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0 l L岩藻糖 苷酶( L cs a , F ) 在于 多种组 f ods A U是存 u i e 织 中的一种溶酶体酸 胜水解酶 ,其对早期肝癌诊断的特异 性达 8 . A P6 . [ , 2 %(F 86 2 国内外均有 学者报道 A U水平 6 %) 】 F
的检测 对肝癌尤其 是 A P阴性或低 水平的肝癌具 有较 高 F
为肝癌诊 断标志 ,血清铁蛋 白的敏感性 和现 , 能很快从血 清( 并 或血浆) 中检测出来 。因此 , 联合 A P F 等多种肿瘤标志物发现早期肝癌 已经成为当前最 简单有效 的方法 。本 文就几种 主要 T M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
瘤大小无明显相关【】 1 。 3 异 常凝 血 酶 原
个较为理想 的标 志物联 合检测 , 长补短 ,放大” 出率 , 取 “ 检 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 。
参考 文 献
[]ag Y H pt eu r a i m r r ee e atn 1Tn . ea cll rn a u e r i ot sad Z o lac c o s g y v w fh p
鼠肝脏 的 T F B1 G 表达则相对 于正常肝脏 和肝癌前期 的
肝脏损伤和肝硬化 阶段都有非常明显 的表达升高。
价值的依据 。但是 ,F 检测方 法在肝癌诊断 中也有 其限 AP 制。最大限制是约有 3% 4 %肝癌 患者 血中 A P值在正 0 0 F 常范 同内, A P 其 F 检查 阴性 , 因而早期诊 断还需要其他 肝 癌辅助诊断手段 。另外 , A P呈阳性肝癌 中, 在 F 与肝炎 、 肝
及意义I. 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0 ,7 ) 9 — 9 . ] 2 72(: 273 0 77
[ ] onR , a , agR ea Hg vm v c[ dt ll 5 Po T LuC Pn ,t 1 i s u a n r no ea . h e s a e h i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王静;石明伟【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临床诊断于血清学标志物和相关影像学技术. 甲胎蛋白作为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筛检、早期诊断及治疗过程. 但是临床中约有1/3 的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对于这部分患者,分析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病理特征,相关新的特异性标志物的探索,影像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Primary liver cancer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malignancies in China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currently depends on serological markers and related imaging techniques .Alpha-fetoprotein( AFP) as a hepatic celluler cancer tumor marker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s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screen-ing,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However,about one-third of total cases of liver cancer have normal level of AFP,for these patients,analyzing of pathological features,and exploring new specific markers,rational applic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are needed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5页(P269-273)【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诊断【作者】王静;石明伟【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安徽省急救中心,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和死亡肝癌病例中约一半发生于中国[1]。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肿瘤科,肝病病症体征:乏力,肝肿大,消瘦,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痛疾病介绍: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和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应以预防为主,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而黄曲霉素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最高,因此,不要食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临床证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及时正确治疗,防止转变为肝硬化,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为防止酒精性肝硬化发生,不应暴饮酒,出现右上腹不适,疼痛或包块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病人生命期,肝癌的疗效取决于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小肝癌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达70%左右,故患者不要丧失信心,一旦患病,要尽早到医院治疗症状体征:原发性肝癌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有关原发性肝癌症状的介绍: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肝癌。

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不同阶段的肝癌,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一)肝癌的症状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最常见,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

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

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

突然发一在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流程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流程及治疗进展
在 小肝 癌 的 治疗 方 面 , R F A近 期疗 效 与手 术切 除相 近, 因此 被认 为是 小肝 癌根 治性 的治疗 手段 之一 l 1 。 4 . 2 . 2 T A C E T A C E 即 同 时 进 行 肝 动 脉 灌 注 化 疗 和 肝动 脉栓 塞 的治 疗 , 以提 高疗 效 。 T A C E治 疗 肝癌 的病 理学 基 础 是 肝癌 和 正 常肝 组 织 血 供 的差 异 , 即
理局 ( F D A) 和 我 国 国 家食 品 药 品监 督 管 理 局 ( S F . D A) 等批准 , 用 于治 疗 不 能 手术 切 除 和 远处 转 移 的
HCC。
期 肝癌 首 选 和最有 效 的治 疗方 法 l 1 。近年来 许 多学
者对 T A C E联 合 R F A 或 索 拉 非 尼 治疗 中 晚期 肝 癌
周天智 , 等. 原 发 性 肝 癌 的 早 期 诊 断 流 程 及 治 疗 进 展
移 。3 ) 肝 功 能分 级 为 C h i l d — P u g h A或 B级 , 或经 内
存期 , 提 高 生 活 质量 的 新方 法 _ 1 。2 ) 分子 靶 向药 物 治疗 。 随着 对 肝 细 胞 癌分 子 结 构 不 断深 层 次 地 了 解, 针对 肝 癌 细 胞 内信 号转 导 开 发 的分 子靶 向性 药 物 已取得 了令 人可 喜 的进 展 _ 1 。分子 靶 向药物 治疗
5 结 语
进 行 了大 量研 究 . 有 文献 报道 T A C E与 R F A联 合 治 疗 晚期 原 发性 肝 癌 可 以 显 著提 高 疗 效 , 而T A C E联 合 索 拉 非 尼 治疗 虽 然 未 明显 改 善肿 瘤 进 展 时 问 , 但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化 、 化 坏 死 。 但 部 分 小 肝 癌 信 号 复 杂 小 典 型 , 进 行 增 强 液 应 MR 。一 般 采 用 梯 度 回波 快 速 成 像 、 射 钇 的 螯 合 物 磁 显 葡 胺 I 注 G — T A进 行 屏 气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 期 肝 癌 灶 部 分 或 整 个 增 强 dD P 早
诊 断 正 确 率 , 期 联 合 扫 描 检 Ⅲ 率 高 达 9 % 。多 层 螺 旋 c 三 5 T
通 过 横 轴 扫 描 三 维 采 集 数 据 , 以 进 行 多 种 方 向 的重 建 , 于 可 由
高 , 影 响我 同人 民健 康 的重 大 疾 病 。据 卫 生 部 统 计 我 围每 年 是 约 l 人 死 于肝 癌 , 全 球 肝 癌 死 亡 总数 的 4 % 。 因此 , H 3万 占 0 PC 的 早期 发现 和诊 断 对 于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降 是
维普资讯
Chn s p tlg i ee He a oo y,Ap 0 7, l1 No 2 r2 0 Vo 2, .

讲 座 ・
原发 性 肝癌 的影 像诊 断 研究 进 展
谭 一 清 王俊 鲁玲 李红兵 张 晓磷
原 发性 肝 癌 ( H ) 我 国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期 因 PC是 早 无 特 异 的 临 床 表 现 , 以 发 现 难 , 预 后 较 差 , 死 率 逐 年 增 其 病 常 规 。由 于 多 排 螺 旋 C T的使 用 , 明显 提 高 了 P C的 检 出 率 及 H
灶 大 小 、 态 、 位 、 目及 有 无 病 灶 内 出血 坏 死 等 。 从 病 灶 边 形 部 数

我国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我国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诸多专家学者经过多年 的不懈奋斗 , 在其流行病学 、 因及预 防 、 断与治疗 、 病 诊 相关 基础研究 方面提 出若干见 解, 为原发性 肝癌 的深 入研 究留下 了宝贵的经验 。
【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流行病学 ; 因及预防 ; 断 ; 病 诊 治疗策略 ; 预后 【 中图分类号】 757 R 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62— 92 20 )1 04 — 3 17 49 一(080 — 11 0
复旦大 学 肝 癌 研 究 所 长 张博 恒 等 随 机 分 组 对 照 试 验 且与肝 细胞癌 的发生关 系密切 。预 防接种 切断 乙肝病毒 和 ( C ) R T 研究表明 , 高危人 群每 6个 月进行 A P和 B超检 查 对 F 丙 肝病毒 的感染 。 预 防原发性 肝癌 的重 要途径 。接种 乙肝 是 有助与发现早期肝癌 、 提高生存 , 筛查组 肝癌相 关 的死 亡率 下 疫苗。 成功研制丙肝 疫苗 是一 级预 防措施 。早期诊 断 和早期 降 3 % 。 7 预防是预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的二级预防措施 。 2 2 饮水与肝癌 . 32 影像诊 断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
和新加坡华人 。
2 病 因 及 预 防
快藏 , 其收割 后水 分控 制 在 1% 以下黄 曲 霉菌 就 不易 生 使 0
长 。其它 : 如以玉米 为主食 , 食用霉变花生炸 的食 品 , 吃霉 爱
2 1 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 .
豆腐 、 霉腐乳的习惯 都是 致癌 隐患 。如果 大量饮 酒 , 那更 是 我国约有 1 2亿 乙 型肝 炎 表 面抗 原 携 带 者 , . 每年 约 有 火上浇油 。B l ajy e等研究 发现 。 量饮 酒 与摄人 多 量 ua oam t 大 3 0万人可能从急性乙型肝炎发展 为慢性肝 炎 , 于肝病 3 黄 曲霉毒 素有联合效应 , R( 0 死 0 R 相对危 险度 ) = 3 . , 5 0 而少 量

肝癌早期诊断研究新进展

肝癌早期诊断研究新进展

来提高其确诊率。例如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 P -)热 3 G C3 、
休克 蛋 白 7 ( S 7 )谷 氨酰胺 合成 酶等 , 0 H P0 、 联合 诊 断小肝 癌 的敏感 性 及 特 异性 为 7 % 、6 , 进一 步 提 高 P C尤 其 2 9% 可 L 是早 期肝癌 的病 理诊 断水平 3 血 清 学 诊 断 血清学 肝癌标 志物 检测作 为非 侵入 性 的定 性诊 断方 法 。
匿, 缺乏典型的、 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人就诊 时多数
癌症 中 晚期 , 手术 切 除率 低 , 以手 术切 除 者 不 足 2 % , 可 0 根
治切 除术后 2 内复 发 率 达 3% ~ 0 , 年 5 5 % 5年 内复 发率 达 6 .% 。可见 P C的早期 诊断是 提 高手术 切 除率 及 延 长 18 L 生 存 率 的关 键 。P C的诊 断包 括 显 像 诊 断 、 理 组织 学 检 L 病
关 于肝 癌 的 显 像 诊 断 已 形 成 三 大 体 系 : 声 显 像 超
( C 的混合瘤 , P C中少见的病理亚型, C) 是 L 其临床特征与
H C及 C C C类 似 , 术前依 靠症 状 、 清肿 瘤 标 志物 及影 像 学 血 检 查难 获确诊 , 需要病 理 才 可 以确诊 。近年 来 广泛 开 展 的肝脏 占位性 病变 的细针 穿刺 活检提 高 了 P C诊 断i rcrio a P C) 全 世界 最 pi yl e acn m , L 是 ma v
常见 的恶性 肿 瘤 之 一 , 全 球 癌 症 死 亡 率 中居 第 三 位 … 。 在 据 世界 卫生 组 织 20 0 8年 数 据 显 示 , 世 界 新 发 肝 癌 估 计 全 7800例 , 亡病 例 大 约 6600人 。而 我 国肝 癌 年 发 4 0 死 9 0 病人 数 约 3 万 , 年约 有 3 5 每 2万人 死 于此 病 , 病 率 和病 死 发 率 均 占肿瘤 中 的第 二 位 。虽 然 目前 新 的介 入 、 化 疗 等 放 对不 能 手术 的 P C患者 有 一定 疗 效 , 早 期 施行 手 术 仍 是 L 但 目前 首选 的 、 最有 效 的 治疗 方 法 。但 是 由于 P C起 病 隐 L

2024年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之一,也是全球肝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给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传统的肝癌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然而,这些方法在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进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分子诊断技术的出现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对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概述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是指通过检测和分析患者血液或组织样本中的分子标记物,以辅助肝癌的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预测。

该市场主要包括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诊断试剂和设备、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和服务。

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技术基因组学技术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分子诊断提供了多种途径。

例如,通过基因芯片和下一代测序技术可以对肿瘤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等进行全面分析,发现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潜在标记物。

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关注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和修饰变化。

通过质谱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可以筛选和鉴定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和发展相关的蛋白标记物,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微小RNA技术微小RNA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可以检测和定量肝癌相关的微小RNA,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进展预测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

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并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数十亿美元。

主要参与者原发性肝癌分子诊断市场涉及众多公司和机构。

其中,一些大型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在该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如Roche、Siemens Healthineers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亚洲与非洲地区的高发肿瘤,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指标中仍主要依赖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然而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肝细胞都分泌AFP,仍有30%~40%左右的患者(特别是小肝癌)AFP呈阴性或低浓度。

肝癌的理想标志物,应存在于肝癌患者血清中,具有高度敏感性,而不存在于其他肿瘤,没有假阳性,能用于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反应及估价手术切除的完全程度和复发的早期发现,并能很快从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出来。

因此,联合AFP等多种肿瘤标志物发现早期肝癌已经成为当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本文就几种主要TM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1 甲胎蛋白
AFP作为肝癌标记物的价值已得到公认,通过它的检测发现和诊断,为肝癌早期诊断和肝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但是,AFP检测方法在肝癌诊断中也有其限制。

最大限制是约有30%~40%肝癌患者血中AFP值在正常范围内,其AFP检查阴性,因而早期诊断还需要其他肝癌辅助诊断手段。

另外,在AFP呈阳性肝癌中,与肝炎、肝硬化等活动期鉴别也非易事。

就总体而言,AFP 浓度高低与肿瘤大小和预后相关,但就个体而言,AFP值低不一定是肿瘤小和预后良好,还要和一些引起AFP升高的其他疾病鉴别。

2 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移酶(HS GGT)、GGTmRNAH亚型
肝癌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升高,但特异性较差,大多数良性肝、胆、胰疾病患者GGT活性也可增高。

应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可将GGT分成1~12条区带,其中Ⅱ、Ⅰ′ 、Ⅱ′被称为肝癌特异性
GGT(HS GGT)。

对AFP假阴性肝癌(<50μg/L)和小肝癌的诊断率分别为84.0%,78.6%(AFP仅为50%)。

与AFP浓度或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1]。

3 异常凝血酶原
异常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凝血酶原前体,不能转化为具有凝血活性的凝血酶原而释放入血。

其结构N端氨基酸未羧化,失去酶活性,肝癌时肿瘤丧失羧基酶基因表达。

1999年日本Nomura采用新的免疫电子化学发光测定技术,提高了异常凝血酶原的检出率。

但是,敏感性较差。

4 αL岩藻糖苷酶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其对早期肝癌诊断的特异性达82.6%(AFP 68.6%)[2],国内外均有学
者报道AFU水平的检测对肝癌尤其是AFP阴性或低水平的肝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它已被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加以应用。

5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当肝癌挤压肝细胞使之坏死或肝癌伴有肝硬变时,肝脏处理循环血中SF能力下降,引起血清SF升高。

近来研究发现,作为肝癌诊断标志,血清铁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优于AFP。

6 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er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TGFβ1mRNA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相关,其表达增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

动物实验表明[4],大鼠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TGF β1和TGF β2表达逐渐升高,肝癌发生前肝脏损伤和肝硬化阶段TGF β1相对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出现肝癌之后的大鼠肝脏的TGF β1表达则相对于正常肝脏和肝癌前期的肝脏损伤和肝硬化阶段都有非常明显的表达升高。

8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质体
高尔基体蛋白(Golgi protein73,GP73)是存在于高尔基体的一种跨膜蛋白,相对于肝硬化患者,肝癌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显著升高。

取临界值为10个相对单位,GP73对于早期肝癌诊断的敏感性(63%)显著优于AFP(25%)。

而且,AFP 水平低于20μg/L的肝癌患者中,有57%(32/56)的人群GP73水平显著升高[5]。

上述表明,尚无理想的单一肝癌标志物提供肝癌早期诊断,提高检出率、降低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只有选择若干个较为理想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取长补短,“放大”检出率,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Tang Z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gery review of the past and prospects for the 21st century[J]. J Surg Oncol,2005,91:95-96.
[2]赵平,王江滨,张爱国,等. 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3,19(4):109.
[3]Garcia Lazaro JF, Thieringer F, Luth S. Hepatic over expression of
TGF betal promotes LPS induced inflammatory cytokine secretion by liver cells and endotoxemic shock[J].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2008,3(229):362-373.
[4]王冰,满晓波,王烈.大鼠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转化生长因子 β1、β2
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β受体2编码基因表达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7(7):792-793.
[5]Poon RT, Lau C, Pang R, et al. High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predict poor prognosis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portance of tumor biomarker in ablative therapies[J]. Ann Sury Oncol,2007,14(6):1835-18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