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年度报告
2014年国内煤炭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国内煤炭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电力、钢铁、水泥等能源原材料需求显著降温,煤炭消费总体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煤炭消费增长基本停滞,煤炭库存长期处于高位,销售难度不断加大。
受煤炭需求疲软,煤炭库存持续高企等因素影响,2014年国内煤炭价格普遍大幅下降。
【关键词】煤炭库存价格煤炭消费增长基本停滞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宏观经济始终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7.4%,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同期新低,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7.1%,较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8%,创下2002年以来新低,较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9%,创下2000年以来新低,较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较上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7%,较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如不考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严重的2009年,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增速均创下1999年以来新低。
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电力、钢铁、水泥等能源原材料需求显著降温,煤炭消费总体受到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1-11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9%,较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创下1999年以来新低,其中受水电等其他电源电量增长较快影响,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0.3%,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次;1-11月份生铁产量同比仅增长0.4%,较上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如果除去金融危机影响较严重的2008年,生铁产量增速同样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低;1-11月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9%,较上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创下1991年以来新低;1-11月份,合成氨和尿素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9%和1.0%,而上年同期二者分别同比增长4.3%和8.4%,这是2011年以来二者再度同比双双下降。
2014年煤炭市场形势分析

2014年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告别篇)一、基本形势分析:1.国家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在2013年年末,初具转变雏形,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效果初步显现,新能源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2.在2013年中期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3个关于煤炭产业的“办法”、“意见”,取消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及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审批。
各地也按预期,匆匆出台了驰援煤炭产业“生存”的“积极”政策。
政府“救市”心态卓显;3.随着9月26日煤炭期货上市,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步入正轨,这将对市场运作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贸易为王”的势头汹涌而来,“大市场”格局迅速形成;4.2013年入冬以来,华北、华东地区雾霾天气加重,限制能源消费、环境综合治理的步伐加快;5.缅中油气管路的开通,使中国能源战略取得重大进展,西南地区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能源消费模式将随之转变;6.印度、越南等地经济加速,印尼能源产业政策调整,亚洲地区能源需求逐步增加。
欧洲地区对一次性能源的利用产生了新的认识,煤炭需求复苏,各个地区能源供给形势发生微妙变化。
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将会削弱;7.随着人工费用等成本的增加,世界能源运输成本将逐步增加;8.随着美国及西方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收缩,国际炒家对大宗商品的兴趣转淡:“羊毛”已剪,需另育“肥羊”;9.中国的国际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缅中油气管道开通及高铁战略的快速进展,使美国在亚洲、中东地区及世界其它各地逐步被“边缘化”,加之美国对国内能源开发政策的调整,美国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将逐步衰减;10.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深度调整,煤炭产业的产能释放与需求双增长,但需求的增速稍弱于供给,形成整体略为宽松的局面。
但局部地区的煤炭产业政策,导致局部地区(如贵州、湖南等)煤炭供应紧张;11.兖矿集团及神华集团尝试采用“主动价格”策略,意欲引领市场,取得初步效果。
大型煤炭企业意欲垄断竞争的愿望加强。
煤炭企业应对市场的手段日趋增多,市场话语权逐步增强。
2014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4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是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该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多个挑战和机遇,包括需求下降、环境压力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
下面是对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分析报告。
首先,2014年中国煤炭需求下降。
由于国内经济放缓和政府实施环保政策的影响,工业需求和电力需求减弱,导致煤炭需求下降。
此外,清洁能源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煤炭的使用,导致煤炭需求的进一步下滑。
其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环境压力增加。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大气污染治理要求的加强,煤炭企业被迫改善环境排放,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这给煤炭企业造成了额外的成本压力,并且一些小型煤矿由于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被迫关闭,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
再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竞争加剧。
面对需求下降和环保压力,煤炭企业开始调整市场策略,加强市场竞争。
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加大了对价格的压缩,导致行业内的价格竞争加剧。
同时,各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加强行业集中度。
最后,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为应对需求下降和环保压力,政府加大了对煤矿安全和环保的监管力度,推动了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加快。
据统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整体淘汰了一大批落后和违法煤矿,引导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了多重挑战和机遇。
需求下降、环境压力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都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市场策略,中国煤炭行业还是实现了一定的发展,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中煤协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4年7月22日)今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滑,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更加严峻。
一、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煤炭产销量持续下降。
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8.16亿吨,同比下降1.8%;其中:6月份2.98亿吨,同比下降2%。
全国煤炭销量17.27亿吨,同比下降2.1%;其中,6月份2.84亿吨,同比下降2.3%。
(二)进口处于高位。
上半年进口煤炭15987万吨,同比增长0.9%;出口316万吨,同比下降22.4%;净进口15671万吨,同比增加237万吨,增长1.5%。
在今年2~5月份单月进口连续下降后,6月份进口2505万吨,同比增长12%,环比增加104万吨。
分煤种看,前5个月褐煤进口3067万吨,同比增长19.5%,炼焦煤进口2532万吨,同比下降17.3%。
(三)煤炭发运增加。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1.5亿吨,同比增加779万吨,增长0.7%,其中6月份1.85亿吨,同比增加150万吨,增长0.8%。
主要发运港发运煤炭3.39亿吨,同比增长7.3%,其中6月份5725万吨,同比增长9.1%。
(四)库存居高不下。
到今年6月末,全社会库存已经持续31个月在3亿吨以上。
6月末,煤炭企业库存99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906万吨,可用23天;主要港口存煤5264万吨,比年初增长39%。
7月22日北方主要下水港秦皇岛、曹妃甸、京唐、天津、黄骅五港存煤量2400万吨,比年初增长56%,其中秦皇岛存煤740万吨、曹妃甸631万吨、黄骅港230万吨;南方主要接卸港广州港存煤325万吨,防城港590万吨。
(五)价格大幅下降。
7月18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42.4,同比下降17.1点,比年初下降19.4点,比历史最高点(2008年7月)下降80.4点,降幅36%。
2014.12.12王显政在2014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上的主旨报告

2014.12.12王显政在2014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上的主旨报告第一篇:2014.12.12王显政在2014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上的主旨报告王显政在2014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上的主旨报告发布时间:2013-12-17 9:48:01浏览次数:276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2013年12月12日上午)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4’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主要目的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交易平台,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研究探索新时期煤炭工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进一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值此之际,我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向山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煤炭工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参会代表、专家学者和会议组织机构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我国煤炭地位、作用和煤炭工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提升,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奠定了较坚实的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坚持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促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煤炭行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增强。
截止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年产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7家,总产量12.27亿吨,占全国的33.6%。
建成120吨以上的大型煤矿85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65%,其中年产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47处,产量近6亿吨。
2014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2013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管理经济学考试时间2014.06.15小组成员所在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董靖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目录1 行业介绍……………………………………………………………………1.1 行业定义…………………………………………………………………1.2 行业地位…………………………………………………………………2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2.1 行业特性…………………………………………………………………2.2 行业竞争…………………………………………………………………2.3 行业变革…………………………………………………………………3 煤炭行业供给分析…………………………………………………………3.1 供给总量分析………………………………………………………………3.2 供给影响因素………………………………………………………………4 煤炭行业需求分析…………………………………………………………4.1 需求总量分析………………………………………………………………4.2 需求影响因素………………………………………………………………5 煤炭行业预测分析…………………………………………………………5.1煤炭供求预测………………………………………………………………5.2利润前景分析………………………………………………………………煤炭行业分析报告1行业介绍1.1 行业定义煤炭行业主要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隶属于采矿业,主要是指从事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
从细分行业来看,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可分为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褐煤的开采洗选、其他煤炭采选。
1.2行业地位煤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014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2月目录一、2013:行业盈利低至历史低位,指数累计下跌36% (4)1、股价:06年以来最差,8月以来略有修复 (4)2、行业基本面:上半年弱势下行,3季度以来明显改善 (5)3、盈利水平降至历史最低,ROE较火电行业低6.5个百分点 (7)二、2014年:供需增速均回落,煤价或进入平稳期 (8)1、供给:新增产能逐步下降,运输或成为瓶颈 (8)(1)13年开始煤矿投资明显下滑,15年后产能或进入平稳期 (8)(2)铁路运输短期仍是瓶颈,14年新增运能较少 (9)2、需求:增速下台阶后的平稳,价格有望维稳 (11)3、企业盈利:减本控费支撑煤炭业务盈利,按目前煤价平均PE约24倍 12三、环保:清洁能源是趋势,但减排政策对需求短期影响有限 (15)1、雾霾天数创历史新高,各地纷纷出台治理政策 (15)2、产能淘汰仍是治理主要手段,涉及煤炭消费量约1.1亿吨 (16)3、清洁能源是未来方向,但煤炭占能源比重下降缓慢 (17)四、转型:新兴煤化工或成为方向,资金和盈利制约投资 (19)1、经营压力加大,煤炭企业业务模式单一亟待转型 (19)2、转型方向:煤化工(煤制气、煤质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层气 (22)3、中小煤企转型难,新项目盈利尚不确定 (24)(1)资金紧张 (25)(2)审批门槛高 (25)(3)盈利能力待验证 (25)五、并购:行业低谷可能逐步展开 (29)1、美国:消费回落后,大煤炭企业兼并联合成为趋势,集中度也快速上升 (29)2、中国:预计14年煤矿收购价格继续下降,十三五或进入并购时期 (33)六、供需面难超预期,关注转型和并购 (35)七、主要风险 (35)一、2013:行业盈利低至历史低位,指数累计下跌36%1、股价:06年以来最差,8月以来略有修复13年至今煤炭开采指数下跌36.0%(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分别下跌3.2%和4.6%),在所有板块中跌幅最大,是06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2014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化工产品品类繁多,化工投资有望维持高位 (5)1、产品种类多,供需不平衡 (5)2、国内化工投资有望维持高位 (7)3、工程企业市场份额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8)4、技术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国内工程企业相应受益 (10)二、煤化工是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资源特色决定了煤化工在国内的重要地位 (12)2、“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 (14)3、国家对煤化工的政策——适度发展 (16)三、国际能源价格与化工工程 (17)1、发展煤化工成本仍具有相对优势 (18)2、页岩气——临渊羡鱼 (20)(1)美国成功的原因 (20)(2)国际社会对页岩气开采尚有分歧 (21)(3)国内页岩气开采尚处于起步阶段 (22)四、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面临结构调整 (23)1、煤焦化 (24)2、煤制电石制取PVC (25)3、煤气化合成氨 (28)4、传统煤化工结构化调整 (30)(1)焦化行业 (31)(2)电石行业 (31)(3)合成氨行业 (32)五、新型煤化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2)1、煤制油 (33)(1)煤制油技术的现实意义 (33)(2)煤制油的工艺路线 (34)(3)煤制油示范装置 (35)(4)煤制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36)2、煤制烯烃 (36)(1)发展煤制烯烃的意义 (36)(2)煤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37)(3)煤制烯烃的经济性分析 (40)(4)煤制烯烃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41)3、煤制天然气 (42)(1)发展煤制天然气的必要性 (42)(2)煤制天然气的工艺 (44)(3)煤制天然气的经济性分析和竞争力比较 (44)(4)煤制天然气的产业发展前景 (46)4、煤制乙二醇 (48)(1)我国乙二醇生产现状 (48)(2)煤制乙二醇技术现状 (49)(3)煤制乙二醇的经济性分析 (50)(4)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前景 (51)5、煤制二甲醚 (53)(1)煤制二甲醚的技术工艺 (55)(2)煤制二甲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56)六、化工工程公司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57)1、中国化学:持续超预期的化工工程龙头 (58)(1)重视研发,技术储备丰富 (59)(2)业绩持续超预期 (61)2、东华科技:技术制胜,多点开花 (62)(1)新型煤化工项目多点开花 (62)(2)业绩持续快速成长 (64)3、三维工程:立足硫磺回收,以点带面 (66)4、中化岩土:化工工程领域地基处理的龙头 (67)一、化工产品品类繁多,化工投资有望维持高位石化和化工工业是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生物化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