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概念

健康教育学概念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涉及促进和维护个体健康的学科,通过教育和

信息传播来提高个体对健康的认知、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和促进

健康行为。它涵盖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以下是几个健康教育学的重要概念:

1. 健康: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

的健康。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而是指身体正常的功能、心理和社

会福祉的状态。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组织、计划和实施的教

育活动,旨在提高个体和群体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理解,培养良好的健

康行为和健康决策能力。

3. 行为改变理论:行为改变理论是健康教育学的基础,它试图

解释个体为什么会改变行为,并提供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来促进健康行

为和预防疾病。一些著名的行为改变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健康信

念模型和自我效能理论等。

4.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系统,

它对个体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健康教育学强调了社会环境对健康的

重要性,并提倡创造健康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以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5. 教育方法:健康教育学使用各种教育方法来传达健康信息,

包括课堂教学、互动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等。这些方法旨在

提高个体对健康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并激发他们参与积极的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学通过教育和信息传播,旨在提高个体和群体对健康的

认知和理解,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健康决策能力,以实现身体、心

理和社会层面的全面健康。

健康教育资料

健康教育学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念 1、健康的概念 WHO“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 2、影响健康的因素 1)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嗜好、交通工具、体育锻炼、精神状态等 2)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也包括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就业等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从亲代遗传的体形特征、生理特征、代谢类型、行为本能等 4)卫生服务因素 社会医疗卫生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 3、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含义 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卫生宣教”,其主要区别包括。 (1)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2)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3)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描述性调查、分析性调查、回顾性调查 描述性研究(描述某一事件或特征的客观现象) * 现况调查 * 社会调查:常用于需求的评估及信息反馈,常用的包括小组工作法、特尔斐法、个案调查等 分析性调查 * 前瞻性调查 * 回顾性调查 B、观察法: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C、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 准实验研究:不是随机确定,而是选择两者在主要因素方面相似的人群作对照组,如社区的干预研究属于此类 4、健康促进 1)健康促进的含义 《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指促进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劳伦斯·格林关于健康促进的定义为: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相关政策、法规、组织的综合。 2)健康促进的领域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健康的影响因素: ①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②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 ③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①行为和生活方式②环境因素③生物学因素④健康服务因素】 3.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素质: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5.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6.健康促进的5点策略(行动领域): ①制定健康的公共策略 ②创造支持性环境 ③强化社区行动 ④发展个人技能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7.健康促进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判断】 ①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是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②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仅限于疾病预防 ③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 ④健康促进是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群众的健康 ⑤健康促进强调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全过程 ⑥健康促进是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学基础上,强调健康-环境-发展三者的整合 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①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 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领域所有工作的基石 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名词解释与重点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科学。 。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或者说围绕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 。卫生服务-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教育诊断---是指在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教育,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 。健康促进(WHO)――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管理――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健康 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传播模式――是指为了研究了解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现象、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传播关系――人们通过信息交流和分享而在传播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健康咨询――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健康服务的形式,应归类于健康教育的范畴 。小组讨论――指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具有相似背景的人围绕某个共同关心的主题或对大家某一共同经历进行座谈讨论,属于人际传播中的群体传播形式 。传播材料预试验――指材料最终定稿和投入生产之前,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设计人员在一定目标人员的典型代表中进行试验性使用,从而系统收集目标人群对该讯息的反 应,并根据反馈意见对材料进行反复修改的过程。 。契约关系――指在传播活动中传播双方相互依存的一种默契关系,传播双方以此约束各自的传播行为。 。共同经验阈――指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对信息能够共同理解、相互沟通,产生共识的经验范围,另外在大众传播中还要加上传授双方对传播媒介的使用及理解的 共识范围。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 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是人类最早,最原始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反馈――指传播者获知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应,体现传播的双向性。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健康教育就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五个活动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渥太华宣言)的三项基本策略:1倡导2赋权3协调。 健康教育的意义:1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客观需要2健康教育是人们提高健康水平的无限愿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的产物3健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生三阶段:1人生准备阶段(自妊娠、出生到18~20岁)2人生保护阶段(自成年开始至老年之前,主要指中年人)3晚年生活质量(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阶段) 行为是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也就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可塑性3差异性。其健康教育意义:1人类行为的目的性是健康教育的前提2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抓紧人们社会化关键期的教育训练,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3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行为形成是指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行为发生、形成的过程。即个体随着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及心理的成熟,社会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个体行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外显行为: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得行为,如言谈举止。 内隐行为: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得行为,如意识、情绪等,即通常所说的心理行为 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1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2认知3态度4情感5意志)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 自身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心理现象:①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2情感过程<喜怒又惊恐等>3意志过程<有意思的确定目标,克服困难,调节行为等>)②个性(1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2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一定的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等2社会环境:①经济发展②社会人口③法规④社会制度⑤社会思想意识⑥社会道德⑦宗教⑧风俗⑨教育10大众传播11家庭。 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行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的定义、特点:指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1有利性2规律性3和谐性4一致性5适宜性。五类1、日常健康行为2戒除不良嗜好3预警行为4避开环境危害行为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危害健康行为的定义、特点: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1危害性2明显性和稳定性3习得性。四类: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致病行为模式:A型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3不良疾病行为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 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 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指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 知信行理论(KABP或KAP)将人们行为的改变非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 一、概念、填空、选择、判断 1、健康管理模式:可分为管理者模式和被管理者模式两个方面 管理者模式1,健康信息管理 2,个人或群体健康与慢性病为选型评价 3,个人或群体健康计划及改善的指导 被管理者模式1,了解自己的健康 2,明确自己的任务 3,采取行动 2、自我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包括:1,健康评估子系统 2,健康计划子系统 3,健康计划监督与反馈子系统 4,社会支持子系统 3、健康锻炼效果:P75 4、教养方式:??? 5、接种:是根据机体接触到病原体后产生免疫反应的机理进行人工预防,具体方法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病毒做成各种特异的预防针,然后接种到人身上,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6、预防方法:注意营养、休息、运动和卫生是预防治病的主要方法。对于传染病,切断其流行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对于非传染病,具有复杂多样性,需要就事论事,进行预防、保健或治疗 7、减肥效果 : P231 8、传染病过程:传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称为传染过程 9蛋白质生物价:通常把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的利用率称谓蛋白质的生物价。蛋白质的生物价越高,七营养价值越高。 10、健康:不仅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 11、睡眠:是大脑的另一种活动形式,睡眠与觉醒周期性切换是体内的一种主动过程,而非被动的休息 12、第二手烟:二手烟是二手烟草烟雾的简称,吸二手烟也叫被动吸烟或者非主动吸烟,或者强迫吸烟,或者接触环境烟草烟雾 13、偏执型: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指以极其顽固地固执己见为典型特征的一类变态人格,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关心,自我评价过高,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推诱客观。 14、性病传染:在医学定义中,凡是与各种性行为密切相关的传染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 15、健康促进: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仪器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16、PART:即P-准备,A-询问,R-复述,T-行动 17、体重指数:这是一种近年来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量方法,是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参数。 18、人的性属:它可以指性别、性欲、性功能、性器官、性行为、性幻想,也可以理解为与我们的梦想、渴望、恐惧、挫折相关联的潜意识。 19、奶制品: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20、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健康教育学重点

健康教育学 一、绪论 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P3) ①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②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威胁; ③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WH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 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二、健康相关行为(P50) 健康相关行为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行为。 1、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健康行为、危险行为。 健康行为: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包括: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戒除不良嗜好。 危险行为: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包括: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2、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行为的特点:①潜伏期长;②特异性差;③协同作用强;④变异性大;⑤广泛性存在。 3、动机冲突的类型及举例: A、双趋式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目标。(鱼与熊掌、健康与吸烟的“乐趣”); B、双避式冲突: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的时间发生,个体想避免,但迫于无奈不可能两件事都避开(前有悬崖,后又追兵、前怕虎,后怕狼、高血压病人,怕天天吃药,又怕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C、趋避式冲突:统一目标对于某个体,既可以满足某种需要,有可能造成某种威胁。(女人爱用化妆品美容,又怕化妆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毁容或损害健康、染发与烫发); D、双重趋避式冲突:两个目标对于个体,均具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单

健康教育学概念

健康教育学概念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环境健康等。以下是健康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健康: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处于良 好状态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适,还包括了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保护,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 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 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3.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健康的 政策、法规、计划和服务等措施,改善和维护环境、社会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条件,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过程。它包括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两个方面,旨在全面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4.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在 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健康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健康。

5.全面健康:全面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综合 健康。它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健康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健康。 6.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 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自身健康决策的能力。提高健康素养对于维护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7.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了维护自身健康而采取 的积极行动。这些行为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锻炼、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等。健康教育需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8.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的一种状态。它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协调、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9.社会健康:社会健康是指个体在社会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的一种状态。它包括社会适应、社会关系、社会参与和社会化等方面的良好状态。社会健康教育是促进人们社会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健康教育学考点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以健康相关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健康教育:把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变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过程。 是有计划地应用循证的教学原理与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作出有益于健康的决定和有效且成功地执行有益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的过程。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的四大影响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素养:是在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来作出健康相关决定以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 健康促进:增加人们对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的控制能力,从而促进健康的过程。 《渥太华宣言》指出健康促进的五大行动领域: 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2.营造支持性环境 3.强化社区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 1.倡导 2.增强能力 3.协调 社会动员是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 健康素养是健康促进的产物(资产)。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的转变。 行为:是指在内外环境刺激下有机体为适应环境所产生的反应。 行为的五个要素行为: 行为主体—人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和所应用的工具。 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影响 人类行为区别于其他动物行为的主要特点是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 健康行为:广义上指人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本质上是指个体健康相关行为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部分。 健康相关行为: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周围环境互动后产生的行为反应,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个体本事的健康、疾病有关联,或与他人的健康、疾病有关联,这些对健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 主编薛海峰 副主编程宇李省三李玉亮 编写单位:公共卫生系食品与毒理教研室 适用专业及层次: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 参考学时数:30学时(理论:26学时;实验:4学时) 完成时间:第五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学科。 《健康教育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拓眼界,启迪思路,增强学生对健康教育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及分级要求(下划实线部分为掌握内容、下划虚线部分为熟悉内容、未划线部分为了解内容) 第一章绪论 健康教育的定义、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关系;健康促进的定义、活动领域、基本策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的工作步骤及健康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其健康教育意义;行为的影响因素;健康相关行为的定义、分类,促进健康行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危害健康行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定义和规律,关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 第三章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变化阶段模式及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理论及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及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理论。 第四章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社会动员和社会营销策略 社会动员的概念、目的、社区资源、步骤、对象、组织和成功条件;社区参与的涵义和类型;社会营销的涵义、基本概念,社会营销活动的要点,健康教育市场概念、特点,确定健康教育营销策略。 第五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传播的概念、要素、模式和分类;健康传播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人际传播的特点、常用形式、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应用,小组讨论的技巧,组织传播的特点和应用;大众传播的特点与选择原则,传播材料的制作,健康传播材料的使用技巧,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第八章健康教育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的概念、基本思路(格林模式的步骤及其逻辑关系)、基本步骤及各诊断步骤的要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第九章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

健康教育学整理

第一章绪论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五个活动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的三项基本策略:1.倡导;2.赋权;3.协调。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可塑性;3.差异性。 其健康教育意义:1.人类行为的目的性是健康教育的前提;2.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抓紧人们社会化关键期的教育训练,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3.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1)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2)认知3)态度4)情感5)意志;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 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行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的定义、特点:指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1.有利性;2.规律性;3.和谐性;4.一致性;5.适宜性。 危害健康行为的定义、特点: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1.危害性;2.明显性和稳定性;3.习得性。 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定义:指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三章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目前用于解释和指导干预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行为变化阶段模式:注重个体内在因素,并认为人们修正负向行为或采取正向行为实质上是一个决策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个体信念上面,主要包括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以及在成就情景中对背景因素知觉的信心。

健康教育学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 健康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级健康)是满足生存条件,包括:1无饥寒、无病、无体弱,能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劳动,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对健康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基本知识;2对有科学预防方法的疾病和灾害,能够做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3对健康的障碍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第二层次(二级健康)为满意度条件,包括:1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2日常生活中能享用最新科技成果;3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三层次(三级健康)为最高层次的健康,包括:1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并且有条件应用这些技术;2能过着为社会做贡献的生活。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亚健康状态大体有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亚健康状态、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及过劳死五种。 健康促进的概念:就是组织社区,努力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完善社会机构以保证有利于维持并增进健康的生活水准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所谓行为和生活方 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 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 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机体具有潜袭 性、累积性和广泛性影响的特点。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 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除年龄、性别等 个体特征外,病原微生物是主要影响因素。 四、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系指卫生机构和卫生 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 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 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 过程。 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原则1目标原则:健康促进计划应有明确的总体目标(或称为远期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或称为近期目标) 2整体性原则:健康促进是整个卫生发展系统中的一个专项,必须为卫生保健总体目标,如“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3前瞻性原则:一切计划都是面向未来的。要预测未来、把握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和要求。4弹性原则:在制定计划时要尽可能预计到在实 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故,要留有余地并预先制 定应变对策,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但不能因 为弹性原则,而随意更改计划。 5从实际出发原则:应借鉴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目标人群的健康 问题、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经济状况、风俗民 情等一系列客观情况,制定真正符合具体实际的 活动计划。 6参与性原则:鼓励社区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项 目的制定及项目的各项活动。 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指为了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保持与 增进健康的目的,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 综合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旨在提 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群体健康行为,提高个体 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过程。 健康自我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包括:健康评估子 系统:健康计划子系统、健康计划监督与反馈子 系统和社会支持子系统。 行为的概念: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 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 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 影响行为形成的因素 一、倾向因素。倾向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 机或愿望。 二、促成因素。促成因素是指促使行为动机或 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行 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三、强化因素。强化因素是指存在于行为后强 化某种(或削弱)某种行为的因素,亦即 该行为是否得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反馈 和社会反响。 健康行为的概念: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它的 内容随着人们对健康本质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 丰富着。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 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健康行为的概念: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 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网络成瘾的原因 任何成瘾均需具备两个要素,即致敏源与易成瘾 者。致敏源是指能使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和 满足感的事物。在网络成瘾中,致敏源即是指网 络本身。互联网是一种行为环境,像其他环境一 样,与人的因素如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互动,从 而影响行为。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 人特质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 网络成瘾的控制 一、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合理利用互联网。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潮,学会有选择、有取舍地 利用信息。 二、用转移和替代的方式摆脱网络成瘾。 学会劳逸结合,用每个热播所特有的其他嗜好和 休闲娱乐方式转移自我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记 网络的诱惑。 三、程度较重的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可以通过以下 方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1直接隔断法:成瘾程度较重的人往往是在下意 识的状态下上网的。对于那些明知过度上网只会 加重症状而不能自制的成瘾者,可以在他们的亲 戚、朋友的帮助下,使其与电脑完全隔离一段时 间,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或 者重新安排紧张有序的生活,待到他们能够安全 摆脱“电子海洛因”的困扰后,再有针对性地帮 助他们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 2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让心理 医生与网络成瘾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 样做一方面可以从精神上给成瘾者理解和支持,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治愈的信心:另一方面, 心理医生会根据成瘾者的痴迷程度,用准确、生 动、专业、亲切的语言分析“电子海洛因”的危 害、网络成瘾症形成的原因、过程及治疗措施, 这对他们有较强的说服力。在专家指导下网络成 瘾者被治愈的可能性会更高。 利用Karvonen法计算最佳联系强度范围包括以 下三步: 1计算心率储备(heart rate reserve,HRR)HRR= 最大心率(HR-max)-安静心率(Hrrest)。其中, 最大心率不容易测定,通常以220 - 年龄这一公 式来推算。 2分别计算60%和80%的HRR 3将以上60%和80%HRR计算结果各自加上安静 心率,便可获得最佳运动强度范围。例如,某锻 炼者的最大心率为200次/min,安静心率为60 次/min,那么,该练习者的心率储备为140次 /min,其60%和80%的心率储备值分别为84次 /min和112次/min,最后得到的最佳联系强度范 围分别为144次/min和172次/min。 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健全人格 的前提下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 调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心理 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个人感受和社会评价而综 合得出的,是可变的,是发展的,存在明显的个 体差异。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 1、P2健康不仅~~~一个新的认识境界。 2、影响健康的因素P3 1 -----4 3、健康教育的涵义P3 4、健康教育的着眼点~~与生活方式P4 5、健康促进是~~~各自所负的责任.P5 6、.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P6(1)(2)(3)(4)(5) 7、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社会动员P7~P8(1)------(6) 8、1986年,40多个发达国家在加拿大~~~~<<渥太华宣言>>奠定了基础. 为落实<<宋斯瓦尔宣言>>~~~~提出指导性建议.P9 会议以~~~发表了<<雅加达宣言>> <<雅加达宣言>>在<<渥太华宣言>>的基础上~~~行动起来。《曼谷宪章》,明确提出~~~成为社区和社会团体的核心工作。 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1----3 P10 10、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1.2.3.4P11 .11、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能力1.2.3.4.5.P13 第二章 1、传播的概念P15 2、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P15 3、传播的基本特性1.2.3.4.5P16 4、传播的分类1.2.3.4.5.P16 5、(1)传播者(2)信息与讯息(3)媒介渠道是讯息的载体(4)受传者P17 6、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的一类交流活动。P18 7、基本的人际传播形式有以下几种1.2.3.4.P20 8、非语言传播技巧(1)(2)(3)(4)(5)P23 9、群体传播具有如下特点1——4 P23 10、群体传播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应用1、2、3P24 11、群体行为干预的基本策略。1,2,3,4.5.P24. .12,小组讨论的概念与用途P24 13、大众传播的概念P25 14、大众传媒的共同特点(1)(2)(3)(4)(5)P26 15、应遵循以下6个程序一.二.三.四.五.六.P27 16、健康传播效果~~~可分为4个层次1.2.3.4.P28 17、健康信息方面应共有以下特点:科学性.针对性.运用性.指导性.通俗性P30 18、受传者的心理因素并有5求心里,。。。。。。。P31 第三章. 1群求大约有。。。。有关P33 2美国心理学家。。。。。行为表示式。P33 3、认得行为是指。。。。。。。。行为来间接了解P34 4’人类行为划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P34 5、行为发展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阶段。。。。。。。。。P35 6、健康相关行为值得是。。。。。。。P37 7、什么事促进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可分为5大类。1-------5P37

健康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健康教育定义:是有计划地应用循证的教学原理及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作出有益健康的决定和有效且成功地执行有益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的过程。 *健康教育的特点 (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 (2)以行为改变为目标 (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 (4)注重计划设计和效果评价 (5)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善健康状况的效果有较大难度 (6)既有独立的领域又无独立的领域 *健康教育的五个环节 1、教学者: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师或健康教育老师(专业性健康教育工作);基层卫生工作者和社区社会工作者(普及性) 2、健康相关信息:正确性、证据充分、适合学习者需求 3、教学活动:个体咨询指导、人际和小组活动、培训等。 4、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 5、效果:健康行为的形成,维持、促进和改善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健康教育及增权:增权是指人们增强对决定他们生命事件掌控力的过程,自主自律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及卫生宣教:指给老百姓竞选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特点:单向、大众传媒 两者联系: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健康教育的部分措施认可称为卫生宣教。 两者区别: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过程(双向)。它强调的是健康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主动参及,通过两者共同努力,达到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融合了医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管理学等知识形成理论和方法体系。 *健康教育及健康素养:在进行及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来作出健康相关决定以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 *健康促进的概念:指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促进人们行为改变和社会环境改变的组织、法律、资源支持等各项策略和活动。 行动策略: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营造健康支持环境 3)强化社区的行动 4)发展个人的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关系: 1、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护理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教育 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 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 ⑴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 动. ⑵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 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⑶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⑴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 ①学校健康教育一一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②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一一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 行为和生活方式。 ③医院健康教育一一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 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④社区健康教育一-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 ⑵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 等。 二、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 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 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 ⑴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 ⑵创造支持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 ⑶加强社区行动 ⑷发展个人技能 ⑸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同承担。 3、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基本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美国心、理学家伍得 渥斯提出了著名的S —O —R行为表示式。刺激-有机体—亍为反应 2、行为的构成要素: ⑴行为主体——人. ⑵行为客体一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⑶行为环境一一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健康教育学重点(自理全面) 人卫3版(供预防专业使用)

健康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大纲: ●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 ●健康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一节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了三维健康概念:“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对三维健康概念作出解释:“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是要具备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完好状态”。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健康的三个维度: 1、躯体维度 (physical dimension) 躯体维度是指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状态。它包括:对疾病的易感性、体能、体重、协调性、耐力、视力、听力及病后的康复能力。 通常这个维度是最重要的,长期以来人们将躯体维度的状态作为衡量健康的唯一指标。 2、心灵维度(spiritual dimension) 心灵一词的内涵包括:信心、信任信仰、信念。从健康意义上讲,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必要的信心和自信就能把健康的信念转变成促进健康的行为,他就会保持健康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进健康。 3、社会维度(social dimension) 个体自出生至死亡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实际上社会维度的具体体现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就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 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学因素 —健康服务因素 第二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大纲: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国际健康促进运动的发展 一、健康教育 WHO健康教育处前处长慕沃勒菲(A.Moarefi)博士认为:“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或为集体应做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田本淳给健康教育下的定义是: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1、定义: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的四个特点 A. 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由多门学科发展而来的。健康教育除了具有自然科学特征外,也具有社会科学的特点。 B. 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标:健康教育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确立的,改变人们不健康

《健康教育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大纲 一、引言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学科。它涵盖了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健康政策等多个方面,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工具。本大纲将介绍健康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二、健康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1、健康与健康教育: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休息、避免不良行为等。 3、健康环境:指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 4、健康政策:指政府制定的关于健康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包括医疗保险、公共卫生、预防接种等。

三、健康教育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医疗: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掌握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促进康复。 2、公共卫生:在公共卫生领域,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预防和控制疾病。 3、社区健康:在社区健康工作中,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居民了解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4、职业健康:在职业健康领域,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职业病的相关知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四、健康教育学的理论框架 1、知信行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接受健康教育后,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健康信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否采取健康行为取决于他们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信念,以及他们对采取某种行为的自我效能和期望收益。

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健康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健康是躯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是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1.遗传生物因素:传统遗传疾病/其他疾病中的遗传因素/基因技术应用 2.环境因素: 物理(自然)环境:-- 食物、水-- 空气-- 生活、工作条件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宗教、文化-- 社会性别 3.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价格 /质量 /公平性 4.行为因素:行为作为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行为在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行为与预防保健 /行为与治疗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关系,任务,领域 1.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其中,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发展等各个系统。 2.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一类方法;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之一; /健康促进体现了综合的干预策略。 3.健康促进领域: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创造支持环境 /加强

社区行动 /发展个人技能 /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促进政策形成 / 促进个人、家庭、社区对健康的责任感/ 帮助形成有益与健康的环境 /促进卫生服务机构职能转变 /增进人群的卫生保健能力 & .健康教育计划/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 一.评价 1. 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旨在确定社会政策或项目的价值,帮助决策的过程。 2. 评价的性质: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比较 / 确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前提 / 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而准确的信息是评价成功的保障。 二.评价种类及各定义 1.形成评价是为保证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进行的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使计划在实施开始之前,就具有最大的成功机会。 2.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计划实施的全过程,目的在于监督和保障计划实施是进度和质量,从而促进计划目标成功实现。 3.效应评价指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所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变化的评价,又称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 4.结局评价指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导致的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的评价,又称远期效果评价. 三.影响评价真实性的因素:时间因素、测试或观察因素、回归因素、选择因素、失访。 &.健康传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