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
浅议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浅议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其改善措施打开文本图片集一、我国收入分配现存问题收入分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表明经济运行的整体平衡性。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总体上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通常我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间收入差距。
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为收入过于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
202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3,根据图1显示,自2003年到202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始终高于国际标准0.44,尽管在2022年达到峰值0.491后,基尼系数逐年下降,但仍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说明我国始终存在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城镇居民收入基本上是农村居民的三倍。
而这种收入上的差距也体现在了消费上,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而农村为37.7%,农村比城市高出2.7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资金较多,自身收入较少。
而202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16674.3元,农村居民仅为5414.5元,城市人均消费是农村的三倍,从中反映出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
(三)企业高管收入过高2022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
同年万科集团公布的企业年报中,董事会主席王石2022年税后年薪为904万元,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175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5倍。
2022年,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薪酬为63.61万元,约为2022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
可见,近年来企业高管收入过高,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也过大。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研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考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物价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社会保障和恩格尔系数几个因素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为了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SPSS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很强,而他们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消费支出成正比,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支出成反比。
【关键词】消费支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藏旭恒(1994年)的研究,从1952年到1978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达0.95以上。
这是由于当时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所以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很显然储蓄动机是不足的。
本文研究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995年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如何有效的刺激消费需求,成了政府部门和学者关心的问题。
然而只有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相应的刺激政策。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1,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GDP 越高,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高;人均GDP越低,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般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
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收入主要用于收费和储蓄,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我们小组选取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序时数据来量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这一影响因素。
2010-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参照标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2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统计指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2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统计指标如下:
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 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4643.005442.006394.00 7296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3458.0043985245.00 552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644.0015514.0017921 19874
城镇居民家庭人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元)10197.001183913892 15206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32361.0038820.0044576 (45789 )注:以上数据摘自《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月平均工资:3817元。
上半年保定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794元

上半年保定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794元据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对市区100户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794.64元,同比增长10%。
伴随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现增长态势。
上半年,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五升三降”格局。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其它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同比分别增长8.9%、9.0%、17.5%、69.5%、21%;居住、医疗保健及交通通讯支出同比分别下降5.5%、1.8%和2.1%。
食品消费由以主食为主转向以副食为主伴随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理念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追求舒适快捷、增加文化内涵成为消费的发展方向。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品种日益丰富。
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购买食品支出1884.98元,同比增长8.9%,粮油类及肉禽蛋支出分别为292.14元及421.8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和2.6%。
居民用于奶及奶制品的支出为142.84元,同比增长17%;蔬菜类的支出为262.35元,同比增长2.6%;干鲜瓜果食品因含有丰富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鲜果类支出195.34元,同比增长22.1%。
居民食品消费观念正由解决温饱的主食型向讲营养助健康的副食型转化。
生活节奏加快、收入水平提高、节假日增多,为亲朋聚会提供了有利时机,城镇居民的就餐方式和饮食习惯随之改变。
“节省时间、节省体力、在外用餐”被工薪阶层所接受,完善的餐饮服务满足了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上半年,在外饮食人均消费支出为296.19元,同比增长25.6%,占食品支出的15.7%。
衣着式样多变、绚丽多彩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增加。
城镇居民的衣着从一衣多季和一衣多场、规格单调向多样化转变,形成追求美感、品牌的个性化消费模式,注重服装与个性魅力的协调。
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我市人均衣着支出868.31元,同比增长9%,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1%,仅次于食品位于第二位。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计量经济学各章习题第⼀章绪论1.1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1.2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1.3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数据? 试举例说明⼆者的区别。
1.4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第⼆章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2.1 名词解释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抽样分布样本均值样本⽅差协⽅差相关系数标准差标准误差显著性⽔平置信区间⽆偏性有效性⼀致估计量接受域拒绝域第I类错误2.2 请⽤例2.2中的数据求北京男⽣平均⾝⾼的99%置信区间。
2.3 25个雇员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周薪为130元,试问此样本是否取⾃⼀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2.4 某⽉对零售商店的调查结果表明,市郊⾷品店的⽉平均销售额为2500元,在下⼀个⽉份中,取出16个这种⾷品店的⼀个样本,其⽉平均销售额为2600元,销售额的标准差为480元。
试问能否得出结论,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销售额已经发⽣了变化?第三章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3.1 判断题(判断对错;如果错误,说明理由)(1)OLS 法是使残差平⽅和最⼩化的估计⽅法。
(2)计算OLS 估计值⽆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3)若线性回归模型满⾜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 估计量不再是BLUE ,但仍为⽆偏估计量。
(4)最⼩⼆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 分布,要求β?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5)R 2=TSS/ESS 。
(6)若回归模型中⽆截距项,则0≠∑t e 。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8)在双变量回归中,2σ的值越⼤,斜率系数的⽅差越⼤。
3.2 设YX β?和XYβ?分别表⽰Y 对X 和X 对Y 的OLS 回归中的斜率,证明 YX β?XYβ?=2r r 为X 和Y 的相关系数。
3.3 证明:(1)Y 的真实值与OLS 拟合值有共同的均值,即 Y nY n(2)OLS 残差与拟合值不相关,即0?=∑tt eY 。
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x

数据库:季度数据地区:全国指标2013年第3季度2013年第2季度2013年第1季度2012年第4季度2012年第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累计值(元)2016913649.17427.324564.7184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_中位数(元)17925119386220219861635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_累计值(元)133198784.34634.716674.312377.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1.城镇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从2002年起,城镇住户调查对象由原来的城市市区和县城关镇的非农业居民家庭改为居住在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常住户。
2012年第2季度2012年第1季度2011年第4季度2011年第3季度2011年第2季度2011年第1季度2010年第4季度12508.56796.321809.816300.911041.55962.819109.41093756588193.84320.115160.911195.47318.23846.313471.5区域范围内的常住户。
2010年第3季度2010年第2季度2010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2009年第3季度2009年第2季度2009年第1季度14333.89757.1530817174.712973.38855.94833.99941.66570.83474.712264.69093.75979.33130.12008年第4季度2008年第3季度2008年第2季度2008年第1季度2007年第4季度2007年第3季度2007年第2季度15780.711864.88064.94385.613785.810346.2705211242.88345.55490.32882.39997.57395.148302007年第1季度2006年第4季度2006年第3季度2006年第2季度2006年第1季度2005年第4季度2005年第3季度3934.911759.58798.85996.73293.4104937901.72619.68696.66480.44227.62243.87942.95950.12005年第2季度2005年第1季度2004年第4季度2004年第3季度2004年第2季度2004年第1季度2003年第4季度5373.82937.83865.32020.12003年第3季度2003年第2季度2003年第1季度2002年第4季度2002年第3季度2002年第2季度2002年第1季度。
山东省2014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

山东省2014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
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22元/年(注:用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山东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城镇户籍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2元/年(注:用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山东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农村户籍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323元/年(注:用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山东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城镇户籍被扶养人生活费);
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62元/年(注:用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山东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农村户籍被扶养人生活费)。
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收支数据
全国居民 表1 2020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城乡居民 表2 2020年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 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消费支出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城镇居 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2.9%,扣除价格 因素,实际下降0.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人均衣着消 费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 支出的比重为24.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60元,下降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 通通信消费支出2762元,下降3.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32元,下降 1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43元,下降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8.7%;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62元,下降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
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 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
01 全文
目录
02 解读
基本信息
《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是由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官方账单。数据显示,全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此同时,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 出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20年
指标2012年2011年2010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元)16674.315160.913471.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现金支出(元)6040.95506.34804.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现金支出(元)458.5437.6385.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肉禽及其制品消费现(元)1183.61105.9914.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蛋类消费现金支出(元)119116.79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现金支出(元)408.9354326.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奶及奶制品消费现金(元)253.6234198.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现金支出(元)1823.41674.71444.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服装消费现金支出(元)1344.912371057.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现金支出(元)1484.314051332.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消费现金支出(元)463.6451.3421.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元)
1116.11023.290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耐用消费品消费现金(元)431.5423.839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通信消费现金支(元)2455.52149.71983.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现金支(元)2033.51851.71627.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消费现(元)451.9449.640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现金支(元)1063.7969871.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其他消费现金支出(元)657.1581.3499.2注:2013年前城镇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独立开展的城镇住户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12264.611242.99997.58696.67942.9 4478.54259.836283111.92914.4 334.3328.3278.3246.5242.2 867.5896.9703.3545.6564.9
92.891.783.867.671.5
301.4280.3243.8202.9188.8 196.1189.8160.7150.2138.6 1284.21165.91042901.8800.5 924839.1747.9646.7577 1228.91145.4982.3904.2808.7 397345.1302.2285.1249.3 786.9691.8601.8498.5446.5 359309.3285.5233.9213.2 1682.61417.11357.41147.1996.7 1472.81358.31329.212031097.5 381.3354.8343.2310.3280.2 856.4786.2699.1620.5600.9 474.2418.3357.7309.5277.8
2004年2003年2002年7182.16510.96029.9
2709.62416.92271.8
238.8194.2190.4
526.8473.2455.1
68.26159.2
178.1170.3169.7
132.4124.7104.8
686.8637.7590.9
493.8455.3590.9
733.5699.4624.4
247.9256.5242.6
407.4410.3388.7
198.8213.6205.1
843.6721.1626
1032.8934.4902.3
256.7264.5245.2
528.2476430.1
240.2215.1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