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

合集下载

正中神经及其损伤ppt课件

正中神经及其损伤ppt课件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肱骨存在异常的髁上棘和髁上韧带时,正中神经伴随 肱动脉有时先向后行绕过骨纤维性孔,再前行回到肘 部前方,在这种情况下,神经易受到摩擦损伤,引起 分布区的感觉异常和疼痛,并随前臂屈曲和旋前而加 重。髁上棘常为双侧性,可借X线确认,应与外生骨 疣或骨软骨瘤鉴别。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桡骨下端骨折可引起正中神经原发的或继 发的损伤,原发损伤发生于骨折的当时, 神经可强力地成角地跨过骨折片,继发损 伤或因桡骨下端不完全复位,或因骨痂隆 起的摩擦等。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正中神经于腕上方位置 表浅介于内侧的指浅屈 肌,外侧的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居于掌长肌腱 的深面偏桡侧,易受切 割损伤。另方面,手术 中应悉心将正中神经与 掌长肌腱相鉴别。神经 口径偏圆,色泽粉红, 上有血管,居深位。掌 长肌腱扁而薄,色亮白 ,无明显滋养血管,居 浅位正中。
失神经后萎缩,末节指垫消瘦所致。 • 甲具有特殊的沟。
.
运动障碍
• 拇指不能外展 • 拇指不能对掌。但此两动作
可依鱼际肌的双重神经支配 及拇长展肌和拇长屈肌的作 用而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 • 因第一、二蚓状肌麻痹、紧 握拳时,示、中两指合拢不 严。 • 如高位损伤,由于旋前圆肌 和旋前方肌受累,前臂不能 旋前。 • 因拇长屈肌受累,拇指末节 不能屈曲。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在臂上部,正中神 经行于肱二头肌内 侧够的血管神经束 中,位置表浅,易 受损伤,如切割伤、 止血带较长时间的 压迫,为控制出血 的钳夹或结扎肱动 脉时误将正中神经 夹于其中。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动脉瘤的压迫 正中 神经内、外侧根围 拥着腋动脉,腋动 脉瘤时,易造成对 正中神经的压迫。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协同肌 原则: 首先考虑协同肌,其次考虑拮抗肌;
防止交叉 14
周围神经损伤后腕、手功能 重建原则
受功能重建的程序 拇指: 50%功能,对掌最重要,其次屈和伸,
手指需在掌指关节稳定的基础上作屈伸 动作 程序: 先骨性后动力;先伸肌后屈肌
15
高位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腕关节融合术 桡侧伸腕长肌——中环小指指深屈肌
连,仍有活动 拇对掌功能障碍 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6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
低位损伤(腕平面)表现: 拇对掌障碍 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7
尺侧腕屈肌、环小指指深屈肌; 小鱼际: 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
掌肌 大鱼际: 拇收肌、拇短屈尺侧半 全部的骨间肌、3与4蚓状肌 感觉: 尺侧1个半手指
8
小指展肌(或环指屈指浅肌腱)——拇 对掌
(与前者比较省去旋前圆肌——桡侧腕长 短伸肌)
29
正中、尺、桡神经同时损伤
有部分功能恢复时: 有可利用的动力时, 根据情况作功能重建
30
原则 稳定腕关节:动力不足时,
行腕关节融合术 恢复伸指、伸拇 后恢复屈指、屈拇
31
正中、尺、桡神经同时损伤
前臂无有效动力肌 腕关节融合 第1.2掌骨骨桥,拇对掌 游离骨薄肌移植——伸拇、伸指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屈拇、屈指
27
低位正中神经、高位桡神经 损伤
旋前圆肌——桡侧腕长短伸肌 桡侧屈腕肌——拇长展、示小指固有伸
肌腱 尺侧屈腕肌——指总伸、示小指固有伸
肌腱 小指展肌(或环指屈指浅肌腱)——拇
对掌
Hale Waihona Puke 28低位正中神经、背侧骨间神经 损伤
桡侧屈腕肌——拇长展、示小指固有伸 肌腱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是由脑干的神经核引出,然后穿越颅后窝,供应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部、眼睛、嘴唇、舌头和下颌的肌肉无法正常运动,以及感觉异常。

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病史调查:调查被鉴定人是否经历过与神经损伤相关的外部暴力、外伤、手术等情况。

了解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2.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面部肌肉的活动、口角抽搐等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

医生可能还会进行一系列神经功能检查,如感觉测试、肌力测试等来进一步确认损伤程度。

3. 影像学检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可以确定正中神经是否受损以及损伤程度。

4. 鉴定报告:通过综合以上调查和检查结果,法医学专家可以出具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报告。

该报告应详细描述损伤的部位、程度、造成损伤的原因等。

需要注意的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需要专业的法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因此鉴定结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的法医学专家来进行。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神经的分枝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

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折,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

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症状(一)腕部正中神经损伤1.运动: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因此拇指不能对掌,不能向前与手掌平面形成90°,不能用指肚接触其它指尖,大鱼际萎缩、拇指内收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手部感觉丧失以正中神经伤影响为最大。

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

3.营养改变: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二)肘部正中神经损伤1.运动:除上述外,尚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及拇长屈肌瘫痪,故拇指食指不能屈曲,握拳时此二指仍伸直,有的中指能屈一部分,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能部分屈曲,但指间关节仍伸直。

2.感觉与营养改变同前。

检查常规物理检查。

治疗早期手术缝合,效果一般较好,但手内肌恢复常较差。

如神经恢复不佳,可行环指屈指浅肌或小指展肌转移拇对掌成形术,也可行其它肌腱转移术改善屈指屈拇功能。

尺神经损伤百科名片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

尺神经深枝为运动枝,有时受刺伤或贯穿伤。

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

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亦易受割裂伤。

尺神经损伤属于骨与创伤科疾病。

疾病描述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

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

正中神经的概念

正中神经的概念

正中神经的概念正中神经是人体中一条重要的神经通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连接大脑与脊髓,并传递感觉信号和运动控制信号。

它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长的一条神经,也是一条非常关键的神经,因为它负责人体的主要神经功能。

正中神经起源于人体的脑干,经过颈部、胸部和腹部,最终延伸到盆腔。

在脑部,正中神经主要接收来自头部和脸部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等。

在颈部以下,正中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控制信号,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

同时,正中神经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内脏功能和平衡机体功能。

正中神经通过神经根进入脊髓,共有31对神经根与脊髓连接。

其中,8对颈髓的神经根(C1-C8)、12对胸髓的神经根(T1-T12)、5对腰髓的神经根(L1-L5)和5对骶髓的神经根(S1-S5)。

在脊髓内,神经根与脊髓神经元连接,形成神经纤维,负责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正中神经也与脑干的神经核有密切联系,通过这种连接,大脑可以对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和感觉进行控制和调节。

正中神经还与大脑的皮层区域相连,形成一种神经回路。

这种神经回路通过神经纤维的传递,使大脑能够感知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

在运动控制方面,大脑可以通过正中神经传递运动指令,使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运动。

同时,大脑还可以通过正中神经接收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从而调节和控制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正中神经在人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还调节内脏功能和平衡机体功能。

正中神经的损伤或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对于正中神经的研究和理解,对于认识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正中神经是人体中一条重要的神经通路,起到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的作用。

它与大脑、脊髓和自主神经系统密切相连,通过神经纤维的传递,控制和调节人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完整版)正中神经损伤

(完整版)正中神经损伤

正 中 神 经 上 臂 部
在臂部,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下行, 由外侧向内侧跨过Hale Waihona Puke 动脉下降至肘窝。正中




从肘窝向下穿旋前圆肌于前

臂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
腕管至手掌。
正 中 神 经 手 掌 部
经腕管至手掌。先发出正中神经 反支进入鱼际,继而发出3条指掌 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支掌侧固有 神经至1~4指相对缘。
四、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 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2.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 “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 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 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 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 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対掌
• 屈曲拇指、 示指及中指
正中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
U—尺神经 R—桡神经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 侧半皮肤,拇指、示指、 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 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 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 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 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 面的皮肤
三、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 神经的分支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 折,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 伤。
正中神经损伤
—王旭
学习内容
➢ 正中神经的起源及走行 ➢ 正中神经的支配范围 ➢ 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 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正中神经教学演示课件

正中神经教学演示课件

03
胸廓出口综合征
因颈肋、斜角肌等因素导致臂丛神经或锁骨下动脉受压,引起上肢疼痛
、麻木、无力等症状。正中神经作为臂丛神经的一部分,也可能受累。
05
正中神经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康复治疗方法
针对正中神经损伤,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热疗、冷疗等)、手法治疗(如神 经松动术、关节松动术等)以及功能训练(如肌力训练、感觉训练等)。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正中神经损伤的认知,提 高自我防护意识。对于已经出现正中 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告知其损伤的原 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以减轻患者的 焦虑和恐惧情绪。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心理支持
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手部功能障 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从而引发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提供心理 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心理支 持可以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 。
THANKS。
VS
生活质量改善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手部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属和社会的 支持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 心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
06
正中神经研究前沿与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及成果展示
正中神经再生机制
神经电生理与功能恢复
近年来,关于正中神经再生机制的研 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神经干细胞 分化、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塑等方面的 研究。
02
正中神经的解剖与生理
解剖位置与毗邻关系
起始位置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外侧束和内侧束,是上肢的主要神经之 一。
毗邻关系
在腋窝内,正中神经位于腋动脉的外侧,与尺神经和桡神经 相邻。在肘部,正中神经穿过肱二头肌内侧沟,进入前臂。 在前臂,正中神经位于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

正中神经演示课件

正中神经演示课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手部皮肤营养改变
手部皮肤出现干燥、脱屑、指甲松脆等营养性改变。
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
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导致的环、小指爪形手畸形,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 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桡侧半感觉障碍,特别是虎口区感觉丧失。
并发症风险
手指畸形
由于屈指肌腱的牵拉作用,手 指可发生鹅颈畸形。
毗邻关系
在腋部与腋静脉和臂丛内侧束相 邻,在上臂与前臂内侧皮神经和 贵要静脉相邻,在前臂与桡动脉 和尺动脉相邻。
02
正中神经损伤原因及机制
损伤原因
穿透性外伤
如刀割伤、枪弹伤等,可 直接损伤正中神经。
骨折和脱位
如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 脱位,可因局部血肿压迫 或牵拉导致正中神经损伤 。
医源性损伤
如手术操作不当或注射药 物时误伤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与相关疾病的研究
探讨了正中神经与一些疾病(如腕管综合征、颈椎病等)的关系,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正中神经再生与修复研究
正中神经与脑机接口技术研究
深入研究正中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分子机制 ,寻找促进神经再生的有效方法,提高神 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探索正中神经与脑机接口技术的结合,通 过解码神经信号实现人机交互,为残疾人 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帮助。
量和灵活性。
使用护具
03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如搬运重物、使用尖锐工具等,应佩戴
手套等护具以减少损伤风险。
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
糖尿病患者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神经 损伤风险。
长期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群
如打字员、钢琴家等,应定期进行手部及腕部的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中神经损伤
—刘晓帅
学习内容
➢正中神经的起源及走行 ➢正中神经的支配范围 ➢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正中神经的起源及走行
正中神经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
与内侧束共同形成,而臂丛是由 颈5~8与胸1五根脊神经的前支 组成,后者称臂丛神经根。颈5 与颈6二根神经根共同组成臂丛 的上干;颈7单独组成中干;颈8与 胸1共同组成下干。这三干又各 分为前支与后支。上、中两干的 前支共同组成外侧索;上、中、下 三干的后支共同组成后索;下干的 前支单独组成内侧索。最后,由 三索分出布于上肢的神经,主要 有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支配整个上肢肌肉的活动和皮肤 的感觉。
四、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 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2.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 “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 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 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 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 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二、正中神经的支配范围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前臂和手掌发出肌支,支配除肱桡肌、 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 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其皮支管理手掌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 以及背面中、远节皮肤的感觉。
正中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活动功能
• 前臂旋前 • 屈腕 • 拇指外展、対
正 中 神 经 上 臂 部
在臂部,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下行, 由外侧向内侧跨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






从肘窝向下穿旋前圆肌于前

臂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
腕管至手掌。
正 中 神 经 手 掌 部
经腕管至手掌。先发出正中神经 反支进入鱼际,继而发出3条指掌 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支掌侧固有 神经至1~4指相对缘。
“垂腕” “爪形手”
“枪形手”
“猿手”
谢谢
掌 • 屈பைடு நூலகம்拇指、示
指及中指
正中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
U—尺神经 R—桡神经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 侧半皮肤,拇指、示指、 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 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 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 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 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 面的皮肤
三、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神 经的分支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折, 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