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工程技术与应用

合集下载

喷灌的技术优点及应用条件浅析

喷灌的技术优点及应用条件浅析

喷灌的技术优点及应用条件浅析摘要:喷灌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灌溉中。

喷灌方式以其适应能力强、技术先进以及诸多优点引起广泛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节水灌溉;喷灌技术;灌水质量;灌水效率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喷灌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灌溉中。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喷灌技术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和推广。

我区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了喷灌技术。

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喷灌方式以其适应能力强、技术先进以及诸多优点引起广泛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

1、喷灌的形式与特点喷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送至田间,通过喷头喷出并经摇臂击打后形成细小的水滴,模拟天然降水洒落田间灌溉植物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三种。

固定式喷灌系统是将干支管道及喷头全部固定于田间的灌溉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灌水效率高、喷洒质量较高、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但工程投资大,不利于管理、保养,适宜在灌水频繁、经济价值高的蔬菜及经济作物区采用。

移动式喷灌是利用移动机组配套移动管道、喷头的灌溉方式,虽然灌水质量相对降低,但因其具有设备利用率高、投资较低、使用灵活、便于管理等特点,适用于目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农业灌溉,深受农户欢迎,在我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半固定式喷灌是介于以上两种方式之间的喷灌方式,采用固定配套移动式支管、喷头,较固定式喷灌降低了投资,较移动式喷灌提高了灌水质量。

2、喷灌的优越性在实际应用中,喷灌较其它灌溉方式体现出以下诸多优越性:(1)提高灌水均匀度,降低用水量。

喷灌可以使灌溉水比较均匀地洒在地面,入渗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灌水均匀度可达80%~90%,水的利用率达到60%~85%,与一般地面灌溉相比,可以省水20%~30%。

(2)提高作物产量。

由于喷灌采用适时适量灌溉,有效地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一般可增产10%~20%。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一、概述喷灌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通过喷灌设备将水源以喷雾形式喷洒到农田或园林中,以满足作物的灌溉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灌工程技术的原理、设备、施工要点以及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二、原理喷灌工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喷灌设备将水源以喷雾形式均匀喷洒到农田或园林中,使作物叶面得到充分的湿润。

通过控制喷灌设备的喷洒时间和喷洒量,可以实现对不同作物的精确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设备1. 喷灌设备:喷灌设备是喷灌工程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喷头、喷管、喷嘴等部分。

喷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实现不同喷洒范围和喷洒角度。

喷管用于连接喷头和水源,通过喷嘴将水源喷洒到作物上。

2. 控制系统:喷灌工程技术通常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设备的喷洒时间和喷洒量。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喷灌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灌溉的精确性和效率。

四、施工要点1. 喷头布置: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条件,合理布置喷头,保证喷灌水源能够均匀覆盖作物的叶面。

喷头之间的距离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渗透性进行调整,以保证灌溉水分的均匀分布。

2. 喷头调节: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湿度,调节喷头的喷洒时间和喷洒量。

喷洒时间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调整,以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 水源管理:喷灌工程技术需要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水源进行评估和管理。

确保水源的供应量和质量符合喷灌工程的要求,以保证喷灌效果的稳定和持续。

五、效益1. 提高作物产量:喷灌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作物的精确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节约水资源:喷灌工程技术通过控制喷洒时间和喷洒量,可以精确计量灌溉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喷灌工程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30%以上。

3. 减少劳动力投入:喷灌工程技术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喷灌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了劳动力投入。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一、引言喷灌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通过喷灌设备将水源均匀地喷洒到农田中,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灌工程技术的定义、原理、设备、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二、定义喷灌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喷灌设备将水源通过高压喷嘴均匀喷洒到农田中的灌溉方式。

它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调整喷灌设备的喷洒量和喷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三、原理喷灌工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喷灌设备将水源通过高压喷嘴喷洒到农田中。

喷灌设备通常包括喷灌管道、喷嘴、过滤器、水泵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水泵将水源抽送到喷灌管道中,经过过滤器过滤后,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到农田中。

四、设备1. 喷灌管道:喷灌管道是将水源输送到农田的通道。

它通常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PVC、HDPE等。

喷灌管道应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能。

2. 喷嘴:喷嘴是将水源喷洒到农田中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耐磨损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

喷嘴应具有可调节的喷洒角度和喷洒量,以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

3. 过滤器:过滤器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杂质,以防止喷嘴堵塞。

常见的过滤器有网式过滤器和离心式过滤器。

过滤器应具有一定的过滤精度和容量。

4. 水泵:水泵用于将水源抽送到喷灌管道中。

常见的水泵有离心泵和柱塞泵。

水泵应具有一定的扬程和流量,以满足喷灌系统的需求。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喷灌设备的运行。

它通常包括计时器、压力传感器和自动控制阀等。

控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性能和灵活的控制方式。

五、优势1. 节水节能:喷灌工程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调整喷灌设备的喷洒量和喷灌时间,实现精确的灌溉,从而节约水资源和能源。

2. 均匀灌溉:喷灌工程技术通过喷嘴将水源均匀喷洒到农田中,避免了传统灌溉方式中存在的水源浪费和不均匀灌溉的问题。

3. 提高产量质量:喷灌工程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喷灌工程技术与应用.

喷灌工程技术与应用.
喷灌工程技术与应用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喷灌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第二节 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第三节 喷灌系统的组成、分类及设备 第四节 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
第一节 喷灌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喷灌是将灌溉水加压 (用泵或利用水源的自然落 差)后,经管道输送至喷头, 并由喷头将水出,均匀地散 成细小水滴对作物进行灌溉 的节水型灌溉技术。喷灌几 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 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 在我国已有喷灌面积80多万 hm2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 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 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喷 灌 发 展 历 史
1952年,一位名叫 弗兰克(Frank)的科罗 拉多州的农民发明了一 种水力驱动,自动转圈, 上边悬挂喷头的喷灌机 具,取名为中心支轴式 喷灌机(Center Pivot)。60年代后,这 种机器在地广人稀,地 势不平坦的美国中部农 业区科罗拉多、内巴拉 斯基、堪萨斯,广泛推 广开来。
一、喷灌的优点

省水、增产 省劳力 提高土地利用率 防止土壤冲产
利用喷灌技术与一般的地面灌溉可以节约用 水20-30%, 1m3水可以当2m3用。 喷灌对地形的适应性强 喷灌可以调节出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空 气湿度,在炎热季节降低气温,有利于作物 的生长,还能冲刷掉茎叶上的灰尘,以利于 作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2000年我国喷 灌面积发到到246万公顷(3690万亩),占 全国灌溉面积的4.14%,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10年我国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5411万 公顷,其中喷灌面积将达到546万公顷,新 增喷灌面积300万公顷。
第二节 喷灌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一、喷灌的发展概况 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一、概述喷灌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田灌溉方式,通过喷灌设备将水源均匀地喷洒到农田中,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灌工程技术的定义、原理、设备、施工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定义喷灌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喷灌设备将水源均匀地喷洒到农田中,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的一种灌溉方式。

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喷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能、节工、提高灌溉效果等优点。

三、原理喷灌工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喷灌设备将水源喷洒到农田中,实现作物的灌溉。

喷灌设备主要包括喷头、喷嘴、喷杆、喷管等组成部分。

水源经过喷头喷出,形成细小的水滴,通过喷嘴调节水滴的大小和喷射方向,喷杆和喷管将水滴均匀地喷洒到农田中。

四、设备1. 喷头:喷头是喷灌设备中最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喷灌的效果和效率。

喷头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旋转式喷头、固定式喷头等。

选择合适的喷头要考虑到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类型、风速等因素。

2. 喷嘴:喷嘴是调节水滴大小和喷射方向的部件,它决定了水滴的均匀度和覆盖面积。

喷嘴的种类繁多,有圆形喷嘴、扇形喷嘴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喷嘴,以确保灌溉效果的最佳化。

3. 喷杆:喷杆是连接喷头和喷管的部分,它可以调节喷头的高度和角度,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喷杆的长度和材质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喷灌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4. 喷管:喷管是将水源输送到喷头的管道,它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喷管的材质常见的有PVC管、PE管等,选择合适的喷管材料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施工1. 方案设计:在进行喷灌工程技术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包括农田的规划、喷灌设备的配置、管道布置等。

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农田的地形、土壤类型、作物的需水量等因素,以确保喷灌工程的效果和效率。

2. 土壤准备:喷灌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包括翻耕、平整、排水等工作。

土壤的准备对于喷灌工程的效果至关重要,它能够影响到水分的渗透和作物的生长。

喷灌的作用和用途

喷灌的作用和用途

喷灌的主要用途1.节约水资源目前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3%,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必须谋求高效的灌溉方式以节约用水,而喷灌是一种高效用水的灌溉方式。

2.保持土资源喷灌不形成径流,是保护台、坡地和其他保土措施的重要方法。

3.草地喷灌为了保护环境,城乡的庭院、空地种植了大量永久性覆盖草,喷灌是目前草地灌溉的最佳方式。

4.环境控制喷灌能防霜冻、降温、防风蚀、防干热风及防尘等。

5.施用肥料、化学品、杀虫剂等喷灌可以喷施液体化肥、溶性肥料和化学药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6.综合利用喷灌系统可以用于森林防火,乡镇供水,矿山、煤厂、运动场的防尘,工厂化养鱼增氧,采矿和开挖工程的排水,温室和苗圃的灌溉等。

喷灌系统的组成1、水源:一般多用城市供水系统作为喷灌水源,另外,井泉、湖泊、水库、河流也可作为水源。

在绿地的整个生长季节,水源应有可靠的供水保证。

同时,水源水质应满足浇灌水质标准的要求。

2、首部枢纽: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水质处理、肥料注入和系统控制。

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过滤器、加药器、泄压阀、逆止阀、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如自动浇灌控制器、衡压变频控制装置等。

首部枢纽设备的多少,可视系统类型、水源条件及用户要求有所增减。

当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满足不了喷灌工作压力的要求时,应建专用水泵站或加压水泵室。

3、管网:其作用是将压力水输送并分配到所需灌溉的绿地区域。

由不同管径的管道组成,如干管、支管、毛管等,通过各种相应的管件、阀门等设备将各级管道连接成完整的管网系统。

喷灌常用的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等。

应根据需要在管网中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如进排气阀、限压阀、泄水阀等。

4、喷头:喷头用于将水分散成水滴,如同降雨一般比较均匀地喷洒在绿地区域。

喷头是喷灌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喷头的质量与性能不仅直接影响到喷灌系统的喷灌强度、均匀度和水滴打击强度等技术要素,同时也影响系统的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一、引言喷灌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灌溉方式,通过喷头将水以雾化的形式均匀喷洒在农田上,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灌工程技术的原理、设备、设计要点和施工流程。

二、原理喷灌工程技术基于液体的喷射原理,通过高压水泵将水送入喷头,形成高速喷射的水流。

喷头内部的喷嘴会将水流分散成弱小的水滴,形成均匀的水雾,然后将水雾喷洒到农田上。

喷灌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特性来调整喷头的喷洒量和喷洒角度,以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三、设备1. 高压水泵:用于将水送入喷头的设备,通常采用电动或者柴油发动机驱动,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流量。

2. 喷头:喷头是喷灌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将水分散成弱小的水滴,通常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3.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喷头的喷洒量和喷洒角度的设备,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特性进行调节。

4. 管道系统:用于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喷头的系统,通常采用耐压和耐腐蚀的管道材料。

四、设计要点1. 土壤特性:在设计喷灌工程时,需要充分了解土壤的质地、渗透性和含水量等特性,以确定喷头的喷洒量和喷洒角度。

2. 作物需水量:根据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喷头的喷洒量和喷洒频率,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3. 喷头布置:根据农田的形状和大小,合理布置喷头,确保喷洒的水雾能够均匀覆盖整个农田。

4. 压力控制: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选择合适的高压水泵和控制系统,确保喷头的喷洒效果稳定。

五、施工流程1. 土地准备:清理农田,确保土地平整,清除杂草和障碍物。

2. 管道敷设:根据设计要求,在农田内敷设管道系统,确保管道的平整和稳固。

3. 喷头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农田内安装喷头,确保喷头的位置准确和稳固。

4. 控制系统安装:安装控制系统,并进行调试,确保喷头的喷洒量和喷洒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5. 压力测试:进行喷灌系统的压力测试,确保系统的工作压力符合要求。

6. 运行调试:开始运行喷灌系统,并进行调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

喷灌工程技术引言概述:喷灌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技术,通过喷灌设备将水雾化喷洒到农田中,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本文将从喷灌工程技术的优势、喷灌设备的种类、喷灌系统的组成、喷灌水质要求以及喷灌工程的维护与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喷灌工程技术的优势1.1 提高灌溉效率:喷灌技术可以将水雾化喷洒到农田中,使水分更均匀地分布在作物根系区域,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1.2 节约水资源:相比于传统灌溉方式,喷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1.3 节约劳动力:喷灌技术可以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灌溉的劳动力投入。

1.4 适应性强:喷灌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适应性较强。

2. 喷灌设备的种类2.1 喷头:喷头是喷灌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需要可选择旋转喷头、喷雾喷头等不同类型的喷头。

2.2 水泵:水泵用于提供喷灌系统所需的水源,并将水送入喷头进行喷洒。

2.3 过滤器:过滤器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杂质,保证喷灌设备的正常运行。

2.4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喷灌系统的开关、时间和喷洒模式等参数,实现自动化操作。

2.5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用于输送水源到喷头,包括主管道、分支管道和支管等。

3. 喷灌系统的组成3.1 主干管道:主干管道是喷灌系统的骨架,负责将水源输送到各个分支管道。

3.2 分支管道:分支管道将水源从主干管道引导到各个支管,起到分配水流的作用。

3.3 支管:支管将水流引导到各个喷头进行喷洒,根据需要可设置不同的喷头数量和位置。

3.4 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水流的开关和流量,确保各个喷头的喷洒效果一致。

3.5 水肥一体化系统:喷灌系统中还可以加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同时喷洒水和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4. 喷灌水质要求4.1 水源水质:喷灌水源的水质要求较高,应保证水中无杂质、悬浮物和过高的盐分。

4.2 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中的肥料应选择易溶于水的肥料,并保证肥料的浓度适中,避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系统
喷 头
喷灌系统的 组成
水源-河流、渠道、 塘库、井泉、湖泊 水泵-离心泵、潜水 泵、喷灌专用泵 动力机-电动机、柴 油机、汽油机、拖拉 机 管道系统-主管、支 管、竖管、管件、阀 门 喷头
固定式喷灌系统
管道喷灌系统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移动式喷灌系统 小型机组喷灌系统 平移式喷灌系统
喷 灌 系 统 分 类
许多喷头,或喷头设置点控制的面积),各点在单 位时间内的喷灌水深的平均值,用平均喷灌水深h0 与相应喷灌持续时间t的比值表示。

h0 t
单喷头的喷灌强度
定义:
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或单位时间内 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单位:mm/h
0
W t * A

q *t A*t

q A
喷 灌 的 技 术 三 要 素
1、喷灌强度
定义:
喷灌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一般用 mm/h表示。 喷灌强度包括点喷灌强度Pi和平均(面)喷灌强度P两个概念。 点喷灌强度指在一定时间t喷洒到某点土壤表面的水深h;平均 喷灌强度P指在一定的面积上的各点,在时间t内的喷灌水深平 均值h0。 规范规定,喷灌系统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 度。当地面坡度大于5%时,允许喷灌强度应进行折减。
技术要求:
与土壤的透水特性相适应,即喷灌强度不应超过土壤的渗吸速 度,不致在地表形成积水和径流
和平均喷灌强度 (面积和时间都平均)两个概念。点喷灌强度 i是指在一定时间(t)内,喷洒到某一点土壤表面 的水深h,即:
i
喷灌强度有点喷灌强度


i
h t
平均喷灌强度是指在一定面积上(一个喷头,或


i
) 100 %



i 1
n
n


i 1
n

i
n
上式中:


喷头组合示意图 ——整个喷灌面积上的平均喷灌强度 n——观测计算喷灌强度点的总数 P——各点的喷灌强度 ——不计正、负的绝对值
i
喷灌均匀度和喷灌强度的田间测定
喷 灌 均 匀 度
规范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 数一般不应低于75%,对于行喷式喷灌系统, 不应低于85% ” 。在实际设计中,喷灌均 匀度是通过合理确定喷头组合间距而实现的。 国产喷头可按根据“射程间距”比来计算合 理的组合间距,即按下表确定喷头组合间距:
喷 灌 发 展 历 史
1952年,一位名叫 弗兰克(Frank)的科罗 拉多州的农民发明了一 种水力驱动,自动转圈, 上边悬挂喷头的喷灌机 具,取名为中心支轴式 喷灌机(Center Pivot)。60年代后,这 种机器在地广人稀,地 势不平坦的美国中部农 业区科罗拉多、内巴拉 斯基、堪萨斯,广泛推 广开来。
2、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是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 是衡量喷灌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喷灌农 作物的增产幅度。在喷灌系统中,喷灌均匀度是指大面积 上的均匀度,也就是喷头组合在一起时的均匀程度;单个 喷头的喷洒均匀度在实际中并无意义。喷灌均匀度是以单 喷头的水量分布图为基础进行组合和分析,或实测得出的。
开始研究喷灌和运用喷灌方法灌溉蔬菜
喷灌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3)引进、试验阶段
当时主要学习苏联的技术,于50年代在上海、南
京、重庆、武汉等大城市建立一批喷灌站
第二阶段(1973—至今)研究试点、推广
应用阶段 从1973年我国掀起了一个研究与推广喷灌 的热潮,到80年代喷灌面积达到1千万亩
第二节 喷灌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一、喷灌的发展概况 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喷 灌 发 展 历 史
1894年,一位名叫查尔斯.斯凯纳的美国 依阿华州人,发明了一种非常简单的喷水系统, 开拓了人类利用机械设施节水灌溉的先河。 1933年,美国加州一个叫澳滕.英格哈特的农 民发明了世界第一只摇臂喷头,并注册专利, 由著名的雨鸟公司制造。这种新型喷头的问世, 对此后农业节水灌溉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采用摇臂喷头喷水系统后,水的利用率大大提 高,比大水漫灌可提高约50%以上。这样,同 样的水可多灌50%的面积。美国农业工程师协 会(ASAE)在1990年举行的“农业工程50周年 庆典”上为此授予雨鸟公司“历史里程碑奖”。
世界喷灌发展的三大趋势
不断提供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喷灌
面积持续增长
注意节能、着手开发与利用新能源 日益广泛地应用新技术、重视提高喷
灌质量
第三节 喷灌系统的组成、分类及设备
河流 渠道


井泉
湖泊 离心泵
动力机 喷 灌 组 系成 统 的 动 力
潜水泵
喷灌专用泵
施肥过滤系统
主管、支管 竖管 管件 阀门
上式中:
q=喷头的流量 A=1个喷头的湿润面积
喷头的水量分布
单个旋转式喷头的典型水量分布图
灌水深度
影响水量分布的因素:
压力 风速,风向 喷头转速(均匀与否) 喷头布置形式和间距
单 喷 头 水 量 分 布 图
压力适中
压力对水量分布的影响
压力过低
灌水深度
压力过高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
土壤类别 允许喷灌强 度(mm/h) 土壤类别 允许喷灌强 度(mm/h)
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用喷灌可以大大减少沟渠占地,不仅节省土石 方工程,而且能腾出5-15%的沟渠、地埂占地,扩 大作物种植面积。
防止土壤冲刷和盐碱化
喷灌可以根据土壤质地的轻重和透水性大小合理 确定水滴大小和喷灌强度,以保护土壤的团粒结构, 避免造成土壤冲刷。在土壤盐碱化的地区,采用喷灌 控制湿润深度,消除深层渗漏,可以防止由于地下水 位上升而引起的次生盐碱化。
设计风速 0.3~1.6 1.6~3.4 喷头组合间距 垂直于风向 平行于风向 R (1~0.8)R 1.3R (1.3~1.1)R (1.1~1.0)R (1.0~0.9)R 等间距布置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2000年我国喷 灌面积发到到246万公顷(3690万亩),占 全国灌溉面积的4.14%,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10年我国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5411万 公顷,其中喷灌面积将达到546万公顷,新 增喷灌面积300万公顷。

我国喷灌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的喷灌发展起步较晚,1949年以后才
喷灌均匀度的影响因素:
喷头结构、工作压力、喷头布置形式、喷头 间距、喷头转速的均匀性、竖管的倾斜度、地 面的坡度和风速、风向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表征喷灌均匀度的方法很多,通常用喷洒均匀 系数和水量分布图表示。
喷灌均匀度一般以喷洒均匀系数(克里斯琴森 系数)Cu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
C
u
(1
喷 灌 强 度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20
15 12
壤粘土
粘土
10
8
注:有良好覆盖时,表中数值可提高20%。
坡地允许喷灌强度降低值 喷 灌 强 度
地面坡度 (%) 5—8 9—12 允许喷灌强 度降低 (mm/h) 20 40 地面坡度 (%) 13—20 >20 允许喷灌强 度降低 (mm/h) 60 75
喷 头 喷水孔管 泵
动力机 传动设备 喷灌管道 附件
喷 灌 设 备
第四节 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
喷灌强度
喷 灌 的 主 要 技 术 要 素
喷灌均匀度
水滴打击强度
喷灌的主要要素
喷灌的技术特征:要求灌溉水必须均匀 地分布在所灌溉的土地上;同时喷洒后地表不 产生径流和积水,没有灌溉水的二次再分配; 此外,喷洒水滴不得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也 不得伤害作物,造成减产。为了使喷灌达到上 述的技术要求,规定了喷灌技术的“三要素”, 即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和水滴打击强度 。 任何喷灌过程只有当这三项技术指标的值不低 于国家标准要求时,才能达到喷灌的省水、增 产、保土、保肥、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
一、喷灌的优点

省水、增产 省劳力 提高土地利用率 防止土壤冲刷和盐碱化



省水、增产
利用喷灌技术与一般的地面灌溉可以节约用 水20-30%, 1m3水可以当2m3用。 喷灌对地形的适应性强 喷灌可以调节出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空 气湿度,在炎热季节降低气温,有利于作物 的生长,还能冲刷掉茎叶上的灰尘,以利于 作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采用喷灌一般比 沟灌、畦灌可增产10-30 % ,蔬菜喷灌则可 增产l-2倍。
水稻在高温季节保持水层并进行喷灌,增加 了田间空气湿度,降低了温度,增加了日夜 温差,空壳率减少,取得了每亩增产一成的 效果。
省劳力
由于喷灌的机械化程度高,可以大量减轻 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一般移动机组可以 成倍提高工效。如果大面积采用固定式喷灌 系统工效还会更高。此外,采用喷灌还可以 减少修筑毛渠、畦、沟、埂的投工。
喷灌工程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喷灌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第二节 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第三节 喷灌系统的组成、分类及设备 第四节 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
第一节 喷灌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喷灌是将灌溉水加压 (用泵或利用水源的自然落 差)后,经管道输送至喷头, 并由喷头将水出,均匀地散 成细小水滴对作物进行灌溉 的节水型灌溉技术。喷灌几 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 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 在我国已有喷灌面积80多万 hm2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 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 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二、喷灌技术的缺点

受风的影响大 一般在3-4级风以上,部分
水滴在空中被吹走,灌溉均匀度大大降低, 就不宜进行喷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