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栈实现c语言计算器

利用栈实现c语言计算器
利用栈实现c语言计算器

栈的应用:C实现简单计算器(表达式的计算)

作为栈的著名应用,表达式的计算可以用下面方法实现:

首先建立两个栈,操作数栈NUM_S和运算符栈OPR_S。

其中,操作数栈用来存储表达式中的操作数;运算符栈用来存储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可以用字符‘=’来表示表达式结束符。

自左至右的扫描待处理的表达式,并假设当前扫描到的符号为W,根据不同的符号W 做如下不同的处理:

1.若W为操作数,则将W压入操作数栈NUM_S,且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

2.若W为运算符,则根据运算符的性质做相应的处理:

(0)若符号栈为空,无条件入栈当前指针指向的字符

(1)若w为不大于运算符栈栈顶的运算符,则从操作数栈NUM_S中弹出两个操作数,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

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然后作运算a+b,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

(2)若w为左括号或者运算符的优先级大于运算符栈栈顶的运算符,则将运算符W 压入运算符栈OPR_S,并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

(3)若运算符W为右括号,循环操作(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然后作运

算a+b, 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直到从运算符栈中弹出第一个左括号。

(4)若运算符W为表达式结束符‘=’,循环操作(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

+,然后作运算a+b, 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直到运算符栈为空为止。此时,操作数栈栈顶元素即为表达式的

值。

====================================================================== ===

举例:计算3+(5-2*3)/4-2=

(1)开始栈为空,3入栈,+入栈,(无条件入栈,5入栈,-号优先级比(高,所以-号入栈,2入栈,*优先级比目前栈顶的-号优先级高,所以*入栈,3入栈,接着扫描到)括号,)括号不入栈

| | | |

--------- ----------

| 3 | | * |

--------- ----------

| 2 | | - |

--------- ----------

| 5 | | ( |

--------- ----------

| 3 |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2)在)括号碰到(括号之前,让操作数栈一直出栈,直到让左括号出栈为止所以:2,3弹出操作数栈,*弹出操作符号栈,计算2*3 = 6,然后将6入操作数栈

| | | |

--------- ----------

| | | |

--------- ----------

| 6 | | - |

--------- ----------

| 5 | | ( |

--------- ----------

| 3 |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3)接着6,5弹出操作数栈,-弹出操作符栈,计算5-6 = -1,然后将-1入操作数栈,然后左括号出栈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3 |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4)接着向下遍历表达式,到/号,优先级比操作符栈栈顶+高,所以/压栈,然后接着扫描,4入栈,再接着扫描到-号,优先级比操作符栈栈顶/的优先级低,则操作数栈4,-1出栈,操作符栈/出栈,计算-1/4 = 0,

| | | |

--------- ----------

| | | |

--------- ----------

| 4 | | |

--------- ----------

| -1 | | / |

--------- ----------

| 3 |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5)将上一步结果0压入操作数栈,刚才扫描到的-号,优先级和+号相同,则-号不入栈,将0,3弹出,将+号弹出,

计算3+0 = 3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3 |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6)将上一步中的结果3压入操作数栈,-号入操作符栈,接着扫描到2,2入操作数栈,接着扫描,发现到了=号,则操作数栈2,3弹出,操作符栈-号弹出,计算3-2 = 1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3 |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7)将上一步中的结果1压入操作数栈,最后1弹出栈,作为最后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操作数栈操作符栈

//=========================== 完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计算器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计算器程序设计 起讫日期 2006 年 7月 3日至 2006 年 8月 6日 所在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机械+软件班级 04-2 学生姓名偶偶哦学号 指导教师 2006年 8 月日

摘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更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加速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计算器应运而生。由于它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构造简单等诸多的优点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器的种类变得更多,功能变得更强大,体积变得更小!电脑的出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很多事情都可以电脑来完成!电脑的更大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通过软件的应用无限的延伸电脑功能的外延!下面我们将用我们学习的c语言编写一个简易的计算器程序!实现简单的初步的计算功能! 本程序的编写基础是Tubro 汉化版,它在tubro c的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多汉字的支持方便了我们的使用。生成的程序可移植性强兼容性好稳定!现在只实现了加、减、乘、除、求幂、求模,求平方根,求Sin,求Cos,求Log10,以及一个时钟原代码。这个系统是基于软件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研制的,它可以直接输入数学表达式,不需要任何转换,就可以直接输出数学四则运算的结果。但是,每次只能运算一个表达式。不能运算多个表达式。在程序里面在添加一组选择函数即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开发的过程和所要完成的功能。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思想,设计的步骤、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C语言 Tubro c 汉化版计算器时钟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1 课题的现实意义 (1) 1.2 软件环境 (1) 1.3 硬件环境 (1) 第二章系统设计流程图 (2) 2.1 系统流程图 (2) 2.2 主要功能表 (2) 第三章系统分析和设计 (3) 3.1 图形的绘制和输出 (3) 3.2 文本的输出显示 (3) 3.3 计算函数的调用 (4) 3.4 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5) 第四章系统测试 (6) 4.1 系统测试 (6) 4.2 调试 (6) 4.3 错误原因分析一 (6) 4.4 错误原因分析二 (6) 第五章用户使用说明书 (8)

C语言简易计算器的实现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设计环境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说明 (2) 五.设计程序流程图 (2) 六.调试 (4) (1)错误原因分析一 (4) (2)语法错误 (5) (3)逻辑错误 (5) 七. 调试结果图 (6) 八. 结论与心得体会 (7) 九.附录 (8) 具体代码实现 (8) 十.参考文献 (18)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号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来巩固我 们的知识,特别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人才。通过这一个课程 设计,进一步来巩固所学的语句,如:循环,和分支结构的运用。还要熟悉四则运算和函数的算法。 2.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课本上的东西是远 远不够的,可以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得到一些新的 知识, 3.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课程化设计思想的理解,能进行一 个系统功能分析,并设计一个合理的模块化结构,提高程序开发 能力。 二.设计环境 1.硬件:一台完整的电脑,包括键盘、鼠标,最小硬盘空间1GHz 2.软件:安装有Microsoft visual c++6.0 三.设计内容 以简易计算器为例,通过对简单应用软件计算器的设计,编制、调试,实现

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以学习应用MFC库类编写对话框的原理,加深对C++类的学习及应用。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数组,输入0~9及+、--、*等符号的信息,将其信息存入文件中; (2)输入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计算式,并在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 (3)画出部分模块的流程图; (4)编写代码; (5)程序分析与调试。 四.设计说明 1)包含的功能有:加、减、乘、除运算,开方、平方等功能。 (2)计算器上数字0—9为一个控件数组,加、减、乘、除为一个控件数组,其余为单一的控件。 (3)输入的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都显示在窗口顶部的同一个标签中。 (4)计算功能基本上是用系统内部函数。 (5)程序可以能自动判断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保证不出现多于一个小数点、以0开头等不正常现象。 (6)“CE”按钮可以清除所有已输入的数据从头计算 五.设计程序流程图

C语言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程序

课程设计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程序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1) 1.1设计要求 (1) 1.2任务 (1) 第2章总体设计 (2) 2.1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2) 2.2功能模块层次图 (2) 第3章详细设计 (3) 3.3由(后缀)逆波兰表达式计算中缀表达式原理 (8) 3.3.1算法描述 (8) 第4章调试分析 (10) 4.1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错误及犯错的原因 (10) 4.2错误的解决方法 (10) 第5章用户手册 (11)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程序清单) (17)

第1章需求分析 1.1 设计要求 (1)用 C 语言数据结构实现程序设计; (2)利用结构体、栈、进行相关信息处理; (2)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求用函数的形式实现; (4)界面简单,可操作性高。 1.2任务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数组,输入0~9 及+、--、*等符号的信息,将其信息存储起来; (2)输入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计算式,并在屏幕上显示逆波兰(后缀式)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3)编写代码; (4)程序分析与调试。 说明: 本课程设计将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在功能上尽量模仿windows 的计算器。系统界面不做牵制要求。该程序能实现标准型中+、-、*、/、(、)、.、的混合运算表达式(一般意义上的中缀表达式),将其转换成逆序波兰表达式(后缀表达式)并计算输出结果。在进行运算后可以选择继续运算或者结束当前运算。即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和节约了时间,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第2章 总体设计 2.1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逆波兰表达式又叫做后缀表达式。在通常的表达式中,二元运算符总是置于与之相 关的两个运算对象之间,所以,这种表示法也称为中缀表达式。波兰逻辑学家 J.Lukasiewicz 于 1929 年提出了另一种表示表达式的方法。按此方法,每一运算符都置 于其运算对象之后,故称为后缀表达式。 后缀表达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编译器在处理时候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读取逆波 兰表达式,遇到运算对象直接压入堆栈,遇到运算符就从堆栈提取后进的两个对象进行计算,这个过程正好符合了计算机计算的原理。后缀表达式比前缀表达式更加易于转换,并且它的最左面一定为数字,这一点在实 际编程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它的好处了。 逆波兰表达式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拆括号,根据运算符的级别将中缀表达式转 换成逆波兰表达式后,运算顺序就已经替代了运算符的级别,这样也避免了括号提高运 算级别的特殊处理。 2.2功能模块层次图 将算术表达式转化为逆波兰表达式 计算逆波兰表达式的值 简单计算器 表 达 式 格 式 转 换 系统 求 值 计 算 系 统

利用栈实现c语言计算器

栈的应用:C实现简单计算器(表达式的计算) 作为栈的著名应用,表达式的计算可以用下面方法实现: 首先建立两个栈,操作数栈NUM_S和运算符栈OPR_S。 其中,操作数栈用来存储表达式中的操作数;运算符栈用来存储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可以用字符‘=’来表示表达式结束符。 自左至右的扫描待处理的表达式,并假设当前扫描到的符号为W,根据不同的符号W 做如下不同的处理: 1.若W为操作数,则将W压入操作数栈NUM_S,且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 2.若W为运算符,则根据运算符的性质做相应的处理: (0)若符号栈为空,无条件入栈当前指针指向的字符 (1)若w为不大于运算符栈栈顶的运算符,则从操作数栈NUM_S中弹出两个操作数,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 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然后作运算a+b,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 (2)若w为左括号或者运算符的优先级大于运算符栈栈顶的运算符,则将运算符W 压入运算符栈OPR_S,并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 (3)若运算符W为右括号,循环操作(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然后作运 算a+b, 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直到从运算符栈中弹出第一个左括号。 (4)若运算符W为表达式结束符‘=’,循环操作(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 +,然后作运算a+b, 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直到运算符栈为空为止。此时,操作数栈栈顶元素即为表达式的 值。 ====================================================================== === 举例:计算3+(5-2*3)/4-2= (1)开始栈为空,3入栈,+入栈,(无条件入栈,5入栈,-号优先级比(高,所以-号入栈,2入栈,*优先级比目前栈顶的-号优先级高,所以*入栈,3入栈,接着扫描到)括号,)括号不入栈 | | | | --------- ---------- | 3 | | * | --------- ---------- | 2 | | - |

c语言计算器源代码

c语言计算器源代码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i n c l u d e<> #include<> #include<> #definemaxsize100 typedefdoubledatatype1; typedefchardatatype2; typedefstructstack1 { datatype1data1[maxsize]; inttop1; /*栈顶元素*/ }seqstack1,*pseqstack1;/*顺序栈*/ typedefstructstack2 { datatype2data2[maxsize]; inttop2; /*栈顶元素*/ }seqstack2,*pseqstack2;/*顺序栈*/ /*栈的初始化*/ pseqstack1init_seqstack1(void) { pseqstack1S; S=(pseqstack1)malloc(sizeof(pseqstack1)); if(S) S->top1=-1; returnS; } pseqstack2init_seqstack2(void) { pseqstack2S; S=(pseqstack2)malloc(sizeof(pseqstack2)); if(S) S->top2=-1; returnS; } /*判断栈空*/ intempty_seqstack1(pseqstack1S)

if(S->top1==-1) return1; else return0; } intempty_seqstack2(pseqstack2S) { if(S->top2==-1) return1; else return0; } /*X入栈*/ intpush_seqstack1(pseqstack1S,datatype1X) { if(S->top1==maxsize-1) { printf("栈满,无法入栈!\n"); return0; } else { S->top1++; S->data1[S->top1]=X; return1; } } intpush_seqstack2(pseqstack2S,datatype2X) { if(S->top2==maxsize-1) { printf("栈满,无法入栈!\n"); return0; } else { S->top2++; S->data2[S->top2]=X; return1; }

C语言实现计算器功能

实验一多功能计算器 一、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多功能计算器,可以完成基本的计算。 设计要求: 1、具备整型数据、浮点型数据的算术(加、减、乘、除)运算功能。依次输入第一个运算数、运算符(+,-,*,/)、第二个运算数,然后输出结果。结果可以作为下一个运算的第一运算数。按‘C’清屏,按‘R’返回菜单。 例如:输入:2 + 5 输出:7 2、实现单运算符表达式计算的功能。输入的操作数可以包含整数或浮点数。输入表达式如下: 例如:输入:2+5 输出:7 二、算法说明 1.数据结构说明(可以图示说明,也可以文字说明) 本程序主要根据选择菜单编写了六个自定义函数,用于在main()函数中调用,在main()中,用一个字符变量num1来记录下菜单选项的标号,根据num1的值来决定调用哪个函数。 程序要完成的功能及所要用到的函数如下:

下面就是整个程序的流程图:

2.算法说明(即函数说明) void suanshuyunsuan() //做算术运算时调用的函数 void suanshuyunsuan2() //选择继续做算术运算调用的函数,将上次运算的结果做为下次算术运算的第一个操作数//判断算术运算就是否继续 void panduan() //判断算术运算就是否继续 void biaodashiyunsuan() //单运算符表达式实现函数 void qingping() //清除屏幕 void fanhuicaidan() //显示菜单 三、测试结果(这部分需文字与图示结合) 1.第一组测试用例 (1)测试输入: 测试目的:测试算术运算的功能 结果输出:

(2)再一次输入:1测试目的:测试算术运算就是否能继续 结果输出: (3)这时输入:0 测试目的:退出算术运算 结果输出: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器图形界面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器图形界面

扬州大学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一个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老师评语: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年 6 月 25 目录

一、程序设计目的: (1) 二、程序设计内容: (1) 三、课程设计所补充的内容:补充的函数或算法…………3,4 四、系统总体设计 (4) 五、系统详细设计………………………………………5,6,7,8 六、运行结果………………………………………………8,9,10 七、系统调试…………………………………………8,9,10,11 八、课程设计体会总结………………………………8,9,10,11 1 课程设计目的 (1).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平时实验的一个补充,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但由于C语言对初学者较难掌握,因而对一个完整的C语言程序不适合平时实验。

经过课程设计能够达到综合设计C语言程序的目的。 (2)经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能更好地使用C语言的知识,更好地了解C语言的好处和其可用性!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3)经过本程序训练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字符串的表示方法和字符串函数的功能、自学掌握四则运算的算法及WIN-TC的图形操作的基本知识、键盘上特殊键的获取及图形方式下光标的显示。 2 课程设计内容 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模拟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1)能够实现四则运算,并能支持优先级运算。(2)三角与反三角运算:如sinx,cosx等。(3)指数对数运算:如log (x),lnx,e的x次方等。(4)其它运算:如X!,x的累加等。(4)不允许调用库函数,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实现常见函数运算。(5)进一步考虑计算器外观设计,用可视化界面给出计算器外观、功能按键及输入界面。 使用说明:执行加法运算,'—'表示执行减法运算,表示执行乘法运算,'/'表示除法运算.‘Q’表示退出计算器‘C’表示清零,’=’表示得出结果'^'表示执行x的y次方,'e'表示执行e的x次方操

大学计算机c语言计算器源代码

C++语言编写。。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double pi = 3.14159265; const double e = 2.718281828459; const int SIZE = 1000; typedef struct node//为了处理符号而建立的链表(如: 1+(-2)) { char data; node *next; }node; typedef struct stack_num//存储数的栈 { double *top; double *base; }stack_num; typedef struct stack_char//存储运算符号的栈 { char *top;

char *base; }stack_char; stack_num S_num;//定义 stack_char S_char;//定义 char fu[18] = {'\n', ')', '+', '-', '*', '/', '%', '^', 'Q', 'L', 'C', 'S', 'T', 'c', 's', 't', '('}; int compare[1000];//表现出各运算符号的优先级 double shu[1000];//存储"数"的数组 double dai_result;//运算的结果,是为了处理M运算(简介函数里有M的定义) int biao = 0;//和dia_result一样,为了处理M运算 char line[SIZE];//输入的所要计算的表达式 void init()//初始化 { compare[fu[0]] = -2;//用数字的大小表现出符号的优先级 compare[fu[1]] = -1; compare[fu[2]] = 2; compare[fu[3]] = 2; compare[fu[4]] = 4; compare[fu[5]] = 4; compare[fu[6]] = 4;

c语言实现一.二叉树操作 二.用栈实现算术表达式求值 课设报告

目录 题目一.二叉树操作(1)二.算术表达式求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 三、题目一设计过程 (2) 四、题目二设计过程 (6) 五、设计总结 (17) 六、参考文献 (18)

题目一.二叉树操作(1)二.算术表达式求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进行了学习。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我们进行了此次课程设计实习。这次课程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中的各方面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和编程能力。 (1)题目一的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3、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题目二的目的: 1、掌握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掌握栈的先进后出的特点 3、掌握栈的基本运算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题目一的内容和要求: 1、编写已知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序列,恢复此二叉树的程序 2、编写求二叉树深度的程序 (2)题目二的内容和要求: 1、算术表达式由操作数、运算符和界限符组成。操作数是正整数,运算符为 加减乘除,界限符有左右括号和表达式起始 2、将一个表达式的中缀形式转化为相应的后缀形式 3、依据后缀表达式计算表达式的值

三、题目一设计过程 1、题目分析 现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依次从先序遍历序列中取结点,由先序序列确定根结点(就是第一个字母),每次取出一个结点就与中序遍历的序列进行比较,当相等的时候,中序遍历序列就被分成以该结点为根的二叉树子树,该结点左部分为左子树,右部分为右子树,直到取完先序列里的所有结点,则二叉树构造完毕(树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用递归实现! 由建好的二叉树,先判断这棵树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找数的左子树,统计它的高度,然后找树的右子树,统计它的高度,比较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然后返回其中大的那个值加一,则求出数的高度。这里用递归实现! 2、算法描述 main ( )(主函数) 先构造一颗二叉树,初始化为空,用来存储所构造的二叉树,并输入一棵树的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并统计这个序列的长度。然后调用实现功能的函数。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char *pre,char *in,int len)(由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前序遍历的特点, 知前序序列(pre)的首个元素(pre[0])为根(root), 然后在中序序列(in)中查找此根(pre[0]), 根据中序遍历特点, 知在查找到的根(root) 前边的序列为左子树, 后边的序列为右子树。设根前边有n个元素,则又有, 在前序序列中,紧跟着根(root)的n个元素序列(即pre[1...n]) 为左子树, 在后边的为右子树,而构造左子树问题其实跟构造整个二叉树问题一样,只是此时前序序列为pre[1...n]), 中序序列为in[0...n-1], 分别为原序列的子串, 构造右子树同样。这里用递归实现! int Depth(BiTree T)(求树的深度) 当所给的参数T是NULL时,返回0。说明这个树只有一个叶子节点深度为0,当所给的参数不是NULL时,函数调用自己看看这个参数的左分支是不是NULL,

速算,简易计算器c语言代码,可实现加减乘除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struct optrstyle { int top; char stack[20]; } struct opndstyle { int top; int stack[20]; } void main() { char ch; while(1) { printf("-----------------------------------------\n"); printf("|-----------欢迎来到速算24--------------|\n"); printf("|----------是否开始游戏?????------------|\n"); printf("|--------- 开始游戏请按'Y'-------------|\n"); printf("|--------- 退出游戏请按其他键-------------|\n"); printf("-----------------------------------------\n"); scanf("%c",&ch); if(ch=='Y' or ch=='y') { } else break; } } int EvaluateExpression() { // 算术表达式求值的算符优先算法。设OPTR 和OPND 分别为运算符栈和运算数栈,OP 为运算符集合。 InitStack(OPTR); Push(OPTR,'#'); InitStack(OPND); c = getchar(); while(c!='#' || GetTop(OPTR)!='#') { if(!In(c,OP))

计算器C语言程序

数码管显示计算器C语言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j,temp,num; uchar a0,a1,a2,a3,a4,a5,b0,b1,b2,b3,b4,b5; uchar flag,flaga,flagb,fuhao; long a,b,c,flagz; void init() { a0=0xc0;b0=0xc0; a1=a2=a3=a4=a5=b1=b2=b3=b4=b5=0xff; flag=0,flaga=0,flagb=0;flagz=0; a=0,b=0,c=0; } void qn() { b0=b1=b2=b3=b4=b5=0xff; } uchar code table1[]={ 0xf8,0x80,0x90,0, 0x99,0x92,0x82,0, 0xf9,0xa4,0xb0,0, 0,0xc0,0,0}; uchar code table2[]={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uint code table[]={ 7,8,9,0, 4,5,6,0, 1,2,3,0, 0,0,0,0 }; void delay(uint xms) { uint i,j; for(i=xms;i>0;i--) for(j=110;j>0;j--); } void display() { if(a5!=table2[0]) {P2=0x00; P0=a5; P2=0X01; delay(1);

数据结构(C语言)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栈这种抽象数据类型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 从键盘读入若干个整数,建一个顺序栈或链式栈,并完成下列操作: (1)初始化栈; (2)判栈为空; (3)出栈; (4)入栈。 算法设计分析 (一)数据结构的定义 struct stackNode{ int data; struct stackNode *nextPtr; }; typedef struct stackNode listStact; typedef listStact *stackNodePtr; (二)总体设计 程序由主函数、入栈函数,出栈函数,删除函数判官是否为空函数和菜单函数组成。 (1)主函数:调用各个函数以实现相应功能

(三)各函数的详细设计: Function1: void instruct() //菜单 (1):使用菜单显示要进行的函数功能; Function2:void printStack(stackNodePtr sPtr) //输出栈 (1):利用if判断栈是否为空; (2):在else内套用while(头指针不为空条件循环)循环输出栈元素; Function3:void push(stackNodePtr *topPtr,int value //进栈 (1):建新的头指针; (2):申请空间; (3):利用if判断newPtr不为空时循环进栈 (4):把输入的value赋值给newPtr,在赋值给topPtr,再指向下一个位置; Function4:int pop(stackNodePtr*topPtr) //删除 (1):建新的头指针newPtr; (2):利用if判断newPtr是否为空,再删除元素。 (3):把topPtr等于newPtr,把头指针指向的数据赋值给topValue,输出要删除的数据值,头指针指向下一个位置,并清空newPtr; (4):完成上述步骤后,return toPvalue,返回;

简易计算器设计-msp430-C语言

简易计算器

目录 摘要…………………………………………………………………………………P3 关键字………………………………………………………………………………P3 一、设计要求………………………………………………………………………P3 二、方案论证与选择………………………………………………………………P3 2.1 单片机选择………………………………………………………………P3 2.2 LCD显示屏选择…………………………………………………………P3 2.3 键盘选择…………………………………………………………………P4 2.4 CPU工作方式选择………………………………………………………P4 三、系统实现………………………………………………………………………P4 3.1 硬件设计…………………………………………………………………P4 3.1.1系统框图……………………………………………………………P4 3.1.2 盘的电平设计以及与单片机的连接 键……………………………P5 3.2.3单片机与显示器的连接…………………………………………… P5 3.2软件设计…………………………………………………………………… P6 四、作品性能测试与分析…………………………………………………………P10 4.1试性能概览………………………………………………………………P10 4.2误差分析…………………………………………………………………P12

五、参考文献………………………………………………………………………P12 六、附录……………………………………………………………………………P13 6.1计算器功能介绍…………………………………………………………P13 6.2仿真电路图………………………………………………………………P13 6.3元件清单…………………………………………………………………P13 6.4原程序代码………………………………………………………………P14 摘要:本设计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V136T、1602字符型液晶屏和4*4简易键盘为主要器件,来实现加、减、乘、除、开根号、平方、求倒数等运算。设计中分别采用P1口低4位和P2口低4位与键盘的行列线相连,用于采集中断信号并分析键值;键盘规格为4*4,由于所需的功能键数大于16,因此需要进行按键复用;单片机的P3口连接显示器的D0~D7端,用于输出显示数据或控制命令;选用P4口中的3、4和5口用于实现显示屏的控制功能:使能、控制/数

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的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 目录 1. 设计目的 2. 内容

3. 总体设计(有流程图) 4. 源程序编写(附上了运行图) 5. 执行结果 6. 心得体会 一、设计目的 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在功能上功能尽量模拟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计算器,系统界面不做强制要求。 全面熟悉、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掌握C程序设计中的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及数组、函数、指针和文件的操作,把编程和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对不同的问题运用和灵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算法描述的本领,熟悉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技巧,掌握分析结果的若干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上机动手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范编程思想,为以后在专业

课程中应用计算机系统解决计算、分析、实验和设计等学习环节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内容 1、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a、确定数据结构 b、确定算法 C、编程 d、调试 e、总结资料 2、基本要求 a .设计正确,方案合理,能实现相应功能。 b .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c .程序精炼,结构清晰。 d .设计报告含程序设计说明,用户使用说明,源程序清单及程序框图。 e .上机演示。

三、总体设计(程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

四、源程序编与 #in clude #in clude #in clude double jisua n( char a[]) { int i=1,j,k,m,cnt=0,t1=0,t2=0,t3=0; char nibo[50],zha n2[50]; double x,n, l,z=0,zha n3[20]; typedef struct { double d1; int d2; }dd; typedef struct {

C语言制作简单计算器

C语言制作简单计算器 一、项目介绍 我们要用c语言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操作。本程序涉及的所有数学知识都很简单,但输入过程会增加复杂性。我们需要检查输入,确保用户没有要求计算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还必须允许用户一次输入一个计算式,例如:32.4+32 或者9*3.2 项目效果图 编写这个程序的步骤如下: ?获得用户要求计算机执行计算所需的输入。 ?检查输入,确保输入可以理解。 ?执行计算。 ?显示结果。 三、解决方案 1.步骤1

获得用户输入是很简单的,可以使用printf()和scanf()。下面是读取用户输入的程序代码: #includeint main(){ double number1=0.0; //定义第一个操作值 double number2=0.0; //定义第二个操作值 char operation=0; //operation必须是'+''-''*''/'或'%' printf("\nEnter the calculation\n"); scanf("%lf%c%lf",&number1,&operation,&number2); return0; } 2.步骤2 接着,检查输入是否正确。最明显的检查是要执行的操作是否有效。有效的操作有+、-、*、/和%,所以需要检查输入的操作是否是其中的一个。 还需要检查第二个数字,如果操作是/或者%,第二个数字就不能是0。如果右操作数是0,这些操作就是无效的。这些操作都可以用if语句来完成,switch语句则为此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因此它比一系列if语句更容易理解。 switch(operation) {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case'/': if(number2==0) printf("\n\n\aDavision by zero error!\n"); else printf("=%lf\n",number1/number2); break;

详解堆栈的几种实现方法——C语言版

详解堆栈的几种实现方法——C语言版 基本的抽象数据类型(ADT)是编写C程序必要的过程,这类ADT有链表、堆栈、队列和树等,本文主要讲解下堆栈的几种实现方法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堆栈(stack)的显著特点是后进先出(Last-In First-Out, LIFO),其实现的方法有三种可选方案:静态数组、动态分配的数组、动态分配的链式结构。 静态数组:特点是要求结构的长度固定,而且长度在编译时候就得确定。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现起来方便而不容易出错。而缺点就是不够灵活以及固定长度不容易控制,适用于知道明确长度的场合。 动态数组:特点是长度可以在运行时候才确定以及可以更改原来数组的长度。优点是灵活,缺点是由此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 链式结构:特点是无长度上线,需要的时候再申请分配内存空间,可最大程度上实现灵活性。缺点是链式结构的链接字段需要消耗一定的内存,在链式结构中访问一个特定元素的效率不如数组。 首先先确定一个堆栈接口的头文件,里面包含了各个方案下的函数原型,放在一起是为了实现程序的模块化以及便于修改。然后再接着分别介绍各个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 堆栈接口stack.h文件代码: [cpp]view plaincopy 1./* 2.** 堆栈模块的接口 stack.h 3.*/ 4.#include 5. 6.#define STACK_TYPE int /* 堆栈所存储的值的数据类型 */ 7. 8./* 9.** 函数原型:create_stack 10.** 创建堆栈,参数指定堆栈可以保存多少个元素。 11.** 注意:此函数只适用于动态分配数组形式的堆栈。 12.*/ 13.void create_stack(size_t size); 14. 15./* 16.** 函数原型:destroy_stack 17.** 销毁一个堆栈,释放堆栈所适用的内存。 18.** 注意:此函数只适用于动态分配数组和链式结构的堆栈。 19.*/ 20.void destroy_stack(void); 21. 22./*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器(图形界面)

扬州大 学 题目一个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老师评语: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0 年6 月25

目录 一、程序设计目的: (1) 二、程序设计内容: (1) 三、课程设计所补充的内容:补充的函数或算法…………3,4 四、系统总体设计 (4) 五、系统详细设计………………………………………5,6,7,8 六、运行结果………………………………………………8,9,10 七、系统调试…………………………………………8,9,10,11 八、课程设计体会总结………………………………8,9,10,11

1 课程设计目的 (1).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平时实验的一个补充,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但由于C语言对初学者较难掌握,因而对一个完整的C语言程序不适合平时实验。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综合设计C语言程序的目的。 (2)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能更好地使用C语言的知识,更好地了解C语言的好处和其可用性!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3)通过本程序训练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字符串的表示方法和字符串函数的功能、自学掌握四则运算的算法及WIN-TC的图形操作的基本知识、键盘上特殊键的获取及图形方式下光标的显示。 2 课程设计内容 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模拟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1)能够实现四则运算,并能支持优先级运算。(2)三角与反三角运算:如sinx,cosx等。(3)指数对数运算:如log(x),lnx,e的x次方等。(4)其他运算:如X!,x 的累加等。(4)不允许调用库函数,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实现常用函数运算。(5)进一步考虑计算器外观设计,用可视化界面给出计算器外观、功能按键及输入界面。 使用说明:执行加法运算,'—'表示执行减法运算,表示执行乘法运算,'/'表示除法运算.‘Q’表示退出计算器‘C’表示清零,’=’表示得出结果'^'表示执行x的y次方,'e'表示执行e的x次方操作,'&'表示执行累加操作.,你可以可以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对光标进行移动,当光标移动到计算器按键上时,按ENTER即可执行该键的操作!最后按“=”则可得出结果。 3 课题设计的补充知识 本程序通过int specialkey(void)和#include来实现对屏幕的操作,通过调用int arrow()函数,int specialkey(void)和#include来实现对光标的操作。计算机图形采用Turbo C 2.0绘图程序制作。因此涉及C的图形程序设计知识。此外,由于不允许调用库函数,则要自行开发程序实现sinx,cosx,e的x次方函数运算,则可以根据幂级数的展开式来设计实现其运算的算法,而x的阶乘和x的累加则可用for语句来实现。 最后,不得不说说四则运算的算法,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1)利用堆栈实现四则运算(2)还可以用递归整数的四则运算。 sinx函数 #include

C语言 用栈实现进制转换

C语言用栈实现进制转换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_SIZE 100 //栈所占空间的大小 #define STACKINCREAMENT 10 //扩充空间时一次扩充十个字节struct SqStack { int *base; //栈底 int *top; //栈顶 int stacksize;//栈当前的存储空间 }*S; //主函数开始 void main() { //子函数声明 void InitStack(S);//初始化空栈 int StackEmpty(SqStack S);//判栈空 void GetTop(SqStack S,int &e);//获得栈顶元素 void push(SqStack &S,int e);//进栈 void pop(SqStack &S,int &e);//出栈 void convert(SqStack &5,int N,int n);//十进制转N进制 int i,num; unsigned n,N;//要转换的进制数及要转换的数 SqStack s; InitStack(s);//初始化空栈 printf("输入要转换的十进制数和要转换为的进制数:\n"); scanf("%d,%d",&N,&n); printf("%d转换为%d进制后为:\n",N,n); convert(s,N,n); }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 S.base = (int *)malloc(S_SIZE*sizeof(int)); S.stacksize=S_Size; S.top=S.base;//初始化空栈 } int StackEmpty(SqStack S) {

简易计算器C语言代码

简易四则运算计算器 计算机工具地历史而言,中国古代最早采用地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大约270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住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住算盘已经与现代的住算盘几乎相同。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尔发现了“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形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涂,乘方和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尊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如手机,操作系统上附带的多功能计算器。 项目设计目的 掌握模块的划分; 掌握结构体定义; 掌握栈的操作; 掌握函数的定义; 掌握栈的基本操作; 掌握VC的基本绘图库; 掌握鼠标的响应操作; 目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含有界面的计算器,输入一个包含括号的表达式,使用栈数据类型实现整数的四则运算操作,开方运算。 项目设计要求 根据分析,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几点基本功能: 可通过按钮输入数字、运算符; 能通过按钮实现退格、清除功能; 实现加、减、乘、除、开方运算功能; 实现括号运算; 显示运算结果; 良好的交互界面。

项目详细设计 功能模块图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主要含有四大模块,分别是计算器界面设计模块、计算器按键控制模块、四则混合运算模块、计算器记忆处理模块。 计算器界面设计模块:调用VC图形系统函数和字符函数画出计算器的界面,包括24个按钮和一个文本输入框。 计算机按键控制模块:计算器通过键盘按键值的判断,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接收数字输入等。 计算器计算处理模块。计算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可以包括括号的表达式运算,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开方。计算处理模块在按键控制模块中被调用执行。处理模块是通过栈来实现的,分别定义了两个顺序栈,一个用来存放操作符栈,一个用来存放操作数栈。 计算器记忆处理模块。记忆处理模块使计算其具有记忆功能。记忆当前输入的表达式,给出一个最后的运算结果。可以清楚部分或全部记忆的值。 图简易计算器模块图 数据结构 该系统主要的数据有操作符集,用一维数组存放;存放操作符的优先级关系集,操作符的优先级关系用一个二维数组来体现;另外定义两个栈,一个用来存放操作符,一个用来存放操作数。 char ops[7]={'+','-','*','/','(',')','#'}; int cmp[7][7]={ {2,2,1,1,1,2,2}, {2,2,1,1,1,2,2}, {2,2,2,2,1,2,2}, {2,2,2,2,1,2,2}, {1,1,1,1,1,3,0}, {2,2,2,2,0,2,2}, {1,1,1,1,1,0,3}};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Stack_Size]; int top; }SeqStack; typedef struct { int elem[Stack_Size]; int top; }SeqStackOper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