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健康养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保健项目,类似于拔火罐、按摩推拿、沐足等都越来越受欢迎。

而练习一些养生功也有不错的养生健体效果,下面的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就是常见的养生武术。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出现了健康问题,三十岁左右的年青人,现时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腰、颈、肩出现的问题。

轻者反应的是酸痛,重者变形、错位,令其苦不堪言。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练习梅花桩五势养生功调节缓解。

选择五势梅花桩养生功是我们受益一生的养生好方法。

大多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出了不适的感觉,于是乎我们的脑子里闪现出锻炼的灵感。

选择运动项目,开始执行,由此才产生了结果。

本能的锻炼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得不放弃。

技能的锻炼方法,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使心、意、气更加协调。

五势梅花桩养生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锻炼相对更好,其优点:1、五个基本动作,简单易学;2、不受场地限制,户外室内只需卧牛之地;3、时间短效率高,15-20分钟相当于其它锻炼方式的一小时;4、不受季节天气变化的限制,刮风下雨下雪雾霾无阻;5、传统武术养生,综合调理身体器官;6、坚持锻炼21天见效。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追求天地合一的健康状态,有振衰气弱、扶病祛邪的功效。

久练之可使“廋者壮、弱者强、病者健”。

五势之间有异有同,其相同之外,正是五势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也就是人类健康长寿最为关键的所在。

必须会引起习练者格外地重视。

比如,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三部分组成,共计24节椎骨,与一年24节气相契合。

演练时五势对脊柱的要求几乎是相同的。

即顶头竖颈,头部向左(右)拧转,含胸拔背,上体正直,下体则要求平膝胯。

这种练法使整个躯体呈现一种威武挺拔的状态,显得精神振奋,气势磅礴。

能促使背部肌肉舒展饱满,有利于气血循经贴背而行。

而且除时脊椎骨节节松开,节节贯穿,增强脊椎骨关节的灵活性及椎间韧带的柔韧性,脊椎神经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同时,这种上、下对拉,旋拧的练法,使整个脊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舒展拉长。

意拳养生桩入门

意拳养生桩入门

意拳养生桩入门姚承光意拳的养生桩,是意拳最基础的入门桩法。

意拳首要强调的是精神假借,意念诱导,运用良好的意念活动,使人体大脑的中枢神经得到了休息和调整,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中枢神经得到休息调整后,调节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就越强。

血液循环的加强能使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就更旺盛,实际上,养生桩就是精神和肌肉、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医疗体育,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并给学习意拳技击功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意拳养生桩法——撑抱桩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足心微涵虚,足趾似有微微扒地之意,自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头顶上似有小线上提,头似顶非顶虚领挺拔,膝关节微曲似有上提之意,脊柱自然竖直。

肩要自然舒展,不可耸肩,臀部似坐一高凳。

意念假借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后部似微靠身后的大树或墙上,似靠非靠。

身体站好后,将双手慢慢抬起平步撑抱桩至胸前呈抱球状,肩要放松,腋下涵虚,时与手掌呈45°角。

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五指相对,双手五指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

双手五指微张,意有五指缝中各夹一棉球之意,不可用力分开,自然微张即可。

双手双臂抬起时意念假借怀中似抱一纸球或气球之感,球与胸部、腹部、手臂、手心、手指内侧,似有轻轻的接触,用力抱球要瘪,无心抱球要落,总之意念中的要求则是似有非有,要有不被微风吹走之意。

双手双臂抬起时,意念假借腋下及双臂双手下侧似搭放在桌面上或抬起搭放在水中漂浮的球上,尽量运用意念假借,使双臂放松,松到仅能维持手臂重量即可。

练功时,面部表情要似笑非笑,两唇稍露缝隙,颈部肌肉放松,双目前视微向上方,不要仰头或低头,练功时也可闭眼去练,要呼吸自然。

周身放松,忌用拙力,只要能使身体自然直立,手臂抬起的姿式正确,即为达到站桩中松的要求。

以上所谈的是站桩时对姿式动作的意念要求,不可刻意一味追求姿式上的意念,而要将自己置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二、意念的运用①假借自身站在温暖的泉水中,温暖的泉水浸泡全身肌体有温暖入微的舒适之感。

太极拳养生桩功四大健身功能

太极拳养生桩功四大健身功能

太极拳养生桩功四大健身功能太极拳养生桩功四大健身功能:1:人到中年,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精力不济,稍微地努力工作如下,就感觉很累,很痨劳过度,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中原因,就是从出生到中年,人一直在消耗自己生命能量和磨损承载生命能量的躯体,没有保养自己身体,这个时候,如果能通过(保养身体)站桩的锻炼,可实现调理阴阳平衡,气血流通,内气充溢,精神饱满。

2:站桩强调头直,目正,神庄,气圴。

通过站桩的修养,修练,使自己身心内外平衡舒畅,从而对精力的恢复有莫大帮助。

如此这般,人又能像年轻人一样,可以加班,可以说话不累了,可以走南闯北地而不倦了。

当然,这还得看看修炼站桩的时间,对站桩理法解的深度,以及依据吴图南宗师巜太极功松功论》在吴老宗师的思维中,三教所修皆是“道”,而”道”的内涵就是阴阳,就是性命,就是太极拳养生桩功大法。

1:太极拳是人体慢性疾病的克星。

2:太极拳是人体大病后康复的灵丹妙药。

3:太极拳是人类未来健康的大救星。

4;这是现代人类战胜诸多慢性疾病和病后康复首选的无上法门。

一;太极体疗会所是以古代医学的脏象说为基础,把古代导引术,按摩术,经络学说,长寿学说融合到太极拳功的理论和实践中,调节人体脊柱平衡和脏腑平衡,以达到的身心内外和谐,使练习者从肉体,气血,心灵,神态四个层次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调理,取得,“不药而医”的疗效。

3: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自我修复,康复能力,有增精益精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奇功,并能防治多种慢性疾病。

坚持站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功对于调理高血压,夜做噩梦,心跳过快,失眠,盗汗,内风湿关节炎,慢性肠胃病,神经衰弱,视力不足,,肾虚腰痛,劲椎病,大椎堵塞,骨质增生,四肢无力,五劳七伤,遗精阳痿,消化不良及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疾病等慢性疾病,有很多的疗效,也是病后调理康复的最好选择。

4:站无极桩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釆取意念观想相关穴位,调动人体部阴阳之气,增强内气,推动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疏通人体经络,扶助正气,却除邪气,促进人体生理机制的优化整合,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长功夫的目的。

站桩的十大养生机理

站桩的十大养生机理

站桩的十大养生机理
1.增强气血循环:站桩可以提高氧气和血液的流动,有利于身体器官的供氧和营养,增强身体机能。

2.调节呼吸:站桩能够提高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肺活量,有助于氧气输送和二氧化碳排出。

3.增强肌肉力量:站桩可以锻炼肌肉群,尤其是核心肌群,有助于改善身体姿态和增强身体稳定性。

4.促进消化:站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食物。

5.调节神经系统:站桩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有助于缓解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

6.促进心脏健康:站桩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7.增强免疫力:站桩可以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8.促进睡眠:站桩可以帮助身体放松,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9.调节内分泌:站桩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有助于治疗内分泌失调症状。

10.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站桩可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 1 -。

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

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

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

无极桩的功用,是为太极拳筑基,为修行养生之法。

它使人们清除一切杂念,而进入自由自在的混沌状态,让身心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进入人空、法空、虚空境界。

黄帝内经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这就是练桩功的总要求。

站桩是静中求动,内练精气神。

1、无形无象无极桩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

《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

”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

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内气充盈,任内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内外的统一。

培养元气,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清利顶头悬”。

2、无极桩的基本要求:双脚平行分开站立,足尖向前,与双肩距离等宽(脚掌外缘与肩外缘垂直线平齐);双膝关节自然松屈,微坠臀部;腰背松而直,胸稍内含,松颈微收下颌;松肩坠肘,双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体侧或叠按于肚脐,掌心向内;双目垂帘,舌轻抵上腭,唇微闭,神光内视脐窝,摒弃一切杂念,内无所思,外无所视,空空洞洞,如入“无极”状态。

3、无极桩的重要身法:“三点一线”(从头顶百会穴至会阴穴,再到连接双脚掌涌泉穴直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被称为无极桩的精粹。

4、无极桩调息心法也在于“静”字,即心神宁静,神守于脐,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呼吸绵绵,以食太和阴阳之气。

5、心法运用所谓心法,是相对于外在姿势而言,就是指如何运用意识。

运用心法要点:若有若无,自然而然,不能使劲去想。

1)水浴法意念观想自己站在齐胸深的温泉水里,温暖的泉水浸泡全身肌体,体会水里的温暖、漂浮、轻松、舒适感。

2)宝树法观想自己站在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中,自己的身体就是一棵大树,树枝是自己的骨骼,体会肌肉如同棉花一样挂在骨骼上的感觉,微风轻拂,心旷神怡。

站桩能治你的病——以大成拳之养生桩为例

站桩能治你的病——以大成拳之养生桩为例

56天下功夫精论站桩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将站桩作为锻炼身体的方法。

在《黄帝内径》的《素问》篇中,就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其中“独立守神”就是站桩的原始方法。

多种武术流派均有站桩的练法,而大成拳则把站桩作为首要之法。

大成拳站桩包括养生桩和技击桩,其养生桩具有养生、健身、康复、祛病之效能。

不少人或许要问:锻炼身体就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肢体运动,站着不动能算作运动吗?殊不知,运动的方式既包括位移运动(如跑步、武术套路练习等有肢体活动的方式),又包括位静运动,而站桩则为极好的位静运动。

正如一棵小树虽原地不动,却能汲取大地营养和阳光能量成长为参天大树。

从运动力学来看,任何形式的运动都需要肌群收缩。

站桩时虽然外形不动,身体的相关肌群却处于收缩状态。

因此,站桩也是运动,而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和祛病法宝。

当站桩者习练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生生不已之真动”,如此奥妙自能明了。

笔者少年时曾患气管炎、咽喉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在医药治疗无果的情况下,习练大成拳养生桩方使疾患尽除。

大成拳的养生桩有站式、坐式、卧式三种形式,通常以站式为主,其中的浑元桩则为养生桩的重中之重。

1.浑元桩桩式:两脚平行或接近平行而立,站桩能治你的病文/李照山 章光辉放,与外界大气融会贯通,有如夏日凉风吹拂之感,舒适至极,又如全身毛发都有伸长摇摆之感。

只要精神一振,浑身毛发都仿佛有“怒发冲冠”之势,这就是《大成拳论》中所指的“毛发根根如戟”。

也可设想自身高大无比,顶天立地,四肢仿佛能够支撑宇宙,山河大地如同弹丸,有浩气放纵的精神气魄。

2.养气桩桩式:两脚平行而立,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膝自然微屈,两脚掌平均着力,头直项竖,闾骨正直,臀部后坐,两肩放松,两肘微屈上提,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指尖朝下,腋部半虚,不可用力,要做到虚灵挺拔,舒适匀整(如图2)。

医疗作用:此桩对咽喉炎、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病、高血压等均有疗效。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一)站功抱桩:双脚同肩宽,两膝微曲富有特性,臀部微坐如坐高椅,两手抬至胸齐,掌心向里,十指略分,指关节微弯,左右五指相对,约两拳之距,怀中如抱一个大气球,凝神定意。

要点:静心体会抱的意念,由抱意生抱力,假想中既不抱气球于稍瘪,又不让气球离怀落地,意中力不大不小,妙在似抱非抱。

作用:适合于没有任何疾病的人,能够强身壮体,练后浑身轻快、发热,新陈代谢明显加快,改善生理机能。

撑桩:此式及以下各式的大部分要领同上,不同的是,两手与肩同高,掌心向外,如撑物状,但同时不失裹抱之力,双肘外撑,略带坠感,整个人略微后靠,与双掌前撑之力双向互争,舒适得力。

要点:收敛心神,全身放松,自身如导体,前后微晃,感受一下空气阻力,使空气的反作用力自掌心直达脚心,激发体内特别是臂、腕之撑力,意想海浪不断冲击掌指。

作用:此桩对于肌萎缩症、上肢麻木、指腕挫伤有较好疗效。

提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手置于胯前,指尖冲下,掌心相对,两掌如合一匣,假想匣之沉力与整体上提的的内劲恰好相等,肩不许耸,身体重心不要浮,只有“提”意,莫露“提”形。

要点:内提之意力切勿用过,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功效,且破坏桩的虚灵挺拔。

作用:此桩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等症有较好疗效。

xx:大部分要领同上,两手抬与腹齐,掌心涵虚向上,左右指尖相对约有三拳,怀中如托一大气球,双肩外张,腕、肘内角若括号状,胸略收,保持空胸园背,勿与设想之球紧贴,注意用桩身去托。

要点:假设气球并非规则的园状,大臂、小臂、腕部及掌指的内侧俱能贴着球体,都含托力,同时身上宜加重沉坠感,以抵消上托引起的脚下无根。

作用:该桩对于腰肌劳损、胃病、肋间神经痛均有疗效。

xx:大部分要领同上,两臂平伸,直中含曲,手略低于肩,指尖冲前,勿用力,目光远望,不为眼前一切障碍所阻,设想掌下轻扶团团白云,扶按之力绵柔至极,云团既不被按落又不让清风自掌下吹去。

要点:有登临绝顶、俯览群峰的愉悦,意会天际来风、透体而过的空灵感觉,直欲手扶白云,轻身借力,乘风而行。

桩功的作用

桩功的作用

桩功的作用
桩功是太极拳养生和实战技击的基础训练,桩功由静桩和活桩两部分组成。

静桩的训练是通过放松身体、调节呼吸、疏通经络,使脑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通过内劲的缠丝运动,进行自我按摩,消除生活中的疲劳,使肌肉得到温养。

静桩练习能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脏血管的功能,并能在腹式深呼吸的作用下增加肺活量,促使身体各部位充分容氧,促进消化功能,提高新陈代谢,减少或排除体内的微积尘物,使人们减少或治疗疾病。

微动活桩是在静桩的基础上,由意念贯通周身各部位穴窍,催动身体合理的动作间架进行微运动,是以呼吸开合催动全身由根节至梢节进行微运动。

呼气时,身体上下、前后、内外对称放长肢体,使身体各关节部位相争,内劲由中心根节微向外、向梢节处进行内旋对称运动,是相对的紧;吸气时,动作微做小圈或无圈外旋运动,身体关节穴窍充分放松,使周身各部位关节相合,内劲由内引外,促使梢节内劲向内、向根节回归聚合,进行小圈或无圈微外旋运动,是相对的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一)站功
抱桩:双脚同肩宽,两膝微曲富有特性,臀部微坐如坐高椅,两手抬至胸齐,掌心向里,十指略分,指关节微弯,左右五指相对,约两拳之距,怀中如抱一个大气球,凝神定意。

要点:静心体会抱的意念,由抱意生抱力,假想中既不抱气球于稍瘪,又不让气球离怀落地,意中力不大不小,妙在似抱非抱。

作用:适合于没有任何疾病的人,能够强身壮体,练后浑身轻快、发热,新陈代谢明显加快,改善生理机能。

撑桩:此式及以下各式的大部分要领同上,不同的是,两手与肩同高,掌心向外,如撑物状,但同时不失裹抱之力,双肘外撑,略带坠感,整个人略微后靠,与双掌前撑之力双向互争,舒适得力。

要点:收敛心神,全身放松,自身如导体,前后微晃,感受一下空气阻力,使空气的反作用力自掌心直达脚心,激发体内特别是臂、腕之撑力,意想海浪不断冲击掌指。

作用:此桩对于肌萎缩症、上肢麻木、指腕挫伤有较好疗效。

提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手置于胯前,指尖冲下,掌心相对,两掌如合一匣,假想匣之沉力与整体上提的的内劲恰好相等,肩不许耸,身体重心不要浮,只有“提”意,莫露“提”形。

要点:内提之意力切勿用过,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功效,且破坏桩的虚灵挺拔。

作用:此桩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等症有较好疗效。

托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手抬与腹齐,掌心涵虚向上,左右指尖相对约有三拳,怀中如托一大气球,双肩外张,腕、肘内角若括号状,胸略收,保持空胸园背,勿与设想之球紧贴,注意用桩身去托。

要点:假设气球并非规则的园状,大臂、小臂、腕部及掌指的内侧俱能贴着球体,都含托力,同时身上宜加重沉坠感,以抵消上托引起的脚下无根。

作用:该桩对于腰肌劳损、胃病、肋间神经痛均有疗效。

扶云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臂平伸,直中含曲,手略低于肩,指尖冲前,勿用力,目光远望,不为眼前一切障碍所阻,设想掌下轻扶团团白云,扶按之力绵柔至极,云团既不被按落又不让清风自掌下吹去。

要点:有登临绝顶、俯览群峰的愉悦,意会天际来风、透体而过的空灵感觉,直欲手扶白云,
轻身借力,乘风而行。

作用:对于呼吸系统、心理障碍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推窗望月桩:身形保持中正,侧转,躯干与正前方成45度角,桩身微后靠,,两手探出,掌心外转,做欲推、欲分两扇窗户状,臀微坐,重心前三后七,步型呈稍息式,目光遥挂天边假想之明月,一派恬静之态,好像推窗望月动作的刹那间定格,给人的感觉是动态的。

要点:两手运力,合中有分,推中有抱,形做“推窗”而神在“明月”,妙在二者兼顾,意由形生。

作用:可有效治疗青光、远视、近视等眼科病。

勒马听风桩:拗步站立,左脚、右手在前,右脚、左手在后。

双脚之间约一尺之距,亦如稍息式。

身体侧转,双拳轻拢,若缆马缰。

裆园,坐臀,前脚掌踩地,有回勾之力,两目炯炯。

宜左右式互换习之,要领相同。

要点:意会“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唐诗意境。

作用:治疗耳鸣、弱听、肩周炎有一定效果。

(二)坐功
撑抱坐桩:端坐于凳,平心静气,两目微睁,射一线之光,双臂环抱,力量撑三抱七,如抱生生不已之大树,全身放松,任体内气血川流。

要点:腿部虽着力较少,但不可任其松懈,宜膝部上提,小腿肌略有绷紧,脚跟微起,前脚掌着力,蓄意下踩。

作用:此桩对于下脚脉管炎、关节炎,均有疗效。

平按坐桩:端坐于登,两膝自然弯曲,宽胸实腹,双肩松沉,两臂平伸,形曲意直,设想已身泡在齐胸深的温水里,手按水中飘木,热力顺每个汗毛孔直透体内,面带舒适之容。

要点:意念中借手按飘木之力,两足微微上提,然后按力消失,两足下踩,记住在做此意念动作时,切不可露于形迹。

作用:此桩对神经衰弱症有明显疗效。

(三)卧功
仰卧桩:平仰卧在床,膝部弯曲,目视上方,欲透天花板,身在室内而神驰原野,两臂环抱,要求与站功抱球桩一样,静心净虑,默听己之气息,细绵匀长。

要点:以自然身松、舒适得力为原则。

作用:治疗心悸、健忘、失眠等症。

侧卧桩:侧身卧于床上,头部枕于右手掌之上,左手自然贴放于小腹部位,眼微闭,腿蜷,意想飘流在海面上,天高风和日暖,闲适至极。

要点:意感海浪柔柔的拍打。

作用:此桩可治疗神经官能症等。

(四)行动
鹤行桩:虚灵定意,默思置身于蓝天草场的环境,左脚轻轻点地,拢靠于右脚内侧。

两臂平展,身领手起,轻灵抬步,一步一动,落足时手按下,重心略沉,右足跟进轻贴于左腿内侧。

蓄势又行,循环往复。

直行,若白鹤般展翅远翔,束翅着地,尽得鹤舞之神。

要点:鹤形练精,整个行桩过程,要在精神上似足鹤飞,目光远眺,往来灵动,手之起落尽由身之升沉带起。

作用:一来提高练功者的兴趣,二来借以活动、放松因静功引起的肩部肌肉的紧张。

提弓捉狐桩:站在八步一圈的园形轨迹上,左臂斜举,手略高于前额,护住脸部左侧要害,身微前倾,右手置于胯侧,若提弓状,右脚前,左脚后,臀稍坐,身形往里转,目射园中心处,作势欲行。

步行处,肩胯催动,提膝趟泥,脚掌平起平落,转数圈后换式返行。

要点:举足要轻,落足要稳,以身带步,身静步止。

作用:加速下肢气血运行,对腿脚瘫疾后遗症者有较好疗效。

须记,不管养生桩之站、坐、卧、行,其身体各部位谨守的要领是基本相同的,对此习者可参照后文“浑元桩”的详述。

锻炼养生桩的注意事项
1、衣着合体,薄厚适度,不饥不饱,练功前排除大小便,择一宽敞空旷之所,可以极目远眺为宜,夏天不曝晒,冬天避冷风,出汗后及时擦干,最好是日出日落之际,温暖的阳光斜照后背,练功者可尽情领受紫外线的滋养。

2、勿视练功为负担,是我要练,不是要我练,应当化被动为主动。

3、肌肉之酸痛感、颤震感以及流泪打哈欠、打饱嗝、出虚恭、腹鸣、蚁走感等均为练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理会即可自然消失。

4、锻炼养生桩宜用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微鼓,呼气是腹部微缩,气息悠长,似闻花香,沁人心脾,呼吸转换处无丝毫断续。

5、运动量从5分钟逐渐增至40分钟到两小时之间,以练功完毕自感精神饱满,不影响其它工作为前提。

6、练功要呼吸新鲜空气,拥有喜悦心情,选择桩法得宜。

7、须知大道至简、明之甚易,但恒久习之者百无一二,故须守住平常心,持之以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