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电刺激操作方法

正中神经电刺激操作方法
正中神经电刺激是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神经调节技术。
下面是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简要介绍和取得患者同意:在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之前,医生会向患者解释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效果、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定位正中神经:使用仪器(如MRI)确定正中神经的准确位置。
正中神经位于头颅内的深部,两侧正中线之间。
3. 安插电刺激器件:在手术室内,医生会将电刺激器件植入患者体内。
具体操作包括切开皮肤、钻孔及安放电刺激器件。
电刺激器件通常由电极和连接线组成。
手术结束后,电刺激器件将在患者体内持续运作。
4. 个体化参数设置:电刺激器件的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情况来调整电刺激器件的电流强度和频率。
5. 电刺激治疗过程:在治疗期间,电刺激器件会向正中神经传递电流,以调节神经活动。
通常,电刺激会在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患者可以在治疗期间自行活动,无需住院。
6. 医生监控和调整: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
电刺激参数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正中神经电刺激是一项精确操作的医疗技术,只能由经过专门训练和有相关资质的医生来实施。
操作期间需要特别小心,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正中神经及其损伤ppt课件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肱骨存在异常的髁上棘和髁上韧带时,正中神经伴随 肱动脉有时先向后行绕过骨纤维性孔,再前行回到肘 部前方,在这种情况下,神经易受到摩擦损伤,引起 分布区的感觉异常和疼痛,并随前臂屈曲和旋前而加 重。髁上棘常为双侧性,可借X线确认,应与外生骨 疣或骨软骨瘤鉴别。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桡骨下端骨折可引起正中神经原发的或继 发的损伤,原发损伤发生于骨折的当时, 神经可强力地成角地跨过骨折片,继发损 伤或因桡骨下端不完全复位,或因骨痂隆 起的摩擦等。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正中神经于腕上方位置 表浅介于内侧的指浅屈 肌,外侧的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居于掌长肌腱 的深面偏桡侧,易受切 割损伤。另方面,手术 中应悉心将正中神经与 掌长肌腱相鉴别。神经 口径偏圆,色泽粉红, 上有血管,居深位。掌 长肌腱扁而薄,色亮白 ,无明显滋养血管,居 浅位正中。
失神经后萎缩,末节指垫消瘦所致。 • 甲具有特殊的沟。
.
运动障碍
• 拇指不能外展 • 拇指不能对掌。但此两动作
可依鱼际肌的双重神经支配 及拇长展肌和拇长屈肌的作 用而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 • 因第一、二蚓状肌麻痹、紧 握拳时,示、中两指合拢不 严。 • 如高位损伤,由于旋前圆肌 和旋前方肌受累,前臂不能 旋前。 • 因拇长屈肌受累,拇指末节 不能屈曲。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在臂上部,正中神 经行于肱二头肌内 侧够的血管神经束 中,位置表浅,易 受损伤,如切割伤、 止血带较长时间的 压迫,为控制出血 的钳夹或结扎肱动 脉时误将正中神经 夹于其中。
.
正中神经的易损部位
• 动脉瘤的压迫 正中 神经内、外侧根围 拥着腋动脉,腋动 脉瘤时,易造成对 正中神经的压迫。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是由脑干的神经核引出,然后穿越颅后窝,供应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部、眼睛、嘴唇、舌头和下颌的肌肉无法正常运动,以及感觉异常。
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病史调查:调查被鉴定人是否经历过与神经损伤相关的外部暴力、外伤、手术等情况。
了解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2.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面部肌肉的活动、口角抽搐等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
医生可能还会进行一系列神经功能检查,如感觉测试、肌力测试等来进一步确认损伤程度。
3. 影像学检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可以确定正中神经是否受损以及损伤程度。
4. 鉴定报告:通过综合以上调查和检查结果,法医学专家可以出具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报告。
该报告应详细描述损伤的部位、程度、造成损伤的原因等。
需要注意的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需要专业的法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因此鉴定结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的法医学专家来进行。
正中神经的概念

正中神经的概念正中神经是人体中一条重要的神经通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连接大脑与脊髓,并传递感觉信号和运动控制信号。
它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长的一条神经,也是一条非常关键的神经,因为它负责人体的主要神经功能。
正中神经起源于人体的脑干,经过颈部、胸部和腹部,最终延伸到盆腔。
在脑部,正中神经主要接收来自头部和脸部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等。
在颈部以下,正中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控制信号,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
同时,正中神经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内脏功能和平衡机体功能。
正中神经通过神经根进入脊髓,共有31对神经根与脊髓连接。
其中,8对颈髓的神经根(C1-C8)、12对胸髓的神经根(T1-T12)、5对腰髓的神经根(L1-L5)和5对骶髓的神经根(S1-S5)。
在脊髓内,神经根与脊髓神经元连接,形成神经纤维,负责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正中神经也与脑干的神经核有密切联系,通过这种连接,大脑可以对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和感觉进行控制和调节。
正中神经还与大脑的皮层区域相连,形成一种神经回路。
这种神经回路通过神经纤维的传递,使大脑能够感知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
在运动控制方面,大脑可以通过正中神经传递运动指令,使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运动。
同时,大脑还可以通过正中神经接收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从而调节和控制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正中神经在人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还调节内脏功能和平衡机体功能。
正中神经的损伤或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对于正中神经的研究和理解,对于认识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正中神经是人体中一条重要的神经通路,起到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的作用。
它与大脑、脊髓和自主神经系统密切相连,通过神经纤维的传递,控制和调节人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完整版)正中神经损伤

正 中 神 经 上 臂 部
在臂部,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下行, 由外侧向内侧跨过Hale Waihona Puke 动脉下降至肘窝。正中
神
经
前
臂
从肘窝向下穿旋前圆肌于前
部
臂指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
腕管至手掌。
正 中 神 经 手 掌 部
经腕管至手掌。先发出正中神经 反支进入鱼际,继而发出3条指掌 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支掌侧固有 神经至1~4指相对缘。
四、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 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2.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 “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 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 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 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 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対掌
• 屈曲拇指、 示指及中指
正中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
U—尺神经 R—桡神经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 侧半皮肤,拇指、示指、 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 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 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 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 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 面的皮肤
三、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 神经的分支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 折,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 伤。
正中神经损伤
—王旭
学习内容
➢ 正中神经的起源及走行 ➢ 正中神经的支配范围 ➢ 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 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正中神经教学演示课件

03
胸廓出口综合征
因颈肋、斜角肌等因素导致臂丛神经或锁骨下动脉受压,引起上肢疼痛
、麻木、无力等症状。正中神经作为臂丛神经的一部分,也可能受累。
05
正中神经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康复治疗方法
针对正中神经损伤,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热疗、冷疗等)、手法治疗(如神 经松动术、关节松动术等)以及功能训练(如肌力训练、感觉训练等)。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正中神经损伤的认知,提 高自我防护意识。对于已经出现正中 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告知其损伤的原 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以减轻患者的 焦虑和恐惧情绪。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心理支持
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手部功能障 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从而引发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提供心理 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心理支 持可以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 。
THANKS。
VS
生活质量改善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手部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属和社会的 支持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 心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
06
正中神经研究前沿与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及成果展示
正中神经再生机制
神经电生理与功能恢复
近年来,关于正中神经再生机制的研 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神经干细胞 分化、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塑等方面的 研究。
02
正中神经的解剖与生理
解剖位置与毗邻关系
起始位置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外侧束和内侧束,是上肢的主要神经之 一。
毗邻关系
在腋窝内,正中神经位于腋动脉的外侧,与尺神经和桡神经 相邻。在肘部,正中神经穿过肱二头肌内侧沟,进入前臂。 在前臂,正中神经位于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1. 引言正中神经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经,负责控制手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当该神经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导致手部肌肉无力或麻木,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法医学上,对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非常关键,可以帮助确定损伤的原因和程度,对于司法案件的审判和赔偿起着重要作用。
2. 法医学鉴定的方法和过程为对正中神经损伤进行准确鉴定,法医学专家通常会采取以下方法和过程:2.1 病史调查法医学专家会详细了解伤者的病史,包括伤前的身体状况、任何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外部因素,以及事故的经过。
通过病史调查,可以初步了解神经损伤的可能原因,为后续的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2.2 体格检查接下来,法医学专家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特别关注手部肌肉的力量和感觉反应。
通过观察和测试患者的手指活动、握力、触觉以及疼痛反应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的可能。
2.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确定神经损伤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法医学专家通常会利用X射线、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对患者的手部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观察影像学结果,可以判断神经是否完整、是否有断裂或挤压等损伤情况。
2.4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进一步评估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
法医学专家会使用电生理技术,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神经损伤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帮助鉴定神经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3. 鉴定结果和评估基于以上的方法和过程,法医学专家可以得出如下鉴定结果和评估:3.1 神经损伤的存在与性质通过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法医学专家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如果神经完全断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如果神经被挤压或受到外伤,可能需要采取保守治疗措施。
3.2 损伤原因的鉴定法医学专家也会根据病史调查和现场勘查的结果,对正中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鉴定。
正中神经演示课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手部皮肤营养改变
手部皮肤出现干燥、脱屑、指甲松脆等营养性改变。
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
骨间肌和拇收肌麻痹导致的环、小指爪形手畸形,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 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桡侧半感觉障碍,特别是虎口区感觉丧失。
并发症风险
手指畸形
由于屈指肌腱的牵拉作用,手 指可发生鹅颈畸形。
毗邻关系
在腋部与腋静脉和臂丛内侧束相 邻,在上臂与前臂内侧皮神经和 贵要静脉相邻,在前臂与桡动脉 和尺动脉相邻。
02
正中神经损伤原因及机制
损伤原因
穿透性外伤
如刀割伤、枪弹伤等,可 直接损伤正中神经。
骨折和脱位
如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 脱位,可因局部血肿压迫 或牵拉导致正中神经损伤 。
医源性损伤
如手术操作不当或注射药 物时误伤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与相关疾病的研究
探讨了正中神经与一些疾病(如腕管综合征、颈椎病等)的关系,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正中神经再生与修复研究
正中神经与脑机接口技术研究
深入研究正中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分子机制 ,寻找促进神经再生的有效方法,提高神 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探索正中神经与脑机接口技术的结合,通 过解码神经信号实现人机交互,为残疾人 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帮助。
量和灵活性。
使用护具
03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如搬运重物、使用尖锐工具等,应佩戴
手套等护具以减少损伤风险。
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
糖尿病患者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神经 损伤风险。
长期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群
如打字员、钢琴家等,应定期进行手部及腕部的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器伤、玻璃割伤、刀伤及机器伤较常见,尤以正中神经的分枝手部指神经伤为多见。
肱骨下端骨折和前臂骨折,均可合并正中神经伤。
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症状(一)腕部正中神经损伤1.运动: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因此拇指不能对掌,不能向前与手掌平面形成90°,不能用指肚接触其它指尖,大鱼际萎缩、拇指内收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手部感觉丧失以正中神经伤影响为最大。
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
3.营养改变: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二)肘部正中神经损伤1.运动:除上述外,尚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及拇长屈肌瘫痪,故拇指食指不能屈曲,握拳时此二指仍伸直,有的中指能屈一部分,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能部分屈曲,但指间关节仍伸直。
2.感觉与营养改变同前。
检查常规物理检查。
治疗早期手术缝合,效果一般较好,但手内肌恢复常较差。
如神经恢复不佳,可行环指屈指浅肌或小指展肌转移拇对掌成形术,也可行其它肌腱转移术改善屈指屈拇功能。
尺神经损伤百科名片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
尺神经深枝为运动枝,有时受刺伤或贯穿伤。
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
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亦易受割裂伤。
尺神经损伤属于骨与创伤科疾病。
疾病描述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
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
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
症状体征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肋、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
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疾病病因外伤。
病理生理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
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
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诊断检查主要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方案尺神经损伤修复后手内肌功能恢复较差,特别是高位损伤。
除应尽早修复神经外,腕部尺神经运动与感觉神经已分成束,可采用神经束缝合,以提高手术效果。
晚期功能重建主要是矫正爪形手畸形。
疾病预防避免创伤。
用药安全1、尺神经损伤是黄斑裂洞术后的一种眼外并发症,可以归咎于手术后面朝下手臂固定的姿势。
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应告诫患者尽量减少双肘固定姿势的时间,尤其应当对弯曲肘部施加的压力减到最小。
2、根据损伤情况,作减压、松解或吻合术。
为了获得长度,可将尺神经移至肘前。
尺神经吻合后的效果不如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桡神经大部分为运动纤维,正中神经大部分为感觉纤维,而尺神经中感觉与运动纤维大致相等,故缝合时尤须注意准确对位,不可旋转。
在尺神经远侧单纯缝合感觉枝及运动枝,效果良好。
如无恢复,可转移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及中环指屈指浅肌代替骨间肌和蚓状肌,改善手的功能。
桡神经损伤百科名片桡神经损伤,桡神经起于颈段5-8髓节,也常常有胸段;髓节神经根参加,支配桡侧伸腕、伸指诸肌和前臂背侧直至腕关节桡侧缘的皮肤。
桡神经贴近骨质,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
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损伤此神经。
疾病原因1、肱骨骨折。
2、手术不慎。
3、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1)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桡神经损伤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2)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检查:常规物理检查。
治疗: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
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
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
臂丛后束分出腋神经后,即向下延续为桡神经。
在大圆肌平面分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和肘肌,然后主干进入肱骨的桡神经沟。
在肘关节上方发出分支到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平面分为深支和浅支继续下行,支配前臂背侧肌群。
在上肢周围神经中,桡神经最易遭受外伤。
其损伤多数是肱骨干骨折所引起。
此外,腋杖压迫、上肢置于外展位的手术、桡骨颈骨折及大量骨痂生成等都可损伤桡神经。
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
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病状体征桡神经来自后束,在腋动脉之后,于肩胛下肌、大圆肌表面斜向后下,绕经肱桡神经损伤骨后方桡神经沟至臂外侧,沿肱三头肌外侧头下行。
桡神经在腋部发出数支至肱三头肌,然后在肱肌与肱桡肌之见之肘前外侧,于肘上发出分支至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继之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进入前臂,分成深、浅两支,浅支与桡动脉伴行,在肱桡肌深面于桡骨茎突上5cm转向背侧,至手背桡侧及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
深支又称骨间背侧神经,在进出旋后肌之前发出分支至桡侧腕短伸肌,穿经旋后肌并于其下缘分成数支,支配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短伸肌。
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紧贴肱骨,该处骨折所致的桡神经损伤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后障碍及手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背面皮肤,主要是手背虎口处皮肤麻木区。
典型的畸形是垂腕。
如为桡骨小头脱位或前臂背侧近端所致骨间背则神经损伤,则桡侧腕长伸肌功能完好,伸腕功能基本正常,而仅有伸拇、伸指和手部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畸形由于伸腕、伸拇、伸指肌瘫痪手呈“腕下垂”畸形。
肘以下平面损伤时,由于桡侧伸腕肌分支已发出,故腕关节可背伸,但向桡偏,伸拇伸指不能。
感觉损伤后在手背桡侧、上臂下半桡侧的后部及前臂后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桡神经损伤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
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
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
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
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
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
其他伸肌均瘫痪。
疾病诊断1、有外伤史。
2、肘以上完全性损伤者,不能伸腕、伸拇、伸指及外展桡神经损伤拇,呈垂腕畸形。
手背虎口处感觉障碍。
3、肘以下完全性损伤者,感觉无影响,不能伸拇、外展拇及伸指,无垂腕畸形。
4、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5、腕下垂和腕关节不能背伸。
6、拇指不能桡侧外展,掌指及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
7、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8、手指桡侧皮肤感觉多数是减退,有少数是正常或缺失。
9、神经损伤平面在腋上时肘关节不能伸直。
10、肱桡肌及前臂背面或上臂后面的伸肌群肌肉萎缩。
疾病治疗推拿治疗(1)常用穴位及部位曲池、手三里、阳溪、合谷、外关、阳池诸穴,及前臂背侧。
(2)常用手法滚法、拿法、指揉法、捻法、抹法、摇法、擦法等。
(3)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医生可取坐位或立位。
在前臂背侧施以滚法桡神经损伤--治疗从近端到远端直至手背及手指背侧,上下多次往返滚动,治疗重点是前臂伸肌群约1 0分钟。
拿前臂伸肌与指揉曲池、手三里、阳溪、外关、阳化诸穴,拿合谷相结合,并交替使用,约5分钟。
分别捻、抹拇、食、中、环、小指诸掌指,及指间关节,摇动腕关节及诸掌指关节,以防止诸指呈半屈曲位僵直性挛缩。
最后以擦法施以前臂桡侧背部,以热力度结束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步骤:显露桡神经的远、近端在4倍手术显微镜下探查:(1)神经粘连松解术:术中见神经连续性好,周径稍粗大,光泽丧失,有黑褐色改变,弹性差,行神经外膜、束膜松解,并周围得保松注射1ml。
(2)神经直接吻合:两端无明显缺陷,做直接束外膜缝合,吻合口无张力。
(3)神经移植术:当神经两断端间缺损大于周径的4倍时,则行神经移植术。
术中取腓肠神经,做电缆式缝合。
合并骨折者同时行骨折内固定术。
术后用石膏托制动于腕关节背伸20°-30°,指关节伸直。
固定时间4周左右。
术后常规用抗生素、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 6、维生素B1、地巴唑及弥可保),并用电刺激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康复,防止关节僵硬、肌萎缩。
手术方法介绍神经内、外膜松解术:显露神经两断端,在4倍手术显微镜下探查,发现神经连续性存在,但周径改变、变粗、颜色失去光泽,呈黑褐色改变,质地变硬、纤维化、弹力差。
说明神经内有瘢痕形桡神经损伤成,除此之外,神经表面有束带压迫、水肿、纤维化,与周围粘连形成瘢痕,术中结合应用电刺激及肌电图检查,证实桡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存在,所以采用神经内、外膜松解术,并于术中行电刺激治疗5-10min。
桡神经缝合术:当神经完全断裂,缺损小于神经干周径4倍,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束外膜缝合术)。
断端间吻合口不要缝合太紧,仅仅相接触即可,利于轴浆流的通过,促进神经再生。
桡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大于神经周径的4倍,周围软组织条件许可时作I期神经移植,取腓肠神经,作二股或三股行电缆式移植。
影响桡神经修复疗效的几个因素:桡神经损伤手术修复总的疗效是满意的,该组病例的总优良率达84%。
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有:(1)在黄金时间内修复,最好时机是<6个月。
(2)手术探查修复时应在显微镜下操作,采用无创技术。
(3)术中应用电刺激技术及肌电图检测,准确判断桡神经损伤的性质、病损类型及神经损伤的范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