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合集下载

血小板抗体检测临床应用(妇产科篇) PPT

血小板抗体检测临床应用(妇产科篇) PPT

NAIT的治疗--产前管理
1.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 许多研究中心用IVIG治疗HPA-1a免疫的孕妇,在瑞典,治疗HPA-1a免疫的孕妇用 量为0.5~1.0g/kg/周,新西兰为2g/kg/周,在妊娠12周开始使用。 2. 糖皮质激素治疗 许多治疗方案中同时使用IVIG和糖皮质激素,研究发现IVIG和糖皮质激素一起的 治疗效果高于单独使用IVIG。 3. 剖腹产 在分娩时选择性剖宫产可能有助于防止脑出血发生。
项目
有早期流产史妇女 无早期流产史妇女
n
52 1201
抗体阳性数
11 44
阳性率(%)
21.15 3.66
丈夫(阴性对照)
1201
0
0
血小板血型与早期流产关系的研究.刘达庄,丁苏鄂,王健等.中国输血杂志[J].1996,9(4).
研究论文
通过对1228名正常孕妇及62名有早期流产史患者进行血小板同种抗体的筛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妇产科篇)
1
2
2
血小板免疫学 血小板抗体与早期流产关系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妇产科开展的意义及项目优势
3 4
一、血小板免疫学
血小板简介
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 内,是具有止血凝血生理功能 和自然免疫防护功能的重要 的血液细胞,无细胞核,有胞 膜,直径约为2~5µm,呈两面 微凸的圆盘状,循环血中含量一 般为150~350×109个/L。
4.
血小板输注 在一些情况,IVIG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需要每周进行宫内血小板输注。然 而在子宫内的血小板输注是一种侵入性的过程,有胎儿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对低血小 板计数的胎儿。如果出血性疾病是由血管损伤造成的,那么输血小板是不起作用的。 胎儿血小板输注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以更好地平衡这种治疗的风险和有效性。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
疑难输血解决策略探讨
常州市中心血站 输血研究室 许飞
输血的疗效与风险同在
• 输血是把双刃剑,它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 段,在临床上能拯救生命、治疗疾病,同 时又可能给患者带来风险,引起一系列传 染病和免疫性疾病。为保障输血安全,各 国均建立多项法律、法规,并研发新的检 测系统和方法等,旨在提高输血安全,有 效实现其临床意义。
案例
• 予此建议主要考虑:1、患者产生自身抗体,此时 输血有加重溶血的可能;2、停止用药或者换药, 可以减少药物抗体继续产生的概率;3、患者长期 处于贫血状态,短时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可以耐受;4、观察血红蛋白,有助于进一步治疗 ,如果机体能够清除药物抗体,刺激骨髓造血可 有效改善贫血状态;5、如果患者血红蛋白经过观 察不能升高,在综合患者生命安全与输血风险考 虑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输注洗涤红细胞悬液,前 提是静脉必须保持畅通。
• 我们一般在做血液制品处理时,一般是先 是滤白细胞处理,然后再做血液辐照处理 ,最后做血液的洗涤处理。
病毒灭活血浆
• 血浆是一种临床需求量大,携带病毒风险 高的血液制品。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亚甲 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是一种最安全、 有效的适合于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 如结合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还能去除 光敏剂亚甲蓝和血浆中残留的白细胞,进 一步提高病毒灭活血浆的安全性。
产生疑问的主要原因有: 1、临床标本正反定型不符 2、临床交叉配血不合 3、血小板输注无效 4、急性大出血的输血
临床标本正反定型不符的 原因分析
ABO和Rh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 1、将受血者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血浆), 将压积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一次以上,配成 3%-5%的红细胞悬液。
• 2、取7只试管,在标记为抗-A、抗-B、抗-D 3 个试管中加入相应试剂各1滴,在标记Ac、Bc、 Oc、自身细胞4个试管中加入受检者血清各2滴, 前面3个试管加入受检者红细胞悬液1滴,后面 4个试管中加入相应的试剂红细胞( Ac、Bc、 Oc )和受检者自身红细胞各1滴。

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优选文档
血小板抗体检测工程〔固相凝集法〕
一、根本原理:
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的临床病症很重要,但仍为排解性诊断。

如结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则对ITP确实诊有重要价值。

2、血液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有辅助诊断意义。

3、孕期流产风险评估:血小板抗体筛查可对孕期流产风险做出评估,尤其适用于有屡次妊娠史、习惯性流产史以及不孕不育情况查因。

〔二〕在临床输血医治中的应用
1、预防红细胞输注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响: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响明显高于阴性者,对于血小板抗体阳性采取干预措施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响明显降低,极大提高了输血的平安性。

2、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屡次输血后出现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检测血小板抗体对提高血小板医治效率和保证输血平安有重要意义。

三、血小板抗体检查的筛查对象
1、血液肿瘤科病人:评价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水平,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2、需医治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特别是需屡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建议提前筛查血小板抗体,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3、妇产科孕检:评价孕期流产风险,尤其适用于有屡次流产史患者查因。

四、血小板抗体在临床病例中的验证
.。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
简介:
检测血小板抗体和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 选择最匹配的血小板极为重要。国内目前 有关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各种技术各有利弊, 缺乏统一的操作程序,因此对该领域技术 还需继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
医学检验·各论: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
医学检验·各论 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
(HLA-I)抗体检测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
简介:
血小板抗体筛检试验是检测受检者血 清标本中是否存在血小板抗体。血小板交 叉配血试验是检测血小板输血受者和供者 的血型相容性;如受者的血清中有供者血 小板相对应的抗体,则两者血小板血型不 相容。如受者的血清中无供者血小板相对 应的抗体,则两者血小板血型相容。
正常值: 。
医学检验·各论: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
相关检查: 胃超声检查、眼球和眼眶的超声检查、阴 茎超声检查、阴囊超声检查、输尿管超声 检查、颅脑超声检查。
医学检验·各论: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
相关症状: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血小板寿命缩短、血小板聚集增强。
关于抗体与输注无效之间的关医学检验·各论: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
简介:
系,一般认为,检测到的HLA和(或)HPA 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是相关的。 为减 少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紫癜的发生, 目前所采取的对策是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 体筛选,然后根据检测出的抗体特异性来 选择血小板供者,这样能暂时解决血小板 输注无效的问题,但对于需长期输注的患 者会产生另外的抗体,这

血小板抗体检测妇科篇稿

血小板抗体检测妇科篇稿

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推行重点(妇产科)最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致使的同种异体抗体免疫要素是造成不明原由初期流产、死胎以及重生儿罹患血小板同种免疫性减少症的主要要素。

在妇女怀胎前和怀胎期的惯例体检中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特别对有频频多次复发性初期流产史妇女尤其重要,它能有效地商讨初期流产的病因、初期展望及预防 NAITP 的发生。

一、临床背景:据文件报导,最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孕妇有多次妊娠史、流产史、输血史,以及孕妇患有自己免疫性疾病是致使孕初期( 14 周左右)不明原由流产和胎儿出生后罹患重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 1 ‰)的主要要素。

这些病症的发生皆与孕妇体内存在或因为同种免疫刺激产生血小板抗体有关。

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项目优势:1.频频流产、不孕不育查因:关于频频和习惯性流产史(特别是孕初期)和不孕不育史的患者,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可对其造成流产和不孕不育的原由作出协助诊疗。

2.产检(特别针对高龄和二胎产妇)1)孕初期检测:在孕初期(三个月)产检中惯例检测母亲与胎儿的血小板相容性,关于孕初期出现流产和死胎的风险评论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孕后期检测:在孕后期(胎儿出生前)检测母体血清或血浆中血小板抗体水平,对胎儿出生后罹患重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风险评论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妊娠期血小板降低的查因:孕妇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有现象,如是生理性降低则危害不大,常常生产后会恢复正常。

但假如血小板的降低是因为孕妇自己免疫性疾病惹起的则会惹起流产、死胎、以及重生儿有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危害严重。

项目优势:风险小、利润大1、极少波及血小板输注,减少了好多麻烦;2、流产查因、不良孕产史查因、不孕不育查因、协助生殖等项目皆为自费,不占医保花费;3、优生优育每个家庭都很重视,多一项检测则多一份保障;4、没有过分医疗风险;5、临床患者量巨大,不必担忧临床标本量和科室利润。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

去白细胞技术
• 了解与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副作用 • 1、同种异体反应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血小板输注无效 •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 2、病原体的输血传播 • 3、免疫抑制 • 术后感染、癌症复发、激活潜伏病毒
引起的输血副作用的白细胞阈值
•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5*108/u
• 2、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5*106/u
案例
• 常州市某医院一男性患者,64岁,因为骨折入 院,需要输血,交叉配血后主侧不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谱细胞检查:
• 1 2 3 4 5 6 7 8 9 10 自身
IS - - - - - - - - - - -
IAT - 1+s - 1+1+ - - 1+ - 1+ -
• 检出IgG型抗-E抗体,经临床调查后,患者一 直强调无输血史。后经过多次询问后,患者30 年前因为打猎,腿部中枪,曾经输过血。
• 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 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亦随血浆被去除 。
• 用生理盐水洗涤掉白细胞及血浆,能显著 降低输血反应。
适应症
• 2.3 适应证:
• 除上述红细胞制剂的适应证外,还有以下适应证
• 2.3.1 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 2.3.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科学合理用血的目的
• 1.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 2.纠正止凝血功能异常 • 3.抗感染治疗
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的方法
• 1、洗涤技术 • 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胞部分,如洗涤红细胞等 • 2、去除白细胞技术
• 减少白细胞的数量,如少白红细胞、去白红细胞 、去白血小板等
• 3、病毒灭活技术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模板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模板
2021年7月23日编制
Excellent handout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 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抗血小板药物是 血栓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而抗血小板药物 又存在个体差异较大的问题。因此对血小板功能 的检测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对血栓性疾病的预警 、对于血栓病怀疑患者进行检查确诊或排除,而 且还应作为对于血栓病风险人群(如年龄45周岁 以上,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 项目,以及临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监控检测措 施,准确检出对抗血小板药物无效的患者,帮助 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大大 提高对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率。
2021年7月23日编制
Excellent handout
二、血栓弹力实验
图1 血栓弹力图描绘的血凝块形成的速度和强度曲线
2021年7月23日编制
TEG临床应用
Excellent handout
• (一)监测凝血功能
• 目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如:PT, APTT)只 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反映凝血过程中某 一阶段或某种凝血产物。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与凝 血因子相互作用,无血小板参与的凝血检测不能 反应凝血全貌。TEG检测能够全面展现血凝块发 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凝血因子的激活到牢固的血 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再到纤维蛋白溶解,展示 患者凝血状况的全貌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血凝 块的强度,血凝块的纤溶水平。
2021年7月23日编制
Excellent handout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总原则采血要顺利,不可反复穿刺,采血
不顺利,容易激活凝血因子,或激活血小 板,影响血小板的凝聚力,标本从采集到 操作完成在4小时内完成,放置过久降低血 小板的聚集强度和速度。用凝血蓝帽的抗 凝管采血3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至少5次 ,不可过于剧烈,防治激活血小板。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 ITP ) 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主要机理是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并吸附于血小板表面后加速血小板从循环中的清除。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方面非常重要。

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糖蛋白Ⅱb / Ⅲa、Ⅰb / Ⅸ等 , 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 ITP是由不同的相关抗原决定簇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不均一性的免疫性疾病 , 部分患者由两种以上抗原决定簇致病。

在同一病人中可同时存在多种自身抗原 , 不同患者其占主导地位的自身抗原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固相凝集法)
一、基本原理:
血小板抗体检测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血小板的免疫性抗体,包括三类:1.ABO血型系统和HLA系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产生的特异性抗体,3.药物所致的血小板抗体
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的临床症状很重要,但仍为排除性诊断。

如结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则对ITP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2、血液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有辅助诊断意义。

3、孕期流产风险评估:血小板抗体筛查可对孕期流产风险做出评估,尤其适用于有多次妊娠史、习惯性流产史以及不孕不育情况查因。

(二)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1、预防红细胞输注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高于阴性者,对于血小板抗体阳性采取干预措施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降低,极大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2、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多次输血后出现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检测血小板抗体对提高血小板治疗效率和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三、血小板抗体检查的筛查对象
1、血液肿瘤科病人:评价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水平,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2、需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特别是需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建议提前筛查血小板抗体,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

3、妇产科孕检:评价孕期流产风险,尤其适用于有多次流产史患者查因。

四、血小板抗体在临床病例中的验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