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崇仁形象翡翠学

合集下载

翡翠36水、72豆(绿)、108蓝-通俗形象解说

翡翠36水、72豆(绿)、108蓝-通俗形象解说

翡翠36水、72豆(绿)、108 蓝-通俗形象解说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绿),一百零八蓝”之说,一般是用来说明水底种色的变化十分复杂,种类繁多、较难鉴别。

并不是真的要把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绿)、一百零八蓝”,一一划分出来供我们鉴别使用。

记得有人说过,这句话好像是明清时代“天地会” 、“洪帮”等组织的帮会语言,把它用于翡翠的水色种底的对比上,说明翡翠质量变化的复杂性。

这次主要想用最通俗办法让大家了解翡翠的种水。

对于翡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阅历、学习的不同程度,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借用赌石之王马崇仁老先生的形象翡翠学,我们就用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东西来类比!龙石种极品龙石种料子,是整块翡翠当中最好的一部分,所以称为龙石种。

龙石种是翡翠中的顶级种类,无棉纹、杂质,如丝绸般光滑细腻,极其温润,荧光四射。

绿色的玻璃(很难找到合适的东西!)极品龙石种,真漂亮!玻璃种玻璃种翡翠,顾名思义是像玻璃一样透,品质非常细,结晶颗粒致密,是翡翠中的极品。

普通玻璃,钢化的!玻璃种翡翠冰种冰种指冰种翡翠是肉质仅次于玻璃种翡翠的一种翡翠,其肉质特征、透明度、外观与冰箱里的冰块接近,属于半透明的翡翠。

冰种翡翠的肉质半透明中带有一种冰质感,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

这是2012 年中国纬度意义上最北的存在的大冰块,猜猜里面冰块里面的是什么?阿拉斯加湖里捡到的冰块!木纳的冰种小料子!冰种翡翠,跟冰有点神似吧!糯种类糯指的是翡翠玉的细腻度,种是指翡翠玉材料的质地。

具体细分还有叫做冰糯的、糯等等!冰糯冰糯种指比冰种略混着的种分,就像杂质略多的冰一样。

糯米种的透明度更低一些,而且在翡翠的内部常会分hmzb168 布大量的细小杂质组分,整体看来不但浑浊,更显得不够纯净。

白米粥,长时间的炖!非常细腻,无法看到粥内的颗粒!冰糯的翡翠挂件!糯!我们平时吃的粥,那种煮的烂烂的感觉!糯种挂件,糯糯的感觉!豆种豆种翡翠的名称十分形象:其大多呈短柱状,恰似一粒一粒的豆子排列在翡翠内部,仅凭肉眼就能够看出这些晶体的分界面。

翡翠文化介绍

翡翠文化介绍

翡翠文化介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儒生们把礼学与玉结合起来研究,用玉来体现礼学思想。

为适应统治者喜爱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不过那时加工技术十分原始,佩戴玉的只是少数达宫贵人、豪门贵妇,而真正的流传于民间当在宋朝以后。

当时民间就有一种风俗,即当一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老祖母从红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玉手镯拿出给新人戴上,祝福新人生活和谐美满,而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这一幕又回重现。

这一传统恰体现了玉石特有的坚固不朽的本质,相当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艺术精髓。

当时过境迁的今日里,玉特殊和独有的品质早就根植在中国人崇玉、爱玉的心里,玉代表了美好、尊贵、坚贞和不朽。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拥有玉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深化了自己的心灵。

翡翠的流行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的一个盐商偶然的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一下子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因其色泽艳丽、产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硬玉”,又称“玉中之王”。

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虽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雾露河,滚滚浊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水面上处处泡起,缕缕烟生,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人坐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如入五里雾中。

除了蛮烟瘴气,蚊蟒疟疾,环境恶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备极艰辛。

浅谈翡翠原石类型划分及特征(一)

浅谈翡翠原石类型划分及特征(一)

浅谈翡翠原石类型划分及特征(一)
马崇仁
【期刊名称】《中国黄金珠宝》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本期,我们要为大家介绍《形象翡翠学》一书中有关翡翠原石类型划分及特征的相关知识。

缅甸翡翠的矿床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矿床和次生沉积矿床两种类型。

而翡翠原石类型(矿石类型)则分为两大类共五种类型:第一类:岩石玉,也叫山岩石,属原生型翡翠。

其下不再细分,仅此一种类型。

第二类:砾石玉.是由原生翡翠演变而来的次生沉积型翡翠。

一共有四种玉石类型:山石、水石、半山半水石和乌砂石。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马崇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83
【相关文献】
1.翡翠矿石类型及其矿物组合特征 [J], 宋绵新;易发成
2.翡翠矿床类型、成因及翡翠皮壳特征分析 [J], 刘子燕
3.浅谈翡翠原石与翡翠石器的对比分析 [J], 黄含笑
4.浅谈翡翠原石类型划分及特征(二) [J], 马崇仁
5.浅谈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 [J], 常彩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翡翠教程(上)

翡翠教程(上)

讨论环节
什么是“飘” 和“优色调优 先”?
“飘”和“优色调优先”
凡是雕件上翠色只有几丝、几点,不成块,不成 团的,而且翠色部分的种质较好,有一种“活的感觉”, 我们就使用“飘”来形容。 在描述时要采用“优色调优先”原则。比如,当一 块翠件上出现既有祖母绿又有菠菜绿时,即使菠菜绿 面积大于祖母绿,我们仍然描述为祖母绿。因为这块 翡翠的价值主要就体现在这一点祖母绿上。
关于“正”
上过图画课的人都知道,绿色是用黄色和蓝色调配出来的,是 黄色和蓝色的叠加。翡翠的绿是否“正”,取决于黄、蓝成分是否恰当。 若黄少蓝多,则颜色偏蓝,显得阴而不正。若黄多蓝少,则颜色偏 黄而浮嫩,同样称为“不正”。另外,我们希望翡翠的绿色要浓,也 就是“含翠量”要高。但是,如果翠色过浓,则感觉色老而闷,同样 称之为“不正”。
(1).用种质来形容:如玻璃地、冰地、糯地、马牙地等。 (2).用颜色来形容:如芙蓉地、花青地等。 (3).用水头来形容:如清水地、浑水地 (4).用颜色加水头来形容:如紫水地、灰水地等。
后三类与“种”都没有关联,运用时要注意区分。
讨论环节
什么是“冰味、苘份” ?
答案
冰味
苘份
“冰味”是指种质老和水头好的程度。冰味越足越好。
什么是玉?
1.以重量为标准: 2.以质地加外观为标准: 3.以硬度为标准: 4.以透明度为标准: 5.以矿物成分为标准:
第二节
硬玉、软玉和翡翠的命名
讨论环节 翡翠定义是什么?
翡翠定义
法国 德穆尔 “玉是包括两种矿物软玉和硬玉的隐晶集 合体” “翡翠是以硬玉为主的、有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硬玉”是其矿物学名称,而翡翠是宝石学和商业名称。
色的评判标准
马崇仁先生把对色的评判归纳为“浓、阳、正、匀、活”, 相对应的为“淡、阴、偏、散、呆”。这个评判标准,和市面 上流行的“浓、阳、正、和”或“浓、阳、正、匀”的主要区 别就在于“活”。 “活”与“和”的差别在于“活”是动态的, 而“和”是静态的。“活”更能体现高级别翠色表现出的那种 灵动感,而“和”则缺乏这种生动的感觉。对“花”的判别,同 样要强调一个“活”字。

翡翠王马崇仁讲解形象翡翠学

翡翠王马崇仁讲解形象翡翠学

翡翠王马崇仁讲解形象翡翠学2007-8-29 00:00 来源:马崇仁1940年出生在滇西古城腾冲。

600多年前往返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腾冲商人,在缅甸北部发现了一种经过切磨之后,变得漂亮异常的石头,这就是“玉石之王”翡翠。

从此,玉匠、珠宝商云集腾冲。

马崇仁的父亲也是其中的行家里手。

马崇仁在璞中识玉马崇仁说:“2岁时,腾冲被日本人占领,父亲把家里囤积的数千斤翡翠原料埋至地下逃难,3年后,再回转家乡,老家已成一片废墟,翡翠原料也踪迹难寻,不过翡翠的传说依然在脑海中留有深厚的印象。

”马崇仁自己的一生也和“玉石”紧紧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他进入大学地质课堂,80年代又成为同辈中最早下海的人之一。

他先后创办了两家专营翡翠石料的商号,其业绩也在瑞丽腾冲一带的数百家玉石商号中名列前茅。

世代玉石经历让马崇仁对翡翠了如指掌。

任何一块没有“开刀”的毛料,他都能估算出价格,而且十拿九稳,被人们称为“翡翠大王”。

丰富多彩的翡翠复杂而又多变,致使很多人不解其真谛而望翠兴叹。

诚然,翡翠与其他任何一种宝石玉石相比的确难了许多,但也不至于让人无法熟悉她,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去解读熟悉翡翠而已。

那么,形象翡翠学也许就能帮助你快速打开通向翡翠世界的那扇门。

(一)形象翡翠学的概念:用民间通俗的形象词语和物化概念来表述翡翠各种特性的学说叫做形象翡翠学。

形象翡翠学是本人提出的一种诠释翡翠语言的学科。

千百年来,中缅玉石界人士在翡翠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和切磋,这种语言都是些物化了的、形象化的词语,人们用它来表述翡翠的各种特征,而且多以词冠出现,如“菠菜绿”、“苹果绿”、“玻璃地”、“蛋清地”等。

“菠菜绿”是指翡翠的绿色很像菠菜叶子那样的绿色。

“蛋清地”是说翡翠的地子很像鸡蛋清那样细腻通透。

这种沿袭千百年的翡翠行业用语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翡翠文化的土壤之中,她是绝对不会被别的什么“科学”的东西所取代的。

(二)形象翡翠学的实用意义:形象翡翠学的任务是为翡翠学习者提供一个熟悉翡翠的快捷方法。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

浅谈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翡翠人物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特别是圆雕技法在翡翠雕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圆雕技法是一种雕刻手法,通过对翡翠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和塑造,使得翡翠材料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效果。

在翡翠人物雕刻中,圆雕技法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塑造出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翡翠人物雕刻的背景、技法特点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浅谈,旨在探讨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的重要作用。

一、翡翠人物雕刻的背景翡翠人物雕刻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翡翠具有坚硬细腻、色彩鲜艳、质地温润等特点,因而被古人誉为“美玉”,并且在历史上一直被用来雕刻各种艺术品,其中以人物雕刻最为著名。

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在商周时期已经开始鼎盛,随着时间的推移,翡翠人物雕刻艺术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翡翠人物雕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明珠”。

二、圆雕技法的特点1. 独特的手法:圆雕技法是雕刻的一种基本手法,通过对翡翠材料进行细致的雕刻、琢磨和打磨,使得翡翠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质感。

圆雕技法不同于其他雕刻技法的扁平和线条,它更侧重于利用光影和质感来表现作品的立体感和形态美。

2. 精湛的技艺:圆雕技法要求雕刻师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不同翡翠材料的特性,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塑造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翡翠人物雕刻作品。

3. 生动逼真的效果:圆雕技法可以使翡翠人物雕刻作品呈现出生动逼真的效果,使得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跃然而出。

这种立体的表现形式使得观者在欣赏时更加容易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 塑造人物形象:圆雕技法在翡翠人物雕刻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雕刻师通过对翡翠材料的精细雕琢和打磨,以及对人物特征的把握和表现,使得雕刻出来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通灵珠宝

通灵珠宝

通灵珠宝通灵珠宝,柏林电影节指定珠宝,首个随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珠宝品牌。

其新一代钻石蓝色火焰曾作为比利时国礼赠予中国政府代表。

通灵珠宝,始终致力于比利时优质切工钻石及传世翡翠的推广,为顾客创造值得“为下一代珍藏,直至世代传承“的珠宝。

股东包括:EDT(欧陆之星,全球最大的钻石切割贸易机构)、沈东军、马峻等机构与个人。

截至目前,通灵珠宝在中国各大城市开有约300家专营店。

通灵珠宝独家发售的新一代钻石蓝色火焰,曾被比利时钻石博物馆、MAS博物馆永久馆藏,并作为比利时国礼,于2009年在比利时王储见证下赠予中国政府代表。

目录1公司介绍2指定珠宝3独家发售4蓝色火焰5经典系列6马崇仁7通灵传世翡翠1公司介绍通灵珠宝,柏林电影节指定珠宝,首个随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珠宝品牌。

其“蓝色火焰“钻石曾作为比利时国礼赠予中国政府代表。

通灵珠宝,始终致力于比利时优质切工钻石及传世翡翠的推广,为顾客创造值得“为下一代珍藏,直至世代传承“的珠宝。

股东包括:EDT(欧陆之星,全球最大的钻石切割贸易机构)、沈东军、马峻等机构与个人。

截至目前,通灵珠宝在中国各大城市开有约300家专营店。

3通灵珠宝通灵珠宝独家发售的”新一代钻石蓝色火焰”钻石,曾被比利时钻石博物馆、MAS博物馆永久馆藏,并作为比利时国礼,于2009年在比利时王储见证下赠予中国政府代表。

通灵珠宝结婚对戒“穿越时空” 系列,由一个钻石原坯,切割成两颗美钻,分别镶嵌于男戒和女戒,寓意“两钻同坯,天生一对”;高级定制“红毯”系列,成为柏林电影节国际国内明星走上红毯的挚爱;高端典藏“博物馆”系列印记被比利时MAS博物馆永久馆藏。

2008年,经过严格的挑选,通灵传世翡翠伴随“神舟七号”航天飞船遨游太空,成为中国首个进入太空的珠宝品牌。

通灵珠宝,已经成为下一代珍藏。

2指定珠宝2009年起,通灵珠宝以傲人品质和真挚诚意,征服严谨挑剔的柏林电影节组委会,连续4年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指定珠宝,为赴约柏林电影节的国际明星们高级定制“红毯”系列珠宝。

相玉学

相玉学

在选和观察翡翠原石的时候,凭借的是对翡翠的多方面观察和思考,统称:“相玉”。

首先对翡翠的表皮做出判断,所以古古翡翠在此特别说明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那什么是相玉学呢?“相玉学”是近五百年来,经营玉石翡翠的云南滇西人凭着中国文化意识发明出来的一种对翡翠玉石的砂发皮壳、内皮雾、玉肉的颜色、毛病和厂口区别的优劣判断的学问,在这点云南的玉石商家团结一致,为翡翠界做出了卓越的知识贡献。

这些宝贵经验,在保守的旧社会,只是单传亲传,严防外传。

直到1989年6月,周经纶先生的《宝石天命》一书的出版,才总结成文字问世。

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见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半风化沙粒呈带状环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现象,说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强烈影响,使其内部有可能使铬元素释放而致绿。

翡翠表皮是翡翠原料在演化过程中风化作用形成的。

古古翡翠实际总结,翡翠表皮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色。

皮的颜色的形成是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铁的氢氧化物渗透到翡翠皮面的细小微裂隙中,再与表皮下正在氧化的杂质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皮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度、凸凹度大至可估计出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地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绺的多少。

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好杂质少。

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显示其内可能有绿。

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显示其内裂绺多,质地疏松,水差。

再好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癣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就应该有绿出现的可能。

黑皮乌砂含铁等杂质很多,即使其内有绿,决大多数为偏蓝的绿。

黄白沙皮上水后有手感细沙脱落者、一般水头足。

褐色皮称之黄鳝皮,一般种很老,若皮细嫩并见苔藓状及黑色条带者,显其内水好可能有高翠。

有脐带的地方不一定有绿,一定要有“松花”的出现,才能说明其内可能有绿。

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斑块、条带状物称“松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崇仁-形象翡翠学翡翠美学-马崇仁-形象翡翠学(一)形象翡翠学的概念:用民间通俗的形象词语和物化概念来表述翡翠各种特性的学说叫做形象翡翠学。

形象翡翠学是本人提出的一种诠释翡翠语言的学科。

千百年来,中缅玉石界人士在翡翠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和切磋,这种语言都是些物化了的、形象化的词语,人们用它来表述翡翠的各种特征,而且多以词冠出现,如“菠菜绿”、“苹果绿”、“玻璃地”、“蛋清地”等。

“菠菜绿”是指翡翠的绿色很像菠菜叶子那样的绿色。

“蛋清地”是说翡翠的地子很像鸡蛋清那样细腻通透。

这种沿袭千百年的翡翠行业用语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翡翠文化的土壤之中,她是绝对不会被别的什么“科学”的东西所取代的。

(二)形象翡翠学的实用意义:形象翡翠学的任务是为翡翠学习者提供一个认识翡翠的快捷方法。

当你掌握了形象翡翠学的原理,能用形象思维方法去观察解读翡翠时,学翡翠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其实可以用简单一句话来归纳,当你试图定位一件翡翠特征时,“你看她像什么,那她就是什么。

”看她像一块冰,你就可以称她为冰种翡翠,肯定没错。

总之,形象翡翠学就是为初学者解决行业语言问题。

丰富多彩的翡翠复杂而又多变,致使很多人不解其真谛而望翠兴叹。

诚然,翡翠与其他任何一种宝石玉石相比的确难了许多,但也不至于让人无法认识她,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去解读认识翡翠而已。

那么,形象翡翠学也许就能帮助你快速打开通向翡翠世界的那扇门。

判别翡翠品质的六要素判别翡翠成品质量高低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六大要素。

即“种、底、色、花、裂、工。

”这些评判标准应根据翡翠成品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一)六要素词义解释1.“种”:翡翠的质地好坏称为“种”。

“种”是翡翠的密度、抗磨硬度及透光性(水头)的综合体现。

它受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结构致密程度的制约,也受矿物组合不同的影响。

“种”有老嫩之分,质地好的叫“老种”;质地差的称“嫩种”。

建议不要使用“老种、新种”及“老坑、新坑”等字眼,因为这会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

2.“底”:也叫“底帐”、“地子”、“地”。

“底”是石域性名称,它是构成翡翠的基础部位,除了“色”与“花”以外的部位即称为“底”。

不能将“底”与“种”相混淆。

“底”是石域;而“种”是质地。

举例说,“玻璃地”与“玻璃种”的区别在于,“玻璃地”是指翡翠地子的种是“玻璃种”,也即“玻璃地”是“玻璃种的地子”的简称。

3.“色”:专指翡翠中的绿色。

4.“花”:除了绿色以外的颜色叫做“花”,如:兰花、黑花、莼花(紫罗兰色)。

“花”与“色”都是翡翠中原生矿物的颜色。

因此,红雾、黄雾原则上不能称为“花”和“色”。

5.“裂”:翡翠中的裂堑、绺裂,影响成品的质量与寿命。

6.“工”:指翡翠作品的工艺水平高低及文化内涵。

(二)运用六要素对成品翡翠进行鉴别成品翡翠分三大类:首饰类、把玩类和摆陈类。

其中尤以首饰类与消费者关系密切,市场销量也最大,因此,翡翠品质的鉴别就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饰用翡翠的鉴别应根据“六要素”原则依次进行。

一先看“种”,二看“底”、“色”、“花”,最后看“裂”和“工”。

翡翠要先看“种”:“种”是翡翠之本,是玉石之灵魂。

没有“种”的翡翠犹如土石,少有价值。

有“种”翡翠晶莹剔透,富有灵气,身价百倍。

“种”在翡翠中的地位可称得上“一好百好”、“一丑百丑”。

“种”的概念是翡翠先辈从人品概念中引申过来的。

古人推崇仗义有胆识者为“有种”,反之为“孬种”,于是人们就用“种”来界定翡翠的品质。

做人而言,人品为先,作为翡翠当然就是“种”为先了。

这与古老的中华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古人讲究“君子比德于玉”,因此,将好种翡翠比喻好的人品也算恰如其分。

翡翠由许许多多矿物在地壳深处经高压下聚合而成,其组成矿物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翡翠的“种”就越老;相反,矿物颗粒越粗、结构越疏松,“种”就越差。

种老的翡翠密度大、水头足、抗磨性强、耐久性好;种嫩者密度小、水头短、抗磨性弱、耐久性差。

“水头”对判别“种”起重要作用,但不是绝对的。

要注意有些翡翠如“白底青”、“开苏玉”“八三石”等,虽然“水头”足,但“种”却很嫩,这叫“嫩空”,是“底”很空的嫩种翡翠,经验不足者往往错判。

实践中无需对翡翠的“种”作详细分类,能够作出上、中、下或老、中、嫩的判别即可。

上等老种:如玻璃种、冰种等,其特点是矿物颗粒极其细小,肉眼难以分辨。

结构十分致密坚硬,水头十足。

其外观恰似玻璃或冰块,以一厘米厚度(手镯厚)为准,能看清下面的字,叫玻璃种;看字略显模糊者,称为冰种;若稍显浑浊,但十分细腻、通透,则叫蛋清种、玛瑙种。

老种翡翠加工性能佳,切磨抛光面光滑如镜,无麻面,因其产量稀少,所以弥足珍贵。

下等嫩种:以豆种、马牙种为代表。

特点是组成矿物粗大如豆,晶体轮廓及晶隙清晰可见,结构相对疏松,底木水短,质如马牙石。

嫩种翡翠加工性能差,切磨抛光面粗糙有麻面。

只能做低档饰品,价值很低。

豆种也有较好的,如冰豆种、甜豆种。

介于老种、嫩种之间有许多中等“种”,如:糯种、糯化种、芋头种、白砂种、灰砂种等等。

其组成矿物颗粒属于中细,肉眼可以分辨,结构较紧密,水头尚可,加工性能较好,其成品市场占有量很大,价值一般,但上下波动悬殊,其中,糯化种属中上偏老种,有较高饰用价值。

一件翡翠其“地子”的种与“色”、“花”的种可能不同,判别时要仔细观察。

若“地子”的种老,“色”的种差。

就会形成“色不裹底”、“色化不开”、“色不放堂”的情况,这叫做“龙到处无水”,颜色就会显得死而呆滞,翡翠价值就会下降;若“底”的种差,“色”的种好,这叫做“龙到处有水”,此时宁可将“底”弃掉,只留颜色做活,产品才会有价;如果“色”、“地”都是好的玻璃种,则“色”、“地”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翡翠价值就会升高。

嫩种翡翠容易变种,因其结构疏松、晶隙间的液态吸附物易挥发,使“水头”俱失,变“干”,甚至会面目全非,失去价值。

而老种翡翠千百年不会变化,因此,极具收藏价值,价格当然也会不菲。

二看翡翠的底、色、花。

底与色(花)分别构成成品翡翠的不同部位(区域),一件翡翠可能有三种情况,或全部是底,没有色、花;或底与色(花)两者都有;或只有色没有底,叫满色。

底是相对色浅的部位。

对底、色、花除了种质的鉴别外(上节已谈及),还要对其相关特征进行判别。

1.翡翠底的判别:翡翠底的分类名称很多,各地叫法不一,但都是用物质化的形象词语来命名,地子名称是种质、水头和颜色的综合反映。

现列举部分常见地子如下:玻璃底、冰底、鼻涕底、清水地、浑水地、藕粉地、苘地、豆苘底、花青底、芋头底、瓷地、香灰地、石灰地、豆渣地、猫尿底、狗屎地等等(地与底同意,用时以顺口为宜)。

对这些以物取意的名称,不必刻意死记。

有些名称具有“种”的概念,如冰底、豆底;有的只表示地子的颜色,与“种”没有关联,如芙蓉底是粉色、肉色、粉紫色或芙蓉色的地子。

猫尿底则形容地子呈现深浅不匀的灰色,像似猫尿在布上的污渍;也有的名称一并反映了地子的颜色和水头,如紫水地、灰水地分别表示地子是紫色的或灰色的,而且水头很足。

地子对翡翠品质有重要影响,选择时要仔细判别。

种老、细腻、水头足、匀净无瑕疵、无杂质的地子为好;反之种嫩、肉粗、水短、杂质多且脏的地子为差。

在实践中如何鉴别地子也有讲究。

因为在6700万年漫长的变质生长期内各种地质因素的干涉,理想中的纯净翡翠十分少见,因此,不宜苛求绝对完美。

以手镯为例,纯净玻璃底为最佳上品,即便是无色没花的,其价格也当不菲。

若其中含有少量的“棉”则价格就会大幅下降。

从实惠出发,建议你选择后者。

因为一点“棉”正是天然的印记,既不影响视觉美,也不影响坚韧耐久性,而价格却会偏低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判别地子常用“冰味”、“苘份”两个术语。

“冰味足”是指种老,“欠冰味”、“冰味不够”是指种不太好。

有人将“冰味”称为“坑味”、“夯味”,其实不妥,“坑”、“夯”含义模糊,不如“冰”意直观、真实,选择时冰味越足越好。

业内把苘底翡翠称为有“苘份”。

有“苘份”者为好,反之则差。

“苘”(音同顷)是草本麻类植物“苘麻”的简称,其色呈灰绿色、青灰色。

因此,将色似“苘麻”的翡翠地子称为“苘地”,并衍生出豆苘地、灰苘地、蓝苘地、冰苘地、油苘地等。

“苘地”的产生是由于翡翠地子中的矿物晶隙被次生矿物充填、致色元素扩散的结果,使其原来的“白地”变成了各种色调的“苘地”。

正是这个原因,不仅使翡翠增添了许多丰富的色彩,也使翡翠的密度和坚硬度增大了。

因此,一般说来有“苘份”的翡翠比“白底”翡翠好,选择商品时应该注意。

翡翠中常见一些絮状物、斑状物,如:棉、石花、石脑、石线、棕眼、黑斑等,人称杂质或瑕疵。

这些东西不同程度地影响翡翠地子的种质和洁净度。

判别时也应该注意,这些东西是在翡翠形成过程中,局部矿物结构相对疏松且晶隙较大,射入的光线穿不透而生成的白色絮状、斑状物,小则叫“棉”,大则称“石花”;若聚合成团就叫“石脑”;形成小空洞并有深色次生矿物充填则叫“棕眼”;石线是早期裂隙被充填形成的。

这些天然印记在“冰地”中特别显眼,在嫩种翡翠中就分不出来了。

在选择商品时需注意,但也不宜过多挑剔。

如果有微至少量的棉,只要不影响美感和坚固耐久性,也应是不错的东西。

如果有大片石脑、石花显现,就不好了。

2.判别翡翠的色与花:翡翠因为有绿才被称为宝石,这在玉石大家族中是绝无仅有的。

只有绿色才是翡翠的宝石色,因此,翡翠的“色”仅指绿色,绿以外的其他颜色一般不称为“色”,只称为“花”。

(1)绿是翡翠的价值所在,绿的好坏直接影响翡翠的价格,可谓色高一成,价高十倍。

判别翡翠的绿色应从它的种、水、色调等综合观察。

看其显色部位水头是否足;致色矿物的颗粒是否细腻,结构是否致密;色调是否纯正。

可以归纳为:“浓、阳、正、匀、活”者为色好;“淡、阴、偏、散、呆”者为色差。

其中色正或偏、色活或呆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从光学和色彩学概念讲,绿色是黄色和兰色的叠和色。

翡翠的绿是否艳丽纯正,取决于其中的黄、兰成份是否匹配。

如果黄味足,兰的成份也恰如其分,则绿色阳而纯正,叫做色正;若黄味不足或欠黄,且兰的成份过了头,则绿色阴而不正,色偏兰,这叫色偏;若黄味过多、兰份不足,则绿色泛黄、浮嫩不耐看,也叫色偏。

色偏与正对翡翠的价格影响虽大,但关键还在于一个“活”字,色活价高,色呆价低。

“色活”就是指有色的部位种、水好。

种、水差则色死、“色呆”。

通常讲“龙到处有水、无水”就是指绿色活不活得起来。

“色活”是什么概念呢?她似流淌的一汪绿水,波光粼粼;她是苍翠欲滴的“一匹水”,晶莹剔透;她像映照夜空的萤火虫,碧绿生辉。

这才是真正的“含色含种”的好翠。

色浓为好,但要浓淡适中。

过浓而色老、发闷、阴沉,反而价低。

色匀、纯净者,价位高。

色散呈星散状、团块状、斑杂状、分布不匀、含杂质者,其价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