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1.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1.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因缺乏专业知识,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为了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1.透析前宣教• 一)血透指征• 1、不能纠正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异常• 2、有中枢或末梢神经损害和精神障碍者• 3、有全身水肿、肺水肿者• 4、血肌酐≥707.2umol/L或者BUN≥28m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10~15ml/min• 5、血钾>6.5mmol/L• 凡符合上述两项以上者均可考虑血透。

• 二)病人进入透析室前,更换鞋子,称体重,测量血压并作好记录。

• 三)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所以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

因此,透析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透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身体上不舒适的原因、位置、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问题,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予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四)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为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作准备。

2.透析中宣教• 1、嘱患者卧床休息,内瘘病人患侧肢体平放,不要乱动,避免针头滑出血管,局部有疼痛、出血、肿胀或其他不适及时汇报。

• 2、临时置管病人避免患侧受压,股静脉双腔插管避免患侧肢体屈曲,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 3、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注意有无出血。

• 4、透析中如出现出汗、头晕、乏力、腹痛、胸部不适、心悸胸闷、发热寒战、肌肉痉挛等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 5、合理饮食,进食易消化、足够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禁食含钾高的食物、水果等,控制水分的摄入,限制钠盐,透析中进食量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以供超滤量的设置,配合治疗。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目的了解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系统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人,对照组应用一般健康宣教方式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PDCA循环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一组为实验组,6个月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并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或部分掌握着的比较实验组为96.8%,对照组为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重控制、血压控制、饮食管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PDCA循环系统实施健康宣教,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

标签:血液透析;PDCA;健康宣教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一种常见疾病,美国及欧洲终末期肾脏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约336人/百万人和135人/百万人。

据统计我国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约为180人/百万人。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逐渐提高,如果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遵医嘱科学管理自己的体重和饮食,那么患者的透析质量及生存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PDCA分别代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该院通过PDCA循环管理系统,持续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强化,使其成为患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将2014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03位男性和83位女性,年龄为22~73岁。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实验组9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一般的健康宣教。

实验组进行健康宣教采用PDCA循环系统,具体方法如下。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

健康宣教
对病人进行宣教,讲解营养要求,不断调 查病人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帮助病人 合理安排饮食,制订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并要根据个体需要的不断变化,持续观察, 及时调节。同时,还要让病人家属了解各 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学会这些食物的烹 调方法,注意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 多样化及色、香、味俱全的饮食,以增进 食欲。
护理
心理疏导
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不良情绪, 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 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使病人食欲降 低,进食减少,甚至厌食;而轻松愉 快的心理状态则会促进食欲,保证营 养的消化与吸收。因此,对血液透析 病人,在饮食护理中,切不可忽视心 理护理,促使病人精神愉快,提高对 饮食疗法的依从性。
02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心理 指导
饮食 指导
运动 指导
预防 并发 症
血管 保护
卫生 宣教
• 2.1心理指导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 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常有忧 郁、焦虑、绝望及心理逆反行 为,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护士按不同的心理活动,根据 性格、年龄、精神状态及对治 疗所持的态度,采取有针对性 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 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和患者 交谈,了解患者焦虑、恐惧的 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安慰。
• 1.2 限磷盐 • 磷过高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和代谢性骨病等危险,也是维持性 血液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所以 限制磷的摄取是透析病人避免高磷 血症的第一步措施。含磷最低的食 物有米饭、面条、面包、牛奶、鱼 类及肝、内脏等。对于含磷高的食 物尽量不要吃,磷主要存在于奶制 品、蛋黄、动物内脏(心肝)、虾 仁、花生、坚果类、豆制品等食物 中,菜汤中含有溶解的磷,应少喝 为佳。为了保证蛋白质摄取量,在 充分透析的基础上服用磷结合剂也 是防治高磷血症的重要方法。如碳 酸钙、醋酸钙等。

如何开展透析健康宣教,提升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开展透析健康宣教,提升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开展透析健康宣教,提升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血透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维持性透析,所以需要较为漫长的治疗过程,在此期间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一、宣教内容1、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指在血液透析中心比较特定环境中,以及在透析间期进行的延续性专科护理,这个过程是“以透析患者为中心”和“以疾病为中心”相结合,帮助透析患者建立良好的透析生活管理模式,以达到提升肾病透析治疗质量,以及更好的回归社会生活。

2、血液透析中心健康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提升患者的透析管理依从性,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促进健康生活管理和延长透析龄。

3、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分析以往在健康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过程有许多“不适宜”和(或)并未达到宣教目的的宣教。

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健康宣教工作中,切实以把握健康教育核心。

二、患者的管理与护理1、定期透析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肾脏几乎没有毒素排出了,因此应使用透析将尿毒素降低至合理水平。

充分利用一次性透析器:每周透析2至3次,确保足够的血液流动,这是定期进行透析的前提。

2、血压控制血压过高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并可能导致脑出血。

准时吃药,并经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调整用药或透析程序。

3、改善贫血贫血的常见症状:面色苍白,嘴唇白皙,呼吸急促,疲倦,头晕,睡眠不佳等。

改善贫血的方法包括坚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叶酸,维生素等。

4、定期检查以评估血液透析的质量肾功能,电解质,血液常规,铁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和其他基本检查应每1-3个月检查一次。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输血前8项。

有时还需要进行胸部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

5、动静脉瘘的保护(1)保持皮肤清洁。

最好在下一次透析的前一天洗澡,注意在穿刺部位贴上防水胶带。

如果穿刺处有穿刺点或沿其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或有分泌物,应立即就诊治疗。

(2)在透析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被刺破的侧臂过度弯曲,以免因位置改变而引起穿刺血管破裂导致皮下出血。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大全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大全

牟平中心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血液透析是医治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式。

最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患者在同意血液透析医治时因缺乏专业知识,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为了尽可能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要紧内容之一。

透析前宣教一)血透指征一、不能纠正的电解质及酸碱平稳异样二、有中枢或末梢神经损害和精神障碍者3、有全身水肿、肺水肿者4、血肌酐≥L或BUN≥28m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10~15ml/min五、血钾>L凡符合上述两项以上者都可考虑血透。

二)病人进入透析室前,改换鞋子,称体重,测量血压并作好记录。

三)做好患者及家眷的思想工作。

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因此随着血透时刻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

因此,透析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透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躯体上不舒适的缘故、位置、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问题,鼓舞家眷关切体贴患者,予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和更踊跃的心态同意血透医治,使其树立医治疾病的信心。

四)爱惜一侧上肢的静脉,幸免静脉注射,为保证成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作预备。

透析中宣教一、嘱患者卧床休息,内瘘病人患侧肢体平放,不要乱动,幸免针头滑出血管,局部有疼痛、出血、肿胀或其他不适及时汇报护士。

二、临时置管病人幸免患侧受压,股静脉双腔插管幸免患侧肢体屈曲,维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3、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注意有无出血。

4、透析中如显现出汗、头晕、乏力、腹痛、胸部不适、心悸胸闷、发烧寒战、肌肉痉挛等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五、合理饮食,进食易消化、足够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禁食含钾高的食物、水果等,操纵水分的摄入,限制钠盐,透析中进食量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以供超滤量的设置,配合医治。

六、在透析进程中,脱水不宜过量过快,紧密观看患者的全面情形,把握病情转变,常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显现:失衡综合症、发烧、低血压、高血压、出血及其他。

一例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个案护理

限钠盐
钠 盐 每 天 摄 入 1~2 克 , 可 以 减少口渴的发生,低钠盐含 钾较高。
限钾盐
每 天 摄 入 1~2 克 , 忌 食 : 香 蕉、柑桔、香菇、花生、葡 萄等。
21
三、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限磷 补钙
限制磷的摄入,但不宜盲目补钙,防 止血钙过高。
控制液 体入量
每天总进液体量(包括:水、牛奶、豆浆、 汤、固体中的水分)限制在1000毫升,每天 体重增加最好保持在1公斤以内,且两次透析 之 间 体 重 的 增 加 应 控 制 在 2~2.5 公 斤 为 宜 , 即最多不超过干体重的4%。体重增加过多会 增加心、脑血管发生意外的概率。
而单纯超滤脱水尽管清除了大量水分,血容 量减少,但属于等脱水,外周血管阻力升高
因此
保持了血压稳定,不引起低 血压等不良反应,并进一步 阐明把透析过程中的超滤与 透析分开,先后地进行,可 防止由于快速脱水而引起的 不耐受。
所以,序贯透析则是急性左心衰的最佳选择。
14
二、护理问题及措施
05
防治及护理对策
一例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的
个案护理
肾内(风湿内分泌)科: cly
个案 讲解
目录
CONTENT
一例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的
个案护理
1
2
患者的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
护理问题及措施
第二部分
3
健康教育
第三部分
1
患者的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
一例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的
个案护理
一、患者的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李某,女,74岁
病情概述 检查情况
患者服用降压药效果不佳,没有及时调整;
患者透析不充分,而钠潴留,引起高血压;

透析病人健康宣教手册

透析病人健康宣教手册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因缺乏专业知识,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为了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透析前宣教一)血透指征1、不能纠正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异常2、有中枢或末梢神经损害和精神障碍者3、有全身水肿、肺水肿者4、血肌酐≥707.2umol/L或者BUN≥28m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10~15ml/min5、血钾>6.5mmol/L凡符合上述两项以上者均可考虑血透。

二)透析病友按时进入透析室,在患者更衣室更换鞋子,称体重,医生接诊,测量血压,确定治疗方案,携透析治疗记录单,至指定透析单元,铺个人专用透析床单,准备透析治疗。

三)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所以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

因此,透析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透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身体上不舒适的原因、位置、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问题,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予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四)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为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作准备。

维持透析病友注意提醒医生和护士不要在内瘘肢体上测血压、抽血、注射和输液。

内瘘肢体避免压迫,如戴手套、手表,不要穿紧袖衣服,不要枕在头下,不要挎重物。

透析中宣教1、透析中卧床休息,内瘘病人患侧肢体平放,不要乱动,避免针头滑出血管,局部有疼痛、出血、肿胀或其他不适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2、临时置管病人避免患侧受压,股静脉双腔插管避免患侧肢体屈曲,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3、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注意有无出血。

4、透析中如出现出汗、头晕、乏力、腹痛、胸部不适、心悸胸闷、发热寒战、肌肉痉挛等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措施

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措施

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措施一、引言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而血透室的护理服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血透室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1. 制定严格的护理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

2. 设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3.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患者教育和健康宣传1. 制定个性化的患者教育计划,通过一对一讲解、健康讲座、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普及透析相关知识。

2. 利用微信、互联网等平台,定期向患者发送透析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信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开展患者家属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支持患者的治疗过程。

四、优化护理服务流程1. 设立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 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增设便利设施,如独立储物柜、暖手宝等,提升患者舒适度。

五、关注患者心理需求1. 开展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2.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支持。

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调整护理措施。

2. 定期收集患者反馈,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开展护理科研,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七、结论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包括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患者教育和健康宣传、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血透室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透患者健康教育
血透患者健康教育是指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
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血透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血透治疗的基本知识
1. 血透治疗的原理和目的:血透是一种通过人工透析机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
分的治疗方法,旨在维持患者的生命活动和改善其身体状况。

2. 血透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介绍血透治疗适用于哪些疾病和病情,以
及存在哪些禁忌症的情况下不宜进行血透治疗。

3. 血透治疗的操作过程:包括血透前的准备工作、血透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血
透后的注意事项等。

二、饮食调控
1. 血透患者的饮食原则:介绍血透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控制蛋白质、钠、磷
和钾的摄入量,合理选择食物等。

2. 血透患者的饮食禁忌:列举血透患者应避免或限制摄入的食物,如高磷食物、高钾食物、高盐食物等,并解释其原因。

3. 血透患者的饮食建议:给出血透患者的饮食建议,包括增加蛋白质摄入、补
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选择食物等。

三、药物管理
1. 血透患者常用药物介绍:列举血透患者常用的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磷
酸盐结合剂等,并详细介绍其作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等。

2. 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导血透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服药时间、剂量控制、注意事项等。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介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生活方式管理
1. 合理的运动:指导血透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心肺功能。

2. 心理调适:帮助血透患者应对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3. 定期随访和检查:强调血透患者定期复诊和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记录和报告相关指标。

五、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 血透患者常见并发症介绍:列举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低血压、感染、血液透析反应等,并详细介绍其症状、预防和处理方法。

2. 血透患者自我监测和处理:指导血透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如测量血压、体重、尿量等,并告知处理异常情况的方法。

六、急救知识
1. 血透患者急救常识:介绍血透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知识,如心脏骤停、呼吸困难等,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和呼叫急救电话。

七、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
1. 血透患者社会支持:介绍血透患者可以获得的社会支持资源,如患者协会、志愿者服务等,以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血透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压力。

总结:
血透患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提供血透治疗的基本知识、饮食调控、药物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急救知识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信息和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血透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血透患者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