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2.4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学案2.4物质的分类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学案2.4物质的分类

2.4物质的分类点击要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根据纯净物的性质不同,如、、,、、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根据化学性质不同,如、,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3.根据纯净物的、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按组成分类的体系及分类的依据:1.物质可分为和。

(1)纯净物:由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2.纯净物根据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

化合物:由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根据是否含,可分为:和。

3.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和。

氧化物:由组成。

其中一种是的化合物,即“二元一氧”。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和。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等。

典题分析例1选择Mg、O、H、S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1)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2)一种金属氧化物;(3)一种难溶的碱;(4)一种可溶性的盐。

巩固训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1)生铁(2)冰水混合物(3)纯碱(3)金刚石例2 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一组是( )A .单质 Fe 、S 、N 2B .氧化物 H 2O 、P 2O 5、Al 2O 3C .酸 HCl 、H 2SO 4、NH 4H 2PO 4D .碱 KOH 、Mg (OH )2、Fe (OH )3巩固训练2 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如图XYZ 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A .饱和溶液、溶液、混合物B .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C .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D .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元素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水蒸气B .石油C . 烧碱D . 液氧 2.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 生铁B . 冰水混合物C . 食盐溶液D . 液氧3.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 塑料(聚氯乙烯)等。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4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4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4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纯净物的一些特性。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1、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2、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科学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感受小组合作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

5、在小组讨论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物质的分类方法。

2、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实验仪器和药品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图片如:煤、水、食盐、水晶等。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对物质分类方法的探究1、将全班学生按每五人一组进行分组。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3、小组内部讨论后将答案写在方格纸中。

4、将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把各小组的卡片进行展示,并让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介绍小组分类的依据。

5、教师给出一些分类的例子。

(1)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黄绿色:氯气紫黑色:高锰酸钾(2)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3)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

三、讲授物质的分类1、提出问题,让各小组学生比较以下物质的不同:氧气与空气,蒸馏水与盐水,纯金和矿石。

2、选择学生进行回答。

3、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4、结合教材进行讲授。

2.4《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2.4《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4节物质的分类【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4节物质的分类【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寻找物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流程图对各类物质进行分类;2.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的活动体验,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间的共性,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方法;通过流程图的学习,掌握建立合理的流程图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对流程图的设计和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寻找物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难点:会根据物质的组成流程图对各类物质进行分类;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这些书籍是怎样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你是怎样快速找到你想要的商品的呢?(二)新课教学自然界中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就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思考】请根据生活经验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分类时需要仔细观察和研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活动一】观察图中所示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按颜色分类、按状态分类请你另外设计两种分类方法,并说明分类依据?【学生活动】按溶解度分类、按气味分类【总结】分类时需要了解这些物质的基本性质。

如:状态、颜色、气味、是否溶于水等【活动二】如图所示,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

能否区分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设计方案】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方案一】设计成表格的形式。

【方案二】设计成树状图的形式。

【方案三】运用你自己的经验设计成你觉得美观的形式【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一、二、三进行实验,根据不同物质性质不同,实验现象不同加以区别。

浙教版科学九上2.4 物质的分类1 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2.4 物质的分类1 导学案

笫4节 物质的分类(1)【学习目标】: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习重点】: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物质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如何能合理的根据物质的特性来分类 【知识回顾】 1. 写定义A . 单质: D 酸:B . 化合物: E 碱:C . 氧化物: F 盐: 2. 什么是混合物 【基础部分】1. 根据书本完成下列填空物质混合物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2. 通常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的时候,我们研究的对象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理由是 。

3. 实验室中很多未知的东西可能是有毒,或者有腐蚀性,因此在分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点部分】4.在横线上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在括号里面标明物质类别。

氯气()生石灰()磷酸()熟石灰()干冰()硫酸铝()钡()碳酸钙()★食盐水()★石灰水()胆矾()明矾()5. 根据第一题的物质类别图,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名称镁硫氧气氧化镁氯化钠冰红茶铁锈铝合金氮气类别【拓展部分】6.请阅读书本的P-56,根据图2-35 请区分7只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中的某一物质的烧杯,请你用你学到的知识进行鉴别。

(1)通过观察颜色能辨别的有(2)通过气味能判断的有(3)添加水能判断出来的有(4)加入盐酸能判断出来的有(5)加入硝酸银溶液能判断出来的有【当堂检测】1.对以下几类物质进行归类1.蒸馏水2.干冰3.液氧4.液氨5.食盐水6.石灰水7.铁粉8.镁9.碳 10.保存完好的碳酸钠 11.变质的碳酸钠 12.无水硫酸铜粉末以上几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混合物的有;氧化物的有2.科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物与非金属属于并列关系3.在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以下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4.完成以下内容的填写,其规则为:1.任意写出一种符合框内要求的化学式;2填的化学式至少含有前面一种物质中的某种元素H2O→酸→单质→盐C氧化物→有机物→酸→。

浙教版科学九上2.4 物质的分类 配套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2.4 物质的分类 配套导学案

第4节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会根据纯净物的颜色、状态及组成将物质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区别。

2.巩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注意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3.了解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课前预习】1.走进书店时,你怎样才能最快买到你需要的《九年级科学上教材全解》这本书呢?2.元素按性质可分为元素和元素两种。

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等。

说出这几组物质中的物理性质方面的不同点(写一点)1)氧气、水和食盐2)O2和SO23)KCl 和CaCO34)Cu(OH)2和NaOH3.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可将物质分为两类:纯净物...是指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_______..是指由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中,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类:单质元素组成的_______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 和_______ ;化合物...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 。

下列六种物质:①纯净的空气②氧气③河水④铜⑤氯化钠(食盐)⑥石灰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

4.氧化物...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如MgO)和(如H2O)5.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

盐.是电离时,能产生离子(或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6. 无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一般是指由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化合物(、、除外)。

碳酸钙是有机化合物吗?.......【课中导学】1.P41活动:1)按颜色分类:2)按状态分类:3)设计另外两种分类方法2.构建物质按组成分类图3.探究: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你能用实验方法区分出7只烧杯中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吗?写出简要的方案设计:【课堂、课外检测】1.下列物质与CaO、Na2O能归为一类的是()A.K2O B.CO2 C.P2O5 D.SiO2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干冰 B.食盐 C.铅 D.酒精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矿泉水 B.石灰石 C.生石灰 D.高锰酸钾4.“王老吉”、“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化合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无法判断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食盐、干冰B.胆矾、石灰石C.红磷、烧碱D.水银、生理盐水6.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科学上册 2.4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浙教版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科学上册 2.4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浙教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是科学九年级上第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同学们学习了八年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学习对物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但由于分类的方法不一,导致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本节内容中还需要渗透一种科学方法――分类,让学生意识到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的性质,但依据不同,其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最终教材统一到根据物质的组成上分类,可以得出分类的新结果。

【学情分析】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但对纯净物的分类还未了解,而对酸、碱、盐却已经在第一章的学习中认识,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熟悉的,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氧化物的分类、化合物的分类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也是一种知识的总结。

从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对进一步分类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了提升的机会,应而课堂上对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能力,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②了解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2.过程方法:①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②通过研究各类物质分类,初步认识研究物质是可以逐级进行分类;③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②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分类方法氧化物的分类及化合物的分类难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实验器材】氯化钠、高锰酸钾、硫酸、醋酸、氧气、氯气、氧化镁、无水硫酸铜、碳酸钠溶液、冰醋酸、试管、酒精灯、色拉油、各种常见金属、滴管、烧杯等【教学过程】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素组成的化合物。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物质的分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物质的分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物质的分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的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物、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发散性思维品质。

2、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归纳,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分类的方法,体验分类的优点。

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自然界种类繁多的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

本节课在整个章节及整个教材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对物质科学分类的一次全面认识,也为后面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类的一般方法,即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另外,学生对二歧分类方法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对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物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还比较含糊混沌,尚未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故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已有知识出发降低了难度,为我们本节课进行拓展和提高的目的打好了基础。

另外,由于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不高,对现象的分析和结论阐述存在一定的困难,条理性不够,因此通过合作性的学生活。

九年级科学上册 2_4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2 (新版)浙教版ok

九年级科学上册 2_4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案2 (新版)浙教版ok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会利用物质间的不同性质区分物质。

2.运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已知物和未知物的特性,并根据物质的特性区分物质及对物质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求知欲,在实验、探索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不同的性质,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物质分类【教学难点】学会利用不同的性质,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物质分类【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组实验药品和仪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顾性练习)1.下列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碘酒纯碱烧碱B、金刚石胆矾食盐水C、冰生石灰空气D、液氧稀盐酸沼气2.以下每小题由三种物质形成一组,从备选答案中找出跟它们同一类别的物质,将编号填入空格内。

⑴氧气、氮气、氯气( ) A. 水蒸气B. 氨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⑵铝、镁、铁( ) A. 氧化铜 B. 铜 C. 氧化镁 D. 二氧化锰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 )A. 氧气B. 氯酸钾C. 五氧化二磷D. 碱式碳酸铜二、新课讲授(一)物质分类方法的运用1.教师: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还可以作为鉴别物质的依据。

2.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a、提出问题: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能否用实验方法区分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b、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制订表格。

未知物质的特性1 2 3 4 5 6 7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性加热熔化……分别如表格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然后再与这7种物质的性质一一对照,以作确定。

c、动手试一试,并将结果填于表格中。

提醒:除了观察、水溶性之处,还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加热后是否熔化?加热是否变色?用显微镜观察晶体形状等方法教师提醒:(1)分析报告单,要注意实验操作事项。

.(2)未知物可能有腐蚀性,有毒性,所以要做到“三不”:不要用手去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不得尝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物质的分类
1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新设计
在“物质分类”的教学中。

事先,布置学生寻找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等,按照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开展教学,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知识的回顾,又是一种知识的补充。

再结合一些现实物质的分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科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一项充满活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科学的内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学情分析
物质分类是根据事物研究规律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归纳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能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从而要求学生对物质的微观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纯净物的分类可有多种依据,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但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关系,故寻找较为科学的分类依据――以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是本节课的核心。

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但对纯净物的分类还未了解,而对酸、碱、盐却已经在第一章的学习中认识,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熟悉的,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氧化物的分类、化合物的分类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也是一种知识的总结。

从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对进一步分类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了提升的机会,应而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能力,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4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5教学过程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行分类。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
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考:略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略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

活动3【活动】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