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生的精神世界分析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_毕业论文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_毕业论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内容摘要: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众多平凡而感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重点描写了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在对待苦难时的坚强和不屈从于命运的拼搏精神,以及在爱情上的悲剧。
折射出黄土地的苍凉、悲怆、至纯至浓的真情。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
该书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
小说中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
孙少平,是一个有知识的现代青年,属于奋斗型人物。
他从小就在苦水里泡大,对苦难有着最切肤的体会。
但这个农民的儿子从不惧怕苦难,也从不鄙薄自己的出身,而是在双水村狭小、破旧的家里,养成了独立,敢于担责任的男子汉气概。
哥哥少安的形象刻画是扎根于农村,在农村找寻出路,并安于农村生活的个人奋斗者。
他们一个求实,一个幻想;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源自传统,一个指向未来;一个深植农村,一个却被远行的梦所召唤!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性情倔强,意志坚强,富于进取。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关键词:路遥平凡世界人物形象分析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多次拜读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深入地了解了路遥坎坷而又奋斗的一生,我熟识了路遥是一个有着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悲壮情怀和献身精神创作了《人生》①、《平凡的世界》等在全国引起强烈、持久影响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深邃的目光解析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剖析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人文情怀

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人文情怀《平凡的世界》以朴素而又翔实的笔触诉说普通人的平凡人生,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将人们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创作这本小说时,路遥没有讲述过多传奇故事,而是通过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叙述表现人性的美,帮助人们在确定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困境之中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如同向主人公一样,乐观、善良、积极地生活。
本文主要从小说的内容论述路遥的人文情怀,以期带给读者更多情感上的共鸣。
《平凡的世界》创作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人们经历的社会的巨变,精神和思想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通过创作小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成为作家主要的精神支柱。
路遥将大部分的心血都放在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上,叙述着当时人们真实的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们对自由、理想和个人价值的追求。
书中的人文情怀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使人们对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认可,引领人们在困境之中摆放好自身的心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
一、面对困难时的不懈追求《平凡的世界》在创作中运用的笔调相对柔和、舒缓,该作品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与困难做斗争的激励人心的故事。
作为一名农村青年,孙少平最大的支撑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与信念。
在面对爱情、生活、事业、政治等问题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身的理想。
这也是作品的亮点之一。
同时,对读者而言,故事真实而不造作。
在作品中,年轻人展现了生命的张力,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对人生表现出来的奋起直追。
虽然作品的主题词是“苦难”,但是更多的是表现在苦难面前人们怀抱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如孙少安作为家里的长子,并没有因为放弃学业和爱情而自暴自弃,而是一心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带动整个村里人开矿致富。
在孙少平从穷学生到乡村教师、揽工汉、挖煤工等职业转换的过程中,虽然历经了坎坷和社会的不公,但是我们在阅读时仍然被他的精神,被他的志气,被他的坚强,被他的善良,被他的质朴,被他的真情实意所感动和震撼。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生规划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生规划1. 引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路遥所写的长篇小说,通过描述杨家三兄弟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经历的人生起伏,深入探讨了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规划这两个重要话题。
2. 人生价值观2.1 主义追求与信仰在小说中,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主义追求和信仰。
例如,杨震追求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并为之付出奋斗;杨慧则坚守着自己对婚姻和家庭的坚定信仰,对爱情忠诚。
这些追求与信仰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2.2 努力奋斗与个人成长小说中描绘了杨家三兄弟从农村到城市的成长过程。
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学习和不断突破自我来实现个人价值,并逐渐发现了自我存在意义。
2.3 友情、亲情与爱情在《平凡的世界》中,友情、亲情和爱情是重要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描写杨家三兄弟与朋友、家人和伴侣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这些关系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3. 人生规划3.1 职业规划小说中的主要角色都面临着职业选择和发展的问题。
他们通过思考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职业规划,并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3.2 教育规划教育被描绘为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追求梦想的重要途径。
杨家三兄弟都意识到了教育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和持续教育来填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差距。
3.3 家庭规划在小说中,家庭是一个温暖而重要的存在。
杨家三兄弟面临着婚姻、子女教育等问题,他们进行着谨慎而深思熟虑的家庭规划,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4. 总结《平凡的世界》中,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规划是贯穿整个故事的重要主题。
通过描绘杨家三兄弟在不同背景下的经历和选择,反映了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平凡与幸福。
探究《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

探究《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作家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通过讲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究《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人性。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但他并没有被环境所限制,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不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少平的坚韧不拔不仅仅是个人的品质,更代表了普通人的力量和拼搏精神。
其次,小说中的人性也体现了善良和同情心。
在孙少平的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境和不公平待遇,但他始终保持着善良和同情心。
他对身边的人给予了关怀和帮助,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这种善良和同情心在《平凡的世界》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示,使读者对人性的美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小说中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利益的诱惑时,人们往往会做出违背良知的行为。
比如,在小说中,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背叛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使人性变得丰富多样,不仅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
通过揭示这种复杂性,小说使读者对人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的人性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情节,深入剖析了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平现象。
比如,在小说中,孙少平的父亲因为不公正的政策而被迫离开家乡,这种社会现实使人们对社会的不公正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通过展示人性与社会的关系,小说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综上所述,《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主题,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情节,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坚韧、善良、复杂性和社会现实。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农村生活的作品,更是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性的复杂性,进而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和选择。
《平凡的世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平凡的世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引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路遥所著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普通人物群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挣扎与追求。
本文将探讨《平凡的世界》中呈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1. 平凡与努力《平凡的世界》强调了平凡人物之间看似普通却富有内涵和力量的人生。
主人公孙少平正是一个勤劳朴实、充满努力和奋斗精神的代表。
小说中,孙少平在艰辛困苦的农村环境下,依靠自己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种追求对于每个看似平凡普通的人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
2. 信念与毅力《平凡的世界》也倡导了坚定信念和毅力在实现梦想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无论是主人公孙少平,还是其他角色,他们都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挫折,但通过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们始终不放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种信念与毅力为读者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小说中描绘了复杂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并展示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平凡的世界》通过呈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告诉读者在现实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需要谨慎、机智和灵活。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心的善良和坚定。
4. 奋斗与幸福《平凡的世界》中提供了一种关于奋斗与幸福之间联系的思考。
虽然主人公所经历的挫折和困苦给读者带来了痛苦与哀伤,但他们通过勇气和努力克服困难,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提示我们,在追求幸福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并保持积极的态度。
结论《平凡的世界》通过对主人公孙少平及其他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他们坚持努力、追求梦想、秉持信念和坚定毅力等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小说为读者提供了对于平凡生活中的追求与坚持的思考,并强调了每个人都有着实现自己价值和幸福的可能性。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都有机会在平凡中找到愿望和成功。
《平凡的世界》让我们反思人生,并勉励我们拥抱并发掘自己独特而重要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赏析

平凡的世界赏析《平凡的世界》赏析《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小说家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以真实、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和普通人的命运。
本文将通过对小说内容与主题的分析,展开对《平凡的世界》的赏析。
第一部分:校园生活的复杂性与残酷性小说以主人公孙少平的校园生活为切入点,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透过孙少平这个角色,真实描写了贫困家庭孩子的艰辛成长历程,以及他在学校中面对的各种欺凌与暴力。
尽管孙少平努力学习,但他在这个残酷的校园环境中仍然感到无助与迷茫。
第二部分:农村现实与人生抉择作品从孙少平高中毕业后的农村生活展开,生动刻画了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与农民的苦难。
小说通过描写孙少平与其它人物的互动,突显了农民地位低下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
而孙少平在这个困境中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选择,他决心通过进城打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境况。
第三部分:家庭与爱情的纠葛小说通过描述孙少平与未婚妻孙小艳的感情纠葛,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
孙小艳代表了一种反抗传统婚姻制度的观念,她渴望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
而孙少平则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试图在家庭责任与个人感情之间寻找平衡。
小说通过这段感情纠葛,反映了家庭与情感的复杂性,也呼唤了对于自由婚姻观念的思考。
第四部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与个人命运小说以孙少平在城市工作的经历,折射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现代化的影响。
作者通过描写孙少平在城市打工的艰辛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展现了中国农村农民进城打工的现实。
这部分呈现了农民工阶层的劳动与生活状况,深刻揭示了城乡差距与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第五部分:对平凡生活的反思与呼唤《平凡的世界》通过对孙少平等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平凡生活中的复杂与价值。
小说以农民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与演变。
在呈现现实的同时,小说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探讨了追求梦想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小说《平凡的世界》透过对孙少平等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农民命运的曲折。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一、本文概述《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所蕴含的苦难意识。
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细致分析,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的探讨,文章将揭示出路遥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描绘出深沉的苦难,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这种苦难意识对于我们理解人生、社会以及历史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将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主要内容、人物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等。
接着,将重点分析小说中体现的苦难意识,包括人物在生活中的挣扎与抗争,以及他们面对苦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路遥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骨髓的描绘,将苦难意识融入到小说的每一个角落,使其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章将总结路遥《平凡的世界》中苦难意识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和社会的启示。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苦难在人生中的普遍性与不可避免性,以及如何在苦难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二、《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以其广阔的背景、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浓郁的情感色彩,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在这部作品中,路遥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更通过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等人的成长历程,深刻地探讨了苦难意识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部小说中,苦难意识并不仅仅是对物质匮乏和生活艰辛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挣扎和抗争。
孙少平作为小说的核心人物,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苦难中寻求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
从最初的农村生活到后来的城市打拼,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正是这些苦难,让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地超越自我。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有着各自的苦难。
无论是孙少安的家族纷争,还是其他角色的生活困境,路遥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韧和勇敢。
这种苦难意识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整个社会历史背景的深刻揭示。
浅析路遥《平凡的世界》

浅析路遥《平凡的世界》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这部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的小说,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全貌,揭示了众多人物命运的变迁。
本文将从人物刻画、情节描写和主题探讨等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立体的人物。
作品的主人公孙少安,一个务实且懈怠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执着,在困境中不断努力,最终成为村里的“能人”。
他的故事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生的波折和坎坷。
而孙少安的妹妹孙少平,一个善良、坚强的女子,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
他们的故事让人们不禁感叹人生的坚强与不屈。
在情节方面,路遥将众多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构筑了一幅完整的时代画卷。
小说以双水村为背景,通过季节更替、农事变化等自然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同时,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也巧妙地穿插其中,使得整部作品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如孙少平的求学、孙少安的砖厂危机等,路遥精心安排了情节高潮,让读者深切体验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农村题材小说,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农民的命运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作品通过众多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传递出对历史的深刻和对现实的关切。
作者还通过对人性的描绘,展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坚强、不屈的力量,以及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美好品质。
这部小说也让我们思考了在变革时期农村社会的出路和农民的未来发展方向。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农村生活和人性光辉的作品。
通过深入分析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路遥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这部小说让我们不禁深思: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波折与坎坷?如何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路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尽管生活充满磨难,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进取,终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这也是《平凡的世界》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和价值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生的精神世界分析作者:杨晓玉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0期【摘要】《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基于“文革”后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该部作品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并于2015年改编成电视剧一度热播。
故事的两大主角,即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相对真实、形象而又不失趣味幽默地展现出了四十年前的中国社会与各阶层人物形象。
准确地说,作者路遥将自身的精神情感,尤其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通过主人公孙少安及其他关联角色,完美地呈现和表露了出来。
但凡欣赏过本部作品或者观看过《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的人,或多或少会体会到平凡世界下的平凡人物,包括今天的你我他,皆是如此。
对于这些情感的描述,路遥非常巧妙的手法,将人物的生活、心理、情感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了平凡人物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这是社会发展的无奈,也是我们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通过努力、奋斗与绝望斗争到底。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孙少安;精神世界;生活追求【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一、《平凡的世界》与作者路遥《平凡的世界》最早于1986年出版,并在1991年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项。
单从该作品本身内容上来评价,可以理解为,是对平凡人物一种爱的表达,对平凡人物的爱,以及来自平凡人物自身的爱。
准确地说,我们都是平凡人物,再平凡不过的平凡世界的一份子。
故事中的主人公,即“读书人”孙少安。
相信有不少读者也曾看过改编的电视剧,不仅是孙少安兄弟,实际上每个角色人物都存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他们均各自代表同时期乃至当代社会发展下的各阶层民众。
如上,品读和欣赏该作品,给人最直接、最感触的一部分体验,就是人性的善与美,是来自本不该出现却出现的时代下的生活观。
人物的生活观受到历史的洗礼、受到时代的摧残,但又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即不屈的动力和奋斗精神。
就好比当代社会,任何人都想过上好日子,而故事中四十年前的陕北人民,恰恰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一种生活。
作者路遥本人也是生活在那个时代,故事的起点时间,作者路遥也不过仅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或许主人公孙少安就是作者路遥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表露出了自己当时的无奈,但也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以及社会进步、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景。
总之,作者路遥通过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很多很多的人重新看到也体会到了平凡世界下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之处。
我们不抱怨生活,大家各自有各自的选择,但不要安于现状。
十年历程、十年艰辛,让这群平凡的陕北人民通过自己的抗争,超越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二、平凡的世界里有着无数的平凡人物及其精神世界上文中简单了解了作者路遥,路遥的一生同样离不开苦难,但苦难也造就了路遥。
所以,路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情感,通过孙少安这样一种形象,比较风趣地表现了出来。
有句话说得好,平凡的世界造就了无数个平凡的人,而每个平凡的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平凡世界。
回到本作品中来,“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
在这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无论是我们的劳动还是爱情,无论是生活挫折还是追求,无论是遭遇痛苦的事和欢乐的事,无论是生活与社会的矛盾冲突,这些看似平凡实则再普通不过的人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准确地说,改变精神观念与世界认知,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但同时又显得有些与周围世界不搭调。
然而,生活没有绝对如意,全凭个人的感受。
纵观作品故事的时代背景,在故事的起点,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陕北大地以及整个中华大地,已经解放了二十多年。
然而,在这片黄土地上,绝大部分的农民依然无法解决基本的温饱与吃穿问题,生活上多是不如意。
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那么当时的社会肯定混乱不堪。
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故事中我们都看到了,以主人公孙少安为代表的各类形形色色的陕北农民,面对不幸,面对社会生活的不如意,大家并没有悲观失望,也是立足客观实际,不断地探索与寻求新的发展和努力方向,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去面对和接纳生活的不如意。
继续来看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安6岁开始,便跟着父亲上山砍柴。
可以说,孙少安此时并不是代表自己,侧面反映了陕北千千万万个儿童的生活困境。
我们可以单独站立在孙少安的视角来解读,在大家看来,孙少安是读书的好苗子,但他作为贫困家庭的长子,需要承担起家庭,因为此刻他快要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
为此,他不得不放弃学业。
难能可贵的是,孙少安没有和父亲大吵大闹,当然,实际上很多家庭皆是如此,早已成为了习惯。
表面上是来自生活的摧残,实则并非如此,因为大家别无选择,只能尽量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不过,孙少安表现与大多数人不同,他要求父亲给他最后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要证明自己。
的确,孙少安考上了,录取通知书就是证明他实力的依据。
可是,录取通知书就是另一个现实,并败给了现实。
至此,孙少安成了一个兢兢业业的陕北农民。
三、主人公孙少安形象深度解析如上所述,已经成为地地道道陕北农民的孙少安,面对这样的人生道路,他的态度并不是悲观,而是警示、提醒着自己要有勇气,引起未来的世界只会越来越好,而自己可以立足实际,但不能安于现状。
在“读书人”孙少安看来,人这一生始终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美好的欢乐的生活,都是靠人拼搏而来。
所以,作者用这样一句语言描述了孙少安,“疯狂而又贪婪地干一天的活”。
作者路遥本人给出的解释,疯狂是指孙少安在生活上的重担,不得以而为之;贪婪则是指孙少安为未来生活抱有强烈的希望。
所以,孙少安愿意付出努力换取回报。
首先,在这个平凡世界里,孙少安在后期已然发展成为了“精神斗士”。
相信很多人都会给出这样一种评价,孙少安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崇尚自由、追求理想的知识农民形象,在很多情形下,他被称之为“读书人”。
他自强自尊自卑。
对于这一点,在这里暂不多加赘述,从作品中对孙少安上学时期生活方面的描述,可以很好而又直观地看出。
其他,孙少安对生活上的愿景,他坚定、他坚强,面对困境,他并不像其他部分孩子那样,不抱怨家庭,感激父亲带给自己学习知识的一切机会。
再者,孙少安有情有义且有才。
关于孙少安的“情、义、才”,想必无需多言,但凡品读过该书或者观看过电视剧版的观众,均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帮助兄弟姐妹,无怨无悔。
与郝红梅之间惺惺相惜,但最终拒绝了留在县城获取“良好”发展、过上优越生活的机会,他回到了女朋友身边。
虽然他没有上过大学,但从未停止过读书。
因为在他看来,或许很多时间下只有在书中的世界才能感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并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
总体概况,在孙少安的精神世界体系下,蕴含着三大浓厚思想意识:其一,来自对阶层社会的不满思想。
众所周知,本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即“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
虽然陕北地区比较贫困,但已然开启了改革发展之路。
更重要的是,路遥通过孙少安这样一个角色,迎合了当时的历史基调。
实际上,孙少安的精神世界就是路遥的直观表达,即特定时代下农村革新发展。
其二,朴素的贫农阶级意识。
孙少安很清楚自己是一位地道的农民,这一点与故事中孙少安的姐夫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孙少安从十八岁开始,便成为了双水村的一队队长。
结合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能够看出,孙少安骨子里认定自己就是一个农民,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
当上大学的梦想破灭后,孙少安便致力于发展农村事业,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期待尽快过上好日子。
从头至尾,孙少安的行为做事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思想,并推动剧情发展。
其三,唯美的爱情观。
正如前文所述,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孙少安给人的感觉非常立体、有维度,举止言行之间带着厚重的乡土气息。
同时,又渴望着自由的恋爱。
他与青梅竹马的她相亲相爱。
故事的尾段,当孙少安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或许对于其他大多数人看来,大概率会选择留在县城发展。
然而,恰恰是基于阶层意识,孙少安始终都认清着自己。
这不是自卑,也不算懦弱,而是自尊自重的表现,是作为一名农民安分守己的表现。
并且孙少安有文化、有思想,然而,在爱情面前,在平凡的精神世界面前,我们都不一样,但各有追求。
孙少安爱情的唯美或许会显得苍白无力,但也是迫于时代的无奈和岁月的挣扎。
综上,在《平凡的世界》作品中,孙少安显然成为了精神的代表,更直接一点来表达,孙少安的精神世界就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也是作者路遥所期许的一种精神世界。
它代表着先进,期许着未来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
参考文献:[1]柳颖,陈莹.评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形象塑造[J].山花,2014(14):135-136.[2]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2010(5):48-55.[3]王正.农民爱情叙事中的文化情缘——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J].浙江社会科学,2010(6):93-97.[4]张静.《平凡的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以孙少安和田润叶为例[J].大众文艺,2015(21):20.[5]郝庆军,邵燕君,何吉贤,等.《平凡的世界》:历史与现实[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5):51-59.[6]任桂娟.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的形象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