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学习资料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运算尚不熟悉。
学生在学习乘法时,可能会对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乘法运算。
3.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生动的例题、练习题和游戏。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乘法运算。
3.教学游戏:如“乘法接力赛”、“乘法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有趣的乘法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乘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PPT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乘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
一、两位数乘11的规律。
1. 计算示例。
- 计算23×11。
- 方法:把23的两个数字2和3拉开,中间相加,2 + 3 = 5,所以结果是253。
- 再看45×11。
- 4和5拉开,4+5 = 9,结果是495。
2. 特殊情况。
- 计算56×11。
- 5和6拉开,5+6 = 11,满十要向前进位,所以结果是616(56中间是11,向百位进1,百位5变成6)。
3. 规律总结。
- 一个两位数乘11,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拉开,中间放入它们的和(和满十要进位)。
二、“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法规律。
1. 计算示例。
- 计算34×36。
- 方法:“头”都是3,“尾”4和6相加等于10。
先计算3×(3 + 1)=3×4 = 12,再计算4×6 = 24,结果就是1224。
- 再算52×58。
- “头”是5,“尾”2和8相加为10。
5×(5 + 1)=5×6 = 30,2×8 = 16,结果是3016。
2. 规律总结。
-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十位数字相同(头同),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尾合十),先把十位数字乘以比它大1的数写在前面,再把两个个位数字相乘写在后面,这两个结果组合起来就是最终的积。
苏教版三下《有趣的乘法计算》

24×11= 264 53×11= 583 62×11=682
2+4
5+3
6+2
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新知探究
根据你的发现试着完成下面的计算,再 用竖式计算验证。
23 × 11 = 253 64 × 11 = 670104 4
当个位和十位上的 数相加满10时,该 怎么做?
56 × 11 = 616
两头一拉 中间一加 满十进一
直接写出得数,看谁又快又准
43×11= 473 71×11= 781 48×11= 528 65×11= 715
新知探究
看一看,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 特点。
22×28 35×35
10
10
①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
5 6×54 10
②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新知探究
这几道题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积分成两部分,看一看积跟乘数有 什么关系呢?
后两位、个乘个 前面数、十乘哥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5×15 = 225 43×47 = 2021 69×61 = 4209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24
2024
5624
625
2025
5625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ⅠⅡ Ⅲ
新知探究 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24×11= 264 53×11= 583 62×11=6822
新知探究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2 4×11=2 64 53×11=583 62×11=6 82
新知探究
③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 上数的和。
22 × 28 = 616 2×8
数学绘本二年级《有趣的乘法》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如优化游戏界面、增加新的关卡和角色、调整难 度等级等,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可以考虑将游戏与课堂教 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乘法知识。
05 挑战提高:复杂问题解决方法
CHAPTER
连续乘法运算技巧指导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在连续 乘法运算中能够灵活变换计算顺序,简化计算过程。
反馈与奖励
设计多个不同难度的关卡,每个关卡包含不 同数量的乘法题目,玩家需要依次解答来过 关。
玩家在解答正确时会获得魔法果实和积分奖 励,同时游戏会给出积极的反馈,如动画效 果、音效等。
游戏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
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玩家在游戏中的表现、收集玩家的反馈意见以及分析游戏数据等方式 来评估游戏的效果。
它本身。
倍数和因数关系探讨
01
倍数和因数之间的联系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是它的因数的倍数,同时一个数的因数也一定是它的
倍数的因数。
02
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区别
一个数的倍数不一定能被这个数整除,而一个数的因数一定能被这个数
整除。
03
数的倍数或因数来简化计算过程。例如,
倍数。
倍数性质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因数概念及求法
因数定义
01
两个整数相乘,如果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两个数就
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求法示例
02
求24的因数,可以列举出1、2、3、4、6、8、12、24,它们
都是24的因数。
因数性质
03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
小三下册-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状元港辅导讲义――有趣的乘法、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一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律例题1【知识归纳】: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小试身手1、用竖式计算15×60= 38×40= 79×80=2、张大爷摆了个烧饼摊,今天共卖出86个烧饼。
照这样计算,张大爷一个月(30天)能卖出多少个烧饼?3、花园小区新建了9幢楼,每幢住140户,新建的大楼一共能住多少户?典型例题一、运用变中抓不变量法解决错中求解问题例题1 张宇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其中一个乘数30个位上的0看成了6,这样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6。
这样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96。
正确的结果是多少?【思路点拨】: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求出另一个乘数是多少。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另一个乘数用表示进行分析(如下图)【方法归纳】:变中抓不变量法变中抓不变量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量在改变,也有一些量始终不变,抓住这些不变量,利用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逐步进行解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找出不变量——另一个乘数。
小试身手1、小刚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其中一个乘数40看成了46,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了90。
正确的2、丽丽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其中一个乘数28看成了23,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100。
正确的结果是多少?易错点乘数末尾的0未移下来例题用竖式计算36×50【误点分析】:错误解法错在用简便写法时,忘记将乘法50末尾的0移下来小试身手1、按要求在括号里填合适的两位数。
(1)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30 70×()(2)积的末尾有两个0.()×30 90×()(3)积的末尾有三个0.()×50 80×()2、某物流公司急需运出一批货物,现有15辆货车,每辆货车最多可装40箱货物。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3. 通过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口诀复习,引起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注意。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活动: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4. 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乘法计算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环节。
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巩固和运用乘法计算知识的关键环节。
对于“活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有趣的乘法数学绘本优质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生动的绘本和实例,学生深入理解了乘法的基本概念 和性质,如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了解到乘法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 购物、计算面积和体积等。
乘法与其他数学运算的关系 学生认识到乘法与加法、减法、除法等数学运算的紧密联 系,以及它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综合应用。
0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方法
阐述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如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介绍分数乘法的基
本方法,如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02 03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方法
解释小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如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介绍小数乘法的基 本方法,如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根据小数位数确定结果的小数点 位置。
分数、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展示乘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如利用乘法原理解决排列 组合问题、利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等。
05
优质ppt课件制作技巧分 享
界面设计与排版原则
界面清晰简洁
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背景,突出主 题内容。
字体大小和样式统一
确保字体大小和样式在整个课件中保持 一致,方便阅读和理解。
色彩搭配和谐
选择适合主题的颜色,注意色彩搭配的 舒适度和美观度。
素材选择与资源整合
高质量素材
选择清晰度高、与主题相关的优质 图片和图表作为素材。
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 教案、练习题等,进行整合和优化。
创意元素
添加一些创意元素,如有趣的插图、 故事情节等,增加课件的趣味性和 吸引力。
版权意识
注意素材的版权问题,尽量使用无 版权或已购买版权的素材。
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探索活动的过程,归纳和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和归纳、概括等发现规律的活动中,感受观察和比较在规律探究中的价值,以及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培养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规律探究能力。
3.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探究成功的感受,树立学好熟悉的自信心,培养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品质;感受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难点:重点:着重引领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性”。
教学构想:小学生好胜心、好奇心都很强。
课堂伊始,通过师生游戏的形式进行比赛,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形成探索规律的动机,促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乘法计算中的规律,一般需要通过计算后的观察、比较进行综合、概括获得结论,这也是发现计算规律的一般过程。
因此,在本节课中,先让学生计算乘积,再寻找规律并和同伴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算式的特点以及乘积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综合不同算式中的共同点,抽象、概括出规律。
在初步获得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运用规律写出得数,并笔算验证,以确认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得数可以了解规律特征,笔算验证可以确认规律,体会验证规律的方法。
一、激发动机,引入课题引入: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大家都会算了吗?那我们来场比赛吧!看看是老师算的快,还是你们算的快。
拿出草稿纸,不会口算的可以在草稿纸上列竖式,准备好了吗?比赛正式开始,请看第一题……(逐一出示:45×11= 72×78= 84×86=)提问:为什么老师每次都算得比你们快?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引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乘法计算(板书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看看能发现哪些有趣的规律,你有信心找出规律并应用规律吗?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一个数乘11的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 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 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
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
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 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 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 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 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
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 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
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 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
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
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
岁月告诉我: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
岁月告诉我: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
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
岁月告诉我: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
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
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
因为懂得,知分寸;因为珍惜,懂进退。
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
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的,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人生本就不是尽善尽美,也正因为有了缺憾,才显得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心情平和,与是非渐行渐远,再多的兵荒马乱,也抵不过时光的洪流,唯有日常才惊天动地。
夫切菜,妻拌菜,菜菜交缠,洒在热腾腾的面条上,剥头蒜就着,哧啦哧啦的,心里爽透了。
这世间最美的,不就是这样的烟火么。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
一首经典,低徊吟唱,年少不知歌者意,再听已是曲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