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大纲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时数分配章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八环境 6 15 21九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1 4十舒适与安全 3 2 5十一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9 18十二病人的清洁卫生9 12 21十三休息与活动 6 6十四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9 9 18十五冷、热疗法 3 3 6十六饮食与营养 3 3 6十七排泄9 12 21十八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12 12 24十九静脉输液与输血 6 6 12二十标本采集 3 3二十一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 3 3 6抢救和护理二十二临终护理 3 3二十三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3 3 6机动 1 1 2合计90 90 180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第一章医院和住院环境【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在护理操作中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2.掌握正确的铺床方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3.熟悉医疗环境所包括的范围(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4.了解病人单位的构成要求及所需设备。

5.了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

1.环境与健康(1)环境的意义和范围(2)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3)环境与护理的关系2.医疗环境(1)医院的物理环境(2)医院的社会环境3.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1)病人单位及设备(2)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3)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教学方式】讲授、示教、回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2.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3.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4.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5.请问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6.试比较三种铺床法的不同点。

7.举例说明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8.如何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第二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运送病人的方法: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

2.熟悉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康复保健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各种注射术、病情观察、抢救技术等,使学生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实施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构成。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130~14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知道得更加清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护师基础护理考试大纲

护师基础护理考试大纲
1.概述
(1)冷、热疗法的厩念
(2)冷、热疗了解
掌握
掌握

2.热疗法的应用
(1)目的
(2)禁忌
(3)方法
熟练掌

3冷疗法的应用
e)n的
(2)禁忌
⑴方法
典练掌


十六、病怙观察
1.概述
(2)病恬观察的意义
『解
掌握

熟练掌
(2)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3)病情观察的方法
的关系
熟练掌

掌握
2.奥伦白理理论
(1)内容
(2)奥伦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

熟练掌 握 掌握

3罗伊适应模式
(2)内容
(2)罗伊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

了解 熟练掌 握

4.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
(1)内容
(2)邮皮劳人际关系模式与护理实
践的关系
掌握
了解
五、医疗服务体系
1.1矢院
(1)种类
(2)任务
(3)组织机构
掌握
熟练掌


4.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
(2)无曲技术基本操作法
熟练掌
握.

5■.隔离技术
< 1)概述
(2)隔离原则
(;)隔离种类及措施
(4)隔离技术操作法
熟练掌

十二.、给药
1.概述
(1)护士角色与职责
(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1 1服给药法
(1)11的

(2)取药、配药和发药的方法
(4).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2024护资考试大纲

2024护资考试大纲

2024护资考试大纲一、专业实务实践能力考试内容涵盖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六个亚专业。

二、实践能力1.护理学基础: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护理程序、护理文件书写、安全护理、医院和住院环境、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护理、卧位和安全的护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患者的清洁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患者饮食的护理、冷热疗法、排泄护理、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临终患者的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与保管、病区护理管理等。

2.内科护理学:内科病人的护理常规,内科常见病人的护理,内科常见危重病人的护理,内科常见急救配合,内科常用诊疗技术配合及护理,内科常见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护理。

3.外科护理学:外科无菌技术操作,外科病人的护理常规,外科常见危重病人的护理,外科常见急救配合,外科常用诊疗技术配合及护理,外科常见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护理。

4.妇产科护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新生儿护理及保健,异常妊娠的护理,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异常分娩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5.儿科护理学: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小儿卫生与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和计划免疫,小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6.社区护理学:社区护理基本概念,社区护理工作方法,社区家庭护理,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与护理。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护士资格证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考核形式,考试每半天一个轮次,考生将随机分配至其中一个轮次参加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的考试。

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上的时间为准。

护理专业实习大纲

护理专业实习大纲
护理专业实习大纲
实习安排
实习内容
一、内科护理(12周)
【实习目的】
通过内科护理临床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病情演变等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病情判断、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护理思维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掌握管喂饮食、脑血管病人康复锻炼的技术。
4.熟悉腰椎穿刺术的配合与护理。
(八)感染科
1.能够掌握隔离区域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
2.能够掌握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艾滋病、乙脑、流脑、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结核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并能为这些疾病病人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
3.能够熟悉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病情评估,并参与这些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4.能够熟悉胸腔穿刺术、机械通气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并协助操作、做好护理。
(二)心血管疾病
1.掌握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律失常病人的病情评估方法,并能为这些疾病病人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
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疾病的评估,并参与这些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6.了解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及护理。
7.了解缝合和拆线。
(二)胸外科
1.掌握胸部损伤、肺癌、食管癌病人病情评估,并能为这些疾病病人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
2.熟悉气胸、血胸的急救处理。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瓶的更换。
(一)泌尿外科
1.能够正确评估泌尿系损伤、尿石症、肾结核、泌尿系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并能为这些疾病病人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

308护理综合考试大纲

308护理综合考试大纲

308护理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护理学的核心概念、原则和操作技能,理解护理伦理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1. 基础护理学- 护理学基本概念- 护理伦理与法律- 护理程序- 护理沟通技巧2. 内科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护理3. 外科护理- 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手术前后护理- 创伤护理4. 妇产科护理- 孕产妇护理- 妇科疾病护理- 新生儿护理5. 儿科护理- 新生儿与婴儿护理 - 儿童疾病护理- 青春期护理6. 老年护理- 老年人常见病护理 - 老年心理健康护理7. 精神科护理- 精神疾病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8. 社区护理- 社区健康护理- 社区护理服务9.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 护理信息管理10. 护理教育与研究- 护理教育方法- 护理研究方法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但不限于:-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四、考试时间与评分标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定。

五、复习建议1. 系统复习护理学基础理论,理解并掌握护理程序和护理伦理。

2. 重点复习各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注意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操作。

3. 加强护理沟通技巧的练习,提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能力。

4. 熟悉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护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5. 通过模拟考试和案例分析,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六、考试准备考生应提前熟悉考试流程和规则,携带必要的考试用品,如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

考试当天应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注意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的通知教学司函〔2008〕107号各省级高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考虑到护理学学科的特殊性,经研究,决定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该学科第三单元统考科目不再选用“西医综合”,改为“护理综合”。

为此,我司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见附件),供招生单位参考使用。

“护理综合”(科目代码:308)的命题工作由各招生单位根据考试大纲自行组织。

附件: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九日附件: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概述一、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二、考试比例: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

三、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1.5分,12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36道、内科护理学48道、外科护理学36道)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问答题(病例分析)(占20%, 60分,每题20分,3道题,护理学基础1道、内科护理学1道、外科护理学1道)总分300分。

四、考试时间:3小时。

五、参考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备注:复试时各学校可根据考生报考的方向重点考核各相关的专科领域,如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护理学基础一、考查目标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护理学导论与基础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考核内容包括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相关理论、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护患关系与沟通等;基础护理学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考试内容(一)护理学导论1.护理学基本概念(1)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整体护理的概念(3)专业护士的角色2.护理程序(1)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2)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陈述方式(3)护理目标的陈述方式3.护患关系与沟通(1)沟通的概念、要素(2)常用的沟通技巧(3)不恰当的沟通方式4.护理学相关理论(1)一般系统论(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3)成长与发展的理论(4)应激与适应5.护理理论(1)Orem自理理论(2)Roy适应模式(二)基础护理学1.医院环境(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医院环境的调控2.舒适与安全(1)各种卧位(2)运送患者法(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3.清洁卫生(1)口腔护理(2)皮肤护理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概念、分类、防控(2)清洁、消毒、灭菌:概念、方法(3)无菌技术:概念、操作原则、操作方法(4)隔离技术:概念、原则、种类5.生命体征(1)体温: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2)血压: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3)脉搏: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4)呼吸: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6.冷热疗法(1)冷疗法:概念、因素、方法(2)热疗法:概念、因素、方法7.饮食与营养(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2)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3)特殊饮食:管喂饮食、要素饮食8.排泄(1)排尿护理: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排尿活动的观察、排尿异常的表现及护理、导尿法及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2)排便护理: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排便活动的观察、排便异常的护理、灌肠法9.给药(1)概述:给药的目的、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的保管;给药原则;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2)口服给药法(3)吸入给药法:氧气雾化吸入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4)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法的操作方法、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方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临床表现及处治原则。

10.静脉输液与输血(1)静脉输液:适应证、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输液部位与方法、各种故障的处理、输液反应与防治(2)静脉输血:血液制品的种类;输血的目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方法、输血反应与防治11.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1)心肺复苏:概念、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表现及其诊断、心肺复苏的过程及主要内容(2)氧气吸入法:缺氧的分类;氧疗法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并发症及预防(3)吸痰法:注意事项、操作要点(4)洗胃法:常用洗胃溶液、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注意事项12.临终护理(1)临终关怀的概念(2)临终患者各阶段的心理、生理反应及护理(3)濒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死亡的诊断(4)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5)死亡后的护理13.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1)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2)体温单的绘制(3)医嘱的种类及处理内科护理学一、考查目标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查目标主要包括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等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内科常见诊疗技术、护理技术操作、病情监护、机械通气和主要急救措施等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1.绪论(1)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科护理学中的体现、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2)健康的有关概念、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1)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概述、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6)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7)肺结核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9)支气管哮喘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1)肺血栓栓塞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4)机械通气呼吸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证、实施、通气参数、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发症、撤离、护理(15)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胸腔穿刺术、3.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1)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4)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5)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复苏后处理、预后(6)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瓣膜病的护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高血压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9)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0)心包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1)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心脏起搏治疗、心脏电复律、心导管检查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4.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1)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6)肝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7)肝性脑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急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0)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腹腔穿刺术、十二指肠引流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结肠镜检查术5.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1)泌尿系统(2)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分类(4)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6)肾病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7)尿路感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9)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0)血液净化疗法的护理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6.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1)血液系统结构、功能、护理评估(2)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出血性疾病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见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白血病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6)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分类、适应证、方法、护理(7)骨髓穿刺术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护理7.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1)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营养和代谢、护理评估(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糖尿病分型、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血脂异常的分类、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6)肥胖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肥胖的判断指标与分级、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7)痛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骨质疏松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风湿性疾病的护理(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临床特点、护理评估(2)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9.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预防、标准预防、护理评估(2)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细菌感染性疾病(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疟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10.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2)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4)脑血管病分类、脑的血液供应、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机三级预防,常见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5)多发性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6)帕金森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7)癫痫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8)重症肌无力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9)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腰椎穿刺术、脑血管介入治疗、高压氧舱治疗外科护理学一、考查目标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之一,以研究外科病人身心康复的护理方法及预防保健为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