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过程。
(2)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3)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根源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充分运用资料,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工业革命产生条件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谈话法教学,与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历史的本质,在谈话中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万能蒸汽机使用的重大社会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工业革命的成果被迅速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课时:1 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工业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用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及影响。
导入新课: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
工业革命由此展开。
工业革命造成人类社会的重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教学过程: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当· 斯 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要求取消 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 由放任,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 则,要求国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6、社会意识: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经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7.世界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手工 工场
工厂
农业比 重下降
工业发挥 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
PK
城市化进 程加快
工业城 市形成
自由主义的思想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
产生工业革命?
英
政治前提 资本
国
中
国
资本主义制度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封建专制制度 买田置地 小农经济 文化专制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煤产量
12.8
1
1700年 1840年 2
20
1
1740年 1850年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3
社会生产力 1.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
16世纪的纺织业
19世纪的纺织业
2.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兴起。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 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1%
农业
1 2
发明家多为经验丰富的工匠;
靠水力为主,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1785年,瓦特制成第一台改良型蒸汽机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 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 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 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 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 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50年)导入: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1)政治: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解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民主水平还很低,但已经形成了“开放社会”、思想自由,新思想与新知识在社会上能够迅速传播。
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新社会和新制度激励着人们通过和平的方式创造财富。
而与其相比的中国,则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员享有特权,权力不受监督,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不受保护,新思想受到钳制,人们的聪明才智用于官场钻营,通过非法和暴力的方式掠夺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2)劳动力:圈地运动和农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劳动力。
(3)市场:18世纪英国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扩大。
(4)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5)技术: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达。
(6)资源:英国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
(7)科学: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
1.唯物史观:使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现代化史观: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3.革命史观: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4.思想意识:促进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5.世界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西方最终超越了东方,成为世界的中心。
6.全球史观: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7.社会史观: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时间观念、隐私观念),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兴起。
【必修2】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一练: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 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 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 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 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和 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
练一练:“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 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 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 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 作者的疑问是要说明( )
复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掌握工业革 命中的主要科技成果;
多角度认识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 影响;
认识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工业革命:
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 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也 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 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练一练: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 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 “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练一练: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 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l世纪末, 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 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 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 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 上述现象说明( )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 工劳动, 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 影响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动力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领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背景: 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
瓦特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 年 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 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其目的是向 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 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 展示了一系列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展示了一系列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号
史蒂芬孙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在行驶
美国第一列火车同马拉车赛跑
旧式纺车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课堂讨论
中国的科技也曾长期领先世界(如四大发 明),可是为什么没能促进生产力的飞跃? 在同时代的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 呢?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 做鞭炮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 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把它当饭吃” ----- 鲁迅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开始于英国:(1765—1840) 1、前提和条件:
因素
环境
形成方式
地位
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前提、根本保障
社会稳定
市场
资本
殖民扩张、圈地运动
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经济发展的基础 动力、直接原因
原料 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劳动 力
圈地运动
一般性条件
技术 手工工场的经验积累
2. 各行业的生产发展进程
机器动力的革新
——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瓦特、1785)
改良蒸汽机
3、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过程:
(1)、英国:(瓦特)
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装有冷凝器; 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 采用曲柄结构; ③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世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采用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七: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研制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主要 铁路长度已近一万千米,铁路干线均已完成。
1807年,美 国人富尔顿 制成汽船 “克莱蒙号” 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 人史蒂芬孙发 明了蒸汽机车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 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 的依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 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
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珍妮机纺出的纱线比较细, 容易断。1769年,英国钟表匠阿 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 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
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
较粗。此后不久,英国第一家用 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便出 现了。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 就不能运转了。
假设大家要开办一个工厂,那 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背景: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中,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 变世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⑴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 ⑵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 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⑶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⑷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 “蒸汽时代”。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1张PPT)

影响六
• 在1776年首次出版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 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看不 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己利益自由地做出 选择,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6)社会意识: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
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 了什么影响?
国别
发明人及身份
棉①纺国别1:76从5 英国珍开妮始纺,纱并机居主导英地位。②哈发格明里人夫及斯身织份工: 织机业器发1明76者9 大都水是力具纺有纱实机践经验英的工人和阿技克师莱科特学与理技发术师
尚未紧1密77结9 合。骡③机类别:发明机英器主要是克在隆轻普工顿业,纺而纱后工 向其它1产78业5 发展水。力④织时布间机:主要英在18世纪卡。特莱特 工程师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 力,人类进入“ 蒸汽 时代”
影响二:观察两幅图片
•(2)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 制度兴起。
▲
简单协作 手工生产,没出现社会分工,与手工作坊区别 不大(人多,集中生产)。
手工工场 手工生产,出现社会分工,工场规模。 机器大工业
机器化,社会化大分工,大规模生产(工厂)。
• 为此,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 毛纺工业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原料; • 失地农民沦为空有自由身份外一无所有,只能出卖劳动力的无产
者。而失去了土地的农民的生活用品必须从市场购买,因而资本 主义经济又因此而获得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类别 年代 成就
——《共产党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有哪些条件有助于 技术革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5年,织工哈格 里夫斯发明了可以 同时纺出10根纱线 的纺纱机──珍妮 机,由此揭开了工 业革命的序幕。
思考: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哪
个行业?为什么?
⑴棉纺织工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受旧习惯束缚 比较少,采用新方法较为容易。 ⑵分布比较集中,不像毛织业那样分散,比较容 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5.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
材料六: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 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 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 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 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 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 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 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 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 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 ——齐世荣《世界历史》
技术 市场
劳动力
资金
资源和原料
政治环境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Hale Waihona Puke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提供
制度保证了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大量资本和雇佣 劳动力 技术条件
条件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和贩卖黑奴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
提供 提供
圈地运动、殖民掠 夺促使国内外市场 扩大
提供
市场条件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6.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为全球一体化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探究】19世纪40-60年代,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西方崛 起的现代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和冲击……(工业革命对
中国产生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政治:社会;中国人民抗争(开始太平天国运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 市场。 2、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1、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2、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3、出现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思考:为什么飞梭的发明不是工业
革命开始的标志呢?
⑴飞梭是工具不是机器。 ⑵珍妮机的出现不仅引起了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 明创造,还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发明和使用机器。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飞梭 (织布快)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珍妮纺纱机 (但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骡机 (细而结实)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思考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生产 领域
(纺织采煤冶金)
需求更 大动力
需求更 大运力
改良 蒸汽机 核心发明?为什么?
需求更 大动力
交通 运输业
1)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集中,“工业城市之母”; 2)引起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
易错识记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 于1840年前后。 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而不是 蒸汽机。妮纺纱机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 发明创造,蒸汽机只是为大机器生产提供 了强大的动力。 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机器,而不 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主要发明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 工劳动, 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
英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英 阿克莱特
英 克隆普顿 英 卡特莱特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动力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领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影响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 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 了地理空间。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同时 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04年富尔顿制成的蒸汽机轮船
富尔顿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 的蒸汽机车
英国早期的铁路运输
主要 表现 时间 国家 机器 的发 1769 明和 1779 使用 1785 1765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 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思维导图
工业革命
特点: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 时间:18世纪60年代 进程:始于英国,19世纪扩展到 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 英国工业革命 确立。 的背景条件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2.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面貌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是一场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 劳动的生产类的革命,以及 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现在你准备 投资工业,兴办工厂,需要哪些条 件呢?
2.生活方式:
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材料三: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 策,要求取消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 特权公司;主张自由放任,他把自由 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要求国家 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3.经济思想: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自由主义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 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1%
农业
1 2
工业
79%
工业化 3.经济结构:英国实现_____
16世纪的纺织业
19世纪的纺织业
4.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兴起。
材料五: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 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 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 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 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 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 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 情地剥削无产阶级,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 象。 ——齐世荣《世界历史》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 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 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社会生产力 1.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
材料二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农村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