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圆与方程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1]

【高中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1]

【高中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1]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一、标准方程x a2y b r 221.求标准方程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圆心a,b和半径r①待定系数:往往已知圆上三点坐标,例如教材P119例2 ②利用平面几何性质往往涉及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相切和相交相切:利用到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直线相交:利用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垂径定理2.特殊位置的圆的标准方程设法(无需记,关键能理解)条件方程形式圆心在原点 x y r r0 222过原点x a y b a2b2a2b20圆心在x 轴上x a y r22222rr00圆心在y轴上 x y b r222圆心在x轴上且过原点x a y a222a0b02圆心在y轴上且过原点 x y b b2222与x轴相切x a y b b 222b0a0与y轴相切x a y b a与两坐标轴都相切x a y b a二、一般方程x y Dx Ey F0D E4F0 22222222a b01.Ax By Cxy Dx Ey F0表示圆方程则⎧⎧⎧A=B≠0⎧A=B≠0⎧⎧C=0⇔⎨⎨C=0⎧⎧D2+E2-4AF>022⎧DEF⎧⎧⎧⎧⎧>0 ⎧+ ⎧-4⋅⎧AAA⎧⎧⎧⎧⎧2.求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可采用待定系数法:如教材P122例r43.D2+E2-4F>0常可用来求有关参数的范围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判断方法: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dr⇒点在圆外2.涉及最值:(1)圆外一点B,圆上一动点P,讨论PB的最值PBPB=BN=BC-r =BM=BC+rminmax(2)圆内一点A,圆上一动点P,讨论PA的最值Pmin= PmaxA=A=rr C C=思考:过此A点作最短的弦?(此弦垂直AC)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判断方法(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相离⇔没有公共点⇔∆<0⇔d>r(2)相切切⇔只有一个公共点⇔∆=0⇔d=r(3)相交⇔有两个公共点⇔∆>0⇔d这一知识点可以出如此题型:告诉你直线与圆相交让你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2.直线与圆相切(1)知识要点①基本图形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部总结

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部总结

高一数学知识点全部总结一、代数1.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一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形式为ax^2+bx+c=0的方程,其中a≠0。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法等。

1.2 不等式高一数学的不等式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三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包括图像法、取值范围法、代数法等。

1.3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高一数学代数部分的重点内容,涉及了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极值、单调性、解析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4 基本初等函数高一数学还包括了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5 绝对值函数绝对值函数也是高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了绝对值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和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和圆也是高一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了直线的方程、性质、圆的方程、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7 数列数列也是高一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的概念、性质、求和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8 集合与函数高一数学的内容还包括了集合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集合的关系和函数的概念、性质、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等内容。

1.9 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是高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二项式的展开式、二项式系数、二项式定理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1.10 逻辑与命题关系逻辑与命题关系也是高一数学的一个知识点,主要包括了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等价命题、逻辑联结词、命题公式等内容。

二、几何2.1 几何图形的性质高一数学的几何内容主要包括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基本性质、判定方法和应用题。

2.2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高一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高一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一、直线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注:①当倾斜角等于90时,直线l垂直于x轴,它的斜率不存在.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x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二、圆的方程1.⑴曲线与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建立了如下关系:①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②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⑵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实质上是曲线上任一点M(x,y)其坐标与方程f(x,y)=0的一种关系,曲线上任一点(x,y)是方程f(x,y)=0的解;反过来,满足方程f(x,y)=0的解所对应的点是曲线上的点.注: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0(x0,y)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f(x0,y0)=01.提出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2.证明基本步骤: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从假设出发,经推理论证得到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的结论成立3.应用关键: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4.方法实质: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即由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真实.看过"高一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的还看了:。

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20200219214201)

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20200219214201)

y y1 y2
3
2
BD AB
③内角平分线定理:
CD AC
④定比分点公式: AM MB
⑤韦达定理 .
,则 xM xA
xB , yM yA
yB
1
1
6
x2 y2 Dx Ey F 0 D 2 E 2 4F 0
1. Ax2 By2 Cxy Dx Ey F 0表示圆方程则
AB 0
C0
2
D A
2
E
F
4
0
A
A
AB0 C0 D 2 E 2 4 AF 0
2.求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可采用待定系数法:
3. D 2 E 2 4F 0 常可用来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三、圆系方程: 四、参数方程: 五、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x2 y2 D2x E2 y F2 0 (
1)
说明: 1)上述圆系不包括 C2 ; 2)当
1 时,表示过两圆交点的直线方程(公共弦)
( 2 ) 过 直 线 A x B y C 0 与 圆 x2 y2 Dx Ey F 0 交 点 的 圆 系 方 程 为
x2 y2 Dx Ey F
Ax By C 0
(3)有关圆系的简单应用 (4)两圆公切线的条数问题 ①相内切时,有一条公切线;②相外切时,有三条公切线;③相交时,有两条公切线;④相 离时,有四条公切线 十、轨迹方程 (1)定义法(圆的定义) :略 (2)直接法:通过已知条件直接得出某种等量关系,利用这种等量关系,建立起动点坐标 的关系式——轨迹方程 .
2
2
d PA PB ,求 d 的最值及对应的 P 点坐标 .
2
2
4.已知圆 C : x 1 y 2 25 ,直线 l : 2m 1 x m 1 y 7m 4 0( m R )

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7篇

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7篇

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7篇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7篇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方法论和审慎的推理方式。

统计学和机器学习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1圆的方程定义: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

①Δ 0,直线和圆相交、②Δ=0,直线和圆相切、③Δ 0,直线和圆相离。

方法二是几何的观点,即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

①dR,直线和圆相离、2、直线和圆相切,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圆的切线方程、求圆的切线方程主要可分为已知斜率k或已知直线上一点两种情况,而已知直线上一点又可分为已知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两种情况。

3、直线和圆相交,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弦长以及弦的中点问题。

切线的性质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⑵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⑶经过圆心,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⑷经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当一条直线满足(1)过圆心;(2)过切点;(3)垂直于切线三个性质中的两个时,第三个性质也满足。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切线长相等,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高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2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函数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2)画法A、描点法:B、图象变换法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1)平移变换2)伸缩变换3)对称变换4.高中数学函数区间的概念(1)函数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5.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函数,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映射。

高一数学圆方程知识点

高一数学圆方程知识点

高一数学圆方程知识点圆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在几何图形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一数学圆方程的相关内容。

一、圆的一般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可以用一般方程表示,其一般方程为:(x-a)² + (y-b)² = r²,其中(a, b)表示圆心的坐标,r表示圆的半径。

二、圆的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是圆的一般方程的简化形式,标准方程为:x² +y² + Dx + Ey + F = 0。

其中,圆心的坐标为(-D/2, -E/2),半径的平方为R² = (D²+E²)/4-F。

三、与坐标轴平行的圆1. 与x轴平行的圆当圆的圆心位于原点时,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² + y² = r²。

当圆的圆心不位于原点时,可以用(x-a)² + y² = r²来表示。

2. 与y轴平行的圆当圆的圆心位于原点时,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² + y² = r²。

当圆的圆心不位于原点时,可以用x² + (y-b)² = r²来表示。

四、圆的切线方程圆的切线是与圆的边缘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求圆的切线方程的步骤如下:1. 求切点坐标设圆的方程为(x-a)² + (y-b)² = r²,已知切线的斜率为k。

通过方程联立,求解出切点坐标(x₁, y₁)。

2. 求切线方程根据切线的定义,切线方程可表示为y-y₁ = k(x-x₁)。

五、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 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相交时,有三种可能的情况:相交于两点、相切于一点和不相交。

2. 直线与圆外切当直线与圆外切时,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可以通过计算直线到圆心的距离来判断。

3. 直线与圆内切当直线与圆内切时,直线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

高中数学第4章圆与方程本章方略总结课件aa高一数学课件

高中数学第4章圆与方程本章方略总结课件aa高一数学课件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经检验当 a=34时, 直线 ax-y+5=0 与圆有两个交点, 故存在实数 a=34,使得过点 P(-2,4)的直线 l 垂直平分弦 AB.
12/12/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高考(ɡāo kǎo)命题分析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圆的标准方程和普通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础,考题中时常与直线相结合出现,圆与 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常考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部分,主要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单独出考题的可能性不大. 【考题 1】 (2018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直线 y=x+1 与圆 x2+y2+2y-3=0 交于 A,
B 两点,则|AB|=________.
【答案】 2 2
12/12/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考题 2】 (2018 年高考·天津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0,0),(1,1), (2,0)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解法 1:设圆的方程为
x2+y2+Dx+Ey+F=0(D2+E2-4F>0),
F=0,
D=-2,
12/12/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作一条轴的平行线交另一条轴于一点,交点在这 个轴的坐标就是已知点相应的该轴上的坐标,类似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作 两条轴所确定平面的平行平面交另一条轴于一点,交点在这条轴上的坐标就是已知点相 应的该轴上的坐标,可以看出无论是点的平面坐标还是点的空间坐标都要用点在相应数 轴上的坐标来表示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
四、圆的方程 【例 5】 求经过 A(6,5),B(0,1)两点,并且圆心在直线 3x+10y+9=0 上的圆的 方程. 【解】 由题意知,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3x+2y-15=0, ∴由33xx+ +210y-y+159= =00., 解得xy= =7-,3, ∴圆心 C(7,-3),半径为 r=|BC|= 65. ∴12/1所2/20求21 圆的方程为(x-7)2+(y+3)2=65.

高一数学圆与圆方程知识点

高一数学圆与圆方程知识点

高一数学圆与圆方程知识点圆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几何图形,而高一数学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圆的性质和方程。

下面将介绍高一数学圆与圆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一、圆的相关概念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一点到另一点距离等于定值的所有点的集合。

2. 圆的元素圆心:圆心是圆上所有点到公共定值的点,通常用字母O表示。

半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r表示。

直径: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径的2倍。

二、圆的方程1. 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是(x-a)²+(y-b)²=r²,其中(a, b)是圆心坐标,r是半径长度。

例如:(x-2)²+(y+3)²=9 表示圆心坐标为(2, -3),半径长度为3的圆。

2. 一般方程圆的一般方程是x²+y²+Ax+By+C=0,其中A,B,C是实数且A²+B²≠0。

要将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可以使用配方完成平方的方式。

三、切线和法线1. 切线切线是与圆只有一个交点,并且与圆相切于该点的直线。

切线的斜率等于与圆心连线的斜率的负倒数。

2. 法线法线是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与圆相交于切点。

法线的斜率等于切线的斜率的负倒数。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 相交两个圆相交的情况下,有两个交点。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相等,那么交点重合,两个圆是重合的。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不等,那么交点不重合,两个圆是相交的。

2. 相切两个圆外切的情况下,外切点重合,两个圆是相切的。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相等,那么两个圆是内切的。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不等,那么两个圆是外切的。

3. 相离两个圆没有交集,并且没有公共点的情况下,两个圆是相离的。

高一数学圆与圆方程的知识点如上所述,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的性质和方程。

希望本文对你学习圆与圆方程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圆与方程知识点高一数学怎么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基本上由下列两种方法判断:(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①圆x2+y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课本命题).②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课本命题的推广).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二)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以下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2)相切:直线和圆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的公共点叫做切点.(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1、迁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P在⊙O内dr.2、归纳概括: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1)直线l和⊙O相交dr.练习题:1.直线L上的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O的半径,则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2.圆的的弦长为12cm,如果直线与圆相交,且直线与圆心的距离为d,那么()A.d<6cmB.6cmC.d≥6cmD.d>12cm3.P是⊙O外一点,PA、PB切⊙O于点A、B,Q是优弧AB上的一点,设∠APB=α,∠AQB=β,则α与β的关系是()A.α=βB.α+β=90°C.α+2β=180°D.2α+β=180°4.在⊙O中,弦AB和CD相交于点P,若PA=4,PB=7,CD=12,则以PC、PD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2+12x+28=0B.x2-12x+28=0C.x2-11x+12=0D.x2+11x+1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三)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定义:过定点O,作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都以O为原点且一般具有相同的长度单位、这三条轴分别叫做x轴(横轴)、y轴(纵轴)、z轴(竖轴);统称坐标轴、通常把x轴和y轴配置在水平面上,而z轴则是铅垂线;它们的正方向要符合右手规则,即以右手握住z轴,当右手的四指从正向x 轴以π/2角度转向正向y轴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z轴的正向,这样的三条坐标轴就组成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点O叫做坐标原点。

1、右手直角坐标系①右手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规则:x轴、y轴、z轴互相垂直,分别指向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②已知点的坐标P(x,y,z)作点的方法与步骤(路径法):沿x轴正方向(x>0时)或负方向(x<0时)移动|x|个单位,再沿y轴正方向(y>0时)或负方向(y<0时)移动|y|个单位,最后沿x轴正方向(z>0时)或负方向(z<>③已知点的位置求坐标的方法:过P作三个平面分别与x轴、y轴、z轴垂直于A,B,C,点A,B,C在x轴、y轴、z轴的坐标分别是a,b,c则(a,b,c)就是点P的坐标。

2、在x轴上的点分别可以表示为(a,0,0),(0,b,0),(0,0,c)。

在坐标平面xOy,xOz,yOz内的点分别可以表示为(a,b,0),(a,0,c),(0,b,c)。

3、点P(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c);点P(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c);点P(a,b,c)关于z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c);点P(a,b,c)关于坐标平面xOy的对称点为(a,b,-c);点P(a,b,c)关于坐标平面xOz的对称点为(a,-b,c);点P(a,b,c)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为(-a,b,c);点P(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c)。

4、已知空间两点P(x1,y1,z1),Q(x2,y2,z2),则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5、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空间两点P(x1,y1,z1),Q(x2,y2,z2),则两点的距离为特殊点A(x,y,z)到原点O的距离为6、以C(x0,y0,z0)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特殊地,以原点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x2+y2+z2=r2练习题:选择题: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x,y,z),给出下列4条叙述:①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②点P关于yOz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③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④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3B.2C.1D.02.若已知A(1,1,1),B(-3,-3,-3),则线段AB的长为()A.43B.23C.42D.323.已知A(1,2,3),B(3,3,m),C(0,-1,0),D(2,―1,―1),则()A.|AB|>|CD|B.|AB|<|CD|C.|AB|≤|CD|D.|AB|≥|CD|4.设A(3,3,1),B(1,0,5),C(0,1,0),AB的中点M,则|CM|?()A.5B.2C.3D.4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四)《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一、标准方程x?a?2??y?b??r 221.求标准方程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圆心?a,b?和半径r①待定系数:往往已知圆上三点坐标,例如教材P119例2 ②利用平面几何性质往往涉及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相切和相交相切:利用到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直线相交:利用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垂径定理2.特殊位置的圆的标准方程设法(无需记,关键能理解) 条件方程形式圆心在原点x?y?r?r?0? 222过原点 ?x?ay?b??a2?b2?a2?b2?0? 圆心在x轴上 ?x?a??y?r22222?r r?0? ?0? 圆心在y轴上 x??y?b??r222圆心在x轴上且过原点 ?x?a??y?a222?a?0?b?0?2圆心在y轴上且过原点x??y?b??b2222与x轴相切 ?x?ay?b??b222?b?0? ?a?0? 与y轴相切 ?x?ay?b??a与两坐标轴都相切 ?x?ay?b??a二、一般方程x?y?Dx?Ey?F?0?D?E?4F?0? 22222222?a?b?0?1.Ax?By?Cxy?Dx?Ey?F?0表示圆方程则??A=B≠0?A=B≠0C=0C=0D2+E2-4AF>022DEF>0 ?+ ?-4??AAA2.求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可采用待定系数法:如教材P122例r43.D2+E2-4F>0常可用来求有关参数的范围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判断方法: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dr?点在圆外2.涉及最值:(1)圆外一点B,圆上一动点P,讨论PB的最值PBPB=BN=BC-r =BM=BC+rminmax(2)圆内一点A,圆上一动点P,讨论PA的最值Pmin= PmaxA=A=rr C C=思考:过此A点作最短的弦?(此弦垂直AC) 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判断方法(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相离?没有公共点??<0?d>r(2)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0?d=r(3)相交?有两个公共点??>0?d这一知识点可以出如此题型:告诉你直线与圆相交让你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2.直线与圆相切(1)知识要点①基本图形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圆与圆的方程》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2009?湖北荆州质检二)过点P(1,2),且方向向量v=(-1,1)的直线的方程为( )A.x-y-3=0B.x+y+3=0C.x+y-3=0D.x-y+3=0答案:C解析:方向向量为v=(-1,1),则直线的斜率为-1,直线方程为y-2=-(x-1)即x+y-3=0,故选C.2.(2009?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将直线l1:y=2x绕原点逆时针旋转60°得直线l2,则直线l2到直线l3:x+2y-3=0的角为 ( )A.30°B.60°C.120°D.150°答案:A解析:记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3的斜率为k3,注意到k1k3=-1,l1⊥l3,依题意画出示意图,结合图形分析可知,直线l2到直线l3的角是30°,选A.3.(2009?东城3月)设A、B为x轴上两点,点P的横坐标为2,且|PA|=|PB|,若直线PA的方程x-y+1=0,则直线PB的方程为 ( )A.2x+y-7=0B.2x-y-1=0C.x-2y+4=0D.x+y-5=0答案:D解析:因kPA=1,则kPB=-1,又A(-1,0),点P的横坐标为2,则B(5,0),直线PB的方程为x+y-5=0,故选D.4.过两点(-1,1)和(0,3)的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 ( )A.-32B.32C.3D.-3答案:A解析:由两点式,得y-31-3=x-0-1-0,即2x-y+3=0,令y=0,得x=-32,即在x轴上的截距为-32.5.直线x+a2y+6=0和(a-2)x+3ay+2a=0无公共点,则a的值是( )A.3B.0C.-1D.0或-1答案:D解析:当a=0时,两直线方程分别为x+6=0和x=0,显然无公共点;当a≠0时,-1a2=-a-23a,∴a=-1或a=3.而当a=3时,两直线重合,∴a=0或-1.6.两直线2x-my+4=0和2mx+3y-6=0的交点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32≤m≤2B.-32C.-32≤m<2D.-32答案:B解析:由2x-my+4=0,2mx+3y-6=0,解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3m-6m2+3,4m+6m2+3),由交点在第二象限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故3m-6m2+3<0且4m+6m2+3>0?-327.(2009?福建,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x+y-1≥0,x-1≤0,ax-y+1≥0,(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2,则a 的值为 ( )A.-5B.1C.2D.3答案:D解析:不等式组x+y-1≥0,x-1≤0,ax-y+1≥0所围成的区域如图所示.∵其面积为2,∴|AC|=4,∴C的坐标为(1,4),代入ax-y+1=0,得a=3.故选D.8.(2009?陕西,4)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被圆x2+y2-4y=0所截得的弦长为( )A.3B.2C.6D.23答案:D解析:∵直线的方程为y=3x,圆心为(0,2),半径r=2.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弦心距等于1,从而所求弦长等于222-12=23.故选D.9.(2009?西城4月,6)与直线x-y-4=0和圆x2+y2+2x-2y=0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方程是 ( )A.(x+1)2+(y+1)2=2B.(x+1)2+(y+1)2=4C.(x-1)2+(y+1)2=2D.(x-1)2+(y+1)=4答案:C解析:圆x2+y2+2x-2y=0的圆心为(-1,1),半径为2,过圆心(-1,1)与直线x-y-4=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x+y=0,所求的圆的圆心在此直线上,排除A、B,圆心(-1,1)到直线x-y-4=0的距离为62=32,则所求的圆的半径为2,故选C.10.(2009?安阳,6)已知直线x+y=a与圆x2+y2=4交于A、B两点,且|OA→+OB→|=|OA→-OB→|,其中O为原点,则实数a的值为 ( )A.2B.-2C.2或-2D.6或-6答案:C解析:由|OA→+OB→|=|OA→-O B→|得|OA→+OB→|2=|OA→-OB→|2,OA→?OB→=0,OA→⊥OB→,三角形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2,即|a|2=2,a=±2,故选C.11.(2009?河南实验中学3月)若直线l:ax+by=1与圆C:x2+y2=1有两个不同交点,则点P(a,b)与圆C的位置关系是 ( )A.点在圆上B.点在圆内C.点在圆外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直线l:ax+by=1与圆C:x2+y2=1有两个不同交点,则1a2+b2<1,a2+b2>1,点P(a,b)在圆C外部,故选C.12.(2010?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从原点向圆x2+(y-6)2=4作两条切线,则这两条切线夹角的大小为 ( )A.π6B.π2C.arccos79D.arcsin229答案:C解析:如图,sin∠AOB=26=13,cos∠BOC=cos2∠AOB=1-2sin2∠AOB=1-29=79,∴∠BOC=arccos79,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