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

合集下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进程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进程

3、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 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 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 B、临近煤矿的地方 • C、临近油田的地方 • D、临近河流的地方
4.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首先 产生于:
A.冶炼业
B.纺织业
C.机器制造业
D.交通业
• 5.(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3)据研究, 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 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 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效率提高40倍
瓦特:改良蒸汽机
优点: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 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很快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 运用,并迅速被推广到其 他工业生产部门,大大推 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美国
英国 法国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必要性(直接原因)
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 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 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 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 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 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 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 这是“羊吃人”。
(3)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
①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大 量利益;
②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 改变世界面貌。
课堂小结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第 2、实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要点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要点 岳麓版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部门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答:(1)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前后(2)英国、棉纺织业(3)珍妮机的发明(4)改良蒸汽机的发明(5)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手工工场。

2、珍妮机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动力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1)1765年、哈格里夫斯、人力(4)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3、英国具备的工业条件有哪些?在英国的棉纺织部门出现的新的机器有哪些?其中第一个真正将“人手”解放出来的发明是什么?答:(1)资金、劳动力、市场和技术;(2)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3)水力纺纱机。

4、改良蒸汽机发明者是谁?何时投入使用?首先投入哪个部门?哪些部门也很快采用了?它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哪些优越性?答:(1)瓦特(2)1785年(3)纺纱部门(4)冶金、采矿(5)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6)它的效率远远超过了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

5、汽船的发明时间是何时?哪国发明的?谁发明的?答:1807年;美国;富尔敦。

6、火车是哪国谁发明的?何时发明的?何时试车成功?当时火车的“代号”是什么?1870年全世界铁路的总长度是多少?它的发明有何影响?答:(1)英国的史蒂芬孙(2)1814年(3)1825年(4)旅行者号(5)超过20万千米(6)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7、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是什么?60-80年代哪些国家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答:(1)19世纪40年代前后(2)完成的标志: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2)法、美、德、俄等国8、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答:(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惊人的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一、基础知识目标;1、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主要标志和重要成果及发明家;2、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形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复习重点、难点:1、夯实基础知识点,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影响,需要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专题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为了便与学习,我们列表进行归纳和对比学习。

(二):复习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蒂芬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蒸汽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

这就是最初人们看到的火车。

材料二: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

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地上重要的交通工具。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了飞机。

请回答:材料一中的火车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机器?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汽车、飞机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机器?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材料一、二所体现的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材料一、二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三)两次工业革命与中国(1)世界近代两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错失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性。

公开课教案(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开课教案(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开课教案课题: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标】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森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方面。

(3)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得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超级智囊团”的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工业革命的发明。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瓦特改进蒸汽机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解读课标复习导入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荣光面前溯荣光——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原因回顾旧知,归纳总结。

培养学一归纳的能力,知道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二)名词解释:工业革命无限荣光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发明1、自主学习,完成工业革命成果的表格2、以“超级智囊”的身份解决英国工场主约翰的烦恼,巩固对工业革命发明的学习,加强对瓦特改进蒸汽机的认识,体会瓦特等发明家所体现的“工匠精神”。

第一次工业革命_一轮复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_一轮复习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材料二中你认识到 殖民主义有哪些“恶”?马克思为何还要称其 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恶”:贸易垄断、抢掠财物、灭绝种族、贩卖黑奴。
“曙光”:加速了欧洲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复习提问:评价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

对殖民国家来说
(▲一殖分民为扩二张、两的分重评清主性价次:)
19世纪中期有三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即英法美。
手工 工场
工厂
农业比 重下降
工业发挥 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PK
城市化进 程加快
工业城 市形成
国际关系
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使东方从属西方。
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兴起
材料1:“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 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时代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完成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 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小结: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
时间 18c60s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人物 重大发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课堂练习
1、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下列符合其意的是 ①促进许多新兴城市的诞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②大部分劳动力从农 业转入工业生产 ③很多劳动力被机器生产排挤,为第三产业发展准备了条件 ④工业化意味着财富涌现,人们可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国家 发明者
成果
珍妮机 联动式蒸汽机
意义
工业革命开始 动力革命机器普及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核 心 成 果
英国 哈格里夫斯 英国 瓦特
英国 史蒂芬孙
美国 惠特尼 美汽船
交通革命
机器普及 交通革命
英国:社会转变(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
影 响
世界工厂(民主化、自由主义、法制化、殖民扩张、重视科教) 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生活 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走向成熟(原因:实力、交通、殖民)
4、城市化: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由于城市工业、商 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 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集中化过程。
重点一核心成果
据示意图分析工业革命取得突 破的技术关键是什么?并说明 你判断的理由。
万能蒸汽机;理由:万能蒸汽 机发明与应用,解决了动力问 题,推动了机器的普及,提高 了生产力;推动了工厂制建立, 改进了生产关系;推动了交通 领域的革命
(标志:初步形成的标志、逐步成熟的标志)
理解核心概念
1、自由主义:其核心是反对政府任何干预,主张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以亚非拉殖 民地半殖民地为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相互联系的一个国际大 市场。包括资本主义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两个市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7-
【感悟启示】 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学们分成两方进行辩论。 甲方:“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不顾一切地发展科技。” 乙方:“科技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等负面影响,甚至危害生命,不发展也罢。” ( 5 )请你对甲、乙双方的观点进行诊断,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甲、乙的观点都不正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国家必须发展科技、培养人才; 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5-
知识点3 火车与铁路 5.铁路 ( 1 )概况:1825年,由 史蒂芬孙 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 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 千米的铁路网。 ( 2 )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 市场 之 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6.工业革命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19世纪中 期, 英国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7.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 美国 、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1-
3.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 宫”,向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当时英国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应该不 包括 ( C )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马车 D.火车机车 4.“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 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 ) A.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

6.(2016·课标全国Ⅱ)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 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 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 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材料三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 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 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 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 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充 裕的流动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 时期 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 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 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 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 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 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世界工厂 和世界贸易中心。 ②英国成为_________
4、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殖民者:
(2)殖民地半殖民地: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
生产方式
的进程。 消极影响:
(3)世界: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推动了人类近代化
(1)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2)殖民地半殖民地:贫困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也 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1、原因条件
世界市场 ①市场: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_________ ,同时也 需要世界各地的原料。 蒸汽机车 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②交通:_________
2、途径:
①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②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3、表现
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 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课)
执教者:季虎
执教班级:高三(7)班
教学目标
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进程、发明及影响;
理解:海外殖民扩张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工业革命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讨论: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推动作用。

重难点:
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

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丰富,现实意义重大,可以通过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感悟历史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课前,让学生先梳理教材知识点,使学生形成课堂思维的知识平台。

课堂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构建问题情境,形成思维冲突,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学科的方法,体会历史学科的魅力。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那么,当时让英国女王感到最“荣光”的展览品是什么?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复习书本知识点并完成。

知识梳理
1、工业革命的过程和成就:
2、工业革命的条件: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 1624年英国制定专利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

材料三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

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方面?
3、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煤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世界历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四 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人口比重统计表
材料五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

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
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

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

材料六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己利益自由地做出选择,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材料七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

——《大国崛起》材料八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质疑问难
1、工业革命的进程和成就:
(1)工业革命中的核心发明是什么?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
(3)工业革命的发明有什么特点?
2、工业革命的条件:
(1)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3、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形成的?
①工业革命的展开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之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③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延伸拓展
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欧美的英法美等国先后开展了工业革命,奠定了它们近代
3、(分组讨论)请结合史实从经济、政治及思想等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政治: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列强打开中国的门户,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诱导,中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艰难地起步。

③思想: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巩固练习
1、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C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
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4、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方式发生的变化 ( D ) A.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由赤裸裸的掠夺转为控制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
C.由在本国转为在全世界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地位
D.由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转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5、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这说明: ( B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6、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7、读《美、德、英、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②代表的国家( C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中国
课堂小结
需求增加,手工有限。

蒸汽时代,机器生产。

交通革新,工厂出现。

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