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日照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日照的长短、强度和波长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植物对日照的响应也不同。

一、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和代谢的基础过程,因此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上。在充足的日照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而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

2. 营养物质的吸收

日照还能够影响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光合作用中,植物能够产生质子梯度,进而促进离子的吸收和运输,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日照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表面积,从而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

3. 植物组织差异

日照还能够影响植物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叶片、花和果实等组织对日照的响应有所不同。例如,叶片对光照的需求较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发育;而果实则需要光照来产生色素和香味等化合物。

二、日照对植物的生物钟和生长节律的影响

植物的生物钟和生长节律直接受到日照的影响。在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光周期可以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等日照三种类型。

1. 长日照

长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大于特定数值(一般为14小时以上)的

光照条件。在长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以下特点:叶片数

量增加,茎秆变长,花朵含蕊,花期明显延长等。

2. 短日照

短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小于特定数值(一般为12小时以下)的

光照条件。在短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以下特点:叶片数

量少,茎秆短粗,花朵含雄蕊,花期较短等。

3. 中等日照

中等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之间的光照条件。在中等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中等的特点,茎秆长度适中,花期不会太长或太短。

三、日照对植物适应环境的影响

植物能够通过适应不同的日照情况,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例如,在环境中光照强度较弱的情况下,植物可以产生较大的叶面

积来增加光合面积;而在光照强度较强的环境中,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的数量和种类来适应不同的日照条件。

总之,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植物能够通过适应不同的日照条件来增强自身的生长能力。在种植植物时,应该根据植物对日照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方式,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日照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日照的长短、强度和波长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植物对日照的响应也不同。 一、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和代谢的基础过程,因此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上。在充足的日照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而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 2. 营养物质的吸收 日照还能够影响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光合作用中,植物能够产生质子梯度,进而促进离子的吸收和运输,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日照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表面积,从而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 3. 植物组织差异 日照还能够影响植物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叶片、花和果实等组织对日照的响应有所不同。例如,叶片对光照的需求较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发育;而果实则需要光照来产生色素和香味等化合物。 二、日照对植物的生物钟和生长节律的影响 植物的生物钟和生长节律直接受到日照的影响。在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光周期可以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等日照三种类型。 1. 长日照

长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大于特定数值(一般为14小时以上)的 光照条件。在长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以下特点:叶片数 量增加,茎秆变长,花朵含蕊,花期明显延长等。 2. 短日照 短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小于特定数值(一般为12小时以下)的 光照条件。在短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以下特点:叶片数 量少,茎秆短粗,花朵含雄蕊,花期较短等。 3. 中等日照 中等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之间的光照条件。在中等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中等的特点,茎秆长度适中,花期不会太长或太短。 三、日照对植物适应环境的影响 植物能够通过适应不同的日照情况,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例如,在环境中光照强度较弱的情况下,植物可以产生较大的叶面

日照时间对植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日照时间对植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植物生长与发育主要受光周期影响。光周期是指每24小时内的白天与黑夜时间的长短。植物的光周期敏感性各异,有的喜长日(SDP),有的喜短日(LDP),还有的中性。因此,日照时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光周期的基本定义和分类 光周期是植物对一定光照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生长发育节律,最初的定义是指光照条件下,植物一天内所接受的明暗周期。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将植物分为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是指需要在每日16小时以上的白天照射下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等。短日植物是指需要在每日12小时以下的白天照射下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花生等。此外,对光周期无特殊要求的植物又称为中性植物,如玉米、草莓等。 二、日照时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日照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长日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速度相对较慢,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如夏菜、茄子等;短日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由于其黑夜期间不足以积累足够的物质,会生长早衰,如菊花、万寿菊等。 由此可见,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生长与光周期有很大关联,不同光周期的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三、日照时间对植物产量的影响 日照时间还会影响到植物的产量。 以小麦为例,长日照条件下,小麦开花时间较晚,表现出生长旺盛、分蘖少、产量低下的特点;短日照条件下,小麦开花时间较早,表现出分蘖较多、高产的特点。 此外,还有一些作物需要在特定光周期下进行生长和开花,这就需要在不同的地区,根据光周期条件来调整作物的栽种时间。比如,夏菜是一种需要充分照光长时间,且光强度大的植物,所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光谱/nm植物生理效应

日照时间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日照时间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植物是自然界中最能自我调节的生物之一,它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得以生长繁衍。日照时间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环境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季节或地区,植物受到的日照时间会有很大的变化,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日照时间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日照时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日照时间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理和发育过程,从而影响叶片的生长和形态、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花的开放和授粉以及果实的生长和成熟等等。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敏感度不同,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日照时间的响应也是不同的。 在秋季,当日照时间缩短,气温下降,植物通常会进入休眠期。一些落叶乔木 和灌木植物,如枫树、白蜡树等,会在秋季将落叶,休眠过冬。而一些阳性植物,如春季开花的水仙、郁金香等,也会在夏季结束后进入休眠期,等待下一年的生长季节。这些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日照时间和气温的影响。 对于一些多年生植物,如场地木本植物、果树等,日照时间的变化会影响它们 的花芽分化和成熟,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长日照对于某些植物的花芽分化会产生延迟作用,导致花期滞后或延长,而短日照对于某些植物的花芽分化会产生促进作用,使之早开,花期提早。 2、日照时间的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植物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机制来适应各种不同的气 候和环境条件。植物可以通过改变叶片的形态和大小,或是调节叶绿素和色素的合成,来实现对光合作用的适应。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合成或分泌激素,调节生长和发育过程,从而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在日照时间变化的环境中,植物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光照时间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时间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日照长度与植物开花 (一)光周期现象和类型 植物对昼夜交替及它们的长度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植物分成四种类型: 1. 长日照植物 是指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也就是说,光照长度必须大于一定时数(这个时数称为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这类植物的开花通常是在一年中日照时间较长的季节里。 2. 短日照植物 是指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用人工缩短光照时间,可使这类植物提前开花。而且黑暗时数愈长,开花愈早。在长日照下只能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 3. 日中性植物 是指开花与否对光照时间长短不敏感的植物,只要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适宜,就能开花的植物。这类植物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较小。 4. 短-长(或长-短)日照植物 有些植物的发育在短(长)日照诱导后,要求长(短)日照,这种植物称为短-长(或长-短)日照植物。 大多数植物的界限一般可定为12~14h,即要求光照时间大于这一界限才能开花的为长日照性植物,小于这一界限的为短日照植物。 (二)临界日长 植物能够通过光周期而开花的最长或最短日照长度的临界值,称为临界日长。也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长日植物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等于或长于临界日长时,能诱导开花或促进开花的植物。如菠菜为13小时,天仙子为11.5小时。短日植物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等于或短于临界日长时,能诱导开花或促进开花的植物。 (三)光周期诱导 用适宜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处理植物,叫做光周期诱导。在一定时间内给予适宜的光周期影响,以后即使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而光周期的影响仍可持续下去的现象。(四)光周期与花器官性别分化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精选文档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太阳辐射对植物生长影响

太阳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姓名:周君玺 学号: 20126339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一、太阳辐射光谱与植物生长发育 太阳辐射是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波所组成,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我们称之为太阳光谱。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个部分。在太阳光谱中,对于植物生活起最重要的是可见光部分(波长0.4~0.76μm),但紫外线(波长0.01~0.4μm)和红外线(波长0.76~1000μm)也有一定的意义。 科学试验证明,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可见光中的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这类光能一直植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而粗的形态;同时蓝紫光也是支配细胞分化最重要的光线;蓝紫光还能影响植物的向光性。紫外线是使植物体内某些生长激素的形成受到抑制,从而也就抑制了茎的伸长;紫外线也能引起向光性的敏感,并和可见光中的蓝、紫和青光一样,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可见光中的红光和不可见光中的红外线,都能促进种子或者孢子的萌发和茎的伸长。红光还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分解和叶绿素的形成。此外,光的不同波长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也有影响,如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和有机酸的合成。 二、光长和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一)光周期概念 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对昼夜长短的不同反应。既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的影响,称为光周期现象。这是植物内部节奏生物钟的一种表现。自然季节的光周期变化使每天光长按规律加长或缩短。它是对植物内部节奏的信号,植物知觉到光照长度的变化,由此来识别一年内时间的推移,因而光周期现象事实上是利用对光长的测量控制植物生理反应的现象。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开花对光照长度非常敏感。有的只有在光照长度超过一个临界值时开花,否则停留在营养状态,这类植物称之为长日性植物;有的植物只在光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值时开花,这类植物称之为短日性植物;还有一类中日性植物,是指当昼夜长短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二)对光周期有效的光强及感应时期 1、对光周期有效的光强 在夜间用基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弱光照射,仍然有延长光照长度的效果,因此,光周期现象与光合量无关,既与光合强度无关。 光照长度和生理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不仅对强光有效,对很弱的光强也有

浅谈太阳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浅谈太阳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主要能量源泉。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靠来自太阳 辐射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因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使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 了最本质联系。本文将从光谱成分、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太阳辐射与植 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辐射植物生长发育强度 一、太阳辐射光谱与植物生长发育 太阳辐射是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波所组成,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我们称之为太阳光谱。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个部分。在太阳光谱中,对于 植物生活起最重要的是可见光部分(波长0.4~0.76μm),但紫外线(波长0.01~0.4μm)和红外线(波长0.76~1000μm)也有一定的意义。科学试验证明,不同波长的光 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可见光中的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这类光能一直植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而粗的形态;同时蓝紫光也是支配细胞分化最重要 的光线;蓝紫光还能影响植物的向光性。紫外线是使植物体内某些生长激素的形成受到抑制,从而也就抑制了茎的伸长;紫外线也能引起向光性的敏感,并和可见光中的蓝、紫和 青光一样,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可见光中的红光和不可见光中的红外线,都能促进种子或 者孢子的萌发和茎的伸长。红光还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分解和叶绿素的形成。此外,光的 不同波长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也有影响,如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 于蛋白质和有机酸的合成。 二、光照强度与植物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是阳光在物体表面的强度,正常人的视力对可见光的平均感觉、光照强度的 大小决定于可见光的强弱。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天气状况、季节变化和植株度的不同,光 照强度有很大的变化:阴天光照强度小,晴天则大;一天中,早晚的光照强度小,中午则大;一年中,冬季的光照强度小,夏季则大;植株密度大时光照强度小,植株密度小时光 照强度大。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在一定光照 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地 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却不增加。光照 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 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