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故障处理

合集下载

ZD6转辙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

ZD6转辙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

ZD6转辙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ZD6系列电动转辙机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供铁路电气集中站场用电力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反映道岔的位置状态。

环境温度:-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振动加速度:不大于10.5g周围环境中无发生爆炸危险,足以腐蚀金属以及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和导电尘埃故障1:ZD6系列一、故障现象:转辙机电动机小齿轮与减速器大齿轮咬合过紧,并发出“嘎嘎”的别劲响声1、原因分析(1)直流电机小齿轮在其轴上安装不正。

(2)直流电机与减速器盖安装紧固时,四个紧固螺栓施力不平衡,一侧或一角螺栓紧固过紧,齿轮啮合偏斜。

(3)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不平,或止口不好,没有完全下入减速器盖止口槽内。

(4)直流电机小齿轮配键前端长出端头,顶刮减速器盖中间板。

2、处理方法(1)重新找正安装直流电机小齿轮,压装小齿轮时加力适度,安装后的小齿轮平、正良好。

如轴头弯曲过大,应返回检修车间处理。

(2)在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止口安装平顺的条件下,应对角紧固螺栓,不要一次紧固过紧,在摇动试验良好的情况下,再紧固好四个安装螺栓。

(3)找出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面不平处,在简易处理不灵的情况下适当在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间加垫一小薄垫片,帮助找正,达到止口配合紧密,齿轮啮合良好为止。

(4)检查直流电机小齿轮固定键,锯或锉出过长部分,使其与轴端面一平。

二、故障现象:调整摩擦电流时,紧固调整弹簧螺栓,但摩擦电流不上升,或将内齿轮伸出端抱死1、故障分析(1)减速器、摩擦联结器、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端摩擦面有油、造成摩擦力下降。

(2)摩擦带安装螺钉帽高出摩擦带表面,顶住内齿轮伸出端。

(3)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端接触面上,积留摩擦带金属粉末过多以及内齿轮伸出端摩擦面生锈或摩擦带断钉或折断。

2、处理方法(1)拆下摩擦联结器左右夹板,彻底消除油垢,摩擦带表面也不能有油,以免降低摩擦力。

论述转辙机的发展功能原理故障处理

论述转辙机的发展功能原理故障处理

论述转辙机的发展功能原理故障处理转辙机是铁路调车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列车的转向和轨道的切换。

转辙机的发展经历了从人力操作到自动控制的演变,其功能、原理和故障处理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一、转辙机的功能转辙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列车的转向和轨道的切换。

通过转动转辙机上的转辙机构,可以使列车在铁轨上实现切换方向。

转辙机能够将列车从一条轨道切换到另一条轨道,实现不同线路的连接和转向。

同时,转辙机还能够将列车从主线引导进入站台或进入存车线。

二、转辙机的原理转辙机的原理是通过转辙机构实现的。

转辙机构主要由摆架、转辙轮、转辙杆等组成。

当驱动机构工作时,通过摆架和转辙杆的连接,将转辙轮转动起来,从而使转辙机的转辙机构进行转动,实现轨道的切换。

转辙机的转辙机构设计合理与否、传动轮配合紧密与否决定着转辙机的工作效果。

三、转辙机的发展转辙机最早采用的是人力操作,由操作员通过手动转动转辙机构来实现列车的转向。

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操作员的体力消耗大,也不够灵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化转辙机开始逐渐应用,电动机驱动转辙机的转辙机构,大大提高了转辙机的转辙速度和工作效率。

现代转辙机还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通过信号自动识别和控制系统,实现了转辙机的自动化操作和监控。

四、转辙机的故障处理转辙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需要及时处理。

常见的转辙机故障有以下几种:1.机械故障:包括转辙机构部件的磨损、松动或损坏等。

这种故障需要及时检修与更换受损部件,保证转辙机的正常运转。

2.电气故障:包括电动机失效、电源故障等。

这种故障需要通过检修电动机或更换电源来解决。

3.信号故障:由于转辙机与信号设备连接紧密,有时会出现信号传输故障或信号读取错误等问题。

这种故障需要检查和修复信号设备,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和读取。

4.操作故障:由于转辙机操作员的错操作或误操作,也会导致转辙机的故障。

这种故障需要及时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纠正,并加强操作员的培训和管理。

ZDJ9型转辙机电路故障处理

ZDJ9型转辙机电路故障处理
电子技术 ・ E l e c t r o n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Z D J 9型转辙机 电路故障处理
文/ 谢 洪 平
( 2 ) 对 道 岔 实 行 进 路 锁 闭 ,进 路 在 锁 闭 随 着 城 市 轨 道 交通 的 发 展 , 近 十年 来 ,全 国 已经有二 十 多 个 城 市规 划 了地 铁 、轻轨 、有 轨 电 车 等 项 目。转辙 机作 为信 号 系统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一 旦 道 岔 发 生 故 障 ,将会 对轨 道 交通 运 营造 成 晚点 、延 误 等重 大 影响 , 因此, 在 故障发 生时,快速地处理故障, 才能保 障轨 道交通的正常运 营。
2 . 1 , 2道 岔 单 独 操 纵
为维 修、试 验道 岔和 开放 引导信 号排 列 引导进路等 ,需要对道岔进行单独操纵 。
动作方 向;对 B、C相 电源进行换相 ,使 三相
电机 正转或反 转。道 岔动作 到位后, 由 l 1 . 1 2
及 1 3 — 1 4或 4 1 - 4 2及 4 3 — 4 4接 点断开 三 相动 作
一 电机 u ( 2 — 1 )一 接 点 ( 3 3 — 3 4 )一 R 2( 1 - 2 )
一 Z( 1 - 2 )一接点 ( 1 6 . 1 5 )一接 点 ( 3 2 . 3 1 )
一 X2— 2 DQJ ( 1 1 2 - 1 1 1 )一 1 DQJ( 1 1 — 1 3 )
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 2 0 O 9
2 . 2道岔启动 电路的技术条件
电 源。 为保护作业人员的 人身安 全,在电机的 作者单位
一I I 3 ,在这条支路中 , 整流 二极管反 向截 止, 故 电流基本为零 。

ZD6转辙机故障处理程序(附带处理流程图)

ZD6转辙机故障处理程序(附带处理流程图)

ZD6转辙设备道岔故障处理程序一、ZD6转辙设备道岔机械故障的判断及处理方法(1)不解锁空转不解锁空转最明显的特征是齿条块不动。

道岔有32.9°的锁闭量,即齿轮要转动32.9°才能带动齿条块动作。

齿轮转动小于这个数值而发生的空转称之为不解锁空转。

这个现象又分为两个过程,当齿轮转动10.2°时,先动的动接点要变位。

先动的动接点变位之前发生的空转原因有:①摩擦电流偏小;②动接点轴锈蚀;③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④主轴轴套锈蚀后“燃轴”;⑤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

(2)解锁空转解锁空转指齿轮转动32.9°后发生的空转。

①齿条块不动。

原因是齿轮与齿条块不吻合或它们之间有异物卡阻。

②齿条块能动,密贴杆空动距离未完成(《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规定:密贴杆空动距离小于5mm)。

原因之一是道岔不方正,密贴杆轴套的中心线与挡架的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卡住;原因之二是箱内卡阻。

③齿条块带动密贴杆能完成空动距离,但尖轨不动。

其原因一般为密贴压力过大或基本轨有“肥边”。

当发生尖轨能动,道岔转换不到底故障,其原因有三:一是摩擦电流偏小,二是摩擦阻力偏大,三是有异物卡阻。

前两种原因可通过适当加大摩擦电流处理(注意,防止过大烧熔断器,其值应在《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规定的技术标准范围之内)。

摩擦阻力过大一般为滑床板清扫不良,尖轨“吊板”或短尖轨的尾部轨端无缝及接头螺栓过紧等。

如果存在异物卡阻,又不能直观发现,就要区分是箱内还是箱外。

这里介绍三种方法:其一,手摇转辙机直至空转,突然松开手摇把,手摇把有明的反转,外部卡阻的可能性大,因为尖轨卡阻后受力变形,松开摇把,尖轨有“复原”的过程而带动摇把反转。

如果手摇把无明显反转,则尖轨尖端部位与箱内卡阻的可能性大。

而尖轨尖端部位有卡阻一般比较直观。

其二,调整密贴杆动程,道岔空转时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随调整变化,属箱内卡阻;密贴程度不随调整变化,属箱外卡阻。

S700K电动转辙机的故障处理

S700K电动转辙机的故障处理

S700K电动转辙机的故障处理摘要:S700K型电动转辙机和分动外锁闭道岔以其特有的密贴可靠性及高安全性,给列车的高速运行带来安全保障。

本文重点阐述了S700K型转辙机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以及通过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及时处置设备故障、隐患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S700K电动转辙机;养护;故障处理一、S700K提速道岔机械故障分析处理1.1机内机械故障的分析与处理1、转辙机不动作→(1)有无三相电输入或缺相,遮断开关板变形(安装造成)→正确输入三相交流电,将变形的开关板调整过来。

(2)配线是否脱落→使配线联接可靠。

(3)插接头(座)插针(套)是否脱落→插牢插针(套)或更换损坏件。

(4)电机是否有卡阻或轴承是否锈蚀严重及电机绕组断路或短路→检查电机传动齿轮,排出卡阻或更换电机。

2、电机转动摩檫连接器打滑,动作杆不能动作→机内外有无卡阻→排除卡阻(堵孔塞、螺丝等)。

3、动作中停止转换→(1)轴承是否锈蚀严重→清除锈斑,排出卡阻;更换新轴承或电动机。

(2)暗锁机构是否脱落,电机齿轮被卡死→取出暗锁机构组及螺丝,重新组装机盖。

4、转换到位后无表示→(1)机内检测杆检测位置是否正确→调整机外长短表示螺母。

(2)叉形接头与鼓形销是否磨损旷量过大(>1mm)→更换叉形接头衬套或鼓形销。

(3)锁闭块是否卡阻→分解检查排除卡阻。

(4)速动开关组是否有损坏或有异物卡阻→更换开关组,排除卡阻。

(5)TS-1接点组是否异物卡阻→排除卡阻。

5、转换正常但表示时有时无→(1)接点是否虚接,配线是否受损→更换接点或使配线联接可靠。

(2)伸出位置的锁舌是否非正常回缩严重→综合调整道岔减小尖轨反弹力及振动,更换易损件。

(3)速动开关组轴用档圈是否脱落→加装轴用档圈。

(4)TS-1接点组可动接点的“塑料轴套”是否断裂或接点氧化烧损→更换TS-1接点组或擦拭氧化烧损接点。

6、机盖松动→(1)机盖扣封位置是否正确→重新扣封,确认锁钩位置是否正确。

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

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

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ZD6转辙机是一种用于铁路道岔转换的重要设备,能够实现铁路列车在不同轨道之间的转换。

它由电动驱动装置、机械传动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及时排除,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

以下将介绍ZD6转辙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运动,使机械传动装置实现道岔的左右切换。

电动机正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将动力传递给转辙机的拉杆,使道岔转换至一个特定的位置。

电动机反转时,也同样能够使道岔回转到另一个特定的位置。

在转辙过程中,转辙机会通过自有引导装置自动切换铁轨位置,从而实现转辙的操作。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转辙机会出现故障。

常见的故障包括:电机异常、机械部件损坏、控制系统故障等。

当出现电机异常问题时,可以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排除供电故障。

然后检查电机的绝缘情况,以及电机是否损坏。

如果电机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机械部件损坏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转辙过程中,如果出现卡滞或者阻力等问题,需要先检查是否有异物进入或堆积在机械传动装置中,及时清理。

同时,还要检查机械部件是否磨损严重或者松动,需要及时更换或者紧固。

控制系统故障可能导致转辙机无法正常工作。

在排除电源供电问题后,需要检查控制信号的传输是否正常,包括开关、连接线路以及信号传输设备等。

如果存在故障,需要修复或更换相关设备。

此外,为了保证转辙机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定期对转辙机进行检修和保养,包括清洁机械部件、加润滑油等。

其次,要确保电气部件的绝缘性能良好,避免电气故障。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综上所述,ZD6转辙机作为铁路道岔转换的关键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和机械传动装置实现道岔的转换。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包括电机异常、机械部件损坏以及控制系统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以确保转辙机的正常运行。

ZD6转辙机维护

ZD6转辙机维护

ZD6转辙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一、启动部分故障
1、道岔不落锁,(通过控制台或检测曲线可以判断)故障在室外。

检查尖轨与基本轨间是否有异物,滑床板是否摩卡,各种杆类与螺栓间是否松动及摩卡。

2、电机空转,道岔不转换。

检查转辙机内部齿条是否有异物、消尖齿与锁闭圆弧间缺油造成转辙机不解锁。

故障电流低摩擦带进油。

3、分线盘启动瞬间有电,电机不转。

检查室外开闭器、启动接点、电机线及电缆是否断线。

4、室内启动电路不动。

检查启动铅丝是否熔断及控制台道岔操纵按钮常闭接点是否断开。

5、1DQJ保持不住2DQJ不转极,换1DQJ、2DQJ。

二、道岔表示故障
1、在分线盘测表示电压,定位(X1、X3)反位(X
2、X3)有110V交流,去室外查找。

检查开闭器接点是否打落,不落调锁口;接点落下正常检查接点及移位接触器接触是否良好。

2、分线盘无表示电压,检查表示铅丝及变压器插接是否良好。

3、雷雨季节道岔突然断表示重点检查整流匣。

三、相关测试标准道岔表示继电器电压:27-37V。

转辙机故障的应急处理程序

转辙机故障的应急处理程序
(2)0119#车折返至A站上行后风缸压力不足,制动不缓解 造成列车晚点进一步加剧,行车调度员报公司监督站启动公 交预案,并通知公安轨道分局在A站—D站四站增加警力,处 置合理。
整理课件
2.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3)调度员安排了部分列车在E站、H站小交路折返,有效 缓解了A站的接发车压力,并平衡了上下行的运能,如果安 排列车适时在D站进行小交路折返,可能对缓解后续上行列 车的客流压力起到更好的效果。
(4)由于A站发生故障造成上行客流积压,行车调度员对严 重影响后续列车运行的列车适当采取放站措施,加快了运营 秩序的恢复。
整理课件
2.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5)由于先后发生道岔故障、列车故障,调度员对二次故障 的处置准备不够,对高峰时段此类故障的影响程度估计不足 ,故障发生后的扣车不够及时有效,导致部分列车区间迫停 。
整理课件
2.人工转换道岔的作业程序
车站站务员执行行车值班员的命令手摇道岔时,必须严格 执行一看、二开、三摇、四确认、五加锁、六汇报的“六步 曲”。
一看—看道岔开通位置是否正确,是否需要改变位置。 二开—打开盖孔板及钩锁器的锁,拆下钩锁器。 三摇—摇道岔转向所需的位置,在听到“咔嚓”的落槽声 后停止。 四确认—手指尖轨:“尖轨密贴开通X位”,并和另一人 共同确认。 五加锁:另一人在确认道岔位置开通正确后,用钩锁器锁 定道岔尖轨。 六汇报:向站控室汇报道岔开通位置正确。
8:05 0119#车报车门紧急拉手恢复正常,列车动车。行 车调度员令其载客至C站待命回段。
整理课件
相关案例: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道岔故障 8:07经与司机确认风缸压力恢复正常,行车调度员布置 0119#为大站车投入运行,停B站、D站、G站及以后各站, 以减少列车停站开关门风缸用风。 8:08由于A,C,D三站客流积压,行车调度员布置A站后续载 客列车,以交叉放站方式调整运行间隔,如图3-17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ZD-6电动转辙机电路故障处理由于ZD-6 电动转辙设备长期处于室外,受外界影响较大,故障率较高,本文就如何快速地对ZD-6 道岔电路故障快速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转辙机;故障;DBJ;FBJ铁路信号设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传递信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在6502 电气集中设备中,室外三大件有轨道电路、道岔、信号机,而设备故障常发生在室外[2]。

而今,由于铁路的高速发展,为保证每列列车都能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必须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分析、判断、处理一些设备故障。

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从室内分线盘至道岔电缆盒用X1、X2、X3、X4 四根电缆芯线进行连接,分别接在电缆盒1、2、3、5 端子上,其中X1 作定位启动,定位表示共用线。

X2 作反位启动,反位表示共用线,X3 作表示专用线,X4 作启动专用线。

处理道岔故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分线盘测量或根据需要用电缆芯线测量有关端子的电压值,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确切分清故障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是什么性质的故障。

ZD6 电动转辙机主要分启动电路故障--指道岔不能扳动,其二是表示电路故障--指道岔到位后无表示DBJ或FBJ 不能励磁吸起。

启动电路故障有错线故障或断线故障[3],错线故障的处理方法:所谓错线故障,就是因配线接错了地方,造成转极继电器错误吸起,错误落下,错误保留等故障现象,错线故障也可显示出断线故障现象,也可呈现出混线故障现象,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如:某道岔选路,单操时,原表示灯灭灯电动转辙机不能转动。

(1)在分线盘测试有关端子电压,电压很低,而且表示的指针摆动100 伏左右就回零位。

(2)观察道岔组合的1DQJ 和2DQJ 动作状态,1DQJ↑→2DQJ 转极→1DQJ 立即↓。

(3)从测试和观察到的情况分析,作出如下判断,一是1DQJ 缓放时间小于0.24 秒较多,二是1DQJ-2 线圈虚混,虚断,更换一台使用正常的1DQJ,经单操试验,故障现象相同。

(4)拔下1DQJ,借DF220 测量线圈1 端子,无电压,测量线圈2 端子,有220 伏直流电压,说明线圈1 和2 的配线错接,1DQJ3-4线圈残磁磁场与1-2 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合成磁场立即为零,1DQJ立即落下,这组吸上接点刚断开时,切断了道岔启动电路。

(5)把1DQJ1-2 线圈错线焊正确,插上继电器,经试验故障消失。

断线故障处理方法:(1)同时按压CA、ZFA 按钮,原定位表示绿灯不灭,1DQJ 未励磁吸起,单操同一咽喉的其它道岔反位时能反位,选该道岔反位:能反位是该CAJ11-12 接点接触不良;选路也不能反位时是KZ→1DQJ3-4→2DQJ142 间有断线。

(2)单操CA、ZFA 按钮,绿灯灭电流表指针不动,松开CA 或ZFA 绿灯又着,1DQJ 励碰吸起,2DQJ 不转极,故障发生的部位:KZ→1DQJ41-42→2DQJ2-1→2DQJ142 的连线。

(3)CA、2FAC 同时按压,定位表示灯灭,电流表指针不动,松开CA 或2FA 定位表L 灯不亮,此时1DQJ ↑,2DQJ 转极DBJ↓,测量分线盘X2、X4 端子无电压是DZ220→分线盘X2 端子与DF220→分线盘X4 端子某处断线,如果有160V 以上直流,测电缆盒X2、X4 端子无电压是电缆某处断线:有160V 以上直流电压是电缆盒至转辙机内部某处断线。

任何电路故障,都离不开断线、混线、错线和接地这四种原因[4],现以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为例,在电缆盒测量有关端子的电压,根据测量的数据(表1)分析故障原因。

断线故障的查找方法:用电压法查找:如能彻底断开电源,也可以用电阻法查找启动电路断线故障的查找方法:1、在扳动道岔时,测量电缆盒X1 或X2 与X4 端子启动电源电压,如能达160 伏以上的瞬间值,转辙机不动,可判断电缆盒至电动转辙机内部某处断线,此时叫室内别再扳动,放置在此位置。

2、供表示交流电源电压查找启动电路断线故障最方便,测X1或X2 与X3 端子交流电压110 伏,X3 端子表棒不动,移动X1 或X2 端子表棒,顺序测量:定位11→12→2→3→4→05→06→X4 端子,反位时测41→42→1→3→4→05→06→X4 端子,有110 伏电压(交流)与无电压之间即是断线点。

表示电路断线故障的查找方法:(1)测量电缆盒X3 与X4、(X2)端子有110 伏交流电压时,可判断电缆盒至转辙机内部某处断线。

(2)X3 端子表棒不动,移动X1(X2)端子表棒顺序测量41→31→32→Z-,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即是断线点,如都有110 伏电压,Z- 表棒不动,移动X3 端子表棒顺序测量44→04→03→14→13→34→33→Z+,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即是断线点。

(3)如果都有110 伏交流电压,即Z两端电压为110 伏,是Z 断线,通过这样测量,很快就检查出故障点。

启动电路混线故障的查找方法:(1)当甩开X1 或X2 端子引入线,扳动道岔时不烧保险,用×1 当测量X1(X2)引入线与X4 引入线回路电阻值,将出现两种可能:一是回路电阻值明显减少;二是回路电阻值等于零。

当回路电阻明显减少时,可用×1 档测量定位启动线圈或反位启动线圈及转子线圈,很快查出混线部位,当回路电阻值等于零时,用塑料片断开41 与42 接点,或断开11-12 接点,还等于零时,是X1(X2)引入线与引入线相混。

(2)用塑料片先断41 与42 接点,或断开11 与12 接点,用×1 档直接测量回路(42→05 或12-05)的电阻值,也能很快查出故障部位。

表示电路混线故障的查找方法:(1)用交流电压250 伏档两表棒分别固定在X1(X2)与X3 端子上,用塑料片断31 与32 接点,如有110 交流电压,是32 至X3间有混线,如仍无电压,是X1 引入线与X3 引入线间有混线,断开14 与13 和断开34 与33 时,都有110 伏交流电压是32→Z→33 间有混,甩开Z- 一个引入线头,有110 伏交流电压是Z 二极管击穿,无电压是Z 二极管两条引入线相混。

(2)用电缆盒X1(X2)与X3 的引入线,用×1 档测量也能很快找出故障部位。

处理道岔的过程当中,首先必须确认故障现象,同时向值班员了解故障发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处理故障的方向。

二是自己试验。

理清思路;三是分线盘的测试。

数据要准确,分析有道理;四是正确的处理。

这样才能确保压缩故障的延时,提高设备使用率,为铁路运输生产效率提供保障。

ZD6 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ZD6 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道岔有关的故幛,从结构上可分为电路故障和机械故障;从电路动作程序上可分为启动电路故障和表示电路故障;从设备位置上可分为室内设备故障和室外设备故障;从故障现象上还可分为道岔不启动、空转和无表示三种故障。

按照道岔控制电路的动作程序,结合控制台上电流表指针摆动、挤岔电铃鸣响及道岔位置表示灯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稳、准、快地处理好故障。

一、区分室内外故障道岔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确切区分故障点在室内还是室外,避免来回跑动,耽误处理故障时间。

1、道岔启动电路的区分:道岔不能启动时,应首先看清控制台现象,必要时还应在分线盘处测回路电阻,以确切区分故障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当道岔启动电路故障时,可单独操纵道岔,道岔原来位置表示灯不灭,说明1DQJ未励磁;道岔原来位置表示灯熄灭,但是松开单操按钮时,道岔原来位置表示灯又点亮,说明2DQJ不转极。

上述两种故障现象,可判断故障在室内。

当道岔定、反位表示灯均无表示,且发生挤岔报警时,不能单独操纵道岔,应在分线盘有关端子上测启动电路回路电阻,以区分室内、外故障。

对于四线制道岔来说,X1为定位的启动和表示公用线,X2为反位的启动和表示公用线,X3为定、反位表示公用线,X4为定、反位启动公用线。

因此,道岔在定位,X2与X4之间应该是通的;道岔在反位,X1与X4之间应该是通的。

以道岔在定位为例,X2与X4之间不通,说明故障在室外,如果X2与X4之间有电阻,一般可确定为室内电路开路。

为可靠起见,可单独操纵道岔,用万用表直流250电压挡在分线盘处测X2和X4有无直流电压,如果无电压,肯定故障在室内,如果有电压,故障在室外。

当判断故障在室内时,应首先查看室内道岔启动电路的熔断器,如果熔丝熔断,应换上熔丝后试验一次,再熔断,则为混线故障。

区分混线故障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应再次在分线盘处测试。

拆下分线盘处故障道岔的X2或X4的电缆芯线,测启动电路室内侧的电阻,如果电阻无穷大(开路),则为室外故障;如果有电阻,则为室内故障。

对于双动道岔,单独操纵后电流表指针摆动一次为室外故障。

二、混线故障分析四线制道岔发生电缆混线的故障较为常见,下面对可能发生的混线故障进行分析。

1、X1与X2相混道岔原在定位,向反位操纵时,道岔启动后熔断反位熔断器RD2,不能转换到底,无位置表示。

当道岔向反位启动后,接通了自动开闭器第1、4排接点,由于X1 与X2相混,使反位启动的DZ电源从室内经X2送出后又串到X1,经自动开闭器41~42接点送到定子线圈的1端子上,使道岔又有往回转的趋势。

这样,两定子线圈的自感电势相互抵消,导致回路电流过大,熔断反位的熔断器,使道岔停止转换。

道岔原在反位,向定位操纵时,道岔启动后熔断定位的熔断器RD1,使道岔不能转换到底,无位置表示。

原因分析同上述。

2、X1与X3相混道岔原在定位,无位置表示,向反位操纵后,道岔能转换到底,但在反位密贴处来回窜动,控制台上电流表指针往返摆动,一直无位置表示。

由于X1与X3相混,当道岔向反位转换完毕后,断开自动开闭器第1排接点,接通第2排接点,虽然反位启动电路被断开,但因 1DQJ有缓放作用,在接点转换过程中能一直保持吸起,启动电源没有断开。

于是DZ经自动开闭器11—21—22—Z1~2--自动开闭器23-24移位接触器01—02--自动开闭器43—44—X3—X1--自动开闭器41—42--电动机1-3电动机3-4遮断开关05—06—X4--DF接通定位启动电路,使道岔向定位转换。

但只要道岔向定位启动,自动开闭器接点立即变位,断开第2排接点又接通第1排接点,即断开刚接通的定位启动电路,重新接通了反位启动电路,又使道岔向反位转换。

反位刚转换完毕,自动开闭器动接点又迅速打向第2排静接点,于是定位启动电路又被接通。

就这样,循环往复出现道岔在定位密贴处来回窜动的现象。

道岔原在反位,有反位表示;操纵至定位,能转换完毕,但无定位表示;再操反位出现道岔在反位密贴处来回窜动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