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车底抗石击涂料标准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电泳漆是一种常用于汽车和其他金属表面防护的涂料,具有抗石击能力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电泳漆抗石击标准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其测试方法及意义。
1.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背景电泳漆作为一种常见的涂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外观、家电等金属制品的表面防护。
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路面的石块的冲击,因此电泳漆必须具备一定的抗石击性能,才能有效地保护汽车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
2.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重要性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制定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选择合适的电泳漆材料和工艺,确保汽车表面具备足够的抗石击能力。
其次,标准的存在可以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和信任产品,提高购买的意愿。
3.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测试方法为了评估电泳漆的抗石击性能,通常采用石子撞击试验。
这项测试需要将一定直径、质量和速度的石子射击到已经涂覆了电泳漆的金属表面上,然后观察和评估表面的损伤情况。
测试可以通过视觉判断或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定量分析。
4.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等级划分根据电泳漆抗石击性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常见的等级划分包括: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级。
根据等级划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电泳漆的抗石击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和期望的产品。
5.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市场应用制定和执行电泳漆抗石击标准是市场监管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满足抗石击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对电泳漆生产企业来说,遵守抗石击标准也是维护企业声誉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6. 电泳漆抗石击标准的研究和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电泳漆抗石击标准也在不断研究和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电泳漆材料和结构正在被引入,以提供更好的抗石击性能。
同时,新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也在不断探索,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CVTC 54120-2013 涂层耐石击试验

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企业标准CVTC 54120—2013涂层耐石击试验Stone lmpact resistance of coatings2014-01-10发布 2014-01-13实施上 汽 商 用 车 技 术 中 心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发布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身及造型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车身及造型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大公、杨汐。
I涂层耐石击试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层耐石击试验原理,图样标记,样件准备,试验设备,冲击方法、误差记录及试验实施,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报告以及试验后的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设计的汽车金属或非金属基材上的涂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AE J 400 碎石冲击仪3试验原理3.1本试验用SAE J 400定义的装置,通过压缩空气驱动碎石冲击涂层,评定汽车油漆或类似涂层受碎石冲击的坚韧性。
3.2冲击方法根据试样、仪器所处的温度分A、B、C三种,冲击后涂层表面出现损伤斑点。
对各试验方法,用涂层最大剥离斑点直径对应的评级和剥离斑点频次对应的评级,来综合评价涂层耐石击能力。
3.3剥离斑点直径对应的评级分七个等级,分别为10、9+、9、8、7、6、很差。
3.4剥离斑点频次对应的评级分九个等级,分别为0、1、2、3、4、5、底、中、高。
4图样标记设计图样上按下面方式标记涂层耐石击性能要求:例如:抗石击性能,按试验方法CVTC 54120方法B 剥离斑点直径评级9,剥离斑点频次评级 3;方法C 剥离斑点直径评级9+,剥离斑点频次评级 1。
5样件准备5.1在产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允许的情况下,试样从要评估的产品上截取。
汽车抗石击涂料的抗石击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

研究报告及专论学术论文收稿日期:2016-08-30作者简介:刘彬(1985-),女,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汽车涂装材料技术及防腐蚀工艺。
E-mail:tcliub@。
汽车抗石击涂料的抗石击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刘 彬(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58)摘要:介绍了2种汽车抗石击涂料的抗石击性能试验方法及其评价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关键词:抗石击涂料;抗石击性能试验;抗石击性能评价+中图分类号:TQ4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8)01-0054-0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溅起路面的泥沙、碎石,击打在汽车涂层表面,造成汽车表面涂层的破坏,从而导致钢板被腐蚀。
目前,各汽车主机厂普遍采用抗石击涂料对车体下部、底盘、轮罩等易被砂石击打部位进行保护,以缓冲砂石造成的强力冲击,提高底板抗腐蚀性能,同时还能起到隔音减振的[1]作用,改善乘坐舒适性。
抗石击涂料的抗石击性能检测是对抗石击涂层力学性能的综合评价,是抗石击涂料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但是,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还没有统一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方法,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
本文以PVC抗石击涂料为同一试验对象,介绍了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使用较多的2种抗石击涂料抗石击性能试验方法、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
1 试验对象抗石击涂料主要由传统沥青系涂料发展到PVC系涂料再到水性丙烯酸抗石击涂料。
随着相关环保法规的出台,沥青系抗石击涂料已很少使用,PVC抗石击涂料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涂料,水性丙烯酸抗石击涂料作为新[2]型涂料已开始在汽车行业推广使用。
PVC涂料经过不断地应用和改进,在汽车抗石击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添加或者改变不同物质组分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如:在PVC抗石击涂料中添加气象白炭黑(主要成分SiO),可以提高PVC抗石击涂料2的屈服强度;在涂料中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可以降低PVC抗石击涂料密度,实现轻量化;采用增塑剂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取代增塑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可以使PVC抗石击涂料更环保。
QZTB J00015-2016 漆膜抗石击性能测定方法

3.1多碰撞试验仪
多碰撞试验仪构造及尺寸如图1所示。
1-电磁阀;2-压缩空气管线;3-减压阀;4-空压罐;5-压力表
6-空气加速喷嘴;7-振动传送带;8-铁丸进料斗;9-铁丸加速管
10-保护箱;11-铁丸捕集室
图1多碰撞试验仪
3.2砂粒
经过淬火的铸铁丸,有棱角,粒径(4~5)mm,且最多经过100次就应更换砂粒。
Q/
漆膜抗石击性测定方法
编
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2016年7月
漆膜抗石击性测定方法
Q/ZTB J00015-2016
前言
为规范漆膜抗石击性测定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林。
本标准于2016年8月1日发布并实施。
将试样表面涂层的破损、脱落情况与标准特征类型(石击等级识别图)比较、分析,以判定该涂层的抗石击性能。石击等级识别见图3。
1级2级3级4级
5级6级
7级8级
图3石击等级识别图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目的;
b)试验原理;
c)试验仪器及材料;
d)试验条件;
e)试验结果;
f)注明采用本标准;
3.3胶带
粘结强度应在(6~10)N/25mm之间,胶带宽至少50mm。
漆膜抗石击性测定方法
Q/ZTB J00015-2016
3.4试板
底材为冷扎钢板,尺寸为100mm×150mm×0.8mm。
4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方法
QJD 1085—2004汽车用抗石击涂料

灰色膏状、均匀无杂质、无严重溶剂分离、固体沉淀或表面桔皮。
密度,g/cm3
1.4±0.1
0.9±0.1
粘度,pa·s
20.0~60.0
细度,μm
≤50
不挥发物,%
≥96
流动性,mm
喷涂法:滑移量不大于5;刮涂法:滑移量不大于10。
贮存稳定性
外观与初始状态无明显变化。粘度变化率不大于20%。附着力0级。耐弯曲性试验涂层无裂纹、无剥离。
耐酸性
(2% H2SO4,24h)
外观无显著变化。
耐碱性
(2% NaOH,24h)
外观无显著变化。
耐汽油性(无铅汽油)
外观无显著变化。
耐低温性
外观无显著变化,附着力0级。
耐过烘烤性
外观无显著变化,硬度(邵尔A)不大于70,附着力0级。
涂料及辅助材料——汽车用抗石击涂料
序
号
材料名称
牌号
标准编号
品种规格
有关规定
标记示例
7
汽车用抗石击涂料
Q/JD 1085—2004
涂料技术要求
应用:
汽车用抗石击涂料主要用于汽车车身底盘下表面、轮罩及车身侧围的下部,起到密封和抗石击的作用。
抗石击涂料Q/JD 1085—2004
项目
质量指标
高密度型
低密度型
涂层技术要求
项目
质量指标
高密度型
低密度型
外观
无气泡、无裂纹、无显著变色,内部致密。
硬度(邵尔A)
50~70
附着力(2mm)
0级
耐冲击,cm
≥50,不开裂、不剥离
续表
序
号
材料名称
牌号
pvc抗石击涂料执行标准

pvc抗石击涂料执行标准PVC抗石击涂料是一种广泛用于车辆、建筑等领域的高性能涂料,其执行标准对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标准概述、适用范围、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准概述本标准规定了PVC抗石击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加入其他功能性助剂和溶剂等制成的抗石击涂料。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辆、建筑等领域使用的PVC抗石击涂料,对于其他领域使用的同类涂料也可参照执行。
三、产品分类PVC抗石击涂料按照用途可分为车用型和建筑用型两类。
其中,车用型又可分为普通车用型和工程机械用型。
不同类型的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略有差异,具体分类可根据产品标准进行划分。
四、技术要求PVC抗石击涂料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外观:涂料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杂质、无结皮现象,光泽度符合要求。
2. 粘度:涂料的粘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涂料的涂布性和干燥性。
3. 固体含量:涂料中的固体含量对于涂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 硬度:涂料的硬度是衡量其抗石击性能的重要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 耐候性:涂料的耐候性对于其在户外使用的持久性具有重要影响,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 耐腐蚀性:涂料的耐腐蚀性对于其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 抗石击性能:涂料的抗石击性能是其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五、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PVC抗石击涂料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包括外观、粘度、固体含量、硬度、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抗石击性能等。
具体试验方法可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六、检验规则本标准规定了PVC抗石击涂料的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分类、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具体检验规则可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科技成果——高性能PVC防石击涂料

科技成果——高性能PVC防石击涂料技术开发单位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
技术概述
汽车在高速运行中,由于石子、泥沙对汽车底部的长期冲击,极易破坏底部涂层,而加快腐蚀。
因此,为提高汽车车身的防腐性以及防震、隔热的性能,在汽车车身底部均喷涂一层坚韧而有弹性的涂层加以保护。
本技术所涉及的PVC防石击涂料是以聚氯乙稀树脂为主塑料溶胶,属于无溶剂涂料。
通过触变性填料和热稳定剂的复配,使得PVC 抗石击涂料获得了更好的流挂性能和高温附着力稳定性。
主要技术指标
细度(μm)≤50;密度(g/cm3)1.35-1.5;
粘度(mPa.s)4000-6500;固体含量(%)4;
流挂性(mm)0;热流挂性(140℃,mm)0。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汽车、高铁、火车车底涂装
获奖情况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咸阳市科学技术奖
专利状态授权发明专利1项。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预期效益年销售额5000万元,利润450万元。
汽车涂膜的抗石击性测试与综合性能评估

汽车涂膜的抗石击性测试与综合性能评估汽车涂膜在现代交通工具的外观和保护方面起偏紧要作用。
为了确保涂膜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范砂石等外部撞击,抗石击性测试成为一项关键的评估标准。
本文将介绍抗石击性测试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其在汽车涂膜评估中的紧要性。
引言汽车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外观和保护至关紧要。
汽车涂膜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但美化了车辆外观,还保护了车身免受环境因素的损害。
在日常使用中,汽车行驶在各种路况下,常常会受到来自路面的砂石撞击,因此,涂膜必需具备出色的抗石击性本领。
抗石击性测试,又称为石凿试验,是一种特地用于评估汽车涂膜防范砂石高速撞击的本领的测试方法。
它模拟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砂石撞击情况,旨在确定涂膜在这些条件下的耐受本领。
此测试不但考察了撞击性能,还包含了摩擦和附着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能,从而为涂膜的质量和长期性供应了紧要的参考信息。
测试原理抗石击性测试的原理基于以下关键要素:撞击物体:测试使用的撞击物体通常是规定形状和质量的小钢砂粒,其直径一般在4到5毫米之间。
这些小钢砂模拟了道路上的砂石颗粒,是涂膜撞击测试的紧要工具。
撞击速度:测试中,小钢砂以确定的速度击向涂膜样板。
这个速度通常是由测试标准规定的,以确保测试的全都性和可比性。
涂膜样板:涂膜样板是待测试的涂膜表面,通常与实际汽车涂膜相像。
涂膜样板的抗石击性能将在测试中进行评估。
损伤评定:依据涂膜样板上受击损伤的斑点数量、大小和深度,来评定涂膜的抗石击性。
通常,涂膜上的损伤越小、数量越少,涂膜的抗石击性能越好。
测试方法依据ASTMD317087(1996)涂层抗石击性试验方法的规定,下面是实在的操作步骤:需要准备一个石子撞击试验仪,该设备用于进行抗石击性测试。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将直径为4到5毫米的钢砂放入设备中。
这些钢砂将用于在测试中撞击涂膜样板。
将压缩空气用于喷射小钢砂,以确定速度和压力冲向待测试的涂膜样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JL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L J××××××-××××汽车车身车底抗石击涂料标准200×-××-××发布 200×-××-××实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4)6 检验规则 (12)7 安全、卫生规定 (13)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Ⅰ前言为规范吉利控股集团对汽车车身车底抗石击涂料的交付、使用、质量保证,结合国内汽车行业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根据吉利控股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汽车工艺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樊岳阳。
本标准于200×年×月首次发布。
Ⅱ汽车车身车底抗石击涂料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身车底抗石击涂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全、卫生规定、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PVC为主体材料的车底抗石击涂料,适用于汽车底板的密封、防腐、防震及防石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2794-1995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 2793-1995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747-1979 涂料灰分测定法GB/T 1756-1979 涂料比重测定法GB/T 1724-1979 涂料细度测定法GB/T 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533-1991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B法GB/T 531-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GB/T 7124-1986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6742-1986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40-198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1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7751-1987 胶粘剂贮存期的测定方法GB/T 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HG/T 3075-2003 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3 术语和定义车底抗石击涂料 stoneguaed coating保护汽车车身下部,抗飞石冲击为目的的所用的涂料。
4 技术要求4.1 原胶性能要求表1 原胶性能要求4.2 施工性能要求表2 施工性能要求4.3 干膜性能套求表3 干膜性能要求4.4 配套性能要求3Q/JL J×××××-××××5 试验方法5.1 试验的一般条件5.1.1 试验的标准环境如无特殊说明,试验时环境温度为(20±5)℃,湿度为(65±10)%。
5.1.2 试板材料及数量如无特殊说明,试验片材料均选用厚度为0.8mm的冷轧钢板,经过脱脂、磷化、电泳底漆固化后所得之试板,以下简称ED板。
电泳涂层膜厚(20±2)μm。
每项试验试板数量为三块。
5.1.3 试料的取样采样按GB6680-1986的第四章进行,采样量按GB 6678-1986 第6.6的规定。
将取好的试样装在密闭的容器中,试验进行前预先在5.1.1的条件下保持放置24小时以上。
5.1.4 试片的制备用刮、刷或喷涂的方法,在准备好的试验板上制成均匀涂膜,在室温下放置15min,再在(140±2)℃,30min的条件下烘干后,取出于室温放置24h,即成试片。
要求干膜厚度为(1000±100)μm。
5.2 原胶外观的测定a)试验仪器和装置:刮刀、玻璃板(200mm×300mm×5mm)、打胶枪。
b)试验方法:清除玻璃板上的灰尘,用清洗剂脱脂后,用打胶枪将胶呈胶条状打在玻璃板上(弃去最初打出的30g~50g胶),长度为20cm~30cm,用刮刀刮平。
在光线明亮处,通过目测观察以下几项:颜色、亮度、凝固及是否有杂质。
c)结果表示:说明观察结果,如颜色、均匀性及是否有凝胶和颗粒,杂质。
5.3 原胶动力粘度的测定按GB/T 2794-1995中的旋转粘度计法的规定检测。
5.4原胶固体份的测定按GB/T 2793-1995的规定检测。
5.5 原胶灰分的测定4按GB/T 1747-1979的规定检测。
5.6 原胶密度的测定按GB/T 1756-1979中的乙法的规定检测。
5.7 原胶细度的测定按GB/T 1724-1979的规定检测。
5.8原胶贮存稳定性的测定a)试验仪器和装置: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20-60)℃,灵敏度±2℃,),广口瓶(250ml)。
b)试验方法:取约250ml试样,按5.3方法测定试样的动力粘度作为试样的初始粘度。
将试样装入广口瓶中,加盖后置于恒温培养箱内,于(30±1)℃下放置20天,取出冷却至室温。
再按5.3的方法测定此时试样的动力粘度,作为试样的试验后粘度。
观察试样有无分层,并用刮刀将广口瓶中的试样(20-30)g均匀涂敷于玻璃板上,厚度约为2mm,观察试样有无凝胶(有肉眼可分辨出粗粒子产生即为有凝胶)。
c)结果表示:由下式计算粘度变化率Y:Y=(η2-η1)/ η1×100%式中:Y ——粘度变化率,单位为%;η1——试样初始粘度,单位为mPa·s;η2——试样试验后粘度,单位为mPa·s;η1,η2平行测定三次,取算术平均值,再按上式算出粘度变化率,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试样的储存稳定性由有无凝胶和试样粘度变化率表示。
5.9 流淌性测定a)试验仪器和装置:电热恒温干燥箱((20-250)℃,灵敏度±2℃),与水平面成90°的放置支架,ED板(150mm×100mm×0.8mm),卷尺,试样模具(120mm×60mm,厚度为6mm或4mm)。
b)试验方法:1)按5.1制得ED板;2)将试样在标准环境中放置16小时;3)试验前将试样充分调匀,校准模块的刻度以获得规定试样的厚度;4)用胶带将模具与试验底材固定好,填满试样并刮平;5)在样块的底边沿线作位置标记;6)竖直成90℃室温放置10分钟,再重复5)作出试样块边缘新标记;7)再将试样竖直成90℃置于控温烘箱中,(140±2)℃,烘干30min;58)冷却后,重复5)作出试样块边缘的位置标记;9)量取标记第一次、第二次移动的位置,记:L1、L2。
c)结果表示:流动/滑移特性的表示:在环境温度下的流动/滑移长度L1,单位为 mm;在烘干后流动/滑移长度L2,单位为mm。
5.10 干燥性能的测定按GB/T 1728-1979的规定检测5.11 干膜密度的测定按GB/T 533-1991中的B法的规定检测。
5.12 干膜硬度的测定按GB/T 531-1999的规定检测。
5.13 干膜附着力的测定a)定义:内聚破坏型:进行剥离时,PVC本身材料发生断裂,而残余PVC附着于电泳板。
脱胶型:进行剥离时。
PVC本材料无断裂,整块或大部分撕下,而剥离处电泳板上无残留PVC或呈光洁状。
b)试验仪器和装置:刮刀,ED板(90mm×50mm×0.8mm),电热恒温干燥箱((20-250)℃,灵敏度±2℃),美工刀(或刀片)。
c)试验方法:1)按5.1制得ED板;2)将试样涂布在90mm×50mm电泳板上,胶层1-4mm形成坡形开滑;3)放于烘箱中,160℃烘烤25分钟;4)烘烤结束,取出样板冷却至室温,放置24h;5)用刀90℃切块,切透胶层,割成两条平行线,间隔5mm。
并用手从较厚一段剥离切块;6)重复测试二次。
d)结果表示:干膜附着力等级由附着力等级表进行判定。
表5 干膜附着力等级表6表5 干膜附着力等级表(续)5.14 剪切强度的测定a)试验仪器和装置:拉伸试验机,电热恒温干燥箱((20-250)℃,灵敏度±2℃),ED板(150mm ×25mm×0.8mm)。
b)试件的制备:将试料涂敷在按5.1制的ED试验板上,涂敷面积25mm×25mm,用厚度为2mm的隔片从两端封阻试样,再将另一同样试片与之搭接,叠和、刮去两侧多余的试样,再用铁夹子从两侧夹紧。
将此粘结件放入(140±2)℃电热恒温干燥箱内,2min后开始计时,加热30min使之固化。
取出在5.1.1的标准状态下放置24h,小心除去隔片,供测定用。
c)试验方法:按GB/T 7124-1986中的规定进行。
夹持处至搭接端的距离为40mm,拉伸速度为(25±1.5)mm/min。
d)结果表示:测定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负荷(N)。
记录胶接破坏的类型,见表6:表6 胶破坏类型对金属搭接的抗石击涂料的拉伸剪切强度按下式计算:τ=P/(B·L)式中:τ——抗石击涂料的拉伸剪切强度,单位为MPa;P ——试样剪切破坏的最大负荷,单位为N;B ——试样搭接面宽度,单位为mm;L ——试样搭接面长度,单位为mm。
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7结果表示时应附注破坏种类。
破坏状态是两个以上混在一起时,根据目测观察,把大概的比率用百分率表示。
5.15 断裂拉伸强度的测定按GB/T 528-1998的规定检测。
5.16 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按GB/T 528-1998的规定检测。
5.17 干膜柔韧性的测定按GB/T 6742-1986的规定检测a)试验仪器和装置:弯曲试验仪(轴心为(10±0.2)mm),电热恒温干燥箱((20-250)℃,灵敏度±2℃),低温试验箱(温度可调至-50℃,灵敏度±1℃),ED板(190mm×200mm×0.8mm),试样模具(直径为6mm的半圆柱体),4倍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