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无论是中国的大型国企、还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海外扩张的机会,走向世界舞台。
这其中,无疑存在着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是中国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强化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中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追求技术创新,完善研发系统,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比如,华为作为目前世界第一的手机品牌之一,成功的关键是其强大的创新能力。
华为在全球拥有超过19万名研发人员,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1000亿人民币,保持了强大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也保证了华为在全球市场的发展。
二、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拓展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如谷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狭窄一样,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竞争难度。
企业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海外市场,深入了解当地所在国家的市场需求和文化习惯,争取市场份额,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海尔集团。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企业之一,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30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在全球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强大的综合实力。
同时,海尔还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三、合理运用人才和资源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确保企业国际化发展成功的重要保障。
中国企业以其庞大的人口和广泛的资源优势,在国际化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
企业们需要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明确职责分工,合理利用资源配置。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军者之一,在其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也运用了人才和资源的优势。
阿里巴巴从中国招募了大量的本土化人才,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制定出适配当地市场的策略,从而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浅谈中国品牌国际化

浅谈中国品牌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呈现出市场国际化、企业跨国化、资本多国化和竞争白热化的态势,品牌国际化成为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而我国本土品牌国际化,更多地带有后发国家或后发企业在国际市场创建品牌资产的特点,尤其是在国际主流市场创建品牌资产,是我国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所以我国本土企业品牌国际化与国外有很大差异。
目前就我国国内而言经济增速正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0.6%下降至2014年的7.4%。
而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均为7.0%,环比增速分别为1.4%和1.7%,同比和环比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进一步下移。
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7%。
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内外部需求均不旺盛的情况下,各界已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枢继续下移的预期达成一致。
目前,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而且制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消费和进出口难以保持2012年之前的增速水平,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调已成事实。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在枯荣线附近徘徊,且一直未出现明显反弹趋势,反映出生产环节需求持续疲弱,且无明显改善迹象。
就目前这个经济状况来看,政府下一步应该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全国人民带动消费。
拉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向前发展。
谈这些虽然和文章中心内容有所偏离,但是一个品牌的国际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做保障,我这个品牌在本土制造销售都不好,何来进军国外市场,中国目前人均工资不断上涨,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品牌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是要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就是要廉价。
这就好比基本一致的商品,谁的价格低,消费者就会买谁的,口碑好自然买的人就多。
品牌就越响亮。
举个例子,智能手机的飞速普及,在满足人们接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需求的同时,有了另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娱乐方式,随时随地玩游戏、看新闻、看电影,逐渐形成队伍庞大、随处可见的低头族。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不断向外拓展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成功,有些企业则遇到了困难。
文章总结了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包括强化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优化管理模式等方面。
同时,文章也反思了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文化差异、商业习惯等。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经验总结;反思一、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崛起,其中不乏一些极具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也不断向外拓展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是,实践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成功,有些企业则遇到了困难。
为此,本文将总结一些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同时反思当前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1.强化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以创新为核心,坚持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比如华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创新,先后获得了17049项专利,其中超过50%的专利为发明专利,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基础。
2.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资产。
要让全球消费者认同和信任品牌,就要从品牌基础建设、文化推广、市场宣传等方面着手。
比如海尔在品牌建设上非常成功,通过推广“全球品牌”战略,打造了代表中国制造业顶尖水平的品牌形象。
3.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让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走得更远、更持久,就要注重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的升级与优化。
华为公司在管理方面享有盛誉,提出了管理指导思想“由客户需求驱动”,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强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为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支撑。
4.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场所。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需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与消费者需求,研究当地市场文化、商业规则等,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战略模式分析

3 通过嘘购茸井晶牌的方式, 、 可降怔_^殴燕 文化 1王 堂方 位^ 的整 啻 、管理的 整音 进 抬0 市场的难度.境开殴美市墒的留厨壁垒。 联摁 和支 化的蛀音难度非常丈.且成功率撞 相T L c 可通过其钠售呵络进^垒球市 尤 是 低 卜
北 羹相啦 洲市 场
的策略 , 先在欧美办厂 , 采取研发设
车地的设计和生产. 最短的时可 满足率地客户 2 、艘选 国 隶 的市墒 竟 争激烈 ,消 费者 品 的需求.此蚪.j 墓可以 取先进的技术,还可
牌 薷 识 非常 强烈 ,新 产品 要 打 ^遮 一 市
在 当地 融督 一耻智 。企业如 果不 在海 外设厂 是难 场,使顾客认可和接受遗一晶牌. 就存在
中目捌造企业四种主薹国际
=、 中国I造企业四种主要国际化模 式的比较 舅
有利方面 利方面
碡 型 企
业
化模式
四种 田际化模式各 具特色, 下 面列 丧进行 比较:
( ) 一 海外直接 投资 海 外直接投资是指投 资者在 国
外直接 开办企业或收购企 业的部分 股权或采取其他方式获得企业经营 权 的投资行为 ,是将资金 直接投放 到经营 中的经济活动。 海尔无疑是中国企业海外直接 投资的典型代表 。在海外建立生产
5 由于企业掌握T投资控制权,田此,所扭定 批 手续 过于复 杂 的生产与营销政 更雌配合长期垒球性田际化
目标,
海 外 i 风险较小 可避免太蜘 的投资和止业资源 1 、在殴美 劳动力咸丰非常高,如何障 品牌 的 I费 ,耐 时可 以实现 做太 做疆 的目标 同 与收 风 睑的发 生 。
蚺
低 成本 .扩大 竞争优 势 .J为 首先要 考虐 啦
联 想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从美的看家电企业的战略模式]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从美的看家电企业的战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f5f3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a.png)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从美的看家电企业的战略模式]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家电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
家电行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家电企业美的为例,探讨其国际化战略模式,旨在为其他家电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际化战略对中国家电企业的意义国际化战略是中国家电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和国际舞台的必然选择。
首先,国际化战略可以实现市场扩张,提高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
其次,通过国际化战略,中国家电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国际化战略可以降低中国家电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得资源和市场多元化,以应对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美的国际化战略的综述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美的以其独特的国际化战略模式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
美的的国际化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1.市场拓展美的通过对全球市场的积极拓展,建立了庞大的国际销售网络。
其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海外并购和合资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二是通过与国外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销量。
2.技术创新美的致力于自主研发和创新,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
其技术创新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二是加强对智能家居领域的研究,推动传统家电向智能化转型。
3.品牌建设美的将品牌建设作为长期战略的重要环节。
其品牌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市场营销投入,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加速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三、美的国际化战略的启示美的的国际化战略可以为其他中国家电企业提供以下启示:1.从市场拓展的角度看,中国家电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并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快速获取市场份额。
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性 发 展 , 努 力 避 免 国 内价 格 战 的 恶 性 循 环 , 求 新 的发 展 空 间 , 拓 新 的 市 场 , 洋 品牌 进 要 寻 开 与 行 面 对 面 的 竞 争 , 极 打 造 中 国企 业 品 牌 , 全 球 范 围 内提 升 自 己的竞 争 力 , 立 全 球 品牌 积 在 树 形 象 , 时 代 赋 予 国 有 企 业 的一 个 新 的 战 略 课 题 。 是
了 90 0万 美 元 的营 销 成 本 。 0
3 .大 范 围 的 感 染 力
全 球 品牌 向 世界 各 地 的 消 费 者 传 达 一 种 信 息 : 即他 们 的产 品 或
服 务 是 信 得 过 的 。 品牌 产 品 在 全 球 范 围 内有 忠 诚 的顾 客群 。 品牌 产 品能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畅 销 本 身 说 明该 品牌 具 有 强 大 的 技 术 能 力 或 专 业 能 力 ,其 产 品被 广大 消 费 者 所 欢 迎 。 消 费 者 在 世 界 各 地 都 能 选 购 这 样 的 品 牌 , 明该 品牌 具 有 很 高 的 质 量 , 给 顾 客 带 来 便 利 。 说 能 4 .品牌 形 象 的 一 贯 性 由于 顾 客 流 动 性 的 增 加 , 客 能在 其 他 国 家 看 到 该 品牌 的 形 顾
维普资讯
< 际商 务研究 ) 0 2年第 4期 国 20
品牌国 际化 战 略 研 究
韩 和
摘 要 :k /. TO 以后 , 国企 业 将 面 临 更 为 激 烈 的 国 际 竞 争 。如 何 适 应 新 的 竞 争 Xw 中 环 境 , 竞 争 中赢 得 企 业 的 持 续性 发 展 , 国 内企 业 的 重要 战略 课 题 。本 文提 出 中 在 是 国企 业 要 加 快 步 伐 走 出去 , 求 新 的发 展 空 间 , 拓 新 的 市 场 , 立全 球 品 牌 形 象 , 寻 开 树 是 提 升 企 业 的 市 场竞 争 能 力 、 得 持 续 竞 争 优 势 的 重要 途 径 。 获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区域 经 济 与 产 业 经 济
中 国装 备 制 造 业 的 国 际化 战 略 分 析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可编辑)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领先并最具典型意义的产业之一。
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非常显著并相互关联的重大变化,一是产业链的全球化,二是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
这两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组织结构。
汽车产业全球进程的加快和国际汽车产业全球竞争的加剧,对国际范围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影响,对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
新时期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具有进一步提升要素禀赋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契机。
因此,首先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国际汽车产业的时代特征,以便于知己知彼,为我所用;其次应对新时期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
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应确定“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抓住后WTO时期和产业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加快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和企业重组,培育和发展中国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说,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培育积极而充分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着眼于全球战略的多个跨国公司进入,与国内优秀企业自主发展并举,最终整体上提高我国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开放中逐步融入汽车产业全球分工体系,将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净出口作为中长期目标;以中低级别家用车为重点的中期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部件工业重组;分阶段向产业增值链高端过渡。
1 汽车业全球化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K.Ohmae和W.Grieder(1997)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1. 引言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国内成本不断上升,中国企业开始转变战略,寻求更高端、更高附加值的发展。
国际化战略因此成为中国制造业品牌发展的关键。
2. 国际化的意义
国际化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的重要战略选择。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实施国际化战略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2.1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进入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业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2.2 降低成本:国际化战略可以帮助中国企业降低生产、采购和运输等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3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国际化战略,中国制造业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树立国际化的企业形象。
3. 国际化的挑战
虽然国际化战略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3.1 品牌认知度不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认知度不高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化战略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3.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欠缺,这对于实施国际化战略构成了一定的障碍。
3.3 市场准入壁垒:一些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准入条件较为苛刻,限制了中国企业的进入。
4. 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为了有效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国制造业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4.1 品牌建设:通过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逐步塑造国际化的企业形象。
4.2 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领域迈进。
4.3 联合合作: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4.4 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
5. 成功案例分析
以华为、小米等中国企业为例,它们通过积极的国际化战略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这些企业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了品牌
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同时,它们也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此外,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它们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6. 结论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化战略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国际化战略,加强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中国制造业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