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金属晶体中有“电子气”,金属晶体中的“电子气”属于整个晶体,故A错误;
B.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层与层之间有范德华力,是一种混合键型晶体,故B正确;
C.液晶具有液体和晶体的共同特性,即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故C正确;
C.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其中一部分需从食物中摄取
D. 1mol纤维素最多和3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都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构成,它们的不同在于五碳糖的不同,故A正确;
B.甲酰胺的结构是 、丙氨酰甘氨酸的结构是 ,分子中均含有酰胺基,故B正确;
选C。
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HgCl2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B.SF6中有6对成键电子对
C.ClO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D.OF2和SO2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HgCl2中心原子Hg的杂化方式是sp,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A正确;
B. SF6中S的价电子对数是 ,配位原子数是6,所以有6对成键电子对,故B正确;
A.CuCl2溶液呈黄绿色,是由于存在配离子[CuCl4]2-
B. 配合物[PtCl2(NH3)2]为平面结构,存在顺反异构体
C. 配合物[Ti(OH)4(H2O)2]2+中Ti4+的配位数是4
D. 向配合物[TiCl(H2O)5]Cl2·H2O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只有 的Cl被沉淀
【答案】C
C.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其中一部分需从食物中摄取,如甲硫氨酸需从食物中摄取,故C正确;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部分解析)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等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直接取材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
林庚曾在《唐诗综论》中指出:“诗歌语言诗化的过程,不止是语言的精炼灵活而已,更重要的是形象性的丰富。
展开对形象的捕捉,活跃诗人们的形象思维,最广阔的天地便是大自然的景物,这就是大自然的对象化。
"这里的大自然应属于广义的自然,即人的生活环境,因为唐诗中不仅仅有山水湖海、花木禽兽,更有大量的亭台楼阁、宅院庭房,这些建筑描写同样是当时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写照。
“径”作为生活居处组成部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径”的本义是小路,径的形态特征是窄与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径"频繁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如"花径不曾缘客扫"“野径云俱黑”“万径人踪灭”“竹径通幽处”等。
再如“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谢灵运《游南亭诗》)、"紫荷渐曲池,皋兰覆径路"(江淹《池上酬刘记室》)。
从形式上说"被径”与“发池”相对,“曲池”与“径路”相对;从内容上说“兰”与“径”共同构成幽雅之境。
可见,“径”已经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小路而具有了审美性。
为了使"径"意象的形成脉络清楚化,采用列表方式,梳理了六朝诗歌(表1,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收诗歌为依据)和唐代诗歌中“径”的用法。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云山’'宫云'等我们习以为常的词语,呈现在我们心镜中的,是玲珑明彻的两个物象。
2022~2023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考试(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

选择题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
其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主要由于A.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增加B.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C.社会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D.专门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答案】A【解析】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故答案为A项;农业和畜牧业分工即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排除B项;剩余产品出现后,导致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排除C项;D项是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排除。
选择题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
这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带有严格等级性质C.具有双向契约特征D.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领主可以抛弃附庸,但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具有双向契约特征,故答案为C 项;这种领主与附庸的关系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这种关系具有严格等级性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种关系属于行政管理关系,排除D项。
选择题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这说明阿拉伯人A.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答案】A【解析】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经阿拉伯文版本保存,后又重新回到欧洲,从而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故答案为A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贸易问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排除C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回到欧洲,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范畴,排除D项。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1961年,袁隆平院士偶然在田间发现了一株穗大粒多的水稻植株,第二年,用该植株的种子种了1000多株水稻,结果子代长的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的穗大粒多与穗小粒少是一对相对性状B.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杂合子,也会出现纯合子C.该水稻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其为杂合子D.该株水稻的发现,说明水稻间可能存在杂交现象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在甲、乙两个小罐中分别放了20个、120个围棋子。
下列操作或评价正确的是()A.甲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乙罐代表雌性生殖器官B.甲罐只放入黑棋子,乙罐只放入白棋子C.两罐中围棋子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D.抓出的围棋子要放回并混匀,才能准确模拟配子出现的概率3.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长翅、灰身、有眼),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品系②与题中性状有关的基因型为AABBvvB.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②×④C.品系③和品系④杂交得F 1,F 1自由交配,F 2中纯合灰身无眼占1/16D.品系①和品系④杂交得F 1,F 1自由交配,F 2出现27种基因型4.紫茉莉的花色有红花、白花和粉红花三种表型,已知纯合红花与纯合白花杂交的后代全部开粉红花,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花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开粉红花,说明花色遗传为融合遗传B.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连续自交,后代粉红花植株所占比例逐步降低C.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表型比不符合3:1,说明花色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D.纯合红花与纯合白花杂交后代的花色比其与粉红花杂交后代的花色浅5.羊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之分,由基因A、a控制,下图是羊的毛色遗传图解。
山东省临沂市五区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2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化 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1 27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B.粉碎C.蒸发D.蒸馏2.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迎来飞速发展。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探测器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成分是硅 B.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C.飞船返回舱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火箭发射时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推进剂,是利用燃烧反应提供能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3NH 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2S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食品抗氧化剂 C.2SiO 能导电,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43NH HCO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只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放热,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5.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243N H a K SO O C +--+、、、B.233Ba Al Cl NO ++--、、、C.22243N Fe Mg SO O ++--、、、 D.324Fe H ,S Cl +--+、、、6.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年焰火秀中绚烂的颜色来自焰色反应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计时铷原子钟,铷是ⅠA族元素D.“天宫二号”空间站使用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位素【分析】A.灼烧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时,会呈现不同的火焰颜色;B.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从而实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根据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解答】解:A.灼烧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时,会呈现不同的火焰颜色,为焰色反应,即节日燃放的烟花的焰火,实质是金属的焰色反应所呈现的色彩,故A正确;B.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 正确;C1,是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故C正确;D.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石墨烯与金刚石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故选:D。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B.发生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C.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键D.CCl4和NH3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分析】A.物质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B.发生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H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解答】解:A.物质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故A错误;B.发生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中共价键发生断裂,但不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氢氧化钠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H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B。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1. 答题前, 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27 Cl35.5 Cu 64一、选择题: 此题共10小题, 每题2分, 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B. 海水提溴化工生产中, 常用氧气作氧化剂C.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 可减少颗粒物、CO等有害物质的排放D. 电解精炼铜形成的阳极泥中含有银、金、铂等贵重金属2.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同周期元素中, 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 仅由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 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D. 但凡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响3. 以下每种物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 NaOH H2SO4 (NH4)2SO4B. MgO Na2SO4 HNO3C. Na2O2 KOH Na3PO4D. HCl Al2O3 MgCl24.利用焰色反响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 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
灼烧食盐样品时, 钠的焰色为A. 黄色B. 红色C. 紫色D. 绿色5. 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 它们互为同位素B.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 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 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 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 中子数也相等6.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 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潍坊市六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2.B3.C4.D5.D6.A7.B8.B9.C 10.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AB 12.AD 13.B 14.D 15.AD三、非选择题16.(12分)(1)第3周期ⅡA 族(1分)r(O 2-)>r(Mg 2+)>r(Al 3+)(1分)(2)cd(2分,缺1项扣1分,有错项不得分)(3)ad (2分,缺1项扣1分,有错项不得分)(4)①分解过程中吸收热量(1分)分解生成的MgO 、Al 2O 3熔点高,能阻燃(1分)②2Mg(s)+O 2(g)=2MgO(s)ΔH =1209.6kJ·mol -1(2分)(5)d(2分)17.(12分)(1)H 2S>H 2Te (2分)(2)Cu 2Te +2H 2SO 4+2O 2=====焙烧2CuSO 4+TeO 2+2H 2O(2分)(3)TeO 2+2OH -=TeO 32-+H 2O(2分)Au 、Ag(1分)(5)1∶3(2分)18.(12分)(1)(1分)(2)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2分)(3)HClO 4>H 2SO 4(2分)(4)①恒压滴液漏斗(1分)②Cl 2+2Br -=Br 2+2Cl -(2分)③确认C 中黄色溶液中无Cl 2,排除Cl 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2分)④打开活塞2,将少量C 中溶液滴入D 中,关闭活塞2,取下D 振荡、静置(2分)19.(12分)(1)N 2H 4(l )+O 2(g )=N 2(g )+2H 2O (l )△H =﹣709kJ •mol ﹣1(2分)356.75(2分)(2)2.5×103(2分)(3)减小(2分)N 2H 4+4OH --4e -=N 2+4H 2O (2分)22.4(2分)20.(12分)(1)圆底烧瓶(1分)2MnO 4-+16H ++10Cl -=5Cl 2↑+2Mn 2++8H 2O (2分)(2)Cl 2+S 2-=S↓+2Cl -(2分)原子半径r(Cl)小于r(S),核电荷数Cl 大于S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Cl 大于S(2分)(3)碱石灰(1分)(4)E 中干燥管内产生大量白烟,干燥管内液面上升(2分)3Cl 2+8NH 3=N 2+6NH 4Cl(2分)潍坊市六县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
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A .a 元素的某种核素可能没有中子
B .若b 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则c 的单质可能为半导体材料
C .若a 的核电荷数为z ,则b 的核电荷数可能为z +9
D .若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24H bO ,则a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3aH 7.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
某科研团队利用光催化制甲酸如图所示:已知:2CO 2+2H 2O=2HCOOH+O 2△H>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电势:电极N 高于电极M
B .该装置把光能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 2+2e -+2H +=HCOOH
D .若制得9.2gHCOOH ,不考虑气体溶解,整套装置质量增加5.6g
8.短周期元素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 、d 为金属元素,且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 层电子数;若往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常见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
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e>b>c>d
C .b 、e 两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 .d 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一种
化合物
9.硫的两种晶体形态的相图如图所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g g S s O =SO +斜方 1ΔH ;()()()22,g g S s O =SO +单斜 2ΔH 。
相图:用于描述
不同温度(T/℃)、压强(p/Pa)下硫单质的转化及其存在状态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方硫和单斜硫互为同位素
B .12ΔH <ΔH
C .F→G 过程为固态硫的气化,该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
D .温度高于119℃且压强小于0.4Pa 时,单斜硫液化 10.一种以太阳能热源分解水的历程如图所示:
已知:过程I :()()()342g 2Fe O 6Fe =s +O s O 1ΔH=313.2kJ mol -⋅ 过程II :()()()()2234s l =g s 3FeO +H O H +Fe O 1ΔH=128.9kJ 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过程中FeO 作催化剂
B .该过程说明,常温下FeO 易溶于水
C .()()()2222H g O g 2H O l += 1ΔH=571.0kJ mol --⋅
D .2mol 液态水所具有的能量高于2mol 氢气和1mol 氧气的能量
二、多选题
11.探究小组在25℃和101kPa 下进行中和热测定,取用150mL0.50mol L -⋅的盐酸和
150mL0.55mol L -⋅的NaOH 溶液(密度均为3
1g cm -⋅)。
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114.18J g --⋅⋅℃,该实验条件下,中和热的理论值设计如图原电池:
A .A
B .B
C .C
D .D
三、单选题
13.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2H O 外,含有4CCl 、2I 、I -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还原操作将2I 还原为I -的目的是使4CCl 中的碘进入水层
B .操作X 中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C .操作X 时,4CCl 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 .回收碘时,通过过滤操作从碘的悬浊液中分离出碘单质
14.NiOOH Zn -电池(KOH 为电解液)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作时,电流方向为NiOOH 电极→导线→Zn 电极→电解质溶液→NiOOH 电极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pH 减小
C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2
2Zn-2e +4OH =ZnO +2H O D .当电路中转移0.2mole -时,电解液质量增加6.5g
四、多选题
15.常温下,()4CuSO s 和()42CuSO 5H O s ⋅溶于水及()42CuSO 5H O s ⋅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2CuSO 5H O s ⋅受热分解是放热反应
B .312ΔH =ΔH +ΔH
C .常温下,()4CuSO s 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2-44s aq aq CuSO =Cu +SO 2ΔH
D .将()42CuSO 5H 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6.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
六、工业流程题
17.碲(Te)是第5周期VIA 族元素,其化合物可用作石油裂化的催化剂。
一种从碲化铜渣(主要成分为2Cu Te ,含有Au 、Ag 等杂质)中回收碲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TeO 熔点为733℃,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和强碱。
回答下列问题:
(1)T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Te 与S 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
(2)“焙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碲元素转化为2TeO )。
(3)“滤渣1”进行“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2”加入氧化剂双氧水,双氧水中的溶质22H O 的电子式为_______。
(5)“还原”制备碲粉时,加入24H SO 与23Na SO 最合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七、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d 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a 和c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
(3)d 和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
实验过程:
I.打开1K 、2K ,打开活塞1,当B 和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关闭2K 。
II.继续通气体,当B 中溶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1。
III. ……
℃装置a 的名称为_______。
℃过程I ,B 、C 中的溶液都变黄色的原因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过程II 的目的是_______。
℃过程III 的目的是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
八、原理综合题
19.联氨(24N H )又称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常用作火箭和燃料电池的燃料。
则断裂24N H 中1molN H -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kJ 。
(2)工业上一种制备联氨的方法为32242NaClO 2NH H O N H NaCl 3H O ++⋅+=,若制备2440kgN H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
(3)一种联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一段时间,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电池工作时消耗2432gN H ,则消耗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L(标准状况)。
九、实验题
20.探究学习小组同学为验证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2Cl 的氧化性强于2N ,设计如目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能证明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看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的原因是_______。
(3)装置H 中的试剂为_______。
(4)能证明2Cl 的氧化性强于2N 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_,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