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四章第五节几何公差的标准与选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四章

(a)
(b)
图4-27 螺纹大径、小径的标注
5.限定性规定
需要对整个被测要素上任意限定范围标注同样几何特征 的公差时,可在公差值的后面加注限定范围的线性尺寸值, 并在两者间用斜线隔开,如图4-28(a)所示。
如果标注的是两项或两项以上同样几何特征的公差,可 直接在整个要素公差框格的下方放置另一个公差框格,如图 4-28(b)所示。
① 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轮廓面时: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 或其延长线,并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也可指向引出线的水 平线,引出线引自被测面,如图4-12所示。
(a)
(b)
(c)
图4-12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的标注
②公差涉及要素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箭头应 位于相应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如图4-13所示。
如,基准平面可用平台、平板的工作面来模拟;孔的基准 轴线可用与孔无间隙配合的芯轴来模拟;轴的基准轴线可 用V形块来体现等。其中,用来建立基准并与基准要素相接 触,且具有足够精度的实际表面称为模拟基准要素。
基 准
直接法
是指当基准实际要素具有足够的形状精度时,可直接 作为基准
的
体 现
分析法
是指对基准实际要素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用 图解法或计算法确定基准的位置
目标法
(是a)指零件上与加(工b或)检验设备相接触的点(、c线)或局部区 域,用来体现图满4足-7功模能拟要求法的的基基准准。体目现标法是指当设计图
样上规定某要素对若干基准目标的位置公差时,可按图样 标注的要求,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定的尺寸并以适当形 式的支承来体现基准。例如,由基准目标建立基准时,基 准“点目标”可用球端支承体现;基准“线目标”可用刃 口状支承或由圆棒素线体现;基准“面目标”按图样上规 定的形状,可用具有相应形状的面支承体现
第四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二民院

主要内容:
几何公差及检测
1)了解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2)了解 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其标注;
3)掌握各几何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形状;
4)掌握公差原则的涵义及应用;
5)掌握几何公差的选择;
6)了解几何误差的检测。
重点:1)几何公差的标注; 2)公差原则的涵义及应用;
3)几何公差的选择。
难点:1)几何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形状及含
图4-39 倾斜度(一)
图4-40 倾斜度(二)
四、位置公差 1.位置度( ) (1)图4-42,公 差带为直径等于 公差值Sфt的球 面所限定的区域, 该圆球面中心的 理论正确位置由 基准A、B、C和理 论正确尺寸确定。
图4-42 点的位置度
(2)如图4—43, a)给定一个方向 的公差时,公差带 为间距等于公差值 t,对称于线的理 论正确位置的两平 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线的理论正确 位置由基准平面A、 B和理论正确尺寸 确定。
动量。
1.平行度( / / ) (1)一个方向,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且 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图4-31 平行度(一) 面对线
图4-32 平行度(二) 面对面
(2)两个方向,公差带分别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1、 t2的两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即四棱柱)。该 四棱柱中心线平行于于基准平面。 (3)任意方向,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 径为公差值Φ 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4-34)。
二、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相 连,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为 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 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 尺寸线错开(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
第四章 形位公差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求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无或有 有 有 有 有
4-1
三、基准和基准体系
1、基准的概念 基准: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依据。 例如: 用平台的工作面来模拟基准平面; 轴的轴线可用V形块来体现。
4-1 2、基准的类型 1、按几何特征可分为三种: 基准点、基准直线、基准平面。 2、根据它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一基准 : 由一个要素(如一个平面、一条 轴线)建立的基准
1、当同一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一致时, 可以将这些框格重叠绘制,并用一根指引线引向被测要素。
4-1
2、不同被测要素有同一公差要求时,可以在同一指引线上 绘制多个指示箭头分别引向各被测要素。
4-1
3、结构和尺寸都相同的几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时, 可只对其中的一个要素进行标注,但应在该框格的上方说明被测 要素的数量。
4-1
(2)组合基准(公共基准):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共同建立而作为单基准使用的基准。
4-1
(3)成组基准:由某一要素组所建立的基准。 基准c即为四孔所建立的成组基准。
4-1
4-1
三,几何公差的意义和要素 几何公差是图样中对要素
的形状和位置规定的最大允许 的变动量。
控制要素的形状或位置, 均是对整个要素的控制。
4-2
标注示例
4-2
轮廓度公差和前述四个形状公差项目相比, 具有下列不同的特点: 1、公差带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2、当被测轮廓相对于基准有位置要求时, 其公差带相对于基准应保持指定的位置关系。
4-2
课本P71, 表4-1
4-3
线轮廓度或面轮廓度公差是对零件表面的要求 (非圆曲线和非圆曲面),可以仅限定其形状误差, 也可在限制形状误差的同时,还可对基准提出要求。 前者属于形状公差,后者属于方向或位置公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四章 几何公差及其检测

二、几何公差的特殊标注
第二节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第二节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第二节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形状公差与误差
03
第三节 形状公差与误差
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四项。形状公差 带是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一个区域。
第二节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是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被测要素与公差框格的一端相连。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 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第二节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3.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基准符号是带小圆的大写字母用细实线与一个涂黑(或空白)的三角形相连而成,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方 向如何,基准方格内的字母都应水平书写。基准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为避免引起误解,基准字母不采用E、I、 J、M、O、P、L、R、F。
第四节 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与误差
2.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用基准实际要素的理想要素来建立基准,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这是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检测中,基准的体现方法有模拟法、直接法、分析法和目标法4种,其中用得最广泛的是模拟法。
模拟法是用形状足够精确的表面模拟基准。
第四节 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与误差
第四节 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与误差
第四节 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与误差
方向公差带具有如下特点: (1)方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 (2)方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方 向公差后,通常不再对该要素提出形状公差要求。需要对被测要素的形状有 进一步的要求时,可再给出形状公差,
几何公差

图4-1 零件的几何要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4章 几何公差
几何要素可从不同角度分类 1.按存在状态分
⑴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它不存在任何误差。 ⑵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2.按结构特征分
⑴组成要素 :组成零件轮廓外形的 要素(如球面、圆柱面、圆锥面以及圆 柱面和圆锥面的素线)。
第一格: 几何公差符号
第三格及其以后框格: 基准代号及其它符号
公差值及有关附加符 号;
基准符号及有关附加 符号。
第二格: 公差数值及有关符号
AB
框格画法:细实线,两个字高的线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几何公差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框格中的 主要内容从左到右按以下次序填写: 公差特征项目符号; 公差值及有关附加符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4章 几何公差
(3)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或圆锥体的轴线时,则按下图所示方法标注 。
60°
C
图4-9
基准代号的连线应与 相应基准要素的尺寸线对 齐。
B
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或圆锥体轴线时的标注
基准代号的连线应与 相应基准要素的尺寸线对 齐。
中心孔或圆锥体的轴线为基准要素时的标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4、当一个以上的要素作为被测要素,如6个要 素,应在框格上方标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5、当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几何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 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指示箭头, 并分别与被测要素相连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几何公差要求,其标注 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绘制在一起,并引 用一根指引线。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 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如 图所示,表面必须位 于距离为公差值
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课件

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22
f 9 ( 3 4) 6.6格 5
由分度值0.02mm/1000mm,跨距200mm得:
1格=0.02 200=0.004mm 1000
f 6.60.004 0.0264mm 0.025mm
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19
(3)直线度误差的评定
例:某导轨直线度公差为0.025mm,用分度值为 0.02mm/1000mm的水平仪按6个相等跨距(200mm)测量机 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各测点读数分别为-5,-2,+1,- 3,+6,-3(单位格)。试判断该导轨合格与否。
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13
由于基准实际要素本身也存在形状误差,故在按基准实 际要素建立基准时,应以该基准实际要素的理想要素为基准, 而此理想要素的方向和位置,应按最小条件来确定。
按最小条件建立基准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14
基准要素的体现
(1)直接法:当基准实际要素的形状误差很小,其对测量结果
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为了实现零件的互换性要求,要求在 零件加工之后,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进行检测,所获得 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值应小于或等于公差值。因此涉及到形状 和位置误差的评定与检测问题。
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1
1.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1)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而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2)形状误差的评定
显然导轨不合格理学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23
(1)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按“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检测平面度误差就是以精密
几何公差_精品文档

几何公差几何公差是在工程制图和制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标准和限制方法,用于描述零件形状的允许偏离程度。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可装配性。
几何公差包括各种形状和位置公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倾斜度、同轴度等。
本文将介绍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和应用。
一、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几何公差是在工程制图中使用的一种标准,用于描述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要求。
它基于三个基本概念:形状要求、位置要求和公差。
形状要求是指零件表面的形状和结构特征,如平面、圆柱、球面等。
位置要求是指零件的位置和相对位置要求,如同轴、垂直、平行等。
公差是指形状和位置要求的容许偏差范围。
几何公差基于一系列标准和规范进行定义和应用,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几何公差的符号表示、计算方法和允许偏差范围等信息。
二、几何公差的符号表示几何公差使用一系列符号和标记来表示不同的公差要求。
常见的几何公差符号包括直线、平面、圆、圆柱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几何公差符号示例:1. 直线度(Straightness):以一条直线来描述零件表面的偏差。
符号为⌒。
2. 平面度(Flatness):以一个平面来描述零件表面的偏差。
符号为⌢。
3. 圆度(Circularity):以一个圆来描述零件轮廓的偏差。
符号为㏑。
4. 圆柱度(Cylindricity):以一个圆柱来描述零件轴线的偏差。
符号为⊙。
5. 倾斜度(Angularity):描述零件平面间角度的偏差。
符号为∠。
6. 同轴度(Concentricity):描述零件中心轴线的偏差。
符号为⊥。
以上只是几个常见的几何公差符号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符号和标记。
在工程制图中,几何公差的符号表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准确传达零件形状和位置的要求。
三、几何公差的应用几何公差在工程制图和制造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质量,还能够提高零件的互换性和可装配性。
几何公差选择原则

几何公差选择原则几何公差是指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零件的功能和相互配合的要求,对于尺寸、形状、位置等特征的允许偏差范围的规定。
正确选择几何公差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几何公差选择的原则。
第一、功能性原则。
在选择几何公差时,首先要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
必须确保公差范围内,零件可以正常工作,满足设计要求。
例如,在装配过程中,有些零件需要拆卸和重新装配,对于这些零件,必须选择适当的公差,确保其能够正确配合。
第二、经济性原则。
在制定几何公差时,应该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和制造成本,选择合理的公差范围。
不能为了追求精度而忽略了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和成本问题,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或成本增加。
因此,在选择几何公差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生产工艺和材料成本等因素。
第三、可靠性原则。
几何公差的选择要考虑零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如果公差范围太大,会导致零件之间或装配过程中的松动,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相反,如果公差范围过小,可能会导致零件无法装配或装配过程中受到损坏。
因此,选择几何公差时要确保零件能够牢固地连接,承受正常的工作负载。
第四、制造工艺性原则。
选择几何公差时,需要考虑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相应的生产设备。
不同的工艺方法和生产设备对于公差范围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公差。
例如,在精密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对公差范围的要求较高;而在粗加工过程中,公差范围可以相对较大。
第五、装配性原则。
在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个零件能够正确配合。
因此,在选择几何公差时,需要考虑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要求。
合理的几何公差选择可以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调整和修复工作。
综上所述,几何公差选择的原则是功能性、经济性、可靠性、制造工艺性和装配性等方面的考虑。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适合的几何公差范围,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考虑 专业标准
例如:与滚动轴承相配合孔、轴的几何公差项目, 在滚动轴承标准中已有规定;单键、花键、齿轮 等标准对有关几何公差也都有相应要求和规定。
二、选择适用的公差原则
选择公差原则时,应根据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充分 发挥公差的职能和选择该种公差原则的可行性、经济性。
三、确定几何公差的数值
当零件上某要素同时有形状、定向和定位精度要 求时,则设计中对该要素所给定的三种公差应符合:
T形状<T定向<T定位
f形状
t1 t2 A t3 A
H H f定向 f定位
A A
a) 形状、定向和定位公差
b) 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评定的最小包
标注示例:t1 < t2 < t3
容区域:f形状< f定向< f定位
Ⅲ Ⅰ Ⅱ
被测实际要素
f1 最小区域
f
❖轮廓要素的最小条件
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
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评定形状误差。当采用不同评定方法所
获得的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应以最小区域法作为评定结果的仲裁
依据。
被测实际要素
S
S
a) 评定直线度误差
直线与包容直线至少应高低高(低高低) 三点接触
• 几何公差划分为12个等级,1级精度最高,几何公差值 最小,12级精度最低,几何公差值最大。
• 总的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选取最经济的 公差值。
• 注意: –同一要素给出的形状公差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应 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螺栓连接:t= Xmin 式中 t—位置度公差;
Xmin—通孔与螺栓间的最小间隙。
螺钉连接:被连接零件中有一个零件上的孔是螺纹,而其余 零件上的孔都是通孔,且孔径大于螺钉直径,位置度公差用
下式计算:t= 0.5Xmin
三、基准的选择
• 选用零件在机器中定位的结合面作为基准; • 基准要素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大小,以保证定位稳定
❖优选第四章第五节几何公差 的标准与选用
• 2、减少检验项目
各项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各不相同,有单一控制 项目,如圆度、直线度、平面度,也有综合控制 项目,如圆柱度、位置度,选择时充分发挥综合控 制项目的功能,尽量减少图样的形位公差项目。
• 3、避免重复标注: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应选用测量简便的项目。
2.定向误差的评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
宽度或直径表示。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是按理想要素的方向来包容被测实际
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 f的包容区域。
S
被测实际要素
基准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
被测实际要素
被测实际要素
S
基准
S
α
基准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
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大小一 般是有区别的。其关系是: f形状< f定向< f定位
–若标注了圆柱度公差,则不再标注圆度公差
–标注了位置度公差,则不再标注垂直度公差
–同轴度公差常常用径向圆跳动公差或径向全跳 动公差代替。
–径向圆跳动是同轴度误差与圆柱面形状误差的 综合,故代替时,给出的跳动公差值应略大于 同轴度公差值,否则就会要求过严。
–4、考虑检测方便
检测方法是否简便,将直接影响零件的生产效率 和成本,所以,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 择检测方便的形位公差项目。如:阶梯轴:可用径 向全跳动代替圆柱度,同轴度误差。
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区别
(二)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
1.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是指测量时将被测实际要素与其
理想要素作比较,从中获得数据,以评定被测要素的几 何误差值。这些检测数据可由直接法或间接法获得。该 检测原理在几何误差测量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刀口尺(理想要素)
被测零件
2.测量坐标值原则
测量坐标值原则是指利用计量器具的固有坐标,测出实
• 未注同轴度公差值未作规定,可与径向圆跳动公 差相等。
• 未注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倾斜度、位置度和全 跳动的公差值均由各要素的注出或未注出的尺寸 或角度公差控制。
几何误差选用举例
第六节 几何误差检测原则
(一)几何误差的评定
1.形状误差的评定 最小包容区域法
最小包容区域法是用两个等距离的理想要素包容实际要素, 并使两理想要素之间的距离为最小,应用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 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是“最小条件”:即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 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 未注直线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各规定了H、 K、L三个公差等级,在标题栏或技术要求中注出标 准及等级代号。如:“GB/T1184—K”。
• 未注圆度公差值等于直径公差值,但不得大于径向 跳动的未注公差。
• 未注圆柱度公差不作规定,由构成圆柱度的圆度、 直线度和相应线的平行度的公差控制。
• 未注平行度公差值等于尺寸公差值或直线度和平 面度公差值中较大者。
可靠; • 选用加工比较精确的表面作为基准; • 尽量统一装配、加工、检测诸基准,以减少工件量具、
夹具的设计与制造误差,并方便测量。
例:图示零件:
1)若以中间轴颈为支承,两端安装传动件,以 中间为同轴度基准
2)若以两端为支承,中间安装传动件,以两端 公共轴线为基准
四、未注几何公差值的规定
• 为简化制图,对一般机床加工就能保证的几何精度, 不必在图样上注出几何公差,未注几何公差按以下 规定执行。
同轴度、对称度和跳动公差常用等级的应用举例:
公差 等级
应用举例
应用范围较广的公差等级。用于形位精度要求较高、
尺寸公差等级为IT8及高于IT8的零件。5级常用于
5、6、 7
机床主轴轴颈,计量仪器的测杆,汽轮机主轴,柱 塞油泵转子,高精度滚动轴承外圈,一般精度滚动 轴承内圈;6、7级用于内燃机曲轴、凸轮轴轴颈、
齿轮轴、水泵轴、汽车后轮输出轴,电机转子、印
刷机传墨辊的轴颈、键槽等
常用于形位精度要求一般、尺寸公差等级为IT9至 IT11的零件。8级用于拖拉机发动机分配轴轴颈, 8、9 与9级精度以下齿轮相配的轴,水泵叶轮,离心泵 体,棉花精梳机前后滚子,键槽等;9级用于内燃 机气缸套配合面,自行车中轴等
位置度公差应通过计算得出。如用螺栓作联接件,被联接 零件上的孔均为通孔,其孔径大于螺栓的直径,位置度公差 可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