱,作为封君列侯的“私奉养”。
20•更卒:一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为官府服役一个月,服役地点一般为本郡县,主要从事各种苦役及较大型的工程项目,如修筑城垣,宫殿陵墓等,或到郡县衙门听差,期满止役轮流更换。
21.正卒:即正式的兵役,是在服更卒三年后起役,每个成年男子在规定年龄内必须服兵役两年,第一年在本郡县,根据各地特点,充当步兵、骑兵或水兵,接受军事训练。
第二年到京师充当“卫士”,服役期满就调换。
22•戍卒: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屯戍一年,如果边境无事,官府只需选送少数人前往戍边即可,其他不需要戍边的人必须强制性缴纳代役金,即以税代役。
23.工商税:属于流通领域里征收的交易税,即按照市场上买卖成交额所课征的税,具有交易税、营业税的性质。
分为两种:一是官府对居住在都市商业区、有市籍的商贾,按照商品交易总额定期或不定期课税。
二是凡到都市商业区域或集市做买卖的行商,官府按买卖成交额,即时课征。
24•子口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及自内地运送土货至通商口岸出口时所纳的抵代通过税的一种税款。
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称子口半税,这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内地说主权的一种税制。
25•复进口税:土货装船出口时,征出口正税,运到卸货口岸时,再征复进口半税,税率等于进口正税之半。
税则上未列名货物,按价值百征2.5。
土货若在3个月内复岀口到外国,如确系原包原货未被拆换,海关即将所交进口半税发还, 发给存票向海关银行换取现金,或抵缴日后应交之税。
倘逾期未运出口,或原货已被拆换在该口岸销售,则不发还原纳进口关税。
26•匣金: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 %),故名厘金。
又称厘捐、厘金税。
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
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
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27间架税:'间”是一间两间的意思,指房屋数量:架”是前后两根柱子,两架即一间,还是指房屋数量。
顾名思义,这个间架税是按房屋数量征收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按房屋市值来征收。
简答题(一)财政产生之初的支出主要包括那些?答:1、军事支出;2、祭祀支出;3、天子、诸侯以及百官的生活支出;4、兴修水利、抗灾等公益事业支出。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用法令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自由买卖;2、均平田税,皆粟而税;3、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4、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5、鼓励分居立业,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业,规定成年男子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岀嫁,否则加倍课赋;6、实行按人口征收军赋的制度,即人头税,史称“口赋:7、划一度量衡。
(三)夏、商、时期的财政有那些特点?答: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创造的农业和畜牧业收入;2、财政征收形式是租税合一,以实物交纳;3、分田制禄,井田制赋;4、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不分;5、“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原则;6、分官任职的理财结构;7、实行财政任务与吏治奖惩相结合的上计制度■预算、决算制度的萌芽。
(四)简述秦王朝的三大支出:军事工程支出、宫殿和皇陵修筑支出。
答:1、军事工程支出,军事支出包括战争费用、养兵费和装备费,工程支出包括修筑陆路交通、兴修水利工程、修筑万里长城。
2、宫殿建筑支出,秦始皇在兼并六国战争中,每功灭一国,即依照其国宫殿样式,在咸阳北阪重建一座,灭六国后,更是大肆修建著名“阿房宫:3、陵墓建筑费: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在骊山为自己修筑坟墓,全国统一后,发刑徒70万继续修筑,前后约计20余年。
(五)国家和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
答: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
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包括:K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2、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五、论述题(一)试述唐中期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