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

合集下载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1一、复习铺垫小华每分钟走52米,走了4分钟,小华一共走了多少米?大生每分钟走48米,走了4分钟,大生一共走了多少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二、导入新授两位数乘一位数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值得表扬。

我们都知道不仅要学习好,身体也要棒。

健康强壮的身体来自体育锻炼,你知道体育比赛通常在什么地方观看么?(体育场)你想去看看吗?看,星期天小华和大生约好了一起到体育场观看比赛那!1、观察挂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生活中经常蕴藏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你想研究它们吗?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一些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看图,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3、看了这么多的信息,小朋友们,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答……4、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提出的问题也很多,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两个问题:出示问题一,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可以怎样列式?5、观察这道式子跟开始算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现在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6、4×152等于多少?你能估计小华家道体育场大约有多少米吗?7、这道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你想不想知道?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列式,尝试计算。

注意先写上横式再计算。

(一个学生板演)8、请他来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样算的?然后再请同学说一说9、在计算中还有问题吗?你都会算了吗?老师这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积的百位上为什么写6?10、这还有几道题,请你来想一想,算一算,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143 212 171× 3 × 4 × 5□29 □48 □55我们用出手指来表示结果好不好?第三题出现两个答案了,究竟谁是对的?先请出5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再请出8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理由。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P72—73。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组织学生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指导学生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时,增强他们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法计算中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铺垫师:上课…请坐,今天老师看到同学们这么可爱,精神这么饱满,心里非常的高兴,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学好这节课,对吗?下面我们进行快速抢答,看谁的速度又快又准又好。

1、口算:(出示卡片,抢答)2×4 2 × 40 2×4003×2 3 x20 3×200师:你们真厉害,个个算得又快又准,。

2、用竖式计算(打开课件)出示25×3= 56×4=师:这两个算式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生答会)老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题,谁来?(生举手,师点名)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师巡视)师总结:这两位同学算好了,你们算好了吗?(生答好了),我们一起看黑板(师指板书)25×3=75对吗?(师打勾)这个是56×4=224对吗?生答对(师打勾),做对的举手,做对的同学为自已鼓鼓掌……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那么你能说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二、导入新课探究新知1、问题1教学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小华和大生也喜欢体育运动?你瞧他们正往体育场赶呢?师:1、(出示课件)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举手答)根据这些条件,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举手答)学生回答:生1: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生2: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生3: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生4:大生家比小华家到体育场远多少米?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1生举手回答,老师板书4×152】师问:这个同学的列式对了吗?(对了)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是的)那么哪个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呢?(生举手回答):[因为1分钟跑152米,4分钟跑多少米,也就是求4个15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说的和的简便算法用乘法]。

期末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

期末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

期末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将重点讲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该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法则;
能够应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完成增减乘除运算;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完成增减乘除运算。

四、教学方法
教学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包括课前自学、课堂讲解、教师演示、互动讨论、课后作业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之前学习的知识,包括数学计算方法等。

2.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尤其是在线学习资源。

3.课堂讲解
教师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和练习,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效果。

4.互动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5.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
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教师将为他们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在线支持,包括教材、课程资料、在线练习和学习社区等。

七、教学评估
教师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看片。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口算卡片。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师:观察,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

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

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

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方法二:画图3个长条共30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6个共36个。

方法三:连加。

12+12+12=36。

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

方法五:拆数。

①9×3=27,3×3=9,27+9=36②8×3=24,4×3=12,24+12=36③7×3=21,5×3=15,21+15=36④6×3=18,6×3=18,18+18=36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通用13篇)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通用13篇)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通用13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5-9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和思索,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熟悉倍。

2、培育同学观看、推理、迁移的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3、培育同学擅长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

(想想做做第5题)20x6=答案4x80=答案600x9=答案5x700=答案50x6=答案3x800=答案二、激趣导入1、拍一拍同学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

老师拍4个2下。

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②生2拍:。

老师拍3个3下。

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特别努力。

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留意什么?最终让同学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同学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观看图,你知道了什么?(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其次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2)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篇2教学目标:1.探究并把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究并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详细情景,能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学习中的简洁问题,培育同学应用意识和力量。

4.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培育同学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把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最近,羊村里新开了一家书店,慢羊羊村长要给书店招一名销售经理,要求销售经理的计算能力要强,还要细心不能马虎。

喜羊羊和美羊羊都想去应聘,连懒羊羊这几天也不睡懒觉了在忙着提高计算能力想去应聘呢,同学们想去应聘销售经理吗?二、探究新知1、要想当上小经理,得要通过慢羊羊村长的几重考验,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先一起去书店看看好吗?2、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书店的情境图,看谁能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很多数学信息。

3、慢羊羊村长给大家的第一个考验就是:根据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算一算。

哦,你提的问题是“第一周收入多少元?”自己列出算式是75x4=300(元)“第二周收入多少元?”86x4=344(元)“第三周收入多少元?”98x4=392(元)4、还有同学提出其他问题吗?哦,你的问题是“三周一共收入多少元?”同学们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怎样计算三周一共收入多少元。

5、哦,你们小组的算法是分别算出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的收入,然后再把三周的收入加起来。

300+344+392=1036(元)6、其他小组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吗?嗯,你们小组是先算一共卖了多少本书,再算一共收入多少钱。

75+86+98=259(本) 再用259x4. 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呢?对,以前我们学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而这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我们先不计算,能判断一下259乘4的积是几位数吗?你是怎么判断的?7、你能根据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自主尝试一下列竖式计算259x4吗?我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计算。

好,同学们算完了,看在黑板上计算的几位同学,他们谁的计算是正确的,谁的出现了错误?说说理由。

板书2 5 9X 4___ 3_______1 0 3 6十位上的3是怎么算出来的?对,用4去乘259个位上的9,积是36,满三十向十位进三在个位写6,4再与259十位上的5相乘,得20,这里的20表示20个十,还要再加上从各位进上来的3,也就是23个十,23个十也就是230,所以要在十位写3,并向百位进2.再用4去乘百位上的2,得8个百,再加上进上来的2,就是十个百,也就是一千,所以在千位写1,百位上写0.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能总结一下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数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实践,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计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和应用进位规则。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新知探究
(1) 教师示范并讲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步骤。

例如,计算245×3,首先将3分别与245的每一位相乘,然后从个位到百位进行加法运算,注意每一步的进位问题。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升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以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小结与反思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和易错点。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培养他们自我反思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3篇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3篇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3篇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1教学目标:1、经受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把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展计算。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沟通的力量,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看,多留心,就能发觉很多关于数学的”学问。

(出示主题图)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1、学习例题⑴观看图中小华从家道学校的场景,说说小华在做什么。

问:依据刚刚看道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依据学生答复板书算式。

⑵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学生尝试笔算,小组沟通。

⑶班级汇报: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⑷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挨次等方面你发觉了什么?2、学习“试一试”出示大生骑车从家道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察指导。

班级沟通,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简单之处在哪里?3、小组争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留意什么?三、稳固应用,深化进展1、想想做做1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

做完后,同桌相互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想想做做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沟通订正。

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沟通订正。

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问:依据刚刚的观看和思索你发觉了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4、想想做做4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

5、想想做做5让学生说图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下列问题。

相互沟通自己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本届课的教学是围绕一位数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本节教学内容在本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1.本节内容是接一位数乘两位数后的教学,学生掌握较好,通过教学、练习、作业等检查发现学生掌握较好,95%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能清楚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3.少部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连续进位掌握不够,有忘进位的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场有关的生活场景,从中提出两个不同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试一试”则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

“想想做做”的习题,重点练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本周五我校要举行一次大的体育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活动吗?生:冬季越野赛。

师:对!我们班的.同学有参加的吗?。

这么多同学参加比赛,一定要为班集体争光哟!师:看,小华和大生他俩也参加了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

,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回答:生1: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生2: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生3: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生4:大生家比小华家到体育场远多少米?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用了4分钟,算式:152×4=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㈠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师:你能估算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吗?生:400多米; 500多米;600多米……师:到底有多少米?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生:需要计算才能知道。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152×4,请你独立思考,列竖式进行计算。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汇报。

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1 5 2× 46 0 8师: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师:刚才哪位同学估计600多米,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㈡、探究学习248×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列式?生:248×4=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提出的其他问题我们能解决吗?三、迁移练习1、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算一算,看一看积是几位数。

261×3 8×123621×3 8×321师:你们想怎样计算这几道题?生:口算;估算;笔算。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各题的积。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3、完成第73页第5、6题。

四、质疑反思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生:略。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之后的拓展。

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要将估算渗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教学较为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我对这节课的结构动了一番脑筋;其三,本学期进行的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如何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要做的一个尝试。

通过教学实践,教学之初的三个设想基本上是实现了,尤其是其中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处理的方法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

我认为较成功地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联系他们将要举行的冬季长跑比赛,出示问题情境,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2、在提出问题上,放手让学生提出。

创设情境之后,问: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班上举手的同学不多,随后我又问了一句: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班上举手的同学多了。

从学生的口中迸出了一个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就有6个。

这两种不同的问法,使我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的,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去创设空间,那么学生为自己创设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上,自主探索。

学生提出6个有价值的问题。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随手板书了出来:①大生家离体育场比小华家远多少米?②大生家和小华家离体育场各有多少米?③大生每分钟比小华多行多少米?④小华共跑了多少米?⑤他两家相距多少米?⑥他俩谁先到体育场的?其中第3个问题是旧知识,他们有能力解决。

而第6个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马上给予了回答,因为他们都用了4分钟到达,所以是同时到达的。

然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第2个问题中隐含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交流。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对于第1、5这两个问题,本想留在课下解决。

但当铃声响起时,学生提出马上就能解决,于是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了解答。

这样处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很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

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了我较肯定的回应。

同时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本节课是围绕承担研究课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上的一节研究课。

这节课教学设计体现课题思想,教学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具体说有以下三个特点: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上课开始,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本节教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依据情境中信息间的联系,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转化为数学,使学生对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以及怎样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有了一些体验。

2、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计算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让这节课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郭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教师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计算时你有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更好的掌握了计算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3、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课堂学习氛围宽松,给学生提供发展不同见解,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时间与空间。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学生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敢想、敢问、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明家离小华家有23米远,娜娜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是小明家到小华距离的4倍,,娜娜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是多少米?学生列式计算说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场也用肋分钟。

小华每分钟跑152米,大生每分钟行248米。

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学生列式你会计算吗?动笔算一算指明说一说计算过程师: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指23名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试一试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三、练一练1、用竖式计算1317 6128 3493 454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⑴2613 8123⑵6213 8312你发现了什么?3、教科书P73页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4、去年放养896尾鱼苗,今年放养的鱼苗数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养多少尾?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提了什么问题/怎样求呢?学生说出方法并说出计算过程?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一样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