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案名称:《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习这首古诗,并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2. 加深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认识和领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展示西湖美景图片,引出课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引导学生欣赏美景。
二、诗文赏析
带领学生朗读古诗,并介绍诗人苏轼的情况及诗句的历史背景。
三、字词学习
1. 认识诗中的生僻汉字,熟悉古诗的韵律和结构。
2. 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四、篇章分析
剖析古诗的意象和意蕴,以及画面、情感等内容。
五、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启发他们感受西湖之美。
六、创作模仿
要求学生模仿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意境,创作一段现代版《饮湖上初晴后雨》,以西湖为主题。
七、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诗句做一次回顾。
八、作业布置
1. 进行个人阅读,分析苏轼其他诗作。
2. 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句,积累文化素养。
九、结束语
鼓励学生珍惜大自然的美好,热爱家乡。
请参考这份教案,若需要更详尽的帮助,请告诉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写的。
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起初阳光明媚,阳光照射到湖面,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非常美丽。
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在雨幕笼罩下,西湖雨雾迷茫,山色朦胧,也别有一番情调。
在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情分析: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便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好几首,但对于古诗的理解比较肤浅。
教学时对于生涩难懂的词语通过课后注释、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利用“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插图”方法学习古诗,走进诗境,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欣赏美景,揭释课题。
1.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师: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去看一看西湖的美景。
(播放视频)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赞美西湖,你会怎样说?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景色宜人,从古到今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欣赏美景。
其中宋代诗人苏轼(简介诗人)就特别喜欢西湖,有一次他和朋友乘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西湖的美景。
于是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妙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请齐读课题,指名读。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最初是晴天后来下雨了)2.指导书写饮和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2、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旧导入,了解诗人1、回忆白居易的《忆江南》第二首导入新课。
2、了解诗人。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
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讨论: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象?西湖的美使诗人联想到什么?西湖与西子有什么相同之处,让诗人产生如此的联想?诗中有没有写到人的活动?你从哪里知道?1071年至1074年,这三年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他不是很忙,除了审案,便有很多时间在西湖中游玩。
三、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听了这些,你觉得苏轼对于杭州,对于西湖的感情单单用一个“喜爱”能概括得了吗?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苏轼对杭州,对西湖的深情?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过渡: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听老师朗诵,闭上眼睛想象,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请用你最美的语言把你的所想表达出来。
晴天时诗人只写水,你还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吗,请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来。
让我们欣赏一下阳光明媚中的西湖是不是有你想象中如此美丽。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设计说明《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
这首诗是苏轼任职杭州期间游览西湖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晴雨浓淡相宜的美景的喜爱之情。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通过设置诗意化的情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理解和感受晴雨西湖的美妙之处,再由晴雨西湖的美联系到生态城的美,从而升华主题,鼓励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保护美甚至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1.能够背诵、默写全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晴雨西湖变化的美。
3.联系生活,发现晴雨生态城不同的美。
三、教学重点1.朗诵古诗,读出情感,读出韵味;2.能够背诵诗句,体会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感受西湖晴雨浓淡相宜的变化之美。
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读中求悟法。
六、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安排学生预习,上网查找与西湖有关的诗句和资料。
七、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同学们,在一二年级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风景的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谁来为我们背一背?(生背诵)我们的祖国江山秀丽,风景优美,有奇丽的庐山瀑布,有壮观的黄河落日,有塞北的辽阔,也有江南的秀美。
今天,老师邀请大家随我一起泛舟西湖,去看看西湖有着怎样令人心动的美景。
我们来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解读标题读诗先读题,从题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作者在西湖饮酒,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
)苏轼与友人西湖小聚,饮酒正尽兴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然后,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读诗吧!3.诵读节奏读诗首先要读通诗句,读准字音,谁愿意第一个为大家朗读?(点名朗读,教师做点评)读诗不但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看看能不能听出来老师读的节奏。
(示范朗读)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是什么节奏?(2-2-1-2)你们也来读一读,读出这种节奏感。
精选《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通用13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1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
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
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
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从与学生初次见面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
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
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
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
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
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
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二、初读感知:1 、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读书效果。
3 、师范读古诗。
4 、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
(课件出示第一句)(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晴”)(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亦、抹、宜”等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领会“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妙喻,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题。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
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北宋大文学家、大诗人苏轼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齐读诗题。
(指导读对节奏)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3、师归纳小结:是呀,苏轼和他的朋友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天气是晴的,后来下起了雨。
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近西湖去看看吧!二、走近西湖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认读诗中的生字新词。
小组接力读,再齐读。
潋滟亦淡妆浓抹相宜3、词语读好了,相信诗也会读得好,谁来试试?学生读诗,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4、全班齐读。
三、晴雨西湖(一)晴天西湖1、我们先来欣赏晴天西湖的美景吧!出示晴天西湖的景色图片。
2、理解“潋滟”。
请仔细观察“潋滟”这个词,猜猜它可能跟什么有关?(水,都是三点水的字。
)3、出示水光潋滟的图片。
瞧,天晴的时候,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波一荡一荡的,闪闪发光,“潋滟”指的就是——生接:波光闪动的样子。
4、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波光粼粼、水光潋滟的画面?5、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闪动,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预设:像明晃晃的镜子。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课文背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饮马长江词。
本课文通过诗人的境遇来体现诗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篇诗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诗人对美的追求。
2. 教材分析本课文是一首诗,运用的语言简练明了。
其中运用了很多形象化的描写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意境。
同时,本篇诗也可以拓展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诗,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自然美和诗歌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语言的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解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2.能够感受到自然美,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3.能够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尝试运用短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本课主要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和深厚的诗意,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美的感动,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美好情操。
三、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关键句式“清波随意,荡漾任风”和“雨过山明”等;2.领悟水波荡漾的意境,领略自然美的神奇与美丽;3.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尝试运用短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难点1.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诗人想象出的美丽图景;2.帮助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诗中运用的特定语言。
3. 教学方法1.朗读和韵律感知法;2.分析法和比较法;3.感悟法和表达法。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带着学生看图片,让学生观察中场的景象,感受自然美,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无限魅力。
2. 学生朗读与解读1.学生朗读课文,体验其语言美感和韵律感。
2.分析关键句“清波随意,荡漾任风”,运用形象思维,向学生呈现水面荡漾、波光粼粼的美丽图景。
3.通过老师的帮助,学生分析“雨过山明”的语言表达及其意象,领悟其深刻内涵。
3. 语言表达与手工制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和改进,针对所学的特定语言表达,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三年级上册)
导读: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具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
1、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
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
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
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
2、读懂诗意。
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讨论: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象?西湖的美使诗人联想到什么?西湖与西子有什么相同之处,让诗人产生如此的联想?
诗中有没有写到人的活动?你从哪里知道?
三、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听了这些,你觉得苏轼对于杭州,对于西湖的感情单单用一个“喜爱”能概括得了吗?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苏轼对杭州,对西湖的深情?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过渡: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听老师朗诵,闭上眼睛想象,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请用你最美的语言把你的所想表达出来。
晴天时诗人只写水,你还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吗?请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来。
让我们欣赏一下阳光明媚中的西湖是不是有你想象中如此美丽。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
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这首诗。
3、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一直想不明白,现在请你帮我解答。
西湖美景甚多,为何诗人独写山色,独写水光?
诗之美,在于诗人独具匠心的描写,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只有苏轼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因此西湖也叫西子湖,从这足见诗之伟大。
一首诗让一个地方名扬四海,这最是文化的魅力。
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
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
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
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
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板书设计:
西湖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浓抹总相宜
山色空蒙淡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