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教师用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教师用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淮阴中学、天一中学、海门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四校联考语文(解析版)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总评】本试卷选材独特,文化品位十足。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4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名人的辨识,没有对文学典故等知识的了解无法准确答题;第5题考查对四个诗句中“鹧鸪”的理解,没有扎实的文学和文化的基本功也无法完成。

文言文阅读选取韩愈的《上张仆射书》,材料本身就颇具文人个性特征:诗歌阅读,选用清人黄景仁的《贺新郎·太白墓和稚存韵》,颇有李白遗风。

而论述类阅读选用《艺术边界的消失与重建》,直接论述文化艺术问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的艺术人生。

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

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A.一波三折磨炼毕现 B.跌宕起伏锤炼毕现C.跌宕起伏磨炼毕备 D.一波三折锤炼毕备【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阿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该处形容艺术人生,故用“跌宕起伏”。

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

锤炼:磨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该处言艺术创作,故用“锤炼”。

毕现:全部显露。

毕备:全都具备;完备。

根据语境可知,该处说的是真善美能完全显现出来,故用“毕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

B.“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19届高三英语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doc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19届高三英语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doc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英语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 满分 20 分)做题时, 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 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A. She has lost her way.B.She haslost herluggage.C. Shehas lostherdaughter.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Librarian and reader.B. Bankclerk and customer.C. Policeman andcitizen.3. When might the test be?A. Around3:00 p.m. today.B. Around 8:00p.m. today.C. Around 9:00 p.m. tomorrow.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the airport.B. At the post office.C. At the railway station.5.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Be stricter with her son.B.Limit screentime for herson. C.Haveconfidencein her s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

C.物块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3d
D.物块速度最大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物块的重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l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2018 年 12 月 27 日,中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 供 全球服务.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 5 颗静止轨道卫 星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假如静止轨道卫星先沿椭圆轨道 1 飞 行,后在远地点 P 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 1 变成静止圆轨道 2.下 P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 2 运行时的速度小于 7.9km/s B.卫星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C.卫星在轨道 2 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 D.卫星在轨道 1 上的 P 点和在轨道 2 上的 P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 等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 届高 三物理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请将所有试题的解答写在答卷纸
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l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 意.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 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 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 万有引力常量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库仑最早测 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4-
②从开始到木块回到 A 点的过程中,墙壁对弹簧的冲量.
13.【选做题】请从 A、B 两小题中选定一小题作答,如都作答则按 A 小题评分.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淮阴中学·海门中学2019年期初调研测试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A.She has lost her way.B. She has lost her luggage.B.She has lost her daughter.2.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Librarian and reader.B. Bank clerk and customer.C. Policeman and citizen.3.When might the test be?A.Around 3:00 p.m. today.B. Around 8:00 p.m. today.C. Around 9:00 p.m. tomorrow.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At the airport.B. At the post office.C. At the railway station.5.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Be stricter with her son.B. Limit screen time for her son.C. Have confidence in her son.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 1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is unusual about the sun?A.Its color.B. Its size.C. Its shape.7.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situation?A.A little sad.B. Pretty impressed.C. Quite curiou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l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重)于掳,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龄郑,郑公子忽为质放周。

”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诸侯争霸现象B.分封制被取消 C.传统政治秩序的动摇D.宗法制不再实行2.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和墨家都认为今不如昔,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甚至希望回到原始社会,这表明上述思想家A.代表没落的阶级B.都提倡了仁政和民本C.对现实政治不满D.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3.《三国演义》开篇叙述了东汉末年各地的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青蛇降落、洛阳地震、雌鸡化雄、山岸崩裂,随后蔡邕上书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

对这种政治思想评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学天人感应的思想B.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4.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的交通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推测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

2019江苏四校联考(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高三期初调研检测语文附加答案

2019江苏四校联考(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高三期初调研检测语文附加答案

江苏省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淮阴中学·海门中学
2019年期初调研测试
语文Ⅱ(附加题)答案
22.亦谓此耳/夫刿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奈何令逐臭吠声之士轻读之也。

23.王世贞高山流水
24.创作出佳作很艰难;附和者随意解读;知己方能欣赏其美(每点1分,答对3点4分)25.B、C
B他认清了中国不从根本制度上实行变革,革命也好,实业救国也罢,终免不了“你我都得作亡国奴”的结局。

C、主人公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

26.(1)桃花社(1分)
原因:海棠社已经散了一年,(1分)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正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2分)况且这首桃花诗《桃花行》又好。

(2分)
(2)司马懿和诸葛亮比斗阵法,结果魏军大败。

(1分)
苟安因好酒而误了送粮的期限,被诸葛亮责罚,接着投奔了司马懿。

(1分)
司马懿派他到成都散布谣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欲称帝。

(1分)
昏庸的刘禅信以为真,下诏召回诸葛亮,诸葛亮迫于无奈,只得回成都,错失了北伐的大好时机。

(1分)
27.真色:自然率真(或本色)(2分)
丹青:文饰(2分)
28.对比论证(1分),将《江南》和《秋江曲》进行对比,论证了诗文中真正的“真色”应该是生动自然的而不是人工的,且于文字之外,令人遐想。

(2分)
举例论证(或引用论证)(1分),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1分)
29.文饰可以增益真色之美;但必须以真色为根本;过度的矫揉造作,是不足取的。

(每点2分)。

江苏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9高三三校联考试卷-英语

江苏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9高三三校联考试卷-英语

江苏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9高三三校联考试卷-英语第一卷(共85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分,总分值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总分值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分,总分值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willtheygettoMountEmeiaftertheyarriveinChengdu?A.Byair.B.Bycoach.C.Bytrain.2.Whataretheygoingtodonow?A.Toreturnthebooks.B.Tohavelunch.C.Togoshopping.3.Whenwillthetwospeakersmeet?A.At10:25am.B.At11:15am.C.At11:35.4.Wherearethespeakerstalking?A.Inthehospital.B.Intherestaurant.C.Inthestreet.5.Howwillthemangotohisthirddestination?A.Bybus.B.Bytaxi.C.Bysubway.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分,总分值15分〕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8小题。

6.Whatdoesthemanwanttodoatthepostoffice?A.Tosendapostcard.B.Tosendaletter.C.Tobuystamps.7.Whenwillthemanprobablygetupthenextmorning?A.At6:00.B.At6:30.C.At6:458.Whatistheproba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peakers?A.Brothersandsisters.B.ClassmatesC.Cousins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9-11题9.WhatisNotmentionedaboutthewoman’swork?A.VisitingfriendsB.TakingthedogforawalkC.Bathingthebaby.10、Whatdoesthedialoguemainlyexpress?A.Housewives’needforachangeintheirlife.B.Housewives’needforproperjobs.C.Men’sdissatisfactionwiththeirwives.11、Whatcanwelearnfromthedialogue?A.ThewomandoesnotwantherhusbandtogooutandworkB.Thehusbanddoesnotunderstandhiswife’sfeelings.C.Thehusbanddoesnotcareforhiswifeatall.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12-14题。

江苏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9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江苏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9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江苏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9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本卷须知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总分值为120分。

2、考生务必在答题卷(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

第一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生物名词之间的关系,那么以下表格中与图示相符的是2、以下关于细胞知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硝化细菌、菠菜、噬菌体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RNAB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时刻都进行有氧呼吸C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要紧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D 、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含水量降低,色素含量减少3、有关右图中蛋白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B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C 、该蛋白质的R 基中共含17个氨基D 、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4、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将解离、漂洗、染色后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观看B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在一般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准确计数C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D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看颜色变化5、右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某种方式。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抗体等大分子能够通过②所示过程进入细胞D.通过③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6、右图表示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依照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②在晚间用大约550nm 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③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nm 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④在层析液中,类胡萝卜素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⑤土壤中缺乏镁时,420nm~470nm 左右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⑥由550nm 波长的光转为670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 3的量减少选项 1 2 3 4A 真核生物 植物 蓝藻 叶绿体B 能源物质 糖类 多糖 乳糖C 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浆细胞D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A 、①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④⑤⑥D 、①②④⑤7、右图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老子的哲学,是夹缝中生存的技术,是盘根错节的社会中的智慧,是专制社会中唯一能保护自己肉体存在的法术,其就是通过压缩主体精神与人格,取得的空间,一句话,有专制,必有老子思想。

A. 胸有成竹诀窍忍辱负重B. 游刃有余诀窍苟且偷生C. 胸有成竹门道苟且偷生D. 游刃有余门道忍辱负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熟练而有把握;“游刃有余”,一位厨师宰牛的技术很熟练,刀子能在牛骨缝儿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阻碍,还显得大有余地,后用以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前者强调做事之前的表现,而后者应是做事之中的表现,第一处是形容“在盘根错节的社会中”的表现,应使用“游刃有余”。

“诀窍”,关键性的方法;“门道”指做事的门路或方法。

第二处,句中是说老子哲学中的关键所在,应使用“诀窍”。

“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第三处是说在专制社会中取得可以勉强活下去的空间,应使用“苟且偷生”。

故选B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A.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节)B.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端午节)C.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重阳节)D.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元宵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句,分析把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然后根据传统节日的特点以及诗句中的标志来分析。

本题中,C项,“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不是重阳节,由“禁火”可知应是寒食节,因为“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传统。

A项,“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中由“乞巧”可知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巧节。

B项,“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中由“棹影斡波”“鼓声劈浪”可知这是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

D项,“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中由“灯山”可知这是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

故选C项。

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①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②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③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④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

⑤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⑥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A. ⑤⑥②④③①B. ⑤②④⑥③①C. ⑥②④③①⑤D. ⑥②①④③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方式,如本题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然后借助语境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来确定首句和尾句,根据句子中的关联词、代词、指示代词确定小句子之间的关系。

从所给语境来看,语段以观看苍松为例来说明感受力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由此可知,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感受”,⑤“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是总领句,引出“感受”这一话题,应放在第一处,这就排除CD两项,第⑥句“所谓‘感受’……”是对话题“感受”的解说,应放在第二处;②句“这两个字涵义极广”中“这两个字”指的就是前面的“感”和“受”,④③是举例解释“感受”,且③中说“……也是感受”,一个“也”字说明③应在④后;①“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不同”又与下文所举的观苍松的例子相连,这就排除B项,故选A项。

4.给下面这幅漫画起一个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A. 烛光里的温暖B. 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C. 办法总比困难多D. 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给下面这幅漫画起一个标题,最合适的一项”,然后观察漫画的组成部分,确定漫画的主体和漫画中夸张变形的部分,最后围绕漫画的主体和主题进行选择。

从图上来看,漫画由人、火堆、残破的梯子和外面的天空等几个部分组成,漫画中的人身处黑暗的环境之中,为了得到光明,把通往外面世界的梯子拿来取火,得到眼前的光明,却不知道从梯子可以爬到外面,可以得到更多的光明,这说明人由于眼界的局限,只看到眼前的世界,漫画说明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从情感色彩来看,漫画的作者对于这个人的做法应是否定的。

AC两项情感色彩与漫画不合,且“烛光里的温暖”偏离了漫画的中心所在,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忽略了拿梯子来生火照明会带来的后果,且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B项,“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只关注人取火这一部分,而忽略了梯子和外面的世界这些内容。

故选D项。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赠张别驾序归有光张侯自尚书秋官郎,出判苏州。

会其属县昆山之令阙,来署.其事。

未逾月,新令且至,吾党之士,为会于玉山之阳,邀侯为一日之欢,盖莫不戚然于侯之去者。

噫!人之相与,历岁月之久未必相爱也。

岂徒不能相爱,有厌其岁月之久,而去之唯恐其不亟也。

若侯之不鄙夷吾人,与吾人之所以爱侯者,可谓有情矣。

吏之来,皆四海九州之人,无亲知之素.。

一旦以天子之命,卒然而相临如是者,岂法度威力之所能为哉?夫亦恃其有情以相爱而已。

今或自谓其能制百里之死生,法度威力之可以为,视其人漠然,而独行其恣睢之意,则今世之俗吏类如此也。

侯为人慈爱恺.悌,可以望而知其情。

故不逾月,而县之士民,无不爱且慕焉。

嗟夫!吾县之人,力耕以供赋贡。

曲事天子之命吏,盖亦无所不至。

虽骈死敲扑之下,未尝敢有疾怨之心,独于是非之实有不能昧者,而见于里巷之歌谣也。

盖孔子之删《诗》三百篇,美一而刺九焉,所以导民之情,使之言。

若《十月之交》、《雨无正》,虽幽厉之虐,不能绝也。

今大吏或相与比于上,不曰吏之无良,然且诟詈吾人,以为风俗之薄恶。

夫二百年仁孝忠厚之俗,奚至于今而独恶耶?方侯之视事,即有倭寇之警。

贼自滨海深入百里,络绎城下,侯以安静镇之。

虽在倥偬之际,不肯因循旧弊,以扰于民。

自前年贼至,而县常先时塞门,又严缒城之禁。

小民斗米束菜,悉为吏卒所苛取。

近郊之人,扶老携幼,望门而呼,城上莫有应者,独坐视其宛转于锋刃之下。

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以为贼谍而屠刳之。

盖冤苦无诉之民,有不独死于贼手者矣。

如前之为,今岁皆无之。

则贤人君子之所至,岂必其岁月之久!如时雨之沾溉于物,岂有涯哉?夫然后知侯之所以非今之俗吏。

而期月之间,吾人爱慕之深如此,则夫知吾县风俗之不薄者,亦莫如侯。

余故乐为道之云。

侯名牧,辛丑进士,山阴人。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一,有删改)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来署.其事署:代理B. 侯为人慈爱恺.悌恺:和顺C. 且日钩.取疑似之人钩:牵连D. 无亲知之素.素:旧交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侯在昆山任上深得民心,离任之际,归有光和朋友们特地在玉山之南邀请他聚饮,席间所有人无不为张侯的离任而伤感。

B. 昆山百姓耕种努力,认真完税,勤心侍奉皇帝派来的官员,对于官员的恶行也都隐忍且无任何发泄之举。

C. 归有光认为,现在的有些无良官员动不动就说地方民风浮薄丑恶,对地方仁孝忠厚的民风积淀视而不见,实在令人气愤。

D. 张侯治理昆山虽然时间很短,但百姓爱戴仰慕,归有光认为张侯深深了解昆山民风民俗并不浮薄。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相与,历岁月之久未必相爱也。

岂徒不能相爱,有厌其岁月之久,而去之唯恐其不亟也。

(2)盖孔子之删《诗》三百篇,美一而刺九焉,所以导民之情,使之言。

8. 文中张侯应对倭寇不肯因循“旧弊”?请简要概括“旧弊”有哪些。

【答案】5. C 6. B7. (1)人之间的交往,经历过很长的岁月却未必彼此友爱。

哪里只是不能互相友爱,有的(甚至)厌烦了那长时间的往来,想要离开只怕不能赶快(做到)。

(2)孔子编删《诗经》三百篇,赞美的诗歌只有一成,意在讽刺的却有九成,(正是)用来疏导百姓的情感,使百姓说出他们的心声。

8. (1)在倭寇来犯前就封闭城门严禁外出。

(2)掠夺百姓仅剩的粮米菜蔬。

(3)坐视不理城外百姓呼救。

(4)抓捕残忍杀害可疑的人。

【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本题中,C项,“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中“钩”如解释为“牵连”,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要抓捕可疑的人”,句中的“钩”意思应是“抓捕”。

故选C项。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B项,“无任何发泄之举”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吾县之人,……独于是非之实有不能昧者,而见于里巷之歌谣也”,意思是“我们县的人,……唯独对于事情的是非曲直就有不能昧心作伪的,有时只能表达在乡间小巷中的歌谣里”,可见应有发泄之举。

故选B项。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相与”,交往;“历”,经历;“岁月之久”,定语后置,应为“久之岁月”;“爱”,友爱;“徒”,只是;“厌”,厌烦;“去”,古今异义,离开;“亟”,赶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