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引言本篇消防基础知识部分全篇共分为四章十五节。
其中,燃烧基础知识一章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燃烧产物等内容;火灾基础知识一章主要涉及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爆炸基础知识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爆炸极限,爆炸危险源等内容;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一章主要介绍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内容。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学习要求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
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与燃烧过程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知识点:燃烧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加火源条件就产生了)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燃烧发生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
一、可燃物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按其所处的状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二、助燃物(氧化剂)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知识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氧气只是一种助燃剂,其它助燃剂发生的光和热也是燃烧,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
4、大部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直接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间接引火源,高温,自燃引火源。
7、防火方法:控制可燃物质、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设置防火间距。
灭火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8、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和爆炸。
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
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9、气体燃烧所需温度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烧温度,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扩散,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液体受热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汽的燃烧。
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表面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堆积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l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l第一节燃烧条件l一、燃烧条件l大部分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包括()l A . 可燃物 B. 助燃物(氧化剂) C. 引火源(温度)l D. 自由基链式反应 E. 氮气l答案: ABCDl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及引火源(温度),称为燃烧的必要条件。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多数燃烧的实质。
l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
按其所处的状态,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l助燃物(如氧气),各种可燃物燃烧均有最低含氧量的要求。
l下列不属于直接火源的是()。
l A.明火 B.高温 C.电火花 D.雷击l【答案】Bl【解析】高温属于间接火源。
l引火源(温度)①明火。
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②电弧、电火花。
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
③雷击。
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④高温。
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⑤自燃起火。
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黄磷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
l第二节燃烧类型l一、燃烧类型l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l A .着火 B 点燃 C 自燃 D 化学自燃 E 爆炸l答案 AEl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l着火l1)点燃l2)自燃化学自燃热自燃l爆炸l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
l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l【答案】Bl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
l A. 阴燃 B. 闪燃 C. 自燃 D. 着火l答案 Bl二、闪点、燃点、自燃点l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

② 液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液体。
液体可燃物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碳、 氢原子,有些还含有氧原子。 如:石油化工产品(燃烧过程产物有一定的毒性) ③ 气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气体。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需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混合,并 还要一定的温度才能燃烧。 ④ 特殊情况:有些物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但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燃烧。如赤热的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赤热的铜在纯氯气中剧烈燃烧。
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2018/12/16
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
25
3、可燃物自燃的机制
(1)氧化发热:如煤、浸油脂物质、黄磷、烷基铝、金属及橡胶
粉尘、金属硫化物等。 (2)分解放热:如硝化棉、赛璐璐、硝化甘油等。 (3)聚合放热:指低分子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释放 出热量。 (4)吸附放热:因吸附空气中的氧而发生自燃。如活性碳、还原 镍和还原铁。 (5)发酵放热:如稻草、籽棉、树叶、锯末、甘蔗渣、玉米芯等。 (6)活性物质遇水:金属粉末、金属氢化物、硼氢化物及金属磷 化物、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等。 (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如醇类与过氧化物或高价氧化物 混合等。
磷成分高的煤炭遇水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如果煤 层堆积过厚积热不散,就容易引发自燃;工厂的油抹 布堆积由于氧化并蓄热也会引发自燃。
2018/12/16
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
24
2、物质的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
物质的自燃点。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依
16
4、相互作用
燃烧不仅需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而且还必须使燃烧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A.闪点?B.闪燃?C.燃点?D.爆燃?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A.自燃点?B.闪点?C.自燃?D.燃点?3.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4.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B.<28℃C.≥28℃D.≤28℃5.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B.化学、生物?C.物理、生物?D.生物、物理、化学?6.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7.下列()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
?A.汽油?B.煤油?C.柴油?D.原油?8.木材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9.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A.一闪即灭?B.蒸发燃烧?C.沸溢燃烧?D.分解燃烧?10.下列物质中()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 A.H20B.COC.C02?D.HCN二、多项选择题?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E.闪燃?2.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链式反应自由基?E.燃点?3.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链式反应自由基?E.燃点?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等性质有关。
? A.蒸气压?B.闪点?C.沸点?D.蒸发速率?E.燃烧时间?5.燃烧产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等。
?A.气体?B.热量?C.可见烟?D.氧气?E.液体?6.闪点是()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1、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引火源),惟独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干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2、什么是可燃物?答: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者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汽油、氢气、煤炭、纸张、硫等。
3、什么是氧化剂(助燃物)?答:能匡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助燃物)。
能常我们所讲的氧化剂(助燃物)指的是氧气。
4、什么是温度(引火源)?答: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普通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直接火源有:( 1 )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灯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磨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筒火星。
( 2 )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路线、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 BP 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
( 3 )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
间接火源主要有:( 1 )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炽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磨擦发热等。
( 2 )自燃起火。
5、燃烧的类型有哪些?答:燃烧的类型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等。
6、什么叫闪点?燃点和自燃点?常见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是多少?答: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wei)险性越大。
燃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 5s 时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是指油品受热至一定温度时,没有与火源接触能自行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表 1-1 常见油品的闪点、燃点及自燃点名称闪点(℃)燃点(℃)自燃点(℃)汽油-46 易燃油品的燃点比 426煤油 28~60 闪点普通高1~5℃380~425轻柴油 45~90 可燃油品燃点 350~380重柴油 65~120 比其闪点高30℃300~330润滑油 120~340 以上 300~3507、油品的火灾危(wei)险性是如何划分的?答:油品的火灾危(wei)险性是以闪点来划分的、闪点越低越易燃烧,火灾危(wei)险性越大。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最新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454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最新版)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必考1第二节:燃烧类型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2.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必考23.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爆炸;第三节:燃烧方式及特点1.气体燃烧: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易于补救火灾)和预混燃烧(爆炸式燃烧);2.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重油和原油会容易发生沸溢和喷溅;必考33.固体燃烧:蒸发燃烧(硫、磷、蜡烛)、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分解燃烧(木柴、煤、塑料)、熏烟燃烧(阴燃;棉、麻、纸)、动力燃烧(爆炸);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的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第四节:燃烧产物必考41.完全燃烧产物:H2O、C02、S0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2.燃烧中含有的有毒成分:CO、HCN、S02、N02、NH3、HCL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的分类: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6类:必考5A固体火灾B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石蜡)C气体D金属E带电火灾(变压器)F烹饪物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A特大火灾(30人100人1亿)B重大火灾(10人50人5000万)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3人10人1000万)2.火灾死亡中,75%的人因吸入有毒有害气后直接导致死亡;3.火灾发生的原因:电气(首位);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4.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消防基础知识PPT课件

一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二 、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为了更好地掌握灭火原理,首先应该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 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 物.氧化剂和温度(点火源),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 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10. 在库房或露天堆垛的防火间距内,不准堆放可燃物品和搭建货棚。
11. 储存甲、乙、丙类物品的库房布局、储存类别不得擅自改变,如确需改变的, 12. 应当报经当地消防监督机构同意。
12. 库区和库房内要经常保持整洁。对散落的易燃、可燃物品和库区的杂草应当 13. 及时清除。 三、 装运管理措施 1、进入库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 2、汽车、拖拉机不准进入甲、乙、丙类物品库房。 3、进入甲、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必须是防爆性的;进入丙类物品库房的 电瓶车、铲车必须装有防止火花溅出的安全装置。
4、违反操作规程 搬运物品没有轻装轻卸,发生倒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容易造成事故。
5、库房建筑不符合存放要求 建筑结构差,耐火等级低,防火安全间距不够。库房通风不良,湿度过大,阳
光直射。进出人员过多,周围火种难以控制等等。
6、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符合规定 常见的有:使用碘钨灯、日光灯等照明,烤着可燃物或镇流器发热起火,私拉乱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型 2.氧化剂(助燃物)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 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基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空 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因此可燃物在大气中的燃烧是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 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燃烧基础知识消防安全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章消防安全燃烧的概念和意义
1.1 消防安全燃烧的定义
1.2 消防安全燃烧的意义
第二章火源与燃烧过程
2.1 火源的分类与生成机理
2.1.1 火源的分类
2.1.2 火源的生成机理
2.2 燃烧过程及其特点
2.2.1 燃烧三要素
2.2.2 燃烧的特点
第三章燃烧的基本条件
3.1 可燃物
3.1.1 可燃物的分类
3.1.2 可燃物的特性
3.2 氧气
3.2.1 氧气与燃烧的关系
3.2.2 氧气的供应方式
3.3 点火源
3.3.1 点火源的种类
3.3.2 点火源的作用与选择
第四章燃烧的支持条件
4.1 点火温度
4.1.1 点火温度的定义
4.1.2 点火温度的测定与影响因素4.2 燃烧温度
4.2.1 燃烧温度的定义
4.2.2 燃烧温度的测定与影响因素4.3 燃烧的活性
4.3.1 燃烧的活性定义
4.3.2 燃烧的活性测定与影响因素
第五章火灾的危害
5.1 火灾的危害种类
5.1.1 火灾对人员的伤害
5.1.2 火灾对环境的影响
5.2 火灾的危害机理
5.2.1 火灾蔓延机理
5.2.2 火灾烟气的危害
第六章火灾的防控措施
6.1 消防设备与装备
6.1.1 消防器材的分类与作用
6.1.2 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6.2 消防系统
6.2.1 消防水系统
6.2.2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6.2.3 消防烟气排烟系统
6.3 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6.3.1 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
6.3.2 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6.3.3 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
第七章灭火与救援
7.1 灭火技术
7.1.1 灭火剂的种类和选择
7.1.2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7.2 灭火救援措施
7.2.1 火灾现场的初期处置
7.2.2 火灾扑救与逃生自救
第八章灾害事故的预防与减轻
8.1 灾害事故的预防
8.1.1 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的关系
8.1.2 灾害事故的事前预防
8.2 灾害事故的减轻与应急处理
8.2.1 灾害事故的事后救援与处理
8.2.2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第九章案例分析
9.1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9.2 消防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9.3 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案例
第十章消防安全燃烧的未来趋势10.1 消防安全技术的发展
10.2 灭火救援技术的发展
10.3 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的创新
结语
以上是消防安全燃烧基础知识的大纲,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消防安全燃烧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和知识,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做到主动预防、被动防护和紧急救援三位一体,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消防安全燃烧的行列中,为建设安全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