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动点问题
数轴动点问题6题型

数轴动点问题6题型
数轴动点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涉及到数轴上点的移动和位置变化。
一般来说,数轴动点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六种题型:
1. 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数轴上的点在满足绝对值不等式时的位置。
例如,求解 |x 3| < 5 这样的不等式,需要在数轴上确定满足条件的 x 的取值范围。
2. 区间划分问题,这类问题要求根据给定条件在数轴上划分区间,例如求解不等式 2x 1 > 5 时,需要确定 x 的取值范围,从而将数轴划分成若干个区间。
3. 方程与不等式问题,涉及到方程和不等式的问题,例如求解x^2 4x + 3 > 0 这样的不等式时,需要确定 x 的取值范围,也就是数轴上点的位置。
4. 线段长度问题,这类问题需要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来求解线段的长度,例如求解两点之间的距离。
5. 几何位置问题,涉及到几何位置关系的问题,例如求解点到
直线的距离等。
6. 运动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数轴上点的运动,例如求解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速度等。
在解决数轴动点问题时,通常需要画出数轴图示,明确标出各个点的位置,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数轴动点问题的不同题型。
数轴的动点问题公式

数轴的动点问题公式
数轴的动点问题是指一个点在数轴上按一定规律运动的问题。
为了描述这个运动过程,我们可以使用公式来表示动点的位置。
假设数轴上的起点为0,动点在某个时刻的位置为x。
动点按照某个速度v向左或向右运动,那么在经过t单位时间后,动
点的位置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x=x0+vt
其中,x0表示初始位置,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如果速
度为正,表示向右移动;如果速度为负,表示向左移动。
如果动点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速度v是常数,这
时可以将公式简化为:
x=x0+vt
如果动点在数轴上做加速或减速运动,速度v是变化的,那
么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确定速度v的表达式。
常见的加
速或减速运动可以用以下几种公式表示:
匀加速运动:v=v0+at,其中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
速度。
匀减速运动:v=v0at,其中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减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h=h0+v0t+(1/2)gt^2,其中h0表示初始高度,v0表示初始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初中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初中数轴上的动点问题1. 什么是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数轴嘛,大家都知道,就像一条有方向的线,上面有好多数。
动点问题呢,就是有个点在这个数轴上动来动去的。
比如说,这个点可能从一个数开始,然后按照一定的速度或者规则在数轴上移动。
这就像一个小蚂蚁在一根标了数字的绳子上爬,它一会儿在这个数字这儿,一会儿又跑到另一个数字那儿了。
动点问题可有趣啦,它就像是数轴这个舞台上的小演员,不停地变换位置,而我们呢,就要根据它的表演规则来搞清楚一些事情,比如它什么时候会到达某个特定的数,或者它在移动过程中和其他固定的点或者其他动点之间的距离关系。
2. 常见的动点问题类型求动点与定点的距离。
比如说,有一个点A在数轴上表示3,有个动点P从0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移动,那我们就要算出经过几秒钟,点P和点A的距离是多少。
这就像是在玩一个追逐游戏,一个是站着不动的目标,一个是跑来跑去的追逐者,我们要算出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化。
动点相遇问题。
就像有两个动点,一个从数轴左边出发,一个从右边出发,它们朝着对方移动,速度也不一样。
我们就得算出它们什么时候会在数轴上的某个地方相遇,就好像两个人在一条路上相对走来,什么时候会碰面一样。
还有动点的中点问题。
假如有两个动点,那它们之间的中点位置会随着它们的移动而改变,我们要找出这个中点在不同时刻所表示的数。
这就像是两个人拉着一根绳子的两端,绳子的中间点会随着他们的走动而移动,我们要知道这个中间点在任何时候的位置。
3. 解决数轴上动点问题的小技巧一定要先确定动点的起始位置和运动方向。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小蚂蚁从哪里出发,是向左还是向右爬。
如果题目说一个动点从 - 5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那这个信息就是解题的关键开头。
用代数式表示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比如说那个从0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向右移动的动点P,经过t秒后,它的位置就可以表示为2t。
这就像给小蚂蚁的位置做个标记,让我们能随时知道它在哪里。
专题六:数轴动点问题

数轴动点问题数轴动点对应数的表示:左移减,右移加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AB=|a﹣b|数轴动点问题万能三步走:1、表示数2、表示线段长3、列方程1、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5和﹣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1)如果|x﹣2|=5,则x=.(2)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有最小值,请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时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是多少?(3)请写出当x满足什么范围时.使得|x+3|﹣|x﹣1|=42、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a﹣b|,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5﹣2|=3: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若AB=8,|b|=3|a|,求a,b的值.(3)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P表示的数是x,且|x﹣a|+|x﹣b|的最小值为4,若a=3,求b 的值.数轴动点问题1、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5和﹣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1)如果|x﹣2|=5,则x=.(2)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有最小值,请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时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是多少?(3)请写出当x满足什么范围时.使得|x+3|﹣|x﹣1|=4解:(1)∵|x﹣2|=5,∴x﹣2=±5,解得,x=﹣3或x=7,故答案为:﹣3或7;(2)|x﹣3|+|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3,当x>6时,x﹣3+x﹣6=2x﹣9>3,当3≤x≤6时,x﹣3+6﹣x=3,当x<3时,3﹣x+6﹣x=9﹣2x>3,故|x﹣3|+|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3;(3)∵|x+3|﹣|x﹣1|=4,∴当x≥1时,x+3﹣x+1=4,得4=4;当﹣3<x<1时,x+3﹣1+x=4,解得:x=1,当x=1时,|x+3|﹣|x﹣1|=4成立;则﹣3<x<1使得|x+3|﹣|x﹣1|=4成立;当x≤﹣3时,﹣x﹣3﹣1+x=4,不成立,由上可得,当x≥1时,使得|x+3|﹣|x﹣1|=4成立.2、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a﹣b|,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则线段AB的长表示为|5﹣2|=3: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若AB=8,|b|=3|a|,求a,b的值.(3)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P表示的数是x,且|x﹣a|+|x﹣b|的最小值为4,若a=3,求b 的值.解:(1)1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3)|=4;故答案为:4;(2)∵|b|=3|a|∴b=±3a∵AB=8∴|a﹣b|=8当b=3a时,|a﹣b|=|﹣2a|=8∴a=4,b=12或a=﹣4,b=﹣12当b=﹣3a时,|a﹣b|=|4a|=8∴a=2,b=﹣6或a=﹣2,b=6综上所述:a=4,b=12或a=﹣4,b=﹣12或a=2,b=﹣6或a=﹣2,b=6.(3)由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的和最小,①当点b在a的右侧时,得P在3点与b点的线段上,|x﹣3|+|x﹣b|的值最小为4,|x﹣3|+|x﹣b|最小=x﹣3+b﹣x=4,解得:b=7;②当点b在a的左侧时,得P在3点与b点的线段上,|x﹣3|+|x﹣b|的值最小为4,|x﹣3|+|x﹣b|最小=3﹣x+x﹣b=4,解得:b=﹣1,综上所述:b=7或﹣1.。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往往使学生感到很棘手.实际上,如果将动点问题“代数化”,“三招”就可轻松解决常见的问题.第一招:平移公式(平移规律)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a ,则当点A 向左平移t 个单位长度时表示的数为a t -;当点A 向右平移t 个单位长度时表示的数为a t +.简记为:左减右加.第二招:距离公式若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则,A B 两点的距离AB a b =-.如果已知,A B 两点的位置关系,比如点A 在点B 的左边,则AB b a =-.第三招:中点公式若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则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是2a b + ❖ 常见题型:一、突破基础关—平移与距离数轴上点的平移和两点间的距离是数轴所有难点问题的突破口.点的平移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动点问题的基础,两点间的距离则可以让学生感知数轴与线段之间的关系. 例1 请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如果点A 表示数3-,将点A 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②如果点A 表示数3,将A 点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③如果点A 表示数3,将A 点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④一般地,如果A 点表示的数为a ,将A 点向右移动m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n 个单位长度,请你猜想终点B 表示的数是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二、突破应用关—平移、距离、对称、旋转(滚动)1.平移平移是所有动点问题的灵魂所在,也是数轴问题研究的基石,所以我们在突破数轴难点时,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例2如果将A点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2,则起点A表示的数为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例3若AB为数轴上一线段,其中点A表示3,点B表示1①将线段沿着数轴左右平移,若平移后点A对应的数为5,则点B所对应的数是 ;-,则点A对应的数是 , AB的中点C对应的数②若平移后点B对应的数是4是 ;-,则A对应的数是 ,B对应的数③若平移后AB的中点C对应的数是1是 .2.距离距离是今后解决坐标系中数形结合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坐标系中,大多数问题归根结底是研究线段与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初学数轴时,把水平距离问题理解透彻,对今后坐标系里几何问题的学习大有帮助.例4 数轴上有A、B两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是3.①若A为原点,则点B表示的数是 ;②若点A表示的数是1,则点B表示的数是 ;③若点A表示的数是a,则点B表示的数是 ;例5数轴上有三点A、B、C,且A、B两点间的距离是3,B、C两点的距离是2,-,则点C表示的数是 .若A点表示的数为1-,C为例6 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其中A点表示的数为1,B点表示的数为5数轴上的动点,若C到A的距离是C到B的距离的2倍,求此时C所表示的数是 .3.对称数轴上对称问题的关键是线段的中点.最简单的对称是相反数,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此可把此类问题推广至一般,即关于数轴上任意点的对称.例7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为相反数,且AB的距离为5,点A在点B的右边,则A表示的数是 ,B表示的数是 .例8 将数轴沿着某一点A对折,使得1与6重合.①则A表示的数是 ;-重合的数是 ;②与10重合的数是 ;与3③若MN重合,且MN相距2015个单位长度(M在N的右边),则M表示的数是,N表示的数是 ;例9 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其中A点表示的数为1,B点表示的数为一3,C为数轴上的动点,当A、B、C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两个点的中点时,求此时C所表示的数.4.旋转(滚动)多边形的旋转问题或圆的滚动问题也是中考热点,实际在这类问题中也可以结合数轴来解答.例10 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5,点A、D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对应的数为1,则连续翻转2015次后,图5①数轴上数2015对应的点是 ;②连续翻转2015次后,数轴上数2014对应的点是 .例11 (1)如图6,数轴上有一半径为1的圆,起始点A与原点重合.若将圆沿着数轴-重合的,顺时针无滑动地滚动一周,点A所对应的数是 ;若起点A开始时是与2则圆在数轴上无滑动地滚动2周后点A表示的数是 .图6A B C D,(2)如图6所示,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字母,,,-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圆沿着数轴按逆先让圆周上字母A所对应的点与数轴上的数2-将与圆周上的字母重合.时针方向作无滑动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2015三 、突破动点大题—试卷中经常出现的动点应用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动点表示的数,以及动点的运动方向.以下分为三类问题进行解析:1.方向不变例1 如图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30,,P Q 两点分别从,O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3单位/秒和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M 为线段BP 上一点,且13PM PB =,N 为QM 的中点. (1)若12PB BQ =,求t 的值; (2)当t 的值变化时, NQ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练习1: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为-1 ,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5PA PB +=?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点P 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 点向右运动时,点A 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M N 分别是,AP OB 的中点,AB OP MN-的值是否改变,为什么?,B点对应的数为练习2: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100.(1)AB中点M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甲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3)若当电子蚂蚁甲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点对应的数.练习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数轴动点问题公式

数轴动点问题公式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动点问题公式为:已知a点在数轴x1,b点在数轴的x2,a从a点出发,速度为v1,b从b点出发,速度为v2,则相遇时间t=|x1-x2|/(v1-v2)(v1与v2速度方向同向)。
比如:a点在数轴1的边线向右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b点数轴10的边线以每秒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碰面时间t=|1-10|/(1-(-2))=3s。
解决动点问题的根本在于受力分析清楚。
力就是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因此,必须化解各种运动参量。
只需要知道物体的受力,和动点的初始条件。
就可以列出牛顿运动方程来解决。
其中力对时间的分数(累积)就是动量的变化。
对加速度的分数(累积)就是动点能量的变化。
七年级上册数轴动点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轴动点问题一、数轴动点问题基础知识1.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 动点在数轴上的表示设动点表示的数为公式,如果动点从某一固定点公式出发,以速度公式向右运动,经过公式秒后,动点表示的数为公式;如果向左运动,则为公式。
二、典型例题及解析例1:已知数轴上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点公式在数轴上,且公式,求点公式表示的数。
解析:设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公式,公式。
因为公式,所以公式。
当公式时,方程无解。
当公式时,即公式。
移项可得公式。
公式,解得公式。
所以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
例2:数轴上点公式对应的数为公式,点公式对应的数为公式,点公式以公式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公式向右运动,同时点公式以公式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公式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公式秒。
(1)当公式时,求公式的长度。
(2)求当公式为何值时,公式。
解析:(1)当公式时:点公式从公式出发,速度为公式个单位/秒,向右运动公式秒后,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
点公式从公式出发,速度为公式个单位/秒,向左运动公式秒后,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公式。
(2)公式,则公式。
经过公式秒后,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点公式表示的数为公式。
公式。
当公式时,即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解得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解得公式。
例3:数轴上有公式、公式两点,公式点对应的数为公式,公式点对应的数为公式,点公式从公式点出发,以每秒公式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点公式从公式点出发,以每秒公式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点公式、公式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公式秒。
(1)求当公式时,点公式、公式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2)经过多少秒后,点公式、公式之间的距离为公式个单位长度?解析:(1)当公式时:点公式从公式出发,速度为公式个单位/秒,向右运动公式秒后,点公式对应的数为公式。
数轴动点问题6题型

数轴动点问题6题型数轴动点问题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主要涉及到点在数轴上运动的情况。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利用数轴上的点的坐标与距离的关系,来求解点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数轴动点问题的6个典型题型,并通过解题步骤和例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题型一:根据速度求坐标如果一个点在数轴上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我们可以通过根据速度求坐标的方法来求解点的位置。
这个问题通常会给出点的初始位置和速度,要求我们求解点在某个给定的时间后的位置。
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速度乘以时间的公式,即坐标 = 初始位置 + 速度 * 时间。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点在数轴上初始位置为3,速度为2,我们需要求解它在10秒后的位置。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坐标 = 3 + 2 * 10 = 23。
因此,在经过10秒后,点的位置为23。
题型二:根据坐标求速度与题型一相反,如果我们已知一个点在数轴上的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并且需要求解点的速度,我们可以使用根据坐标求速度的方法。
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坐标之差除以时间的公式,即速度 = (结束位置 - 初始位置) / 时间。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点在数轴上初始位置为5,结束位置为25,并且经过10秒后到达结束位置。
我们可以使用公式速度 = (25 - 5) / 10 = 2来求解点的速度。
因此,这个点的速度为2。
题型三:两点相遇问题在数轴上,如果有两个点A和B,它们同时从不同的位置出发,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点相遇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等速度的思想,通过设置一个相对速度来求解两点相遇的时间和位置。
举例来说,假设点A从位置1出发,速度为3,点B从位置9出发,速度为1,我们需要知道它们第一次相遇的时间和位置。
我们可以设置点A和点B的相对速度为3 - 1 = 2,根据题目描述,相对速度不变。
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点以相对速度2运动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速度乘以时间的公式,即坐标 = 初始位置 + 速度 * 时间,来求解它们的相遇时间和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有一点C,且C点到A 点的距离是C点到B点距离的2倍,且a、b满足|a+4|+(b﹣11)2=0.(1)直接写出a与b的值:a=;b =.(2)求出点C表示的数;(3)点P从A点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若AP+BQ=2PQ,求时间t.
例2、2.我们知道:如果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x1、x2,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B|=|x1﹣x2|;
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x可以表示为:x=.
如图,O点是数轴上的原点,M、N是数轴上的两个点,M点对应的数是为﹣4,N点对应的数是为6.
(1)若M、N两个点同时出发沿着数轴运动.点M向右运动,点N向左运动,3秒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且N的速度是M的两倍,分别求M、N的速度;
(2)若M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N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求几秒后O为MN的中点?
例3、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
(2)如果点P对应的数为x,则|x+1|+|x﹣3|的最小值为;若点P到N点的距离为5,即|x﹣3|=5,求此时x的值;
(3)现有两只电子蚂蚁A和B,蚂蚁A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N向左运动,蚂蚁B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M向右运动,设t分钟后两只蚂蚁相距2个单位长度,求t的值.
例4、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分别表示数a,b,c,且|a+20|+|b+10|=0,又b,c互为相反数.(1)求a,b,c的值.
(2)若有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当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点m处相遇时,求点M表示的数.
(3)若将(2)的条件改为同向而行,其余条件都不变,求点M表示的数.
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40|+(b+8)2=0,点O是数轴原点.
(1)线段AB的长为.
(2)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AC=2BC,则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3)现有动点P、Q都从B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当点P移动到O点时,点Q 才从B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到达A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多少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2、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b﹣4|=0;
(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
(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
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3、.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
(2)在(1)的条件下,数a,b,c分别在数轴上对应的点A,B,C,有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2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当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点M处相遇时,求点M表示的数;
(3)在(1)的条件下,点a,b,c分别对应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a、b,且a、b满足|a+4|+(b﹣8)2=0.
(1)如图1,如果点P和点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都沿数轴负方向运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BP=3AP时,t的值为;②当P、Q之间的距离为4时,求点Q对应的数.
(2)如图2,如果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M、N分别是线段AP、BP的中点,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为定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度.
1.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中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的数是;
(2)一个机器人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出发,并在数轴上移动2次,每次移动3个单位后到达B点,则B点表示的数是;
(3)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m.则点A向左移动n个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为;
(二)翻折: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的运动.
(4)若折叠纸条,表示﹣2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则表示﹣4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
(5)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点A在点B的左侧,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折痕与数轴相交于表示﹣2的点,则A点表示的数为;
(6)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4,点Q表示的数为x,将点P、Q两点折叠后重合,折痕与数轴交于M点;将点P与点M折叠后重合,新的折痕与数轴交于N点,若此时点P与点N的距离为3,数x的值为.
2.(1)数轴上对应点A表示数﹣5,A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5+3=﹣2,A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5﹣3=﹣8.若数轴上对应点B表示数a,B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B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用字母a表示)
(2)假如在数轴上有二个点M,N,两点表示的数是﹣2,6,这二点同时出发,M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平移,N以每秒4个单位向左平移,平移后,经过t秒后,M和N两点表示的数是和.(用字母t表示)(3)把(2)条件中,当t为何值时,N点追上M点.
3.如图①,在数轴上有一条线段AB,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1.
(1)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2)若C为线段AB上一点,如图②,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如图③,点B落在点A的右边点B′处,若AB′=B′C,求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多少?
4.已知A,B是数轴上两点,点A在原点左侧且距原点20个单位,点B在原点右侧且距原点100个单位.(1)点A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是:.
(2)A,B两点间的距离是个单位,线段AB中点表示的数是.
(3)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点A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点C处相遇,求点C表示的数.
5.数轴上点A表示数字6,点B表示数字﹣4
(1)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与点B;
(2)数轴上一动点C从点A出发,沿数轴的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经过4秒到达点E,数轴上另一动点D从点B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经过8秒到达点F,求出点E与点F所表示的数,并在第(1)题的数轴上标出点E,点F;
(3)在第(2)题的条件下,在数轴上找出点H,使点H到点E距离与点H到点F距离之和为8,请在数轴上直接标出点H.(不需写出求解过程)
6.已知数轴上A,B,C三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3、5,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P,点B与点P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P.
(1)若AP=BP,则x=;
(2)若AP+BP=8,求x的值;
(3)若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三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试判断:4BP﹣AP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请说明理由.
7.如图,数轴上有三点A,B,C,点B,C对应的数分别为﹣800,200,AB:AC=2:3.(1)求点A对应的数;
(2)动点P,Q分别从点B和原点O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Q的速度为10个单位长度/s和5个单位长度/s,点M到P,Q两点的距离相等,点Q在从点O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QC﹣A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8.如图,有两条线段,AB=2(单位长度),CD=1(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
(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线段BC的长=;
(2)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B与C重合时,点B与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
(3)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0<t<24时,M为AC中点,N为BD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多少?
﹣14﹣(1﹣0.5)××[2﹣(﹣3)2] ﹣22﹣(﹣4)2×2+8÷(﹣2)3 ﹣2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