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合集下载

气血津液辨证结合分期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气血津液辨证结合分期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1420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23,Vol.16,No.7㊃临床经验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436)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蔺依(博士研究生)㊁朱泽兵㊁齐若舟㊁高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段行武)作者简介:蔺依(1994-),2021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皮肤病㊂E⁃mail:lyy122021@通信作者:段行武(1965-),博士,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皮肤病㊂E⁃mail:xwduan@气血津液辨证结合分期论治寻常型银屑病蔺依 朱泽兵 齐若舟 高晖 段行武【摘要】 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进行期㊁静止期㊁退行期三个阶段,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临床多从血论治㊂笔者认为血分为病无法脱离气㊁津液辨证独立存在,作为人体的基本物质,三者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且在不同阶段,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㊁侧重点各异㊂进行期以气郁化火㊁血热毒蕴为主,治宜凉血解毒㊁理气泻火,方选犀角地黄汤加柴胡㊁黄芩;亦常见湿热互结㊁蕴于血分,治宜清热祛湿㊁凉血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合凉血活血汤加减㊂静止期主要为气滞血瘀㊁痰湿瘀结,治宜行气活血㊁祛湿化痰㊁通络散结,可予桃红四物汤加半夏㊁陈皮㊁浙贝母㊁鳖甲㊁地龙㊂退行期主要为气血两虚㊁燥湿互化,治宜益气养血㊁润燥祛湿,方选当归饮子合滋阴除湿汤加减㊂本文将气血津液辨证与分期论治结合,综合探析寻常型银屑病各期的病因病机㊁治法方药,有助于丰富临床治疗思路,优化 从血论治”的方案㊂【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白疕; 气血津液辨证; 分期论治; 从血论治; 燥湿互化【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7.026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是临床常见的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为典型表现,根据病程发展分为进行期㊁静止期㊁退行期[1],约占银屑病的85%[2],为研究及治疗的重点分型,也是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3]㊂PV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有 白疕” 干癣” 松皮癣” 白壳疮”等病名的记载,近现代医家[4⁃6]常 辨血为主,从血论治”,根据各个时期的皮损㊁症状表现,分别确立了血热证㊁血瘀证㊁血燥证3个基本证型[7]㊂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笔者认为,气㊁津液的功能失常亦贯穿于PV 的各个发展阶段,与 血”相合致病,且在不同时期,气血津液的病变程度㊁侧重点各异,辨治思路亦需甄别对待㊂各期可纵向㊁具体反映疾病发展阶段,气血津液辨证可横向㊁全面反映病变性质,二者结合,相得益彰,使得治疗完善且有针对性㊂因此,本文将气血津液辨证综合应用于PV 的各个分期,探析病机,提出治法方药,以求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中医治疗的辨证思路,提高疗效㊂1 从血论治”是中医治疗PV 的主流思想本病与 血”密切相关,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即有关于二者的记载: 干癣 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㊂”邪气搏结于血分导致银屑病的发生㊂‘医学入门“载 癣皆血分热燥,以致风毒克于皮肤”,强调 血热” 血燥”的关键作用㊂近现代医家在古籍所载基础上,结合经验进一步完善㊁发展了对银屑病的认识,中医皮肤科的开拓者赵炳南先生首次提出 内有蕴热,郁于血分”的基本病机和 从血论治”的治则,将本病分为血热证及血燥证[4],成为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共识㊂张志礼教授更加注重血瘀,认为情志失调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气郁化火之外还可导致血瘀,故在‘简明中医皮肤病学“[8]中增加了血瘀证㊂ 从血论治”PV 的思想体系由此建立,是气血津液辨证中的 血病辨证”,主要基于皮损特征进行辨析,斑疹鲜红为血热证,暗红㊁浸润㊁肥厚为血瘀证,干燥㊁脱屑为血燥证,分别对应了进行期㊁静止期㊁退行期的特征表现,是临床辨治的重要遵循㊂2 气血津液辨证在血病基础上兼顾了气㊁津液之变化血病可导致气㊁津液的病变,反之亦然,故治疗中当三者兼顾㊂气血津液辨证在PV 中的应用是以 血病辨证”为切入点,根据气㊁血㊁津液的生理功能㊁病理特点,分析皮损(主要为红斑㊁鳞屑)特征㊁伴随的症状,辨得血病为主的基本证型,并兼顾气㊁津液的异常变化,能够更合理地解释PV 复杂的临床表现㊂周冬梅教授[9]临床治疗银屑病常合用赵炳南老先生的治湿经验方(除湿胃苓汤㊁清热除湿汤等)㊂其认为此病病机以血分为本,并伴有湿邪,如血热证之湿热互结㊁血瘀证之湿瘀互结㊁血燥证之燥湿共存;刘红霞[10]认为,脾肾两虚,正气不足以抗邪是银屑病的内因,故邪气壅滞,病情缠绵㊂可见,湿㊁气虚等兼证得到了诸多医家的重视㊂PV 病机复杂,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21病情迁延,且各个时期的表现不同,气血津液的相互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故结合多重物质基础综合辨析各期的病机变化,可使证治更加充分明确,有望提高临床疗效[11]㊂3 从气血津液辨证论PV各期的病理机制3.1 进行期发病以气郁化火,血热毒蕴为主‘素问“云: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㊂[12]”若气血失和,无法正常循行布于肌表,濡养腠理,可引起肌肤功能失常,出现斑疹㊁干燥㊁鳞屑㊁瘙痒等表现㊂本病与气血失和密切相关,而血热是引起发病的关键环节㊂此期皮损呈点滴状红斑或斑片,颜色鲜红㊂‘金匮悬解“云: 血郁为热,发于汗孔之外,则成红斑”,即指出血热是红斑形成的重要原因㊂近现代医家朱仁康㊁赵炳南等亦认为进行期PV责之于 血热”㊂患者素体内有蕴热,加之外感六淫邪气㊁入里化热,或情志内伤等郁而化火,侵入血分,均可形成血热,外发于肌肤㊂此期起病急㊁发展迅速,皮损不断增多扩大,病情重,与 毒”邪致病峻烈的特征相似,且进行期PV若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脓疱型㊁关节型㊁红皮病型银屑病,与 毒”邪易传变的属性相符㊂张志礼㊁金起凤教授[13]在血热基础上亦强调 毒”邪的作用,邪盛谓之毒, 血热毒蕴”,外发肌肤,故见红斑隐隐㊁皮损鲜红,是核心病机,与真皮毛细血管扩张㊁炎症细胞浸润的组织病理特征相符㊂血热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笔者认为,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是重要因素㊂PV是一种身心性皮肤病[14],外观的损容性㊁瘙痒难耐㊁反复发作等使患者常伴焦虑㊁抑郁等情志问题,而精神因素又可进一步诱发和加重本病[15]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40%的银屑病患者因紧张或焦虑导致病情加重, 30%因忧虑诱发本病[16]㊂‘柳州医话“记载: 七情之病,必由肝起㊂”精神因素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阻滞,郁久化火,进而毒邪内生,波及血分,发为本病,形成了初期气郁化火,血热毒蕴的病机㊂3.2 进行期亦可见湿热互结,蕴于血分之病机‘素问㊃经脉别论篇“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㊂”若脏腑功能失常,则津液代谢障碍,可致内湿等病理变化㊂部分进行期PV患者皮损上伴渗液㊁糜烂,即为湿邪泛溢肌肤的表现㊂‘济生方“载: 古方所谓干癣之类 由风湿毒气与血相搏,凝滞而为此疾也”,指出湿邪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㊂患者素体脾虚;或嗜食辛辣刺激发物㊁贪食生冷,损伤脾胃;或情志内伤,肝气横犯脾土等,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湿从中生㊂PV患者多素体内有蕴热,故湿从热化;或外湿入里化热,导致湿热相合,搏结于血分,血分湿热生毒外犯肌表,故可见皮肤红斑㊁潮湿渗液㊂王玉玺教授[17]亦提出 湿”邪是本病的关键病因,兼夹他邪,贯穿始终㊂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银屑病血分证的兼夹证素中, 湿”占58.25%[18]㊂中医体质研究发现,进行期PV患者以湿热㊁气郁体质居多,此两者更有患本病的倾向,进一步佐证了此期湿热互结,蕴于血分的病机[19]㊂3.3 静止期以气滞血瘀,痰湿瘀结为主‘素问㊃痹论篇“曰: 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可见久病多瘀㊂‘太平圣惠方“记载: 此由风湿邪气,客于肌腠,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则血气否涩,而发此疾也”,强调了PV发病中 血气否涩”即血液闭塞不通㊁血行滞缓( 瘀”)的关键性㊂静止期皮损呈肥厚斑块状,色暗红,经久不消,与瘀的致病特点相符㊂随着病情发展,热象渐去,而血分之郁热灼耗津液,热盛致瘀,为此期关键病机㊂瘀血内阻,则气行不畅,加之患者长期情志抑郁,则气机不畅更甚而生气滞;气滞则津血无法正常输布,进一步加重血瘀,并生内湿㊂湿性重浊黏滞,易于阻滞气机,又可影响气血的正常输布,形成恶性循环㊂湿滞日久化痰,痰湿结聚,潜伏于内,致病徐而不骤,故病情缠绵,不易速愈;复与瘀结,阻于肌肤脉络,留滞不去,故可见暗红肥厚斑块,顽固难消㊂气㊁血㊁津液病理上互相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静止期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的病机㊂庄国康教授[20]认为 肥厚为瘀”,皮损肥厚浸润㊁色暗红㊁舌质紫暗为辨证之要点㊂现代研究亦显示,PV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存在着微循环障碍[21],血液粘稠度升高[22],与 瘀证”的特征相符㊂周红梅教授[23]亦认为,银屑病患者皮损暗红肥厚㊁鳞屑厚积与痰湿瘀胶结的病理状态相关,此类患者常伴头重如裹㊁咳嗽咳痰等症㊂3.4 退行期以气血两虚,燥湿互化为主‘医宗金鉴“曰: 白疕之形如疹疥 固有风邪客肌肤,亦由血燥难荣外”,言明血燥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㊂退行期斑疹粗糙㊁鳞屑干燥即为肌肤失养的燥象表现㊂本病后期,热势大去,余邪留恋,耗伤阴血,夺津灼液,血虚津亏而生风化燥,肌肤失于荣润㊂王玉玺教授[24]亦重视燥邪致病理论,认为风邪化燥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㊂此外,退行期患者易感外邪,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更替之时,邪气入里化热,可诱发本病进入进行期㊂盖因体内顽湿日久损伤阳气,加之病初过投寒凉药物,使得阳气损伤益甚,卫外不固㊂底大可等[25]研究发现,气虚质退行期PV患者呼吸道感染后更易复发㊂‘瘟疫论补注“曰: 阳气愈消,阴凝不化,邪气留而不行㊂”内湿随气化不足可进一步加重,湿性黏滞,故外可见鳞屑附着紧密,不易刮除㊂笔者认为,退行期湿邪㊁燥邪对立共存,互相影响㊂湿邪内阻,津液敷布障碍,加重血燥;血分燥郁,气机不行,有碍水液输布,加重内湿,形成燥湿互化[26⁃27]之象㊂此期本虚标实,气虚易感外邪,且内有燥湿互化而无力祛邪,故病情反复迁延,难以彻愈,形成了气血两虚,燥湿互化的病机㊂张学军等[28]研究发现PV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与中医的气虚易感外邪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㊂治疗上应重视扶正祛邪,以治病求本,预防复发㊂4 从气血津液辨证论PV各期的治疗思路4.1 进行期 凉血解毒㊁理气泻火进行期PV以气郁化火,血热毒蕴而急性发病者多见,1422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治疗宜凉血解毒,理气泻火,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柴胡㊁黄芩㊂犀角地黄汤出自‘外台秘要“,由犀角(水牛角代)㊁生地黄㊁赤芍㊁牡丹皮4味中药组成,药少㊁力专,为清血分热毒之名方㊂叶天士言: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㊂”此方以水牛角为君,清热凉血解毒,使火平热降㊁毒解血宁;臣以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复已失之阴血;赤芍㊁丹皮为佐,可收凉血散血化斑之功㊂四药合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㊂现代研究显示,犀角地黄汤治疗进行期PV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通过调节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㊁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皮损[29]㊂患者情志抑郁,肝火旺盛,故加之柴胡疏畅气机,取 火郁发之”之意;黄芩苦寒,清泻实火㊂此外,若伴有外感风热,可加金银花㊁连翘疏散风热;伴咽喉肿痛,可加板蓝根㊁玄参清热利咽㊂庄洪建等[30]以自拟凉血消银汤治疗进行期PV患者,方中凉血之余以生槐花清肝泻火,重楼㊁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临床收效确切㊂4.2 进行期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湿热互结,蕴于血分亦为进行期PV常见病机,湿与热结,皮损鲜红并伴有渗出㊁糜烂,似湿疹样改变,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为主要治法,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合凉血活血汤加减㊂黄连解毒汤始见于‘肘后备急方“,由黄连㊁黄芩㊁黄柏㊁栀子4味中药组成,湿热化毒所致疾病均可临证加减,可治热甚发斑㊂黄连为君,入上焦清心火,又可清中焦湿热;臣以黄芩祛上焦湿热,黄柏泻火解毒,除下焦湿热;栀子可泻热凉血,导湿热下行,用为佐使㊂诸药相伍,取其清热祛湿㊁泻火解毒之意㊂李艳等[31]研究发现,以黄连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PV患者,可明显提高甲氨蝶呤的疗效㊂凉血活血汤[4]为赵炳南老先生治疗银屑病的经典方剂,方中紫草㊁生地黄㊁赤芍㊁生槐花㊁白茅根清热凉血,紫草又可解毒除湿,生地黄顾护阴液;加以丹参活血解毒,鸡血藤活血通络,以免热壅血滞㊂此方名为治血,但兼顾了津液的病理改变㊂两方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㊂若瘙痒剧烈,可加用苦参㊁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㊂姚琨琳[32]治疗银屑病湿热蕴积者常选用泽泻㊁萆薢㊁薏苡仁以泻热利湿,通络和营㊂孙玉信教授[33]常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本病,方中黄芩清热燥湿,土茯苓渗湿解毒,亦重视湿邪的处理,是以皮肤湿疹样症得除㊂4.3 静止期 行气活血,祛湿化痰,通络散结PV发展至静止期,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皮损肥厚暗红,经久不消,当以行气活血,祛湿化痰,通络散结为主要治法,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半夏㊁陈皮㊁浙贝母㊁鳖甲㊁地龙㊂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即四物汤加桃仁㊁红花组成,此方血瘀能行㊁血虚能补㊁血燥能润,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㊁行气㊂方中桃仁㊁红花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可通利血脉以化瘀消斑,共为君药;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臣以当归㊁熟地黄㊁白芍养血润燥;川芎辛温走窜,擅能行气活血,是为佐药,使补中有行,气血同调,诸药配伍得当,使气机畅㊁瘀血祛㊁新血生㊂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瘀证患者的血液粘稠㊁凝聚的状态[34];桃红四物汤具有抗炎作用[35],治疗气滞血瘀型PV安全有效[36]㊂解发良教授认为本病皮损难消㊁鳞屑厚浊乃痰湿为患,从痰湿论治,收效确切[37]㊂故加用半夏㊁陈皮,取 二陈汤”之意,以行气燥湿化痰,加用浙贝母化痰散结㊂皮损顽固不愈,可予血肉有情之品鳖甲㊁地龙通络散结㊂‘血证论“载: 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㊂”血瘀日久,可化为痰水,故应痰湿瘀同祛㊂全方合用,使得气机调畅㊁痰湿祛除㊁血行脉通㊂4.4 退行期 益气养血,润燥祛湿气血两虚,燥湿互化是退行期PV最常见的病机,症见皮损淡红,鳞屑黏滞干燥㊂此期气虚易感外邪,而致急性发病,为疾病转归的关键时期,故应全面把握病机,准确施治,可选用当归饮子合滋阴除湿汤加减以益气养血,润燥祛湿㊂当归饮子出自‘济生方“,由四物汤合荆芥㊁防风㊁黄芪㊁白蒺藜㊁何首乌㊁炙甘草组成,可用治各类皮肤疾患日久,伤及阴血者㊂方中四物㊁何首乌滋阴养血为君;荆芥㊁防风㊁白蒺藜走表祛风止痒,共为臣药;佐以黄芪补中益气,可助正托邪;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以达养血益气,祛风止痒之效㊂现代研究显示,当归饮子治疗PV疗效确切,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生㊁抗炎㊁调节免疫㊁改善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等[38]㊂张志明教授[39]治疗本病亦注重补益正气,常用黄芪㊁当归托毒外出㊂滋阴除湿汤为中医皮科泰斗朱仁康先生治疗慢性湿疹的经验方,根据异病同治之理可用治此期PV㊂方中以生地黄㊁玄参滋阴兼清解余热;当归㊁丹参养血润燥;茯苓健脾渗湿,加以泽泻增强除湿之功;地肤子㊁蛇床子祛湿止痒,此8味中药合用,滋阴与除湿并重㊂两方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祛湿止痒之效㊂‘医原“曰: 水流湿,火就燥 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 夫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论述了燥㊁湿的形成及相互转化的关系㊂刘红霞教授[40]总结西北地区的PV患者多为燥湿相兼体质,辨治时亦滋阴㊁除湿并重,扶正㊁祛邪同用,常以茯苓㊁党参㊁苍术健脾燥湿,生地黄㊁天冬养阴生津㊂5 结语PV病机复杂,气㊁血㊁津液动态的异常变化是形成其不同临床表现的物质基础㊂本文着眼于气血津液之整体,以辨血治血为主线,关注气㊁津液之合病,气的异常表现为多种原因所致的气机郁滞化火,伏于血分,PV后期主要表现为气虚;津液的病理变化为输布障碍而生痰湿,且湿邪贯穿始终,进行期从热化,静止期与瘀相合,退行期从燥化并兼有津亏㊂临证中需把握主要病机,并综合分析,方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㊂有学者依据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分型论治,突出外邪的传变及全身症状,但忽略了内在病机与皮肤科以皮损为主的专科辨证体系㊂邓丙戌教授亦提出 辨血为主,全面反映”的辨治思路㊂因此,本文应用气血津液综合辨证进行分期论治PV,分析各期的皮损表现与兼症,可进一步完善 从血论治”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23的方案,使治疗思路更为完整㊂参考文献[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10.[2] Biondi O C,Scarpa R,Pucino A,et al.Psoriasis and psoriaticarthritis.Dermatological and rheumatological cooperative clinicalreport[J].Acta Derm Venereol Suppl(Stockh),1989,146:69⁃71.[3] Griffiths C E M,Walt J M,Ashcroft D M,et al.The global stateof psoriasis disease epidemiology:a workshop report[J].British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7,177(1):e4⁃e7.[4]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11⁃229.[5] 王闯,尚洪宇,曹译文,等.赵炳南白疕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8(9):1510⁃1511.[6] 宋坪,李博鉴.从血论治诸法合用 朱仁康研究员治疗银屑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1⁃2.[7] 张广中,王萍,王莒生,等.2651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2008,49(10):894⁃896. [8] 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200⁃203.[9] 栾淑贞,陈宇翔,纪云清,等.周冬梅运用赵炳南除湿经验方治疗银屑病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9,38(9):866⁃868. [10] 刘朝霞,刘红霞.刘红霞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70⁃671.[11] 杨越.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12] 田代华.黄帝内经㊃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0⁃111.[13] 金起凤.牛皮癣的中医治疗[J].中国农村医学,1989,18(6):31⁃33.[14] 杨雪琴.银屑病心身疾病属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J].武警医学,2006,17(7):483⁃486.[15] CHEN K,WANG G,JIN H,et al.Clinic characteristics ofpsoriasis in China:a nationwide survey in over12000patients[J].Oncotarget,2017,8(28):46381⁃46389.[16] Raychaudhuri S P,Rein G,Farber E M.Neuropathogenesis andneuropharmacology of psoriasis[J].Int J Dermatol,1995,34(10):685⁃693.[17] 杨素清,陈嘉,王姗姗.王玉玺教授从湿论治银屑病经验[J].四川中医,2021,39(10):13⁃16.[18] 徐景娜,白彦萍.论白彦萍教授 辨血为主,血分湿蕴”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2):212⁃214.[19] 杨雪松,罗光云,叶建州.银屑病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9,34(9):1429⁃1430.[20] 张晓红,颜志芳.庄国康教授运用活血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573⁃3575. [21] Creamer D,Allen M H,Sousa A,et al.Localization of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and micro vascular expansion in activeplaque psoriasis[J].Br J Dermatol,1997,136(6):859⁃865.[22] 沈志鸿,毛维翰,施虹敏,等.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4,14(3):238⁃241. [23] 周红梅,蔡玲玲,李元文,等.浅析以痰湿为主要病机的银屑病治疗[J].环球中医药,2021,14(12):2245⁃2247. [24] 杨素清,张婷婷,闫景东.王玉玺教授从 风”论治银屑病的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60⁃461. [25] 底大可,朱清华,曲永彬,等.中医体质类型与上感后银屑病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9):140⁃142.[26] 张金超,陈朝霞,李萍,等.银屑病 燥湿互化”的病机理论与血分辨证”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7):1682⁃1684.[27] 阮智通,底婷婷,王燕,等.论银屑病病机中的燥湿互化[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9):846⁃848.[28] 张学军,陈珊宇,王福喜,等.寻常型银屑病遗传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6):383⁃385. [29] 郭心愿.犀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IL⁃6㊁TNF⁃α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30] 庄洪建,庄烁.凉血消银汤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4):1⁃5.[31] 李艳,周继福.黄连解毒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8例[J].河南中医,2014,34(1):101⁃102.[32] 姚琨琳.消风散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8例[J].江苏中医药,2003,24(6):35⁃36.[33] 张晓娜,袁利梅.孙玉信教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证经验[J].光明中医,2022,37(3):402⁃404.[34] YAO J.Acupuncture theory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removing stasi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J].Zhongguo zhenjiu=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5,35(4):389⁃392.[35] WU C J,CHEN J T,Yen T L,et al.Neuroprotection by th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o⁃Hong⁃Si⁃Wu⁃Tang,against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nduced Cerebral Ischemia inRat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2011(4):803015.[36] 周颖,史宝娜,沙扬.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治疗气滞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4):130⁃132.[37] 邱四君,马珂,邓静,等.解发良教授辨治顽固性银屑病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4):427⁃429. [38] 罗楹,刘柳,茹意,等.当归饮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0):2223⁃2225. [39] 李赋,张志明,宋忠阳,等.张志明教授辨治银屑病经验撷英[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8):36⁃38.[40] 刘朝霞,刘红霞. 调理阴阳,以平为期”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辨证思路[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6):364⁃366.(收稿日期:2022⁃05⁃15)(本文编辑:韩虹娟)。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王敏 东 刘 红燕。
1 5 g , 白茅 根 1 5 g , 大青叶 l O g , 连翘 l O g , 白鲜皮 1 5 g , 鸡 血藤 1 0 g , 栀子 6 g 。 上 方 服 7剂 ( 同 时 嘱 其 避 免 进 食
辛辣 刺 激性食 物 ) , 无 新 皮 疹 出现 , 瘙痒减轻 , 现 胃脘 部不 适 , 服 药后恶 心。原方去 紫草加 茜草 1 5 g , 玄 参 1 0 g , 白花 蛇舌 草 1 0 g , 继服 1 5剂 , 皮 疹全 部 消退 , 无 恶
临 床 表 现
皮损 初期 为红 色 丘 疹 或斑 丘疹 , 粟 粒 至 绿 豆大 小 ,
以后 可逐 渐扩 大融 合 成 红 色斑 片 , 境 界 清楚 , 基 底 浸 润
明显 , 皮损 表 面覆 有 多 层 银 白色 鳞 屑 , 易 刮 除 。去 除表 面鳞 屑可 见一 层淡 红 色 发 亮 薄 膜 , 再 刮 除 薄膜 , 出 现筛 状小 出血 点 , 称为 “ 点状 出血 现 象 ” 。 白色鳞 屑 、 发 亮 薄 膜 和点状 血是本 病 的临 床特 征 。
方 药 应 用 中国民间疗法
CH1 N A’ S N AT U R OP AT H  ̄ F e b 2 0] 4 .Vo 2 l 2 No 2
生槐 花 3 0 g , 生地 黄 1 0 g , 紫草 1 0 g , 牡丹皮 1 0 g , 赤 芍
寻 常 型银 屑病 的 中医辨证 治疗
全 区域 内 可 见 中 性 白 细 胞 构 成 的 小 脓 肿 , 称 Mu n r o 氏
治则 : 滋 阴润燥 , 养 血祛 风 。 方药 : 用 白疙 二 号 方 加 减 。鸡 血 藤 、 生 地黄、 土 茯 苓、 当归 、 丹参 、 蜂房 、 麦冬 、 天 冬 。进 行 期 红斑 明显 者 , 加生 石膏 、 知母 ; 皮损肥厚者 , 加丹参、 棱、 莪术 ; 红 斑 色淡 者 , 加 当归 、 何 首 鸟; 咽痛者 , 加玄参 、 板蓝根 ; 瘙 痒 明显 者 , 加苦参 、 白蒺藜 ; 便 秘者 , 加 大青 叶 。 例 2 .患者 , 女, 4 9岁 , 2 0 l 0年 1 O月 1 7日就诊 。躯 十、 四肢起 红 色 皮 疹 、 斑块 , 脱 大 量 银 白色 皮 屑 1 4年 。 患者 1 0年前 曾服 用迪 银 片治愈 , 半 年后 复发 用迪 银 片 、 郁金 银 屑片 等好转 , 一 直末 愈 。症 见 : 四肢 、 躯干 大小 不 等红 色斑 块 , 上 覆 银 白色 鳞 屑 , 皮 损肥 厚, 部 分 融 合 成 片, 搔抓 后大 片鳞 屑脱 落 , 强 行剥 离 基 底 色 红 且 有 筛 状 出血点 。指 甲薄 脆 , 大 便 秘 结 。脉 细 , 舌 苔 薄 白, 质淡 。 辨证 为 血虚 风燥 。宜 滋 阴润 燥 、 养 血润 肤 。方 药 : 生 地 黄 1 0 g , 麦冬 1 0 g , 天冬 1 0 g , 知母 1 0 g , 当归 1 0 g , 丹 参 1 5 g , 鸡血 藤 1 5 g , 郁金 1 0 g , 莪术 l o g , 土茯 苓 1 , 5 g 。 上 方连 服 l O剂 , 皮 损 明 显变 薄 , 瘙痒减 轻, 食 欲欠佳。 原 方加 炒 白术 1 0 g , 桑 白皮 1 0 g , 去土茯苓 后再服 1 0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型
症见:红斑,渗液或继发感染,奇痒,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体倦乏力,胸闷食少,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薏苡仁、滑石、土茯苓、白鲜皮、萆薢、金银花、茵陈各15克,车前草10克,黄柏8克,苍术、甘草各6克。

热偏盛加蒲公英15克,龙胆草、栀子各8克;湿热盛加苦参、泽泻、猪苓各7克。

血瘀型
症见: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舌质黯红或青紫,或见瘀斑、脉细涩。

治则:活血、祛瘀、润燥。

处方:丹参、白花蛇舌草、牡蛎、珍珠母各15克,三棱、莪术、红花各6克,玄参、玉竹各7克。

血虚型
症见:疹色不鲜红,鳞屑干燥,或少许新疹出现,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或缓。

治则:养血祛风、润燥。

处方:生地、熟地、玄参、乌梢蛇各10克,鸡血藤、制首乌各15克,当归、丹皮、白蒺藜各8克,僵蚕6克,红花4克。

有热象加知母、天冬、麦冬各8克;瘙痒明显加白鲜皮15克。

血热型
症见:皮疹不断增多,颜色红,鳞屑干燥而厚,瘙痒较甚,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凉血清热、解毒。

处方:水牛角(先煎)、生地、蒲公英各15克,白花蛇舌草、紫草、白鲜皮、虎杖各10克,玄参、丹皮各8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5克;咽喉痛加山豆根、板蓝根各10克。

(胡佑志)
来源:中国中医报。

2022年版白疕病(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白疕病(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的住院患者。

一、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白疕(TCD编码:BWP1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ICD-10编码:L40.00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寻常性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第3版(李慎秋、陈兴平、周礼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1.原发损害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淡红色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

病程中皮损形态可有点滴状到钱币状再到地图状演变。

边界清,常伴程度不等的瘙痒。

2.皮损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

头发上损害常致毛发成簇状外观,但不伴脱发。

3.少数病例可累及睑缘、口唇、颊黏膜、龟头及包皮。

4.甲板常呈点状凹陷,亦可变黄、增厚及指甲剥离。

5.一般为冬重夏轻,常反复发作。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临床常见证候: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寻常性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与《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第3版(李慎秋、陈兴平、周礼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白疕(寻常性银屑病)和寻常性银屑病(ICD-10编码:L40.000)。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摘要:准确的分析银屑病的实际分类、辩证实质的技术标准,对银屑病进行诊断分析治疗,确定实际认知理解的过程。

根据中医知识和相关临床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尽可能的提升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证治疗的综述标准和过程,对寻常型的银屑病进行研究。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辨证分析引言银屑病在中医中又称为白疕,是一种慢性类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鳞屑,可见出血点,皮肤出现就诊,色白、痒。

根据患者实际的临床标准,准确的分析寻常、关节实际的病症变化,明确实际寻常银屑病的发多发性和辩证论述标准。

本文将针对寻常型银屑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综述标准和研究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实际治疗过程的合理性,确定对于不同患者可以采用的不同中药方子,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确保实际治疗符合医生的治疗目标和需求,提高对患者治疗水平和心理疏导上的治疗管理,稳定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合理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对于中医治疗的认识程度,明确实际治疗的合理性,确保银屑病治疗综述的合理性。

1 辩证分型标准银屑病中相关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且存在相互作用的遗传病变问题。

需要根据实际的免疫接入导通方式,分析实际角质层细胞增生引起的情况。

按照中医实际的病发多种因素进行判断,确定患者体热亏虚的情况,皮肤失去养分过多,出现血气淤滞症,主要表现为热毒积蓄,风寒湿痹等,火毒旺盛等现象。

2 辩证治疗分析方法2.1 血热内涵治疗法可以采用地丹凉血汤治疗,土茯苓30g、生槐花30g、白茅根30g、生地30g、板蓝根30g,丹参15g、紫草15g、赤芍15g、丹皮15g、鸡血藤15g、玄参15g,熟大黄10g。

按照实际配合标准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血浆sVCAM1有所改善,治疗后,sVCAM1水平明显下降,凉血降温,实现对机体的有效调节作用。

按照此方辨证施治的进行治疗,临床中,选用加减方式,土茯苓15g、生槐花15g、白茅根15g、生地15g、板蓝根15g,北豆根、黄芩、威灵仙、虎杖、生甘草、生槐花各10g,丹参12g。

银屑病的中医辨病论治

银屑病的中医辨病论治

第七章银屑病的中医辨病论治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1.孙瑞珍等(上海解放军第41l医院)报道用“抗银冲剂”。

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苦参、紫草、草河车、丹参、黄芩、生甘草等。

将上药提制成颗粒剂,每袋36g(相当于生药115g)。

服用方法:每次18g(半袋),每日2次,冲服,儿童减半。

采用抗银冲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04例,其中有家族史者12例。

部分患者外用10%尿素霜涂于手及上肢暴露部位皮损。

1~3个月后评定疗效。

结果:基本痊愈39例、显效14例、有效4 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

其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5例为消化道症状、l例头痛,1周后消失。

停药后未见反跳,复发时再用该药仍有效。

2.贾中华等(寿光市皮防站)报道对寻常型银屑病用中药冲剂治疗。

生地黄30g,丹参30g,生槐米15g,板蓝根15g,土茯苓15g,雷公藤15g,紫草10g,赤芍10g,丹皮10g,鸡血藤10g,乌梢蛇10g。

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每包15g,成人每次2包,每日2次。

用上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49例,结果,痊愈75例、基本痊愈181例、显效35例、有效4 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达96%。

3.崔栓效报道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内服药物:生地黄30g,白茅根:30g,土茯苓30g,板蓝根30g,丹参3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15g,土贝母15g,皂刺15g,青黛10g,甘草10g。

外用洗药:芒硝60g,生大黄30g,土槿皮30g,透骨草30g,白矾30g。

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46例。

结果,痊愈35例、显效76例、好转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8%。

4.陈苏(江苏徐州市中医院)报道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生地黄30g,生槐花30g,白鲜皮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银花20g,土茯苓15g,丹参15 g,菝葜15g,丹皮12g,赤芍10g,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0g。

加减:血热风燥型加水牛角(冲服)15g,紫草12g。

银屑病综述

银屑病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概况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难治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

本病以皮肤起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免疫缺陷病发病率上升等因素,使银屑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本病危害较大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银屑病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本病,笔者查阅并复习了近十年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一、治疗概况与进展(一)中医药治疗1.辨证论治中医认为银屑病发病多由内有血热,外受风邪,而致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皮肤潮红、脱屑;风燥日久,伤阴伤血,而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叠起白屑。

治疗总以清热凉血,养血活血,祛风润燥止痒为主,又因银屑病的不同分期及分型而各有侧重。

王雅娟[1]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论治,拟活血通络汤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5%。

陈苏[2]将银屑病分为血热风燥型、血虚风燥型、瘀滞肌肤型三型,共治疗132例,总有效率90.2%。

李寿甫[3]据银屑病发病及症候的特点,运用脏腑辨证分为肺经风热型、心经血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血虚型及肾经瘀热5型,中药治疗为主,共观察1000例,总有效率89.4%。

著名中医赵炳南将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进行期) 和血燥型(静止期) , 分别予清热凉血活血的白疕1 号方和养血润肤活血散风的白疕2 号方加减治疗, 并配合外用药, 治疗200例, 治愈与基本治愈率达98.5%。

朱仁康〔4〕根据银屑病病理特点与癌类似, 均有细胞过度增殖, 将该病分为血热风燥和血虚风燥型, 治疗108 例, 有效率为94.4%。

2.专方专用王雅娟应用活血通络汤(紫草、青黛、土鳖虫、蝉衣、丹皮、半夏、陈皮、黄连、厚朴各10g, 地龙、地肤子、白鲜皮、当归各15g)。

血热型在本方基础上加赤芍、桑白皮, 加重紫草, 青黛用量可达30g。

血瘀型加丹参, 红花。

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1 . 瘀滞肌肤型 .3 2 相 当 于 银 屑病 静 止期 , 程 较 长 , 治 病 久
不愈者 。 皮损肥厚浸润 , 色暗红 , 颜 经久不退 , 舌质黯或有瘀 斑、 瘀点 , 脉涩或细缓。 治宜活血化瘀 。 方用 : 桃仁 1g红花 0、
1g 当归 1g 丹 参 2 g三 接 1g莪 术 1 g鸡 血 藤 3 g赤 5、 5、 0、 0、 0、 0、
4 结 语
本文的研究结果说 明胺碘酮 与美托洛尔 的联合使用对 比单独的使用胺碘 酮治疗心律 失常患者 的效 果更为 明显 , 本文所 描述 的联合用 药 的方式在 临床 中没有 出现不 良反 应, 据此笔 者认 为 , 对于快速心 律失常患者来 说 , 碘酮与 胺
心 电 生 理 杂 志 编 辑 委 员 会 . 碘 酮抗 心 律 失 常 治 疗 应 用 指 南 胺 『_ J中国心脏起 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0 , 0 :6 . 1 2 83 ) 9 0 6 7 【】 张七 一, 宴平 . 2 王 心血 管合理 用药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人
中 医辨 证 治 疗 寻 常 型 银 屑 病 疗 效 观 察
刘 子 航
( 口市 中医 院 , 周 河南 周 V ,6 0 0 14 6 0 )
【 关键词 】 寻常 型银屑病; 中医治疗
银 屑病 是 一 种 常 见 的慢 性 复 发 性 炎 症 性 皮 肤 病 , 目前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中医药 行业标准 》 中医皮肤病证诊 断 中《 疗效标准》 。治愈 : 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 9 %以上 ; 5 好转 : 皮 损消退 5 %以上 ; 0 未愈 : 皮损消退不足 5 %。 0 2 治 疗 结 果 15例 血 热 风 燥 型 患 者 治 愈 1 1 ,好 转 . 2 7 4 例 3 4例 ;3例血 虚风燥 型患者治愈 3 例 , 6 1 好转 3 例 ; 2 瘀滞肌 肤型4 7例患者治愈 9例好 转 2 0例 , 治愈 1 未 8例。治疗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摘要:笔者通过对近年来中医皮肤类教材以及相关各类文献的研读、学习,对银屑病的分型、辩证论治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论述。

以求对银屑病的诊断、治疗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将中医药知识和前人的经验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银屑病;白疕;中医;辨证论治;综述【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525-02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疕,白疕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因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点,如匕首刺伤皮肤之状而得名。

[1]中医文献记载有“松皮癣”、“干癣”、“蛇虱”、“白壳疮”等病名。

肤如疹疖,色白而痒,搔起白皮。

[2]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包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9%以上。

[3]寻常型银屑病较为多发,这里主要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辩证论治进行综述。

1 辩证分型西医来说,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通路最后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增值引起的[3]。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营血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

根据历代中医名家经验总结,寻常型银屑病一般分为3型:血热内蕴证、血虚风燥证和气血瘀滞证,特殊型有湿毒蕴积证(脓胞型)、风寒湿痹证(关节病型)、火毒炽盛证(红皮病型)。

2 辩证施治2.1 血热内蕴证:《中医外科学》[1]中此型用方消风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闫平珍,石丽莉[4]自拟地丹凉血汤治疗此型银屑病,拟方如下:生地、白茅根、土茯苓、生槐花、板蓝根各30g,丹皮、紫草、赤芍、丹参、鸡血藤、玄参各15g,熟大黄10g。

闫平珍等以此方做对照试验,结果治疗前血浆svcam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经地丹凉血汤治疗后,svcam1水平随着病情好转而显著下降,表明地丹凉血汤可能对其水平起着调节作用。

治疗总有效率89.58%。

李博钅监[5]用克银1号方或克银3号方加减药,拟方如下:土茯苓、白鲜皮、草河车各30g,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15g(或板蓝根15g或大青叶15g),北豆根、黄芩、威灵仙、虎杖、生甘草、生槐花各10g,丹参12g。

文中举辛某病案,病案辩为血热内燥型银屑病,用此方加减,服药30余剂后,病情稳定。

沈阳第七人民医院[6]治予凉血四根汤,拟方如下:紫草根25g,茜草根、白茅根、板蓝根各20g。

以凉血四根汤做对照试验,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高切、低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下降,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效果显著。

李志鸿、金娟等[7]拟方用药如下:生地黄、赤芍、紫草、茜草、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荆芥、防风、蝉蜕。

进行对照试验,用此方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1%。

马民凯、马红建[8]等用凉血解毒汤治疗此型,拟方如下:生槐花30g,白茅根30g,紫草15g,赤芍15g,生地黄15g,丹皮15g,丹参15g,扳蓝根30g,大青叶30g,金银花15g,连翘12g,白鲜皮15g。

进行对照试验,应用凉血解毒汤的实验组有效率为85.37%。

冯方梅等[9]用凉血消银丸治疗此型,主要药物组成:水牛角、双花、丹皮、赤芍、生地、板兰根、槐花等。

进行对照试验,用此方的治疗组有效率为73.63%。

纵观各医家用药,对血热内蕴证的银屑病,虽然各家具体用药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治则不外凉血、解毒、消斑。

疗效确切。

2.2 血虚风燥证:《中医外科学》[1]中此类证型用当归引子加减。

周德瑛等[10]予养血消银解毒饮加入养血润肤之品治疗此型,药用:制何首乌、当归、鸡血藤、生地、白术、茯苓、虎杖、蚤休、土茯苓、苦参、白鲜皮、全蝎。

进行对照试验,实验组用此方,有效率85.37%。

唐敬东等[11]以养血润燥治疗此型,拟方如下:熟地30g,白芍20g,当归、首乌、蜂房、天冬、麦冬、白鲜皮各15g。

做对照试验,用此方的实验组有效率为78.6%。

刘和平、孟凡颖等[12]养血润肤汤治疗此型,拟方如下:鸡血藤20g、当归15g、丹参15g、天冬15g、麦冬10g、生地15g、土茯苓30g、蜂房6g。

脾虚者加白术、茯苓;风盛痒甚者加白藓皮、刺蒺藜、苦参。

进行对照试验,实验组用此方,有效率为95%。

赵炳南[13]用白疕2号,养血润肤,活血散风,用药如下:鸡血藤、土茯苓、当归、干生地、威灵仙、山药、露蜂房,治疗效果显著。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14]治疗此型,拟方如下:生地黄30g,玄参30g,麦门冬15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30g,土茯苓30g,连翘15g。

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蒲兴明等[15]用养血润燥法治疗此型,拟方如下:黄芪、白花蛇舌草各20g,当归、制首乌、白蒺藜、沙参、花粉各15g,蚤休、红花、生地、玄参、知母、黄柏、紫草各10g,大黄8g,甘草6g。

治疗血虚风燥证患者32例,有效率96%。

纵观各医家对血虚风燥证银屑病的辩证用药,不离养血润燥之治则,用药多有当归、地黄等补血润肤之品,治疗效果显著。

2.3 气滞血瘀证:《中医外科学》[1]中用方当归饮子加减。

太原市人民医院[16]治疗此型,拟方如下: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当归10g、苦参10g、银花20g、大青叶15g、牛蒡子15g、丹参5g、红花5g、三棱5g、莪术5g、防风5g、蝉蜕5g、鸡血藤15g、白花蛇舌草15g。

回顾性研究52例气血瘀滞证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6.4%。

徐淑敏[17]用张佩芳血瘀证方治疗此型,拟方如下:三棱15g,莪术15g,丹皮25g,石见穿10g,鬼箭羽10g,茜草10g,八月扎10g,小青皮10g,寻骨风10g,土茯苓30g,白鲜皮20g,凌霄花10g。

徐淑敏临床应用中平均治愈率61.8%。

杨洪浦[18]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用药如下:生地、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枳壳、桔梗、蝉蜕、乌梢蛇、甘草。

用此方治疗病例23例,总有效率100%。

韩崇治[19]疗气血瘀滞型银屑病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用:当归、牡丹皮、桃仁、红花、川芎、忍冬藤、郁金、赤芍、丹参、蚤休、徐长卿、白花蛇舌草。

进行对照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18%。

武军等[20]治疗此型药用:黄柏、黄连、黄芩、生栀子、麦冬、北沙参、生石膏、生地、丹皮、丹参、犀角、赤芍、甘草。

进行对照试验,总要效率达93.44%。

陈励等[21]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此型,拟方如下:益母草30g,连翘20g,当归20g,桃仁、红花、白术、茯苓、莪术、皂角刺、露蜂房各10g,川芎、全蝎各6g。

进行对照试验,治疗组采用次方有效率为82.5%。

纵观各医家对气滞血瘀型银屑病的辩证用药,多用莪术、桃仁及生地等行气活血、养血之物,以凑行气、活血、消斑之效,效果显著。

3 总结现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影响自身美观。

患者为此总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患病人群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来说,西医方面,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治疗的长期效果也不甚理想。

中医治病,讲求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在治疗银屑病方面有其一定的优势,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近期治疗效果和长期治疗效果显著。

笔者通过研读、学习一些近期有关银屑病治疗方面的文献,总结、记录和学习了多位前辈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辩证、分型和组方。

以期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运用相关知识和前辈们的临床经验为患者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1] 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2012年8月第3版,188[2]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2007年7月第2版,183[3]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2011年11月第7版,143[4] 闫平珍,石丽莉,《地丹凉血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48例》[j],2012,32(6),699-700[5] 刘丽涛,《李博钅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j],2007,48(2),121-122[6] 白英华,《凉血四根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33-14344.徐国强,《银屑病中医症治浅析》[j],世界中医药,2010,5(1),56-57[7] 李志鸿,金娟,《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1,39(3),135-136[8] 马民凯、马红建,《凉血解毒汤治疗急性期银屑病4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68[9] 冯方梅、韩善文,《凉血消银丸治疗银屑病血热型11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7-8[10] 周德瑛、张丰川、李元文、李楠、付蓉,《养血消银解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30-1431[11] 唐敬东,《银屑病辨证分型与中医治疗》,吉林医学,2011,32(27),5767-5768[12] 刘和平、孟凡颖,《自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燥型银屑病4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5),66[13] 黄国坚,《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山西中医,2008,24(4),54-55[14] 历志、刘丽红、张淑英,《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中医药信息,2005,22(5),27-28[15] 蒲兴明,《养血润燥方法论治银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6),55-56[16] 李庄原,《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8),693-694[17] 徐淑敏,《银屑病的中医临床综合治疗经验》[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2(12),192-193[18] 杨洪浦,《银屑病的中医治法概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5),695-696[19] 韩崇,《中医治疗银屑病7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1),78-79[20] 武军、王春艳,《中医治疗银屑病6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33),114-115[21] 陈励,《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银屑病4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6),1078-10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