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

合集下载

合肥土话整理大全

合肥土话整理大全

合肥⼟话整理⼤全合肥⼟话整理⼤全(好玩的很)1、捞头⼋基:很笨,脑⼦不好。

2、⼀逼吊糟:乱七⼋糟。

3、猪头⼋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没有实⼒却爱表现。

6,搞不车你:不明⽩你的意思。

7、外龙你妈:表⽰惊讶,并不是骂⼈。

8、七屁⼋磨:经常骗⼈。

9、孩⼦:呀来!10、吃:七,扫,⼲,肿。

11、抽烟:拔烟!12、敲门:靠门!13、床单:窝单!14、拖鞋:腮鞋!15、聊天:郭旦!16、⼩孩:侠们!17、郁闷:搞伤的了!18、恶⼼:吐的了!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20、漂亮:化的了!21、爸爸:达答!22、外公:屋爹23、外婆:屋奶24、打架:披架!25、砸:定!26、我⼀脚把你揣死叫:我⼀板觉给你耸屁的了!27、我拿个⽯头砸死你叫:⼀渣巴订屁你!28、洗⾐服:死嚷29、厉害:过劲30、不明事理:不愣31、换鸡蛋:哄⼦蛋32、上下左右:⾼⾖,底下,第崩,耐崩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个34、太阳:⽇⾖(头)35、不明事理:不顶龙36、漂亮:排场37、⼲什么:搞红个38、怎么搞的:讲搞的39、长⼀点的:长豪的40、⼤哥:⼤锅41、⼤姐:⼤纪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46、有点意思:有好赞!47、没时间:不得⼿!48、场⾯⼤:排场!49、脑⼦不清楚:拨弄50、现在:张个51、钥匙:约⾚52、勺⼦:唰⼦,挑⼦53、簸箕:戳布54、⿐涕:龙⿐55、这⾥:料块56、那⾥:啦块57、⼀天的时间:天把58、谁:哈个?59、什么:横个、轰个60、傻,蠢,笨:孬头巴⼦、孬头巴鸡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62、喜欢:泗洪斯烘63、按不住:然不住64、知道了:晓得了65、没什么⼤不了的事:好⼤四、轰要经的?66、拖鞋:⾊鞋、撒鞋67、不睬你:不优你68、坏事,恶事:拔屁眼事69、奇怪:缺⼋,缺怪42、⾃⾏车:钢朗车43、摩托车:⽑得车44、⽼母鸡:⽼么⼦70、恶⼼:龙县71、⽐不过你:搞不彻你72、停不住:⾊不住73、忙不停:忙不歇74、骄傲:⼭精75、太过了很明显:热啦啦的76、糖太甜了:好喉⼈77、难治:肘⼿,犯呛78、伸懒腰:撑懒腰79、臭美:韶到80、点着⽕:应着了好捞!”⼀、朋友说你:“ 好捞A:这句话是中性的。

合肥方言新探

合肥方言新探

合肥方言新探本文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统计了合肥方言的使用情况;分析人们对待合肥方言的态度,通过民谣、儿歌、谚语中的方言挖掘合肥的历史文化。

标签:合肥方言特点现状文化合肥话属于江淮方言的“肥芜方言区”。

合肥话主要指的是合肥市区内合肥本地人所说的话。

由于合肥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所以合肥话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方言。

但是和上海话、广州话这样的强势方言相比较,合肥话又只能算是弱势方言,因此对它的研究还不充分。

本文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统计了合肥方言的使用现状;分析人们对待合肥方言的态度,通过民谣、儿歌、谚语中的方言挖掘合肥的历史文化。

一、合肥方言的使用现状为了解合肥方言的使用现状,我们调查了不同年龄层的合肥人在家中和学校或工作场所使用合肥方言的情况。

在调查走访的101位合肥人中,包括小学生、教师、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

调查结果如下:(1)7~18岁(40人)在家使用方言的比例为22.5%,在学校或单位使用方言的比例为5.0%;(2)19~38岁(33人)在家使用方言的比例为60.6%,在学校或单位使用方言的比例为30.3%;(3)39~58岁(18人)在家使用方言的比例为88.9%,在学校或单位使用方言的比例为72.2%;(4)58岁以上(10人)在家使用方言的比例为100%,在学校或单位使用方言的比例为9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采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因而有些数据不很均衡,有的调查对象数量差别较大,所以我们以实际人数为基数来计算,用百分比的形式来反映不同年龄层的合肥人使用合肥方言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合肥人使用合肥方言的比例越高,同一年龄层的人群在家中使用方言的比例,比在学校或工作场所使用方言的比例高。

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三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两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均不会说普通话,几乎听不懂使用普通话的电视节目。

我们调查的青年人(19~38岁)他们基本能听懂合肥话,在家也常用合肥话,但在工作场所或有陌生人在场时,就很少用合肥话。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0、妈妈:妈姨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您:不明白您的意思。

7、外龙您妈:表示惊讶,并不就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12、敲门:靠门!13、床单:窝单!14、拖鞋:腮鞋!15、聊天:郭旦!16、小孩:侠们!17、郁闷:搞伤的了!18、恶心:吐的了!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20、漂亮:化的了!21、爸爸:达答!22、外公:屋爹23、外婆:屋奶24、打架:披架!25、砸:定!26、我一脚把您揣死叫:我一板觉给您耸屁的了!27、我拿个石头砸死您叫:一渣巴订屁您!28、洗衣服:死嚷29、厉害:过劲30、不明事理:不愣31、换鸡蛋:哄子蛋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34、太阳:日豆(头)35、不明事理:不顶龙36、漂亮:排场37、干什么:搞红个38、怎么搞的:讲搞的39、长一点的:长豪的40、大哥:大锅41、大姐:大纪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46、有点意思:有好赞!47、没时间:不得手!48、场面大:排场!49、脑子不清楚:拨弄50、现在:张个51、钥匙:约赤52、勺子:唰子,挑子53、簸箕:戳布54、鼻涕:龙鼻55、这里:料块56、那里:啦块57、一天的时间:天把58、谁:哈个?59、什么:横个、轰个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62、喜欢:泗洪斯烘63、按不住:然不住64、知道了:晓得了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66、拖鞋:色鞋、撒鞋67、不睬您:不优您68、坏事,恶事:拔屁眼事69、奇怪:缺八,缺怪42、自行车:钢朗车43、摩托车:毛得车44、老母鸡:老么子70、恶心:龙县71、比不过您:搞不彻您72、停不住:色不住73、忙不停:忙不歇74、骄傲:山精75、太过了很明显:热啦啦的76、糖太甜了:好喉人77、难治:肘手,犯呛78、伸懒腰:撑懒腰79、臭美:韶到80、点着火:应着了。

安徽合肥土话

安徽合肥土话
145:萨(第二声)罗 (脑子不够用)
146:魏大蒜(窝窝囊囊)如:你看你搞的就像味大蒜
147:毛五的(神经病)
148:赖赖猴(蟾蜍)
149:老花豹(青蛙)
150:老米港(泥鳅)
151:老草单(长腿蚂蚱)
152:小得得猫(感叹词)如:小得得猫,
112:沙码神道(神经一类的)
113:歪一会、歪一觉(睡一会觉、休息一会)
114:挺尸、晒尸(泛指睡懒觉)
115:炮筒子、炮冲的(心里藏不住话的人)
116:小包车(小汽车)117:抽地(抽屉)
118:老瓜子、脑袋瓜子、头脑壳子(脑袋)
119:胳肢窝 胳老肢(腋下)
120:啦瓜、啦里啦瓜(不讲究)
91:你家在哪怀(你家在哪里)
92:锅潜(厨房)
93:渣埠头(泥丸)
94:才子个(昨天)
95:大才个(前天)
96:麻个(明天)
97:站的(现在)
98:这名个(等以后)
99:巴着、巴望(希望的意思)
100:郭白、日不拉刮(聊天)
101: 咱(漂亮 好)
102:磕老头(膝盖)
51:把水当当 凉了喝
52:匹匹流流(满满的 )
53:带越(吃药)
54:不管(不行 )
55:真肉(真的慢啊)
56:决儿巴(脚丫子 )
57:煽精(精神病)
58:外外(外公 )
59:洒罗,勺道(爱出风头 )
60:Sei(三声)劲:使劲
61:操四(找茬)
62:嘎嘎(嘎肉)
121:乌漆嘛黑、黑洞洞(夜晚漆黑或物体非常黑)
122:丧 ,来司(厉害)

合肥方言词语略考

合肥方言词语略考

合肥方言中的“肘”(zhǒu) 字 ,使用范围较广 ,除 了指“胳膊肘”之外 ,小孩子调皮 ,大人说他肘 ;某对夫 妻离婚 ,某人好好的工作不干 ,自动下海 ,议论者也说 他们肘 ;下级不听上级的话 ,上级也可以说他肘 。
这时“肘”与北京方言中的“轴”意义相近 ,都有 “固执 、执拗”的意思 。此外 “, 肘”还有二种含义 :
参考文献 : [ 1 ]曹先擢 ,陈章焕. 国语[ M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8. [ 2 ]陈光磊. 四书集注[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 3 ]吴泽炎 ,黄秋耘 ,刘叶秋. 辞源 (合订本) [ M ] . 北京 :商务印
书馆 ,1988. [ 4 ]古敬恒 ,刘利. 新编说文解字 [ M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
118
一 、交 交的本义是交叉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其 意义不断发展变化 。合肥方言中 ,除了现代汉语普通 话中的意义外 “, 交”还有两种用法 : 1 、动量词 ,用于多次反复的动作的一遍 ,尤指每 一遍都要换水或加水的运用 。例 “: 这种茶头交没得 味儿 ,冲了第二交才好吃 。”“衣裳清了两交 ,最好再洗 一交 。”2 、副词 “, 都 、遍”之意 。例 “: 整个城市都让他 给跑交了 。”“跑交”即“跑遍”之意 。《说文解字》解说 “交 ,从大 。”说明“交”的字形由“大”变化而来 “, 大”自 然与“都 、遍”有共通之处 。 《国语越语下》“: 君臣上下交得其志 。”注 “: 交 ,俱 也 。”此处之“交亦有“并 ,都”之意[1 ] (P125) 。 《孟子腾文公上》“: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朱 熹《四书集注》解为 :“兽蹄鸟迹交于中国言禽兽多 也 。”可以推知 ,此处的“交”有“遍布”之意[2 ] (P130) 。 现代汉语中 ,交也还有“一齐”、同时 (发生) ”之 意 。如“饥寒交迫”“、风雨交加”。亦与合肥方言中的 “交”在意义上有共通之处 。 二 、控 合肥方言中表示人向前低下头或背为弓着 ,相当

安徽5大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验收:吴语渐“无语”徽语不乐观

安徽5大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验收:吴语渐“无语”徽语不乐观

安徽5大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验收:吴语渐“无语”徽语不乐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一个地方的方言是这个地区居民能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不管在哪儿,当你听到熟悉的乡音,总会想起家乡,记起乡愁。

从2016 年起,安徽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安徽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

据悉,这是自上世纪50 年代之后,规模最大、科学性最强的方言调查。

近日,历时3 年,安徽五大方言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吴语、赣语45 个调查点全部通过验收。

省语委办主任朱乃韬表示,从调查情况来看,徽语的特征还是完整保留,但是安徽吴语正在消失。

知道您的老家话叫什么名字吗?安徽五大方言设45个调查点“安徽处于南北交界,南北的方言和东西的方言都在这里交汇,方言资源十分丰富。

”省语委办主任朱乃韬说,“从东到西,吴语在东边,如马鞍山、芜湖,中间是江淮官话,西是赣语;从北到南是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南方也有一些地方讲吴语。

从使用人口来看,最多是中原官话,比如阜阳、淮北、宿州、亳州、蚌埠等。

但是尽管说中原官话的人多,地域也大,区分度却不大。

记者了解到,2016 年,安徽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安徽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对我省五大方言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吴语、赣语共安排了45 个调查点。

比如中原官话在淮北相山区、宿州埇桥区有调查点;江淮官话在合肥蜀山区、安庆迎江区、宣城郎溪有调查点;吴语在宣城泾县、铜陵市义安区、池州青阳、芜湖繁昌有调查点;赣语在安庆太湖、潜山和池州东至有调查点;徽语在黄山歙县、黟县、屯溪和宣城旌德有调查点。

“过去学者专家们也陆续做过方言调查,并对安徽方言进行搜集整理。

这些学术行为,丰富了方言的记录。

”朱乃韬说,此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记录最全、科学性最强的方言调查,有着严格规范。

方言调查项目要完成哪些任务?寻找“发音人”录制地道方言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任务分别由安徽大学、安师大、淮北师大、铜陵学院、阜阳师大、黄山学院、宿州学院、皖西学院等高校专家组成的调查团队承担。

合肥方言!!!

合肥方言!!!

合肥方言1、天象地理类热头太阳扫帚星彗星云彩云雾勒雨毛毛雨溜点稀稀落落的小雨劈淋淋大雨暴雨。

冰冻冰。

冰冻溜子凌锥。

冰冻球冰雹。

盐豆子、冷子雪霰。

好天晴天。

凼小坑。

水克凼水洼。

映日晕、月晕。

2、时间节令类张子时候如:哄张子(什么时候)这肮子这时候。

那肮子那时候。

往常子以前、从前。

将刚。

将将刚刚。

将将才刚才。

今年子今年。

明年子明年。

后年子后年。

大后年大后年。

前年子前年。

大前年大前年。

街个今天。

明个、麻个、麻天明天。

后个后天。

昨个昨天。

前个前天。

大前个大前天中晌中午。

晚末西傍晚。

日里头白天。

夜里头夜晚。

麻麻亮拂晓。

天擦黑黄昏、快入夜。

一刹功(子) 、一杀那、一会子一会儿。

一下子、一阵子一段时间。

八月节中秋节。

九月九重阳节。

三十晚除夕夜。

年三十除夕。

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月头一个月的开头几天。

月尾一个月的末了几天。

年头一年的开头几天。

年尾一年的最后几天。

年根上年底。

皇历阴历历书。

3、矿物及其他自然物类吸铁石磁石。

砂砂子。

泥(巴) 泥土。

灰灰尘。

脏、粪草垃圾。

色气颜色。

味道①气味②味儿(口感)③指人的怪模样和表情:看他那个味道4、动物类老鼠子老鼠。

鳖蝠子蝙蝠。

盐老鼠民间传说:老鼠因偷吃盐变为蝙蝠。

牯牛公牛。

桫牛母牛。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伢猪雄性猪。

确猪阉猪。

犍猪公猪。

老母猪种母猪。

伢狗公狗。

草狗母狗。

米猫母猫。

老鸹子乌鸦。

麻翟子、麻雀子麻雀。

子鸡半大的鸡。

金鱼①金鱼②鲫鱼。

爬蟹螃蟹。

歪歪子蚌。

蛤蟆、田鸡青蛙。

癞瘩蛄子、癞猴子癞蛤蟆。

蛤蟆咕嘟蝌斗。

老鳖鳖。

蛐蟮蚯蚓。

蜻蜻子蜻蜓。

遮溜蝉。

刀螂螳螂。

火萤虫萤火虫。

蛐蛐子蟋蟀。

臭皮匠蝼蛄。

虼蚤跳蚤。

遮蛛蜘蛛。

蝎虎子、四脚蛇壁虎。

(翅)膀子翅。

蹄爪子蹄子。

爪子鸡、狗、猫的脚。

子鱼虾及昆虫的卵。

雀子鸟。

小燕子燕子。

老雕老鹰。

麻蜂马蜂。

蟆蚱子蚂蚱。

脓鼻虫蛞蝓。

灶马蟑螂。

杂碎动物的内脏(多指禽类)下水畜类动物的内脏(多指消化系统)。

血盅凝固的血。

舌条多指畜类的舌头。

舌头多指人、禽的舌头赚头舌头(避讳)。

合肥方言亲属称谓词初探

合肥方言亲属称谓词初探

合肥方言亲属称谓词初探摘要:合肥方言是江淮官话洪巢片区的一个重要方言,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合肥亲属称谓来探讨合肥本土文化,以近亲属词、二层亲属词、三层亲属词为分类依据,对合肥方言亲属词进行分类,并同普通话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出合肥方言的特点。

关键词:合肥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合肥,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合肥方言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重要方言,其分布范围集中在合肥市区,周边肥东、肥西、长丰舒城等地,地处与中原官话搭界的淮河以西的位置,因此使得合肥方言具有南北方言中的部分特点,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亲属称谓词出发,比较出合肥称谓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一、合肥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的反映。

据调查,汉语现代标准亲属称谓语共363个,其中父系245个,母系65个,妻系44个,夫系9个。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相对稳定,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

虽然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类似的文化现象,但类似并不等于完全相同,存在的差异是辨别这些亲属称谓的关键。

1.近亲属词。

近亲属词,即以配偶关系、生育关系或同胞关系构成的只包含一层亲属关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指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2.二层亲属称谓词。

二层关系亲属词,即生育关系、配偶关系和同胞关系的叠加。

3.三层关系亲属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王雨丛1,吴先文2(1.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024;2.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601)摘 要:方言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分支,在一定时期内与通语共同存在。

对方言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掌握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对应规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快普通话的推广,减少交流中的语言交流障碍,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收集合肥方言词汇词目约1000条,按词类和词义相结合的分类法,名词分为天文、地理、时间,农业,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称谓,亲属,人体,生理、病理,衣服、穿戴,饮食,红白大事,日常生活,商业、交易,文体、教育,人体动作,方位等19义类和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数量词4个义类,共计23个义类。

关键词:合肥;方言;词语中图分类号:H1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0X (2008)05-0035-131 概况1.1 合肥市概况1.1.1 地理、人口情况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辖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总面积7386平方千米,总人口434万,其中市区人口139万。

[1]1.1.2 历史沿革 合肥古称庐州,又名庐阳,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于此汇合而得名。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

自东汉末以来,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1.1.3 方言归属 合肥方言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重要方言,地处与中原官话搭界的淮西位置。

江淮官话人口分布于合肥市的市区和肥东、肥西、长丰县等地及附近地区,约456.5万。

[1]目前市区的口音已被通行语普通话严重同化,只有在市区以外的肥东、肥西和长丰等地,还保留着传统的合肥方言。

1.2 方言调查概况1.2.1 调查方法 首先以文献[2]作为调查分类方言词汇的参考,走访合作人,进行实地调查。

在调查中根据方言具体情况增减项目或细分项目,比如“日常生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衣、食、住、行”等类别。

调查中认真记录每一条合肥土话字词,加注方言注音,再与普通话对照;多方搜集方言词汇后,参考有关文献[3-6],核对、确定。

最后,再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收集方言词汇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分类研究。

调查本着求实的原则,一切以语言本身的事实为依据。

1.2.2 词汇调查合作人 肥西县一对中年夫妇刘金志、吴霞:高中文化;老太太赵红珍:62岁,学历不详;张伟:23岁,合肥某高校毕业班学生;王军:39岁,大学教师;高晴:退休职工,50岁,中专学历。

1.2.3 音标符号 词汇一律用潘悟云国际音标符号[7]标注读音。

另外:“・”为轻声标号;“⌒”为连读标号;注音字母的上下数字标号,如“ 21221”,为读音变调的调值。

2 合肥方言中常用词汇调查分类表调查词条约1000条,按意义分为23类:天文、地理;时间;农业;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称谓;亲属;身体;疾病、医疗;衣服、穿戴;饮食;红白大事;日常生活;交际;商业;教育、文体;动作;方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数量词。

有不同的读音,将其另一读音或说法用括号标示。

释文中用“~”代替该字或被释词语。

有不同收稿日期:2007-06-04修回日期:2008-05-19作者简介:王雨丛(1983—),女,安徽合肥人,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吴先文(1974—),男,安徽枞阳人,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博士。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2008年9月 第25卷第5期 Sep t .2008Vol .25No .5 63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73第4期王雨丛,等: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83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93第4期王雨丛,等: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04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14第4期王雨丛,等: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24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34第4期王雨丛,等: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44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参考文献:[1]孟庆惠.合肥市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J ].方言,2003(1):6227.[3]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 ].2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6]詹伯慧.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潘悟云,李龙.云龙国际音标输入法[DB /OL ].[2007-01-04].htt p://www .eastling .org/discuz/showt op ic -1863.as px .[责任编校:罗季重](下转第50页)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526. [5]黄婉梅.“在”字句研究补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35239.[6]罗自群.襄樊方言的“在”字句[J].语言学报,2005(1):31237.[7]高增霞.处所介词、处所动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学报,2005(4):30235.[责任编校:罗季重]Research on“Za i”a t the End ofSen tence i n Hefe iD i a lectZ HU M ing(School of L iterature,Anhui Nor mal University,W uhu,Anhui 241000,China)Abstract:I n Hefei dialect,“zai”bears a usage different fr om that ofMandarin Chinese.It can be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t o signify being in p r ocess.This paper atte mp s t o analyse the distributi on and meaning types of such“zai”.I n additi on,it tries t o p r ove that its gra mmatical quality is a style marker showing being in p r ocess and continuity.Key words:Hefei dialect;“zai”;style marker(上接第47页)I nvesti ga ti on on Vocabul ary of D i a lect of Hefe iWANG Yu2cong1,WU Xian2wen2(1.I nternati onal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Communicati 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2.Dep t.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Abstract:The dialects are the l ocal branches of the language which devel oped as the language itself transf or med and they als o exist t ogether with the common language(for exa mp le,the Put onghua).A sf or the study of the dialects,it can hel p us identify its unity and diversity with Put onghua,and inheritand s p read the traditi 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 on,even hel p accelerate the popularizati on of the Put onghua,m ini m ize the barrier bet w een the communicati on,and boom the econom ic devel op2 ment.This essay collects about1000words of Hefei dialect,and classifies the m int o23categories by their meanings.Key words:Hefei;dialect;vocabul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