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3篇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优秀10篇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优秀10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2.引发学生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课文,从而体现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老师适当引导,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利用网络等资料搜寻资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生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2.认识到“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迫切性。
教学重点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教学难点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教学内容及其步骤:一、导入新课老师最近买了一套房子,装修的时候在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上与家人意见不统一,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下面请同学们帮我出出主意吧。
学生自由回答:例:我认为老师你还是把阳台封了的好。
因为封了阳台可以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还可以阻隔城市的喧嚣,减少环境污染。
老师,我认为你还是不要封的好。
虽然把阳台封起来可以阻隔城市的喧嚣,但就不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就远离了大自然。
我认为封起来的好。
这样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呀!老师作结,引入新课:老师觉得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我还是拿不定主意。
这样吧,我们还是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杜卫东写的《明天不封阳台》这篇文章,看看能否从中得到点启示。
二、积累字词速读课文,把重要字词积累下来1、给加点字注音倏然()蜷缩()悖论()温馨()龟裂()翘望()咆哮()2、在括号中填上正确的字fu()育喧xiao()鳞次zhi()比不()之客安()立命三、整体感知好,下面我们一起把书翻开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同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学生自由读文章后回答:问题1问题2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们应当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动物。
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环境与人类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中,缺一不可。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15完整篇.doc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15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根据教学需要,搜索相关视频与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明天不封阳台》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随笔,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和谐发展。
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需要细细品味,慢慢赏析。
(一)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 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揣摩语言,体会情感;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3.由于受伤的鸽子的出现,引出文中父子对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问题的思考,学习本文要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自己“人与自然”问题的设想。
(二)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语句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要让他们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四)教学突破在仔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品味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引起学生对人类残害动物的事实的思考,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采取实际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1.注重朗读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悟,读中来品味文本;2.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3.在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以自主探究、研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发挥集体智慧挖掘文本内涵。
语文教案-明天不封阳台

语文教案-明天不封阳台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激发学生对家庭、社区环境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经听说过家庭阳台封窗的新闻或讨论。
分享个人观点:作为教案编辑专员,表达个人对于阳台封窗的看法,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阳台封窗的看法和经历,鼓励表达不同的观点。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阳台封窗对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阳台封窗的原因与影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阳台封窗的主要原因。
探讨阳台封窗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阳台封窗的原因:介绍一些常见的阳台封窗原因,如安全、隐私、防盗等。
阳台封窗的影响:分析阳台封窗对自然通风、采光、绿化等方面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阳台封窗的原因和影响,要求他们提供具体的例子和证据。
分享研究结果:让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三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
3.2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定义和意义:解释环境保护的概念,强调其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个人责任:讨论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如减少废物、节约能源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个人反思: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反思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和改进措施。
第四章:阳台封窗与环境保护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分析阳台封窗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阳台封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阳台封窗的环境影响:讨论阳台封窗对自然通风、采光、绿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发展: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探讨阳台封窗与之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阳台封窗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设计第一章:课题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阳台的作用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封阳台的利与弊。
1.2 教学内容介绍阳台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探讨封阳台的优点,如增加使用空间、安全防护等。
探讨封阳台的缺点,如影响通风、限制户外活动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阳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组讨论封阳台的利与弊,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章:环境与能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阳台封与不封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能源节约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分析封阳台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如空调使用、采光等。
探讨不封阳台对环境的影响,如绿化空间、空气质量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阳台封与不封对环境的影响。
分组讨论如何通过阳台的设计来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三章:安全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阳台安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封阳台对安全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分析封阳台对家庭安全的影响,如防止孩子跌落、防盗等。
探讨不封阳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坠落风险、火灾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阳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
分组讨论如何通过阳台的设计来提高家庭安全性。
第四章:设计与创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阳台设计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阳台。
4.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风格的阳台设计,如简约、地中海、田园等。
探讨阳台功能区的设计,如休闲区、种植区、工作区等。
4.3 教学活动欣赏各种风格的阳台设计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喜好。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阳台。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阳台封与不封的利弊。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阳台时的考虑因素。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阳台封与不封的优缺点。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设计阳台时的思考和创意。
5.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阳台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心得。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3篇

——找出文中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概括这是怎样的一只鸽子。 惊恐的眼睛扑打了几下翅膀却不曾飞走孵育着两只鸽蛋 翅膀上有一块血痕不名贵(灰色、嘴大且长) ——面对它,儿子和“我”各是什么态度和心情? 儿子:惊——阳台飞来一只鸽子 喜——帮鸽子做窝,准备鸽子的晚餐 忧——“我”计划明天封阳台 我:思——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怜爱生灵关注自然关注人类自身 学生总结:“明天还封阳台吗?” 原因: ①对鸽子的同情、忧虑; 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③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 ——学生自行总结 ——引导理解:课文第⑻段引用冯至咏鸽的诗句,如何理解诗中的“故乡”?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故乡——心灵的家园,情感的归属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寻找情 感归属的愿望。 ——阅读第九段,当“我”终于远离了城市的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站在 了无边的草原上。“我”像个孩子一样扑倒在大自然母亲的怀中,趴在地上,贴 着耳朵倾听母亲的心音。
(二)检查预习,疏通生字词障碍 多媒体课件显示生字词 1、学生展示活动单
2、朗读字音 3、背诵词义:抽背 2—3 人。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 2、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课文内容。 3、关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情感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明确:明天是否封阳台 2、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叙述了“我”家由于一只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3、关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情感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态度变化 的情况: 明确: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4、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封”与“不封”的原因各是什 么? ①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 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②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 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只鸽子的出现。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这只鸽子是怎样 的鸽子。
明天不封阳台 教案教学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阳台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阳台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阳台,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阳台的作用和功能2. 阳台装修注意事项3. 阳台植物的选择与养护4. 阳台运动与休闲5. 阳台安全性考虑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阳台的作用、功能和装修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阳台植物选择与养护的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阳台运动与休闲的方式。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阳台设计精美的住宅,加深对阳台功能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阳台的美丽与实用。
2. 讲解阳台的作用和功能,让学生了解阳台的重要性。
3. 分析阳台装修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性和实用性。
4. 讲解阳台植物的选择与养护,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5. 探讨阳台运动与休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阳台植物养护知识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六、教学内容:1. 阳台的空间利用与布局2. 阳台家具的选择与摆放3. 阳台装饰技巧4. 阳台功能拓展5. 阳台与室内环境的和谐统一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阳台空间利用与布局的方法。
2. 示范法:展示阳台家具选择与摆放的实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阳台装饰技巧的讨论。
4. 小组合作法:分组探讨阳台功能拓展方案。
5. 案例分析法:分析阳台与室内环境和谐统一的案例。
八、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阳台的空间利用与布局。
2. 讲解阳台家具的选择与摆放,让学生了解如何选购合适的家具。
3. 讲解阳台装饰技巧,提高学生美化阳台的能力。
4. 分组讨论阳台功能拓展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阳台封堵政策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公民意识。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阳台封堵政策的背景与原因阳台封堵政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社会各界的声音与讨论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阳台封堵政策。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阳台封堵政策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关注。
3.2 案例分析介绍阳台封堵政策的背景与原因,让学生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
分析阳台封堵政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政策对居民生活的具体影响。
3.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阳台封堵政策的问题。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批判性思维训练针对阳台封堵政策,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批判性思维评估:评估学生在批判性思考方面的表现,包括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的提出。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新闻报道视频网络资讯5.2 参考资料《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社区管理与居民自治》《阳台封堵政策研究》相关论文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实践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
邀请社区管理者或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阳台封堵政策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封阳台的原因和优点,提高环保意识。
1.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明天不封阳台》的内容简介。
2.2 封阳台的原因和优点。
2.3 社会对封阳台现象的争议。
2.4 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封阳台的原因和优点。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社会对封阳台现象的争议展开讨论。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封阳台的实际效果。
3.4 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明天不封阳台》。
4.2 讲解封阳台的原因和优点。
4.3 组织学生就社会对封阳台现象的争议展开讨论。
4.4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封阳台的实际效果。
4.5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分析封阳台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问题时的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5.4 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口头提问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封阳台的施工过程和效果。
6.2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封阳台的利与弊。
6.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6.4 举办封阳台主题的辩论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难点7.1 让学生理解封阳台的原因和优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环保知识。
7.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的培养。
7.3 如何在讨论中保持客观和理性,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7.4 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3篇
《明天不封阳台》优秀教案篇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鸟》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
片段中的小小鸟命运坎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现在,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同体验他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线索。
2、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3、虚拟情节,感悟人物,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鸽子的命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2、关于封不封阳台,作者的态度经历了哪几次变化?
友情提醒:
音:鳞次栉比zhì倏然shū
自给自足jǐ蜷缩quán
翘望qiáo龟裂jūn
形:fū化喧xiāo温xīn
孵嚣馨
义: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交流对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家原本准备封阳台,但后来因为一只鸽子决定暂时不封阳台的事情。
2、明天要封阳台。
(坚决)
→明天还封阳台吗?(犹豫)
→明天先不封阳台。
(改变)
教师过渡:由此知道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天封不封阳台。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鸽子的自述:
找出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说说作者描写动物的语言好在哪里?
①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②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答案:这两句话都用神态描写的方法,描绘出鸽子的眼神。
前面鸽子的眼神惊恐是因为它刚被人用枪打伤了翅膀,写出了鸽子内心的紧张,害怕人类再次伤害它;后面鸽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表现出它对自己孩子的关爱,而防备‘我们’的心理,它需要人们的保护、关爱。
说一说:假如你就是那只通灵性的鸽子,你会怎样来述说自己的见闻感受?
我是一只惊弓之鸽,那天早上,当我正一边满怀爱意地孵育我的蛋宝宝们,一边等待外出觅食的丈夫归来时,忽然,我听到了几声枪响,当我飞出去看时,丈夫已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也身中一弹,慌忙之中我抱起两个鸽蛋飞离鸽巢,我,就这样家破人亡了……,最后,身受重伤,慌不择路的我跌落到一户人家还没有封闭的阳台里……我的天啊,还不如死在荒郊野外呢!唉,我怎么又要和人打交道呢?是龙潭,是虎穴,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听天由命吧!
五、研习课文,把握主旨。
鸽子的启示:
鸽子为何如此害怕人类?面对人类的种种冷酷无情,贪婪自私的行为,作者发出了怎样深情的呼吁,自然界又发出了怎样痛苦的倾诉?
(播放视频片段)
教师总结:人,只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自己。
六、联系现实,真情呼唤:
共同的心愿
生活中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大家面对这些现象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能模仿这些句子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吗?
我希望_________,不再_____________.
我希望_________,不再_____________.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篇二
通过《明天不封阳台》这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我们语文课的教学应该紧贴课程标准,处处体现课程理念,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对语文要求的根本途径。
在这堂课中,我积极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并结合课文的特点,渗透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文本、体验中思考“人与自然”的问题,从而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成功之处,也存在着不足。
我结合文本特点及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路:
首先,从介绍刚揭晓的20__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导入,并由这五个福娃传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长”的美好愿望为本节课张本。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发言热烈,为本节课创设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氛围。
其次,初读课文,完成两个阅读任务:一是积累字词,夯实基础,对学生平时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二是带着两个问题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从学生发言可以看出,学生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回答作者封阳台及不封阳台的原因,但读课文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学生思考的时间。
第三,从不封阳台的直接原因——鸽子入手,对文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语句进行赏析,深入思考,我采且先“放”后“收”的方法进行:“放”,学生先能找出文中与鸽子有关的语句,并能进行简单的赏析;“收”提供三个语句进行重点赏析,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讨论热烈,发言能从鸽子的神态、动作、心理等角度进行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
但课堂效果看还显力度不够,教师引导尚嫌不足,可以再多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多发言。
明天不封阳台篇三
课题:
教学目的:1、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1、理解全文中心
2、文中的多处对比
教学难点: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题(3')
“地球转呀转得快,城乡的变化还要快”。
乡下变化→城里变化→高楼大厦一幢幢,青山绿水一点点→鸟兽减少→如果我们生活在十二层的高楼上,突然家中来了一只受伤的鸽子,你会怎么办?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四课:。
二、快速阅读课文,考虑下列问题(6')
1、开始我一家决定封不封阳台?
2、来了一只受伤的鸽子后,想法如何呢?
3、最后我们的决定封不封阳台?
三、扫清拦路虎(4')
1、注音
倏然()蜷缩()恬淡()
翘望()呐喊()喧嚣()
鳞次栉比()龟裂()
2、解词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沐浴: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瑰丽:异常美丽
恬淡:恬静、安逸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四、理清文章思路(6')
复述、提问、回答、讨论、总结。
第一部分(1-2):写明天要封阳台
第二部分(3-10):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三部分(11-13):写。
五、重点探究(系列问题,用卡片准备好,具体视情况而定提问)(20')
1、儿子与“我”决定考虑是否相同?你认为课文中作出不封阳台的决定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儿子:对这只鸽子忧虑和喜爱。
“我”:不但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
全文所要表达主要意思是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2、文章中写出明天要封阳台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决定不封阳台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A、封了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B、为了鸽子不受扰,为了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那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3、城市的生活环境今昔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昔:荒芜、萋萋芳草、幽幽土路
今:对新的礼赞
昔:对旧的怀念
今:高楼、变幻莫测的霓虹灯
4、“我”家的环境又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昔:草坪、学走路、捉小虫和蚂蚱
今:滑梯、跳跳床、电子游艺室
5、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鸽子外貌的句子。
明确:P197 第3段、第4段P198第8段
6、在刚才外貌描写中,有几处描写眼睛,试作出分析。
(课后练习二)
明确:A、源于对人类的害怕,担心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杀烹煮它。
蜷缩是因为一方面是孵蛋,一方面是惊恐。
B、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而且还要孵蛋,它需要人们的关注、爱护。
7、学习本文后,你认为文章中有哪些语句用得好?(或议论精辟,或语句优美等)
明确:让学生各抒己见(视情况而定),如第1自然段、第10自然段、第12自然段。
8、为什么汽车进入茫茫草原时,我们会有游子终于回到故乡的感觉?
明确:人与自然界融合为一体,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当与自然和平相处。
六、小结全文。
(4')
1、中心:本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2、写作特点:(1)、线索清晰:是否封阳台
(2)、叙议结合
(3)、简洁而生动的描写
(4)、多处用对比的手法
七、布置作业(2')
1、抄写、仿写佳句(第10段)
2、谈谈你对爱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想法,及为此拟几条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