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常见天体系统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 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 图 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 图 1.5)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 P8 图 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 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太阳转动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 南极上空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

运动方向 。

高一必修一地理内容整理

高一必修一地理内容整理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

八大行星分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适于呼吸的大气④形成并存在液态水⑤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26′S 2.。

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复习天体和天体系统课件

复习天体和天体系统课件

分类
根据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天体系统可分为单星系统、双星系统、行星系统等。
定义
天体系统的演化是指天体系统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演化过程
天体系统的演化始于星云收缩和旋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星、恒星等天体逐渐形成,并开始相互作用和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天体之间的距离、运动轨迹等会发生变化,同时天体的组成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总结词
天体具有多种特征,如质量、体积、密度、光度、表面温度等。
详细描述
天体的质量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天体的运动规律和演化过程;体积则反映了天体的规模大小;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以用来判断天体的组成成分;光度是天体辐射的能量大小;表面温度则与天体的颜色、发射和吸收能量有关。
02
天体系统
总结词
天体物理研究
随着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探测器被发射到太空,对宇宙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探测器技术
随着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数据被处理和分析,为天文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分析技术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未来将有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被实施,推动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现代天文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射电望远镜、太空探测器等,对宇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03
02
01
通过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观测各种天体,研究其性质、结构和演化规律。
天体观测
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终极命运,包括宇宙的尺度、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等。
宇宙学研究
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过程,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宇宙环境对天体系统的演化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宇宙射线、星系间的引力作用等都会对天体系统的演化产生影响。

天体系统—搜狗百科

天体系统—搜狗百科

天体系统—搜狗百科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地月系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因此一般把地月系的运动描述为月球对于地球的绕转运动。

然而,地月系的实际运动,是地球与月球对于它们的公共质心的绕转运动。

地球与月球绕它们的公共质心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7天7小时43分11.6秒,也就是27.32166天,公共质心的位置在离地心约4671公里的地球体内。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是它的中心天体。

由于地球质量同月球质量的相差悬殊(成81.1:1),地月系的质量中心距地球中心只有约1650公里。

通常所说的日地距离,实是太阳中心和地月系质心的距离;通常所说的月球绕地球公转,实是地球和月球相对于它们的共同质心的公转。

由于这种公转,共同质心在地球内部有以地球恒星月为周期的位移。

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银河系第三旋臂——猎户旋臂上。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

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

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银河系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人们可以观察到太空有一条如云的光带,称为银河。

这条光带实际上是由数以千亿颗恒星和星云组成。

这些恒星分别组成许多恒星系。

太阳所在的这个恒星系称为本星系。

所有恒星系都围绕银河系中心转。

本星系群银河系所属的星系群。

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系团,没有明显的向中心聚集的趋势。

成员星系约40个。

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员星系中最大的两个,它们大体上位于本星系群的中心。

除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外,绝大部分成员星系是矮星系。

本星系群的半径约1百万秒差距,质量约6.5×1011太阳质量,其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银河系和仙女星系。

群内的气体不多,约占总质量的1%。

星系群——星系一般不单独存在,有成团的倾向。

名词解释天体系统

名词解释天体系统

名词解释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宇宙中的天体的一种概念性的描述,是描述宇宙中天体与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框架,包括各种行星、星球、卫星、彗星、恒星、星系及其他大小的天体的概念。

星系(Galaxy)是宇宙中恒星的聚集。

它是由几百万到数十亿个恒星组成的大型系统,其中包括银河系,以及微小的星团和恒星云团。

在星系中,恒星通过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物质而相互影响。

行星(Planet)是指具有自转和公转的大小天体。

它是由气态物质、冰态物质、岩态物质组成的石质天体,主要存在于太阳系内,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九大行星。

它们通过自转和公转而不断产生物理变化,从而影响着它们自身及其表面环境。

卫星(Satellite)是指以行星为中心,绕行星公转的一个或多个天体。

卫星可以指自然卫星,也可以指人造卫星。

自然卫星是指由行星形成的行星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指月球,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而人造卫星是指人类制造的卫星,用于日常航空通讯、气象监测、空间研究、地球观测和军事使用等。

星球(Planetoid)是由太阳系内类行星物质组成的大型自转天体。

星球又称小行星,被认为是未能形成行星的产物,星球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也可以是类行星的残体,如彗星。

彗星(Comet)是由水冰、碳酸酐和硫酸盐等组成的类行星天体。

彗星的体积小,它们的运行轨道乱糟糟的,有的向太阳系的中心运行,有的在太阳系外形成椭圆形的轨道。

同时,彗星也是太阳系内碎屑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恒星(Star)又称黄色矮行星,是一种庞大的热燃气体组成的天体,由物质集成和射线发射构成。

恒星有着强烈的磁场,由外层包围着内部产生能量。

恒星在它们的内部运行并不断地发射电磁辐射,以及热,光和动能,这些都对它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天体系统是宇宙中一个巨大的概念,它的理解和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而它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为人类的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高一地理必修一背诵材料

高一地理必修一背诵材料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等。

注意:陨石不是天体,但宇宙中的人造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属于人造天体。

2、天体系统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月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总星系是我们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但是总星系不等于宇宙。

二、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头灰烬多。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2、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特征: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②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③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3、太阳系中行星的分类: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巨行星:木星、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地球在运动特征和物理性质方面与其他行星大致相同。

特殊性: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①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

②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引力使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版全面详尽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版全面详尽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旳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旳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旳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书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旳一颗一般行星(书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书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旳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旳原因(书本P6)1.2太阳对地球旳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旳成分重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旳影响:(书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增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旳重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来积累下来旳太阳能;⑷平常生活和生产旳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旳重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教材原图自己绘制)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旳重要类型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旳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剧烈旳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旳影响(书本P11)(1)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产生极光;(4)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旳运动★一、地球运动旳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快1,远慢7运动周期一种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种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旳偏移1.昼夜长短旳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旳变化3.产生四季和五带二、太阳直射点移动太阳直射点旳移动规律,二分二至日日期、节气、直射点位置第四节地球旳圈层构造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持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忽然下降。

天体系统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概念
1 什么是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指的是由太阳系中的一个主星及其云层、所有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以及彗星所构成的系统。

太阳系天体系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系统,大家都熟悉它的结构,由太阳核心、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彗星和太阳系尘埃等构成。

2 太阳系的结构
在太阳下,九大行星分别为:冥王星、海王星、木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地球和水星。

其中,冥王星、海王星属于冰球行星;木星、金星、火星、土星属于类地行星;天王星属于双层行星;最小的水星属于物质成分最简单的行星。

除此之外,太阳系还有一圈小行星带,以及三颗常见的气体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木星,上述大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3 天体运动
大家都知道,太阳由坐标原点绕向外的方向运动,内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方向和太阳的是相同的,而外层的行星则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反,这称为太阳系的逆行运动。

此外,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和彗星以及木星以外的行星会有一定的偏心度和椭圆轨道,这就是太阳系体系中其他天体运行的规律。

总而言之,太阳系是由太阳为中心,九大行星,小行星带,彗星及太阳系尘埃等大量的天体所构成的体系。

它们在宇宙当中运动,形成了太阳系的特殊结构,给宇宙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天体系统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