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合集下载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3、意象描写丰富: “没有领到蜡笔”,指“我”的理想蓝图并没有得到 社会 的认同,因而,“我”在绝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 心爱
谢谢观赏
在诗中这三个“任性”,支撑起了整首诗的 框架。
结构分析: 诗歌中描述的童话世界逐层展开:
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没有痛苦的爱情、 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 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 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的恋人
诗歌高潮:
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彩色的时刻 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但仍执着追寻“蝴蝶”般 美丽的童话世界 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主题感悟:
诗人想自由任性地追求纯洁美丽、充满梦幻的理想,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他“没有领到蜡笔”, 但诗人并没有向这个世界妥协,他忧伤而执著, 宁愿粉碎,也要美丽如蝴蝶,消失在蓝色的天空。
艺术特点分析
1、动词选用恰当: “希望”、“想”、“画下”等,简单但准确
2、色彩描绘唯美: “彩色蜡笔”、“白纸”、“ 天空淡绿的夜晚和苹 果” ……都带有或隐或显的色彩。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论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论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意象与情感10涉外2班崔晓燕13号初读顾城的作品就是《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读完之后我颇有感想。

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有一种很纯很唯美的向往,一种让人不忍去打破的期盼,尽管很虚幻,很不现实。

他的笔触很是细腻,让人感觉就好象真的出自一个孩童之手,充满了稚气。

在这首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意象。

纵观全诗,每一节都有意象。

但是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他用了很多,所以在他的诗里没有一个特定意象。

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所有这些意象在一支虚构的画笔下涌动着,而且都代表着美好的存在,可见在诗人的内心有一片澄净的乐土,装载着一切美好的向往。

诗人还为自己构想了一个理想恋人的幻象: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四周环绕着爱她却又得不到她的许多男人。

在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后,我知道他正处于一段情感中。

我所不能理解的也正是这里,既然他已经有了一个实在的灵魂,但为什么又寻找另一个女人的幻象呢?整首诗中给人感觉似乎就是充满了虚幻,有一种唯美却始终不能成为现实。

在顾城笔下,羽毛和树叶是属于天空的。

羽毛脱离了翅膀,不能再飞翔,没关系;树叶从树枝陨落,不能再呼吸,没关系——它们还拥有天空,天空是它们表演的舞台;夜晚是淡绿的,像苹果,温馨又和谐;有露水能看见的微笑,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

这就仿佛清晨的阳光,微弱慵倦,没有力气,但她悄悄拉开窗帘的一角,打在你半边的脸颊上,给你最初的温暖,深刻至心底……“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从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

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这是诗中的一节。

在这一节中,顾城选取树熊这一意象作为自己的自画像。

这是诗人的一段幻想,但在我了解到世人的生平经历后,我却不得不承认他对自身命运的惊人的预兆力——十年以后,他真的进入树熊出没的澳洲,居住在维多利亚国家新西兰的丛林旁,并且最终在那片丛林里长眠和安息。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学设计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学设计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学设计三年级经典阅读与写作1.经典阅读------诗歌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学设计一、导入1.自我介绍,我是的孩子(用一个最能描述自己特点的词:聪明、善良、帅气、可爱)。

爸爸妈妈眼里,我是的孩子。

2.理想中,你希望自己是的孩子。

3.有一位诗人顾城希望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写了一首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顾城简介,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3月所作,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

被人们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2.理解“任性”你理解的“任性”是什么意思?和有钱就能任性,不能太任性,要听大人的话里的“任性”意思一样吗?因诗人不切实际并“顽固”地不肯接受现实,故称之“任性”。

作者在诗中描写的“任性的孩子”正是诗人自己,因为诗人自认单纯,天真,因此把自己比喻成无邪的“孩子”。

3.诗中诗人的“任性”表现在哪里?自由读找一找说一说。

三、诵读全诗1.配乐诗朗诵(钢琴曲《童年的回忆》)2.扫清字词障碍笨拙(zhuo)发愣(leng)创(chuang)痛3.配乐齐读。

四、学习一二三小节1.ppt出示,自由读,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交流脑海中的画面,以及读后的感受。

Ppt演示图中的画面。

2、生试背一二三小节。

3、仿照第一小节,创作一段小诗,全班交流。

我想在,,让所有,都习惯。

五、用同样的阅读方法,自学其他小节自由读,想象画面,交流。

演示画面。

六、欣赏歌曲《种太阳》1、听音乐跟唱。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播种一颗一颗就够了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一颗送给送给南极一颗送给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挂在晚上啦啦啦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种太阳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播种一颗一颗就够了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一颗送给送给南极一颗送给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挂在晚上啦啦啦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种太阳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2、配乐听读《为他人默默许愿》(刘心武)(复印全文)3、仿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写下你的美好愿望。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我希望,我是一个睡在梦里的孩子我希望,我是一个自由飞翔的孩子我希望,我是一个童话里的孩子”——顾城,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在“文革”时期任性执笔的孩子。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与北岛的冷静理性、深刻独特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这个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天才人物, 以他那不泯的童心, 既爱幻想而又敏感忧思的气质, 用心灵和诗情建造了一座与尘俗对抗, 充满温情、纯洁的童话世界。

当他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自己的诗时,他写的东西,就和他的心灵一样,是纯洁的,就像草叶上晶莹的露珠,稚嫩、动人。

“没有实现自己的梦却要将梦的蓝图焚烧的不留痕迹前进不了却又折了后路”而这样与众不同的个性,使得他的诗歌自然天成,不加刻意雕琢,却又别有一番。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在新诗史上大放异彩。

他的诗包含着华美丰富的意象、奇特丰富的想象和“理想主义”色彩——他希望的纯美的童话世界和自然纯粹的世界。

他诗的澄澈、精致和透明的, 不是童蒙的咿呀, 而是智者的吟哦。

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如铅的沉重。

正因为顾城太偏执于没有污秽的内心世界和纤尘不染的诗歌梦境, 这样的任性必然使他或迟或早地迎头撞上并不完美的世界那无情的墙壁, 甚至刀锋。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任性的孩子我们都有那笨拙的自由不流泪的眼睛”写这首诗时,顾城已经26岁了。

一个完全的成年人在诗中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梦想,自己是个孩子的心理。

顾城在这里描绘了他的梦想:“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在他的世界里,一切丰富多彩,简单而又美好:“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水彩蜡笔那样美丽”,“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他渴望这样的生活,他喜欢自然的拥抱。

正如他所说,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的理想多么单纯,只是希望回到大自然中,静静的活着,养几只鸡,布置一所房子,生活在在威克岛旖旎的风光上。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全文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全文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全文赏析2篇顾城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而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他的一首名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诗歌,以其直白的表达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分为两篇,分别对这首诗进行全文赏析。

篇一:《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诗歌全文赏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顾城的一首感叹诗,通过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追求的态度。

首先,诗中一开始就将“我”定义为一个任性的孩子,这种表态使得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种纯真、天真无邪的存在。

而孩子的任性往往意味着他们对于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往的表达,他们不愿受到束缚和约束。

这里,诗人通过自称孩子,传达了一种对于自身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接着,诗中描述了孩子看到的“女人和男人们都梦见美丽”,以及他们“在他们的呓语中”飘飘欲仙的姿态。

这里,“女人和男人们”以及“他们的呓语”,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爱情和美丽的向往。

而这种追求也被孩子看在眼里,引发了他的孤独和忧伤。

这里,诗人运用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对于人们对于美好的神往和自身与之隔离的无奈。

然而,诗中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不是愤青”,却让人感到一种对于现实的接受和和解。

诗人没有沉溺于对于爱情和美好世界的憧憬,而是选择了面对现实的姿态。

与此同时,“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又体现了诗人自身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他拒绝被社会和现实所束缚,保持了自己内在的独特。

最后一句,“我只是在等待一个冷眼旁观的人”,则突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期望。

诗人渴望能够有一个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人,一个冷眼旁观的人能够看透他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产生共鸣。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灵魂的追求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于自由、独立和孤独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追求。

他通过孩子的视角,唤起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又体现出他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真实灵魂的渴望。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篇一: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案张清河执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了解顾城诗歌风格。

(二)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折射出的诗人的情感态度,进而理解诗人与诗歌的关系。

2、掌握顾城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分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任性”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1、“任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顾城诗歌艺术特点分析。

教学设计: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完成以下步骤:1、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及经历、思想、艺术风格,以知人论世。

2、借助意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童话意境。

3、增强学生的心智,抵御不健康心理的侵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导语】十年文革,酿成一场文化的灾难。

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一个盲目个人崇拜的年代里,在那个手举红宝书、跳着忠字舞、看着样板戏的时代里,中国新兴的一批年青而叛逆的“朦胧诗人”茁壮成长。

无数青年人随身都带着一个小本子,抄录并背诵着他们最新流传的诗句——虽然很多人说“读不懂”,但是并不妨碍人们追捧。

那时所有的报纸副刊都有诗歌版面或着栏目,那时广播节目里播放的是诗朗诵,那时青年人聚会表演节目你可以读一首新诗。

著名的诗人开见面会或签名售书,市民会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甚至有人不断高呼诗人的名字,他们喊道:“诗人万岁”!朦胧诗人成为当时社会上耀眼的明星。

这些诗人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人物有民间歌者海子、孤独的思想者北岛、温情诗人舒婷、童话诗人顾城等。

我们这节课就来给大家介绍顾城这位诗人的这首代表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一、写作背景:朦胧诗简介“朦胧诗”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一个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迥异于传统规范的美学原则和艺术动力。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

简介顾城(1956—1993年)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

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

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1992年重访欧美,1993年10月杀妻后自杀。

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作品,顾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新诗自选集》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1981年。

那时候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正处在批评与赞扬的“冰火两重天”之中,而对于他的创作而言,却是黄金时代。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当时中国大地上流行着强烈的寻找“自我”的呼声。

他曾说过,“这个时期我写的诗有很强的人的、心理的、甚至社会的色彩。

我开始人的角度评价这个世界。

我注重对人说话。

”诗歌赏析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在1977-1982年这一时期的审美理想——追求自我,追求一个纯净、和谐、不受打扰能够做梦的地方。

诗人任性地建造了一座想象中的童话之城,这城幽不可测,充满了迷人的玄想和宁静。

他在“心爱的白纸上”用“彩色蜡笔”开始的世界,是一个灿烂和谐、至真纯美的世界,那里所有的存在都是无拘无束的,所有的声音都是恬淡和美的,所有变化都是愉悦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古老的,所有的色彩都是梦幻般的。

孩童时的遭遇,使顾城理想的梦破灭了,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界中重新实现。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蜡笔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图,画下“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以及“没有痛苦的爱情”。

然而,幻想的美好蓝图能否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描画了长久的、热烈的梦想后,诗人回到现实。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在世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结合体。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可以让他更改自己脾气的人吧。

如果他已经改掉了任性,只能说明你不是那个对的人。

就像顾城诗歌中的孩子一样,她认为她任性,你认为她蛮横无理,但是终究是我们没有用心的去读她的内心世界。

这一首诗写于顾城的早期,也就是他的思想刚刚成型的时候,也就是他刚从生活的洗礼中醒来,正面对这个社会不解的事物,对自己所处环境开始新的思考的阶段。

这个时候他心中的困惑是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释怀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不会考虑太多关于未来的发展,只要满足当下的需求即可。

在作品中,顾城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现实中没有人懂得或者去爱他,所以他更加向往虚幻的想象世界中去寻找。

对于诗歌来说,其实是具有不同情感倾向的,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诗人笔下的作品肯定是多愁善感的。

但是,顾城的童年过的并不美好,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糟糕的,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离婚,顾城被判给了父亲。

而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只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奶奶家里抚养。

由于顾城小时候调皮捣蛋,又胆大包天,常常去抓邻居家的鸡鸭,村民们就开始给他起外号叫“小疯子”。

后来父亲再婚,生下弟弟,他就再也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虽然后来被接回去,但是跟继母和弟弟的相处却很不融洽,而且继母曾经打过他,原因竟然是他抓到了母亲出轨。

母亲虽然看似柔弱,但是也是不甘示弱的,在面对自己的丈夫出轨时,坚决的与之离婚。

在面对顾城的时候,一方面是责备另一方面又觉得亏欠了他。

这也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重标准吧!随着年龄的增长,顾城的性格慢慢有了转变,可能是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他渐渐开始明白应该怎么样对待别人。

这首诗是写于他的高三时期,是顾城的第一部诗集,算得上是顾城的半自传体。

一般来说,一个学生的创作一般都是有固定风格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有个性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导读: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的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上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从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1981年3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