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教案怎么写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篇一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

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第一部分:认识毫米1.认识毫米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

你能找到1厘米吗?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

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8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8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8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8篇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写。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篇1教学内容: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下面各题:40×10 60×20 30×40 300×70 200×80 12×400240×2 130×3 30×31 1×50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18、68、72、95、35、842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198×4 305×6 485×3 182×5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

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18×2222×18(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方法二:18≈20 22×20=440方法三:22≈20 18×20=360(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

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数学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导入: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巩固认识: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1教学要求: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感知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

你能来说一说吗?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

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

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

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学数学教案篇一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教学作如下设计: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学生列出算式以后,先不做讲解,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明确算法的优劣,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最佳算法的强烈愿望。

2、重视对“破十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亲自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破十法”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参加过游园会吗?你们在游园会中看到过哪些有趣的场景呢?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1情境图。

师:许多同学都围在小丑身边买气球,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丑手中有多少个气球,卖了多少个气球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生:还有几个?(3)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9。

(5)思考:说一说这道题和以往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有什么不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的同时,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7篇)1. 教案一: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实践演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概念;- 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 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3.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方法;3. 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4.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题方法,培养合作精神;5.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案二: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概念;- 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 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3. 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利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出乘法和除法的概念;2. 针对乘法和除法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理解;3. 利用练习题进行分组竞赛,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4.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和除法的规则和运算法则;5.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教案三:分数的引入与认识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式;- 能够正确运用分数进行基本的计算;-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3.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示和实物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意义;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3. 分组进行练习和竞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鼓励学生运用分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5.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梳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大家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教案,我们都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无忧文档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优秀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星星。

二、说教法与学法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学习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探索的过程。

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其作出决策的能力。

并通过小组讨论,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1.师: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

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

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2.课件出示情境:0.24+0.1 0.82-0.321.54+2.3 9.88-4.32售票员阿姨:“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针对学生的喜欢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选择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后进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提出问题1、问题情境师:大家计算得真准确!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你们瞧,游乐园里真乐闹啊!大象伯伯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笑笑38千克淘气45.2千克丁丁33.4千克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退位减法)(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

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

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春天的屋子里充满了温暖的阳光;春天的屋子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春天的房子里,有绿色的希望;春天的房子里,有童年的欢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和分享。

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范文精选篇1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

(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电脑演示)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教案怎么写
【篇一:数学教学案例的写法】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
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
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
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
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
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

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
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
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
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
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
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
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
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数学认知
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6、灵活性。

数学教学案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

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
等等的记录。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
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
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

如果你对案例
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

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
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
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
的方法。

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
的交流相对较少。

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
育教学经历。

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
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

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
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案例的格式和基本结构。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实录式和条例式。

实录式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
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条例式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等部分排
列起来。

形式可以是一题一例、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
个专题,教学工作中的一件事等。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个规范的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
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案例要交代案例的条件和背景,如教师、
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等。

2、情境描述——案例要有情节,有过程,要具体完整,真实感人。

3、问题讨论——案例要有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科学分析。

4、诠释与研究。

五、案例的形式:
根据研究问题的大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有:片段性案例研究、专题性案例研究、综合性案例研究三种形式。

六、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选取活生生的材料。

2、选取材料后要进行分析。

3、有了材料,初步做了分析,才可动手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的步骤是: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七、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过去时态。

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将来时态。

2、情节要按一定结构。

3、事实反映要充分,要原原本本,绝对不能杜撰。

4、必要时要列出采取的决策。

5、可用表格阐述有关材料。

6、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

8、可另加附表和附录。

示例:
案例分析
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
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
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

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请你评价一下这
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分析: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
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

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
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
中创造生成。

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
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
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
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
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括号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
自己体验感悟到小括号的作用。

【篇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怎么写
柑子中心校刘定明
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中一定会遇到写教学反思的情况的,其实挺好
写的,一般就是这样:“教学反思”记录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对本
节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是教师切身的感受,如果能及时、准确、运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或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关理论,就一定能
加深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学反思”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切忌眉毛胡子一齐抓。

主要从几方面来写吧!
1、记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

2、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体验。

3、记教学活动中的败笔。

2013.5.4
【篇三:表格式小学数学课堂教案(上半学期)】
小学数学课堂教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