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工人、职员由于长期接触或者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条件等因素,导致身体发生病变或者健康受损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既威胁着工作者的健康,也增加了企业的各类经济负担。
为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企业在职业病防控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它主要包括了对职业病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评价,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意义、流程和关键要素。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各类危害因素的存在以及数量和程度。
这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帮助企业有效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其次,预评价报告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信息,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对各类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可以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
最后,预评价报告可以不断监测和评估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效果,促使企业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控体系,为工人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流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调查阶段、评价阶段、分析和识别阶段、报告编制阶段和意见反馈阶段。
调查阶段是预评价报告的起始点。
通过收集和整理工作场所与职业病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现场调查、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人员情况等,可以全面了解各类危害因素的存在与程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进行检验和实测,也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直接观察和询问来获得准确的信息。
评价阶段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体评估。
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职业病危害的性质和具体情况,评价危害因素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组合应用这两种方法。
定性分析常用于初步判断危害程度,然后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对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数学和物理方法定量评估危害的程度。
污水处理厂安全评价报告【范本模板】

前言受平定县污水处理厂的委托,我单位于二OO九年十月对其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中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根据该厂提供的资料,对被评价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生产过程等有关内容进行了现场评价。
评价过程得到了平定县污水处理厂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一章安全评价概述第一节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目的是按照与山西省平定县污水处理厂签订的安全评价合同,对平定县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以达到控制这些部门的危险设施,防止这些设施发生重大事故,减少发生重大事故时人员伤亡、伤害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财产损失。
为平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节评价原则本次评价的原则是以被评价单位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国家安全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为依据,用严肃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仔细、深入地开展和完成评价任务,自始至终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针对性。
第三节评价依据安全评价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保障被评估项目的安全运行,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本次评价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下:一、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998)3、《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4、《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7、《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9、《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单位版)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1、《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2、《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1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1999]154号)1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5、《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1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17、《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二、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修订版)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000版)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1308--1999)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14、《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16、《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1987)17、《安全色》(GB2893——2001)18、《安全标志》(GB2894—-1996)1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2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1995)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2年版)22、《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1990)2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2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25、《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2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27、《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2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29、《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3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31、《剧毒化学品目录》(GB6944—2002)3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33、《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34、《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35、《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6、《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3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注:以上为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对新标准规范颁布之前的原有储存单位,可引用当时适用的标准规范进行安全评价,并对所引用标准规范的情况进行说明)。
(完整版)污水处理厂安全评价报告

前言受平定县污水处理厂的委托,我单位于二OO九年十月对其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中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根据该厂提供的资料,对被评价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生产过程等有关内容进行了现场评价。
评价过程得到了平定县污水处理厂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一章安全评价概述第一节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目的是按照与山西省平定县污水处理厂签订的安全评价合同,对平定县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以达到控制这些部门的危险设施,防止这些设施发生重大事故,减少发生重大事故时人员伤亡、伤害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财产损失。
为平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节评价原则本次评价的原则是以被评价单位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国家安全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为依据,用严肃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仔细、深入地开展和完成评价任务,自始至终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针对性。
第三节评价依据安全评价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保障被评估项目的安全运行,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本次评价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下:一、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998)3、《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4、《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7、《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9、《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单位版)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1、《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2、《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1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1999]154号)1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5、《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1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17、《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二、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修订版)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000版)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1308--1999)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14、《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16、《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1987)17、《安全色》(GB2893--2001)18、《安全标志》(GB2894--1996)1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2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1995)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2年版)22、《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1990)2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2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25、《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2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27、《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2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29、《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3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31、《剧毒化学品目录》(GB6944—2002)3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33、《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34、《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35、《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6、《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3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注:以上为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对新标准规范颁布之前的原有储存单位,可引用当时适用的标准规范进行安全评价,并对所引用标准规范的情况进行说明)。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所导致的一种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危害很大,并且是逐年增长的,这对社会和个体都会产生困扰和风险。
为了防止这种病发生,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评价劳动者和职业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职业环境的评估,对职业病的危害进行预估,以便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保护工人和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病的危害评估职业病预评价报告首先需要评估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所受到的危害,如噪音、毒气、放射性物质等因素。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分级,可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职业病的风险评估在借助危害分级的基础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还需要对职业病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里的风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职业病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在确定危险等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实现可持续的职业病防治的成本效益问题。
三、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评估工作,更需要向生产、管理部门等提供可行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
这些措施主要是基于危害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着重从职业卫生技术、良好的职业操作规程、设备改进等方面提出建议。
总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作为一项职业病防治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相关部门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它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展望的工作。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一、项目背景根据国务院于1990年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已成为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某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项目概述2.1 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行业:制造业•企业规模:100人•企业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2.2 预评价目的本次预评价旨在了解该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发现潜在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职工职业病发病率。
2.3 预评价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GBZ/T 189.10-2007)•《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GBZ/T 189.10-2002)2.4 预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并辅以文献资料调研、职工健康检查数据分析等方法。
三、危害因素调查3.1 调查对象对该企业100名职工进行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
3.2 调查范围对于该企业主要工序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冲压、组装、焊接和喷漆等。
3.3 调查内容•某些工序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在岗位上是否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物质;•是否保护良好的呼吸防护措施等。
3.4 调查情况经过现场调查和职工体检,我们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冲压、组装两个工序存在噪声污染,部分工人存在听力下降等职业病症状。
•粉尘:喷漆工序产生粉尘,有部分工人存在呼吸道疾病。
•气体:部分工序需要使用某些化学品造成气味刺激,部分工人反应出现头晕、咳嗽等现象。
四、危害评价4.1 危害因素评价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GBZ/T 189.10-2007)对该企业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危害因素受害者受害程度噪声冲压工人、组装工人较高粉尘喷漆工人较高气体部分职工低4.2 远程风险评价该企业存在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如果不采取措施,职工将继续接触到这些危害因素,有可能影响职工的健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附件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日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样填写说明一、本工作报告可以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也可以用打印机打印四号字文本,但“主要负责人签字”必须由本人用钢笔、签字笔签署姓名。
二、本工作报告“项目名称”栏,填写建设项目名称。
三、本工作报告“建设单位”是指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单位。
四、本工作报告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栏根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填写。
五、本工作报告设置的栏目尺寸,不能满足填写内容的需要时,可自行设置栏目尺寸,但不能改变表格外边距的尺寸;本工作报告设置的栏目中的表格数量不能满足填写内容的需要时,可自行设置续表,格式和内容要求应与本工作报告的表格一致。
建设项目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 建设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单位评审时间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一般□ 较重□ 严重□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内容车间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预期接触人数预期接触水平范围以及是否超标拟采取的工程控制措施建设单位承诺我单位对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单位已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按评审意见对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后能满足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按要求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信息进行了公示。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处)年月日报告编制人:编制时间:联系电话:(。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一、前言。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导致工人患上的疾病。
预评价是指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出现之前,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价,以确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本报告将对某工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以期为工厂提供科学的防护措施建议。
二、工厂基本情况。
该工厂位于XX省XX市,占地面积XXX平方米,主要生产XXX产品。
工厂共有员工XXX人,其中XXX人从事高温作业,XXX人从事化学品接触作业,XXX人从事粉尘作业。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1. 高温作业。
工厂内部存在高温作业环境,主要集中在炉炼车间和烘干车间。
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职业病危害。
建议工厂加强对高温作业环境的监测和控制,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具和饮水设施,合理安排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
2. 化学品接触作业。
工厂使用大量化学品,如酸碱溶液、有机溶剂等,工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容易导致皮肤炎、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建议工厂加强化学品的管理,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等,加强对化学品的使用培训,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品,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3. 粉尘作业。
工厂的一些车间存在粉尘作业,如研磨、打磨等。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工人容易患上尘肺病、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建议工厂加强对粉尘作业环境的通风和除尘设施的管理,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眼镜等,加强对工人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
四、防护措施建议。
1. 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可控范围内。
3.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口罩、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人的安全防护。
4. 加强对工人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五、结语。
通过本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我们发现了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
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

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模板1 评价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2 评价依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主管部门文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预评价工作委托书等。
3 评价范围新建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原则上不包括建设期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产生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5.2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5.3风险评估法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拟评价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护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5.4 综合分析法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对拟评价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6 评价程序6.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项目的立项资料和技术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编号:(送审稿)*污水处理厂工程*二○一六年八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声明XXXX(评价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法人代表:(签名) 项目负责人:签名报告书编写人:签名报告书审核人:签名报告书签发人:签名目录第一部分报告正文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基本情况 (1)1.2 项目组成 (1)1.3 主要工程内容 (1)1.4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5)2.1 评价单元 (5)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 (8)3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 (10)3.1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10)3.2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11)3.3 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 (11)4 综合性评价 (13)4.1 总体布局评价 (13)4.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15)4.3 建筑卫生学评价 (16)4.4 辅助用室评价 (18)4.5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18)4.6 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评价 (19)4.7 不符合项汇总分析 (19)5 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建议 (20)5.1 组织管理 (20)5.2 工程技术 (21)5.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1)5.4 应急救援 (21)5.5 密闭空间作业 (23)5.6 健康监护和卫生保健 (24)5.7 采光与照明 (24)5.8 施工过程的对策措施 (24)6 评价结论 (27)第二部分资料性附件1 评价依据 (28)1.1 法律、法规、规章 (28)1.2 标准、技术规范 (28)1.3 基础依据 (30)2 评价方法 (31)2.1 类比法 (31)2.2 检查表分析法 (31)3 工程分析 (32)3.1 工程概况 (32)3.2 产品及原辅材料 (42)3.3 总体布局 (46)3.4 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布局 (47)3.5 建筑卫生学 (49)4 类比调查 (52)4.1类比企业的选择 (52)4.2 类比调查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建设项目概况1.1 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工程。
1.1.2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1.1.3 建设规模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分两期建设。
根据污水量预测,近期设计规模为1.5万m3/d,远期设计规模为3万m3/d。
在近期设计、施工中污水处理构筑物土建工程一次性完成,并预留远期设备设施安装位置。
1.1.4 拟建地点1.1.5 建设单位*1.2 项目组成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4ha。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配电间及加药间、污泥脱水间、污泥料仓、机修间及仓库以及鼓风机房等建筑物;集水井、粗格栅间、污水提升泵站、细格栅间、曝气沉砂池、初沉池、MBBR反应池、二沉池、转盘滤池、接触出水池、提升泵房、高位井、贮泥池等生产构筑物。
1.3 主要工程内容1.3.1 主体工程根据该项目的工艺流程,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二级生物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三部分,主体工程内容见表1-1。
表1-1 该项目主要工程内容1.3.2 施工工程概况本项目施工期涉及的施工内容包括土建施工、室内装修以及设备安装与调试。
施工期主要的影响包括:①设备、材料堆放、运输车辆进出产生扬尘污染、沙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蚀起尘、水泥拆包的粉尘污染以及焊接烟尘等粉尘;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③施工设备产生噪声;④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本项目在施工期间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①减少施工场地建筑垃圾的散落和堆积,防止扬尘的飘散,对已经形成的建筑垃圾应及时加以清理。
②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村民及港区工作人员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
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会影响周围村民及港区工作人员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在工地周围或周围村民及港区工作人员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港区生活和工作区的声环境质量。
③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和设备器材应及时撤离,并彻底清理施工场所。
在实施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较小。
1.4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该项目建成后拟成立职业病防治小组,指定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其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相关内容见表1-2。
表1-2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2.1 评价单元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结合项目生产工艺将该项目划分为一、二级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单元四个评价单元。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2.1 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拟建项目近期工业废水约占36%,根据工业企业的类型及工艺的不同,废水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变化较大。
项目周围企业主要以石油化工、码头堆场为主,废水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较为复杂,进入拟建项目的污水包括经预处理达到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的含油污水、散装有毒液体废水、集装箱洗箱污水等,可能还含有少量的氰化氢、硝基甲烷、氯化氢、甲醛、一氧化碳和微量的氰化物、磷化氢、硫醇类、硫醚类、三甲胺、酰胺类、吲哚类、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有机酸、苯胺类等。
按一、二级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公用工程单元分别对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1)一、二级处理单元港区污水经厂外DN1000污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经粗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后进入进水泵房(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合建),通过进水泵提升后流入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以去除比较小的漂浮物和砂粒,砂粒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后外运,溢流液自流入厂区污水管后重复进入系统。
沉砂池出水进入平流式初沉池,去除部分CODcr、BOD5及SS。
在此过程中,周边化工企业等工业废水中的含硫、含碳、含氮、含氯等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及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氨、甲醛等危害因素,因此在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等处巡检工人有可能接触到上述危害因素。
污水进入生物池进一步处理。
在生物池等处存在上述危害因素,但浓度与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相比较低。
污水处理设施上产生的水汽、雾气等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工人巡检时可能接触微生物气溶胶。
风机、水泵等运行时会产生噪声。
2)深度处理单元深度处理时,进水水质较好,但可能还有少量硫化氢、氨残留。
污水处理过程需在初沉池中加入混凝剂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三氯化铁为液体,在投加聚丙烯酰胺时会产生聚丙烯酰胺粉尘,聚丙烯酰胺干粉中如果聚合不完全可能含有微量的丙烯酰胺。
3)污泥处理单元污泥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被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可能产生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等。
泥泵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危害。
工人在投加絮凝剂时可能产生聚丙烯酰胺粉尘,污泥外运时会接触到污泥尘。
4)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单元变配电室可产生工频电场的危害,化验室存在浓硫酸的危害。
2.2.2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视屏作业、在维修时存在长时间的不良体位,分别可能导致视力疲劳、下背痛等工作相关疾病。
2.2.3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1)正常生产过程拟建项目生产装置露天布置,工人进行巡检,在夏季时存在高温危害,冬季时存在低温危害。
2)密闭空间作业过程污水池清淤、污水管道检维修时可能接触到高浓度的硫化氢,发生职业性硫化氢中毒事故。
硫化氢的相对密度为1.19(空气密度为1),越接近池底其浓度越大,聚集在池底部的硫化氢可瞬间逸出,导致池旁作业人员急性中毒。
全国每年发生上百起因违章清淤或在沉淀池旁工作时发生硫化氢急性中毒,甚至闪电死亡的事故,其中约20%患者或死者是因为未佩戴防毒面具去抢救中毒者而中毒、死亡。
3)非正常情况拟建项目周围企业主要以石油化工为主,如周边企业生产异常或物料泄漏时有可能对拟建项目污水成分造成影响,污水中氰化物、磷化氢、烃、醇、酚、醛、酮、有机酸等有可能超过正常水平,工作场所空气中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可能会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2-2。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2.3.1 有毒物质根据类比检测结果,硫化氢、甲醛浓度均低于检出限,氨检测结果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一氧化碳检测浓度也较小,与环境本底浓度相近。
拟建项目工人一般情况下为巡检作业。
污水处理装置露天布置,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格栅间、初沉池、污泥处理设施安装了通风除臭装置;在进水泵房内设强制通风设施。
根据类比检测结果,结合拟建项目采取的防毒措施,预计项目运行后,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该项目存在的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较小。
但是,由于工业污水的成分较复杂,若产生污水的企业未进行初步处理,且连接到该项目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尚不完善,因此正常运行时,还可能存在氰化物、磷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硫醚类、三甲胺、酰胺、吲哚类、烃类、醇、酚、醛、酮、有机酸等有毒物质。
且工业污水成分变化较大,如企业污水非正常排放或物料泄漏,污水中的氰化物、磷化氢、烃类、醇、酚、醛、酮、有机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有超标的可能。
在非正常情况下,如污水池清淤或管道、阀门等维修作业时,硫化氢等毒物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可能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存在较高的急性硫化氢中毒风险,应做好重点防护。
2.3.2 粉尘类比检测结果中,聚丙烯酰胺粉尘、污泥尘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中聚丙烯酰胺投料为间断投料,聚丙烯酰胺颗粒较大,工人持续投料时间很短,约为5分钟,预计该项目聚丙烯酰胺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影响较小。
该项目污泥尘主要以潮湿固体状态存在,类比检测结果也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项目污泥尘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较小。
2.3.3 噪声类比企业粗格栅间、鼓风机房噪声强度均超过90dB(A),污水工接触的8h等效声级已接近职业接触限值。
据类比企业近三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噪声已对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拟建该项目与类比项目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