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寄给青蛙的信》资料《在开满花朵的信里》
中班语言 《寄给蛤蟆的信》

中班语言《寄给蛤蟆的信》一、设计意图: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倾听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倾听是理解和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它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
《纲要》中“语言教育目标”第二条规定,要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对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通过这篇故事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到了写信的格式,学会阅读用绘画写信的方式以及用图画写信的技法,也让孩子们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体验有朋友的幸福。
二、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并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2、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线索。
3、意识到朋友的重要,体验有朋友的幸福。
三、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四、活动过程:(一)启发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自由谈论信。
讲述故事的名称并设疑,弓|发幼儿对故事的关注。
阅读故事:谁会寄信给蛤蟆呢?他为什么要寄信给蛤蟆?信上写了些什么?故事里有谁?蛤蟆想要得到什么?小青蛙是怎样帮助他的?分析:提出疑问,让幼儿有寻找的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己结合故事画面和情节,去寻找答案。
(二)在倾听、猜测、讲述中感受理解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至“总是很难过。
”提问:“为什么蛤蟆每次等信,总是很难过?”(幼儿回答)小结:原来是从来没有人给蛤蟆寄过信啊,那接下来会有人给蛤蟆寄信吗?我们接着往下看!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他们都很难过。
”“青蛙和蛤蟆为什么都很难过?猜猜看,青蛙有什么事要做?”3、继续讲述故事至“一封多么好的信啊。
”提问:“听说青蛙给自己写了一封信,蛤蟆感觉怎么样?”小结: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体验有朋友的幸福。
分析:让孩子们一步步理解,蛤蟆没收到过信而伤心,作为好朋友的青蛙给蛤蟆寄信,但送信的蜗牛很慢,青蛙就陪蛤蟆一起等信。
继续讲述故事“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等信,他们都非常......”最后,蛤蟆等到信了吗?蛤蟆读着信,笑得合不拢嘴。
(三)教师重述故事,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幼儿根据听到的来回忆故事内容,加上之前的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基本能讲出故事流程,所以在这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还是比较好的。
致青蛙的一封信(通用5篇)

致青蛙的一封信致青蛙的一封信(通用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信的经历,对书信很是熟悉吧,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
写信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青蛙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青蛙的一封信篇1亲爱的青蛙妈妈:您好!今天,我给您写信,是想道歉。
我是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前几天,我在小溪边看到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觉得它们太可爱了,就用小勺子抓走了六只小蝌蚪。
我把它们带回家后,并没有为难它们,只是放在一个脸盆里,盆里还放了许多漂亮的鹅卵石、贝壳、几根水草和一层干干净净的细沙。
可在喂食时,它们什么都不吃:可口松软的蛋糕,它们不理不睬;香喷喷的米饭,它们置之不理……它们总是使劲儿地摆着尾巴在脸盆里游来游去,脸盆太小,它们向前游一会儿就碰到盆壁,只好又往后游。
它们嘴里有时还吐出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眼睛愣愣地看着我,好像刚哭过,又像是在恳求:“放我们回去吧!我们要妈妈,我们要爸爸!这儿没有我们爱吃的东西,我们要回家,放了我们吧!求求你了!”妈妈下班看到脸盆里的小蝌蚪,她对我说:“放了这些小蝌蚪吧!它们也是小生命啊!它们长大了会变成青蛙,是田野里的益虫,庄稼地里许多害虫在等着它们去捕杀呢!青蛙妈妈失去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会多伤心呢!”听了妈妈的话,我突然想到:如果哪天我被坏人抓走,爸爸妈妈该多难过呀!我又会多么多么想念他们,想念这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啊!青蛙妈妈,您丢了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急坏了吧?我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青蛙妈妈,真的很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我跑过去看小蝌蚪,小蝌蚪在脸盆里孤独无助的游来游去,它们已经长出四只可爱的小脚了,有两只蝌蚪也许太难过,已经奄奄一息了。
我和妈妈赶紧抬着脸盆来到河边,小心翼翼地把小蝌蚪倒进河水里……青蛙妈妈,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在梦里老是听见您悲伤着急地呼唤着:“小宝贝儿,天黑了,怎么还不回家呀?妈妈好想你们啊……”我多么想,小蝌蚪早日回到青蛙妈妈的身边!我向您深深道歉:青蛙妈妈,对不起!祝合家团聚,一生平安!致青蛙的一封信篇2青蛙朋友们:你好!六月到了,天气异常酷热,又是它们蚊子横行天下的时候了,你们青蛙家族们一定要好好地把蚊子吃个精光,让世界没蚊子这个种族。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寄给蛤蟆的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寄给蛤蟆的信》含反思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寄给蛤蟆的信》,了解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寄给蛤蟆的信》。
2. 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
3. 语言表达、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分享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寄给蛤蟆的信》。
2. 信纸、笔、邮票、信封等邮寄物品。
3. 故事相关图片或卡片。
4. 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蛤蟆和信,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寄给蛤蟆的信》,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
3. 讲解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开展“寄信游戏”,让幼儿分组合作,扮演寄信人、邮递员和收信人,完成信的书写、邮寄和收取过程。
5. 总结故事和游戏,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有了基本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信封的折叠和邮票的使用还需加强指导。
2. 在“寄信游戏”中,幼儿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但部分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其他事物干扰。
4. 整体来看,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幼儿在语言表达、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反应,包括眼神关注、表情兴趣等,评估幼儿对故事的吸引力。
2. 观察幼儿在信件书写和邮寄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评估幼儿对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的掌握程度。
3. 在“寄信游戏”中,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分享精神和注意力集中情况,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七、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模拟写信和邮寄的过程,增强幼儿对信的书写方式和邮寄过程的理解。
寄给青蛙的信

小鸭看到 了 ,就悄悄地 给青蛙写了一 封信,请大雁 把信送给青蛙。
别难过,快回家去等信吧。 从前没人给我写信,今天 也不会有我的信。
亲爱的青蛙: 你好! 有你做我的好朋友,我真快乐! 祝你天天开心! 你的好朋友 小鸭 6月18日
啊 !这是我第一次收到 朋友的信,多好哇!
这也是我第一次给好朋友 写信。看见你这么快活, 我也非常快活。
寄给青蛙的信
执教:傅志群
词语 难过 送信 安慰 读信 开心 快活 写信 启示
w xì n fēng ā 青蛙 信封
měi
每天
shāng
ī
今天 安慰
jīng xǐ fēi cháng
jīn
cì
惊喜 非常
读信 第一次
青蛙每天都 在信箱旁边等 信,但从来没 有收到一封信。 青蛙很难过。
张小明: 亲爱的________ 你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你做我的好朋友,我真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 王小华 你的好朋友____ 3 月__ 24日 __
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 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寄给蛤蟆的信故事

寄给蛤蟆的信故事亲爱的蛤蟆:我写这封信给你,是因为我想告诉你一个关于勇气和友谊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青蛙住在一片美丽的池塘里。
它非常喜欢唱歌,每天都会在池塘边唱上一整天。
但是,它的歌声却吸引了一只邻居蛤蟆的不满。
这只蛤蟆总是在一旁嘲笑小青蛙的歌声,说它唱得难听,还说小青蛙永远也唱不好。
小青蛙开始变得沮丧,它不再唱歌,甚至不再出现在池塘边。
它觉得自己的歌声确实不好听,也许蛤蟆说的是真的。
就在这时,一只聪明的老猫来到了池塘边。
它听说了小青蛙的故事,于是对小青蛙说,“不要因为别人的话就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的歌声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
小青蛙听了老猫的话,重新振作起来。
它决定再次唱出自己的歌声,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
于是,它又开始在池塘边唱歌了,这一次,它唱得更加投入,更加自由。
蛤蟆看到小青蛙又开始唱歌,依然嘲笑着说,“你的歌声还是一样难听!”但是,这一次,小青蛙并不在意了。
它知道,自己的歌声虽然不完美,但是它是真实的,是属于自己的。
在小青蛙重新唱歌的日子里,它结识了一只喜欢听歌的小鱼。
小鱼对小青蛙的歌声非常欣赏,它说,“你的歌声虽然不完美,但是充满了勇气和真诚,我非常喜欢。
”。
小青蛙和小鱼成为了好朋友,它们一起在池塘边唱歌、游泳、玩耍。
而蛤蟆,却因为自己的傲慢和无理取闹,变得孤独而悲哀。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你,勇敢做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语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
真正的友谊和快乐,是建立在勇气和真诚的基础上的。
希望你能像小青蛙一样,勇敢做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祝好,。
(你的名字)。
说课稿《寄给青蛙的信》

说课稿《寄给青蛙的信》说课稿《寄给青蛙的信》1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九板块《寄给青蛙的信》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来简单的说一下本课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蜗牛送信的情节,告诉人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升入二年级,在朗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但对体会人物心情还需教师的点拨,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运用创设情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书写“说、话、收、到”四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从而体会到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
四、教学重。
难点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体会到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五、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由于本课是一篇童话,浅显易懂,教学中,创造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带学生走入童话的世界。
2、读文感悟法尊重学生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朗读,鼓励有创意的谈感受。
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文章,所以,我把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采取以读带学为主,情境渲染为辅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知、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学。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我确定如下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谜语引入激发兴趣2、复习旧知3、指生读词语,全班齐读。
(二)讲授新课1、教师贴青蛙,松鼠和蜗牛大叔的图片,同时梳理课文的大致内容,学生自由读文。
2、精读课文品悟情感(1)小青蛙和小松鼠这一对邻居是怎样相处的呢?读一读小松鼠的话。
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2)作为邻居的小松鼠,听了小青蛙伤心的话,能做些什么呢?请三名同学读一读3、4、5自然段。
《寄给青蛙的信》课件

青蛙在民间故事中的形象
智慧的代表
在某些民间故事中,青蛙被视为 智慧的代表,如《三个愿望》中 的青蛙。
邪恶的化身
在另一些民间故事中,青蛙被描 绘成邪恶的化身,常常与女巫、 魔法等元素相关。
青蛙在诗歌中的形象
生动的描绘
在诗歌中,青蛙常常被生动地描绘成 具有生活气息的形象,如叶圣陶的《 蛙声》。
象征意义
04
青蛙在文学中的形象
青蛙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01
02
03
配角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青蛙 常常作为其他角色的配角 出现,如《安徒生童话》 中的《青蛙王子》。
反面角色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青蛙 被塑造成反面角色,如《 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 子》。
正面角色
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将青蛙 塑造成正面角色,如《寄 给青蛙的信》中的青蛙。
在某些诗歌中,青蛙具有深刻的象征 意义,如余光中的《下次你路过,人 间已无我》中,青蛙象征着生命的短 暂和脆弱。
05
信件中的情感表达
友情与关爱
总结词
在信件中,作者表达了对青蛙的深厚 友情和关心,通过文字传递出对青蛙 的温暖和爱护。
详细描述
作者在信中描述了自己对青蛙的思念 和牵挂,表达了愿意为青蛙做任何事 情的决心,展现出友情的深厚和关爱 。
青蛙的繁殖方式
卵生和无性繁殖
大多数青蛙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这些卵通常会被产在水中或陆地上的水坑中。有些种类的青蛙还可 以进行无性繁殖,通过直接复制自己的DNA来产生后代。
生长和发育
青蛙的卵孵化后成为蝌蚪,蝌蚪经过一系列的变态过程最终变成青蛙。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 当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03
总结词
信件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作者通 过文字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信心,同 时也鼓励青蛙勇敢面对未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寄给蛤蟆的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寄给蛤蟆的信》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寄给蛤蟆的信》这篇儿童文学作品,增强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一份《寄给蛤蟆的信》儿童文学作品;2.教学道具:蛤蟆面具、信封、信纸、邮票;3.角色扮演服装:邮递员制服、小女孩服装;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这篇儿童文学作品:《寄给蛤蟆的信》。
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讲故事(约10分钟)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寄给蛤蟆的信》的故事情节,并配以图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在讲述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幼儿回答,检查其理解程度。
3. 口语表达(约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角色,询问他们怎么评价这些角色。
教师可以用鼓励和赞扬的语言,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4. 角色扮演(约1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为“小女孩”和“蛤蟆”两组,发给他们相应的服装和道具。
教师让“小女孩”写信给“蛤蟆”,并让“蛤蟆”回信。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文学作品的情节,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反思(约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口述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和对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感受。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口头表达和角色扮演,在充分引导和激励下,可以充分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创造多种教学形式,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开满花朵的信里
太阳给月亮写信
铺开天空湛蓝的信纸,用金灿灿的阳光,写下暖和的问候。
飘飞的云彩,是问候时开出的花朵。
在开满花朵的信里,太阳给月亮讲白天的故事。
白天的故事很多,也很明亮。
白天的故事看得见,摸得着,还能分辨出如彩虹般鲜艳的色彩。
[萤火虫找朋友]
在一个夏天的夜晚,萤火虫提着绿色的小灯笼,飞来飞去,找朋友。
萤火虫飞呀飞,飞到灯光下,看见几只小飞蛾,就说:“小飞蛾,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小飞蛾说:“好吧!待会儿再跟你玩儿,我们要找小妹妹,你帮我们找找,好吗?”萤火虫说:“不,不,我要找朋友。
”说完便飞走了。
萤火虫飞呀飞,飞到池塘边,看见了小青蛙,就说:“小青蛙,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小青蛙说:“好吧!待会儿再跟你玩儿,我要找我的小弟弟,你帮我找找,好吗?”萤火虫说:“不,不,我要找朋友。
”说完便飞走了。
萤火虫飞呀飞,飞到大树下,看见了一只小蚂蚁,就对小蚂蚁说:“小蚂蚁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小蚂蚁说:“好吧!待会儿再跟你玩儿,我迷路了,帮我照亮回家的路,好吗?”萤火虫说:“不,不,我要找朋友。
”说完便飞走了。
萤火虫到处找朋友,可是,它一个朋友也找不到。
于是,他停在树枝上,伤心地哭了。
大树公公听见了,就问萤火虫:“萤火虫,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萤火虫一边哭一边说:“我要找朋友,可是,一个朋友也没找着。
”说完,它便对大树公公讲起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大树公公听后,对萤火虫说:“萤火虫,你不帮助人家,人家当然不会做你的朋友。
”
萤火虫听后,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