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PID整定口诀
PID参数选择原则及常用口诀

PID选择原则
PID选择原则;
1、先比例再积分,然后再把微分加 2、对象时间常数大或者延迟时间长,引入D作 用,若系统允许偏差,则可以选择PD调节,系 统要求无差,则选PID, 3、对象时间常数小,受扰动影响不大,要求 无差,则PI调节(锅炉水位控制) 4、对象时间常数小,受扰动影响不大,不要 求无差,则选P调节(除氧气水位控制) 5、对象时间常数或者延迟很大,受扰动影响 也很大,简单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 要采用复杂控制系统,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PID调节口诀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一种增量式PID:
△U(k)=Ae(k)-Be(k-1)+Ce(k-2)
A=Kp(1+T/Ti
T采样周期 Td微分时间 Ti积分时间
用上面的算法可以构造自己的PID算法。
U(K)=U(K-1)+△U(K)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
PID算法的通俗讲解及调节口诀

PID调节口诀1. PID常用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2.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压力P: P=30~70%,T=24~180s, 液位L: P=20~80%,T=60~300s, 流量L: P=40~100%,T=6~60s。
3.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 PID调节。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
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PID常用口诀

PID常用口诀1.PID常用口诀: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2.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压力P: P=30~70%,T=24~180s,液位L: P=20~80%,T=60~300s,流量L: P=40~100%,T=6~60s。
3.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
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PID参数调整口诀

PID参数调整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四比一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若要反应增快,增大P减小I
若要反应减慢,减小P增大I
如果比例太大,会引起系统震荡
如果积分太大,会引起系统迟钝
其中有些较难理解的句子,给大家解释一番:
1、曲线漂浮绕大弯——
指负载曲线是发散的,没有逐渐收敛到目标值上,这是非常失败的波形曲线,是调试不成功的。
2、曲线偏离回复慢——
指负载曲线虽然不发散,逐渐收敛到了目标值上,但是收敛速度较慢。
这也算不上是调试得很成功的波形,还有需要优化的地方。
3、曲线波动周期长——
这是指负载曲线要经过长时间的波动后,才能逐渐回到稳定值上。
即先要经过长时间的振荡,然后才能稳定在目标值上,也是不太理想的波形曲线。
4、曲线振荡频率快——
这是指负载曲线频繁、快速的振荡,半天稳定不下来。
一般,出现这种波形的原因,是因为你的调节器调节力度太猛了,需要缓和一下。
可以通过减小调节器的比例P参数值,或增大积分时间常数I 参数的值,来达到缓和的目的。
PID整定口诀

一句话简述:如果调节器的输如偏差不等于零,就让调节器的输出按照一定的速度一直朝一个方向累加下去。
积分相当于一个斜率发生器。启动这个发生器的前提是调节器的输如偏差不等于零,斜率的大小与两个参数有关:输入偏差的大小、积分时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判断t6时刻的先后,或者说t6距离t5的时间,是判断积分作用强弱的标准。
一般来说,积分作用往往被初学者过度重视。因为积分作用造成的超调往往被误读为比例作用的不当。
而对于一个很有经验的整定高手来说,在一些特殊情况况下,积分作用往往又被过度漠视。因为按照常理,有经验的人往往充分理解积分作用对静态偏差的作用,可是对于积分作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运用,却反而不容易变通。
以前曾经有一个化工的朋友说:自动调节系统哪有这么复杂?无非是一个PID,对其参数进行整定一番就可以了。我对他说:很不幸,你工作在一个简单调节系统的环境下,你没有真正接触过复杂的自动调节系统。
是的,火电厂自动调节系统要复杂些。可惜我没有机会接触更为复杂的自动调节系统,深为遗憾!至今为止,我所接触到最复杂的自动调节系统,无非是火电厂的蒸汽温度、汽包水位、蒸汽压力,还有一个大杂烩——协调。至于脱硫方面的,都交给运行自行调节,懒得去管。
基本的调节器至少有一个模拟量输出。大脑根据情况运算之后要发布命令了,它发布一个精确的命令让执行机构去按照它的要求动作。在大脑和执行机构(手)之间还会有其他的环节,比如限幅、伺服放大器等等。有的限幅功能做在大脑里,有的伺服放大器做在执行机构里。
上面说的输入输出三个量是调节器最重要的量,其它还有许多辅助量。比如为了实现手自动切换,需要自动指令;为了安全,需要偏差报警等等。这些可以暂不考虑。为了思考的方便,咱们只要记住这三个量:设定值、被调量、输出指令。
PID参数整定口诀

PID参数整定口诀
首先是P(比例)参数的整定:
1.增大P,系统更快速响应;
2.减小P,系统更稳定。
接下来是I(积分)参数的整定:
1.增大I,系统的超调量减小;
2.减小I,系统的超调量增大。
最后是D(微分)参数的整定:
1.增大D,系统的震荡减小;
2.减小D,系统的震荡增大。
综合考虑的时候,可以使用以下顺序进行整定:
1.先将I和D参数设置为0,只调整P参数;
2.逐渐增大P参数,直到系统出现超调;
3.根据需要的系统响应速度调整P参数;
4.添加I参数,减小系统超调;
5.根据需要的系统稳定性调整I参数;
6.最后添加D参数,减小系统震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种简单的整定顺序,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实际的系统性能要求来设置参数。
此外,整定PID参数的过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直到满足系统的需求。
总结起来,PID参数整定的口诀可以概括为:根据需要的系统性能目标,逐步调整P、I和D参数,将系统的超调、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最终得到满足系统要求的PID参数设置。
PID控制参数整定常用口诀

PID控制参数整定常用口诀1. PID常用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挨次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飘荡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光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光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光应加长,抱负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2.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整质量不会低3.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整系统中P.I.D参数阅历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 压力P:P=30~70%,T=24~180s,液位L: P=20~80%,T=60~300s, 流量L:P=40~100%,T=6~60s。
3.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整器控制逻辑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整。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容易、稳定性好、工作牢靠、调节便利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彻低把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纳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需依赖阅历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便利。
即当我们不彻低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 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按照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举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容易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假如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PID整定口诀2008年01月07日星期一 22:34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弯,比例毒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四比一。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DCS集散控制系统特点2008年01月13日星期日 21:42二。
集散控制系统(DCS)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DCS 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冗余及自诊断技术,采用了多层分级的结构,适用现代化生产的控制与管理需求,目前已成为工业过程控制的主流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把计算机、仪表和电控技术融合在一起,结合相应的软件,可以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工艺画面显示、参数超限报警、设备故障报警和报表打印等功能,并对主要工艺参数形成了历史趋势记录,随时查看,并设置了安全操作级别,既方便了管理,又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其特点有:1、基于现场总线思想的I/O总线技术2、先进的冗余技术、带电插拔技术po3、完备的I/O信号处理4、基于客户/服务器应用结构5、WindowsNT平台,以太网,TCP/IP协议6、OPC服务器提供互连7、Web浏览器风格,ActiveX控件支持8、ODBC,OLE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9、高性能的过程控制单元。
10、支持标准现场总线11、Internet/Intranet应用支持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UCN网络上允许定义64个非冗余设备,节点地址为1-64。
×正确答案:应为32个冗余设备]2.LCN网络节点设备中,只有HM历史模件具备存储历史数据的功能。
√3. HPM即是LCN网络节点设备,又是UCN网络节点设备,具有双重节点地址。
×正确答案:应是UCN网络上的设备4.在硬件设计时,HPM的IOP卡件全部可以设置为冗余配置.×正确答案:应部分可以冗余5.IOP卡件LLMUX是低电平多路模拟输入卡,同一卡件上可以同时接收热电偶和热电阻的信号。
√6.区域报警综合画面中,包含了属于本区域输入输出点所在IOP卡件的硬件故障信息。
×正确答案:应不包含7.在1号GUS操作站组态临时组,在换区操作后,临时组的组态信息不变。
× 正确答案:应改变8.在1号GUS操作站查看GUS节点状态,可以选择按[CONS STATS]控制台状态键。
√四、问答题1.简述NCF组态的主要内容。
答:NCF即网络组态文件,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主要内容包括:1、单元名称;2、区域名称;3、LCN网络节点地址和类型;4、操作台名称;5、系统宽域值;6、HM卷组态信息。
2.简述TPS系统中半点和全点地区别。
答:全点包含了全部建点地内容,如点描述,报警功能和控制模式,操作员需要监视和控制的点都要建立为全点。
半点和全点的区别有3点:1、不包含报警信息;2、没有控制模式;3、没有PV源选择。
3.请你列出5种TPS系统中常用的IOP卡件类型及名称。
答:HLAI 高电平模拟量输入卡LLAI 低电平模拟量输入卡AO 模拟量输出卡DI 开关量输入卡DO 开关量输出卡PI 脉冲量输入卡LLMUX 多路低电平模拟量输入卡STI 智能变送器接口卡SDI 串行设备接口卡SI 串行信号接口卡DISOE SOE开关量输入卡五、计算题1.某装置采用TPS(GUS/HPM)控制系统,如果模拟量输入点AI为65点,均为高电平输入信号4-20mA,模拟量输出点AO为43点,不考虑冗余配置和裕量,如果请您设计,请问至少需要多少HLAI和AO卡件?其中,HLAI卡按每个卡件16通道计算,AO卡按每个卡件16通道计算.[D]解:HLAI高电平模拟量输入卡,计算如下:65/ 16 = 4 (1)AO模拟量输出卡,计算如下:43/ 16 = 2 (11)至少需要5个HLAI卡件,3个AO卡件。
2.某装置采用TPS(GUS/HPM)控制系统,如果模拟量输入点AI为95点,均为高电平输入信号4-20mA,其中控制回路37个,假设均为单回路控制,其余为指示回路,对控制回路输入需要考虑冗余卡件配置,不考虑裕量,如果请您设计,请问至少需要多少HLAI卡件?HLAI卡按每个卡件16通道计算。
解:HLAI高电平模拟量输入卡,控制回路计算如下:37/ 16 = 2 (5)冗余配置时,3*2 = 6HLAI高电平模拟量输入卡,指示回路计算如下:(95-37)/ 16 = 3 (10)至少需要6+4 = 10个HLAI卡件。
集散控制系统高级工12007年05月26日星期六 10:37一、单项选择题1. TDC3000系统进行NCF组态时,每个系统可以定义( B )个单元。
(A)24 (B)100 (C)36 (D)642. TDC3000系统进行NCF组态时,每个系统可以定义( B )个区域。
(A)24 (B)10 (C)36 (D)643. TDC3000系统运行中,HM 如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 B )。
(A) 控制功能运行(B) 流程图操作(C) 键盘按键操作(D) 以上3种情况都有4. TDC3000系统运行中,在HM 不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C )。
(A) 格式化卡盘(B) 流程图文件复制(C) 删除系统文件(D) 删除用户文件5. TDC3000系统中,HPMM 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A )。
(A) 控制处理和通讯(B) 控制点运算(C) 数据采集处理(D) 逻辑控制6. TDC3000系统中,每个HPM 可以有( A )卡笼箱。
(A) 8个(B) 6个(C) 3个(D) 没有数量限制7. TDC3000系统中,当IOP卡件(如AI卡)的状态指示灯闪烁时,表示此卡件存在( C )。
(A) 通信故障(B) 现场输入/输出参数超量程报警 (C) 软故障 (D) 硬件故障8. TDC3000系统中,若有一组AO卡为冗余配置,当其中一个AO卡状态指示灯灭时,其对应FTA的输出应为( B )。
(A) 输出为100,对应现场为20mA (B) 正常通信(C) 输出为设定的安全值(D) 输出为0,对应现场为4mA9.TDC3000系统中,HLAI为高电平模拟量输入卡,不可以接收( A )信号。
(A) 24VDC信号 (B) 4-20mA信号 (C) 1-5V信号(D) 0-100mv信号10. TDC3000系统中,若有一组DI卡为冗余配置,则其对应的FTA应为( A )。
(A) 不冗余配置 (B) 冗余配置 (C) 由工艺重要性确定是否冗余配置(D) 由控制工程师确定是否冗余配置11. TDC3000/TPS系统中,每个LCN系统可以定义( D )个AREA 区域。
(A) 36 (B) 100 (C) 20 (D) 1012.TDC3000/TPS系统中,操作员的操作权限是通过( C )的划分来限制的。
(A) UNIT单元 (B) HPM硬件(C) AREA区域(D) 由工艺流程岗位13. TDC3000/TPS系统中,每个AREA区域可以定义( B )个操作组。
(A) 390 (B) 400 (C) 450 (D) 2014. TDC3000/TPS系统中,操作员在操作组画面上不可以进行下列( A )操作。
(A) 将过程点ACTIVE (B) 修改SP值(C) 修改控制模式MODE (D) 查看趋势画面15.TDC3000/TPS系统中,若节点US的状态描述信息为黄色POWER ON,则表示该US( B )。
(A) 不能正常工作 (B) 上电状态,可以加载属性软件 (C) 提示该节点电源故障(D) 正在加载属性软件16. TDC3000/TPS系统中,系统状态画面显示设备信息为黄色描述时,表示该设备( A )。
(A) 有故障,但能工作 (B) 有故障,不能工作 (C) 硬件故障,不能工作(D) 软件故障,不能工作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1.TDC3000/TPS系统中,以下可以冗余配置的节点是(AD )。
(A)NIM (B) GUS/US (C)HM (D) HPM2.TDC3000/TPS系统中,HM可以保存过程事件(PROCESS EVENT)记录,过程事件包括以下(AD )事件记录。
(A)PV参数报警(B) IOP卡件软件故障信息 (C) 打印机维护信息 (D) 操作员修改SP数值3.TDC3000/TPS系统中,HPM由以下卡件组成(ABD )。
(A)HPMM (B) IOP (C) TAP (D) FTA4.TDC3000/TPS系统中,如IOP卡件能工作,则状态维护显示画面上此卡件指示应为(AC )。
(A)黄色 (B) 红色 (C) 绿色 (D) 蓝色5.TDC3000/TPS系统中,以下可以冗余配置的IOP卡件为(AB )。
(A)AI (B) DO (C) PI (D) LLMUX6. TDC3000/TPS系统中,区域数据库的内容包含( ACD )。
(A)操作组的划分 (B) 单元的划分定义和分配 (C) 标准报表的定义(D) 流程图路径的定义7. TDC3000/TPS系统中,在操作组画面上,你可以看到以下内容(ABC )。
(A)操作组中各点控制模式 (B) 点是否处于报警 (C) 点是否处于ACTIVE状态(D) 点所在单元8.TDC3000/TPS系统中,在控制台CONSOLE画面上,你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ABD )。
(A)属于该控制台的所有US状态 (B) 打印机状态 (C) 单元报警状态(D) US节点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