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练习

有趣的乘法计算练习
有趣的乘法计算练习

“有趣的乘法计算”练习

第一关

一、算一算,我最快

①24×11=②53×11=③62×11=④64×11=

二、试一试,我能行

13×11=32×11=81×11=

67×11= 56×11=78×11=

第二关

一、算一算,比一比

22×28=35×35=56×54=

二、我来考考你

写两道类似的式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直接写得数

24×26=44×46=74×76=

25×25=45×45=75×75=

第三关挑战自我

22×82= 36×76=97×17=

四年级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常用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有: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或者a×(b-c)=a×b-a×c 2.除法的运算性质: a÷b=(a×n)÷(b×n)=(a÷n)÷(b÷n) a÷b÷c=a÷(b×c) a÷b×c=a÷(b÷c)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4×25 (2)16×16×25×125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125×24 (2)25×32×125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 (1)472×99 (2)402×25 (3)333×333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 (1)387×46+387×54 (2)945×324-945×224 (3)316×48-340×28+24×48

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400÷4÷25 (2)39×68×27÷9÷17÷13 (3)5600÷(8×25) (4)3048 ÷(1016÷17)(5)8640÷2480×248 例7.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360×72+36×280 (2)(54×25×82)÷(82×25×9) 课堂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76×4×25 (2)25×9×8×4×1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12 (2)25×64×125×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47×98 (2)301×25 (3)33×33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423×75+423×25 (2)258×26-158×26

5.用简便方法计算。 (1)5700÷25÷4 (2)4900÷(7×35) (3)2760÷340×34 (4)1230÷(41÷5) 课后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25×47×4 78×125×8 48×125 25×16×125 47×25+47×75 113×5-37×15 47×125+76×47-47 3500÷25÷7 2600÷25÷4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的“探索规律”的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发现,形成猜想、验证猜想、实践运用规律探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2、在归纳、推理、建模等思想的引领下,让学生初步体悟到规律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规律。 教学难点:综合并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听×老师说我们班的计算能力特别厉害,大家敢不敢一起挑战一下/比一比! 二、实验探究计算规律 (一)探究两位数乘11积的规律 出示:53×11,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生口答。 师:他口算出来的结果对吗?我们一起用竖式来验证一下吧! 师:不错,算的又对又快。那换一道算式你还真的可以口能能一口报出答案吗?要不要再考考他。 出示:24×11 62×11 师:哎!这位同学算的这么快!这些算式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设计了师生计算比赛,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通过竖式计算才能算出得数时,老师或少部分学生可以直接口算,使学生对其速算水平产生了无限的崇拜与羡慕之情,想要成为他一样的计算能手的愿望,一下子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究并掌握计算规律的欲望,为下面环节的探索活动做好了心理铺垫。】1.观察

师: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乘11。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教鞭指,引导学生注意)这是53×11,接着是24×11,最后62×11,确实都是“两位数乘11”。(板书:□□×11) 师:我们通过观察找出的乘数特点。【板书:观察】 2.发现 师:那这类算式的积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呢?快速的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反馈:谁愿意上来指着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你们的发现?(积个位、百位、十位的规律分别是什么?) 发现: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师:同学们你们真厉害,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两位数乘11积的规律。【板书:发现】师:但这么长的规律让你一下说出来感觉有点麻烦,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停顿)我们以24×11为例,积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就是把第一乘数中2和4往两头怎么样?给它四个字表示“两头一拉”。积中间十位上的6就是把个位和十位的2和4怎么样?(相加)给它四个字表示“中间相加”。所以,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用“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来表示。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发现了规律,还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把掌声送给自己。 3.验证 师:但是这个规律仅仅是我们通过3个例子发现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11的积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呢”?(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 师:那怎么办呢? 生: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师:很好,举例子验证。【板书:验证】 要求:现在请每位同学在作业本上快速地写出一道两位数×11的算式,然后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答案。 反馈:写好了吗,大家在写答案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的? 师:请你说一说你举的例子(29×11),用规律算出的结果是多少?你觉得哪里不符合? 生:运用规律积百位上的数应该与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一样,但这里不一样。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专项练习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班别:姓名: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_1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乘法口诀练习题

乘法口诀测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9×8=9×7=6×3=7×9= 6×9=4×7=4×2=6×9= 7×4=9×5=3×5=5×9= 4×8=7×3=9×4=2×9= 4×9=3×6=9×5= 7×6= 6×4=9×3=7×8=3×9= 7×6=9×3=4×4=5×6= 9×9=9×2=8×2= 9×2= 8×6= 2×7=7×7=9×1= 6×3=6×2=8×8=4×6= 8×8= 4×6=7×8=6×6= 8×7=7×7=6×8= 4×6= 4×7=6×8=6×3=9×4= 8×6=5×8= 6×7= 6×2= 8×5=4×8=3×8= 8×2= 4×7= 3×7=8×3=2×8= 7×7=7×4= 7×3= 9×5= 3×9=6×3= 7×7=9×6= 6×7= 6×2= 8×4= 4×8= 3×7=6×6=6×4=9×3=

3×5= 2×6= 6×2= 7×6= 9×9= 7×8= 4×6= 3×8= 6×9= 5×7= 5×4= 3×7= 9×2= 6×5= 7×8= 7×9= 6×8= 2×5= 3×8= 9×5= 8×7= 9×8= 4×3= 6×5= 7×6= 2×8= 2×4= 6×3= 4×8= 9×4= 5×6= 8×5= 6×7= 9×2= 8×8= 2×6= 7×7= 6×6= 5×3= 3×6= 9×2= 3×8= 6×4= 6×5= 5×5= 8×6= 3×8= 3×3= 5×2= 3×9= 9×5= 6×9= 9×2= 4×9= 5×6= 8×7= 7×4= 9×6=4×6=5×6= 9×8= 5×2=8×7= 7×2= 8×6= 2×7=7×7=9×1= 6×8= 6×3= 3×8=4×6= 8×7= 4×6=7×9= 6×7= 8×7=7×7=6×8= 4×6= 4×4= 6×2= 9×8= 6×6= 7×8= 9×4=4×3=5×6= 9×9=9×5= 3×2= 9×7= 8×6= 3×7= 8×7=9×1=

小学二年级数学九九乘法口诀计算练习题

九九乘法口诀 4×8=4×7=4×6=8×4=2×5=7×6=8×2=8×3=3×9=3×8=7×8=4×5=9×6=9×7=9×9=3×6=5×6=5×8=2×3=2×2=2×3=2×4=9×2=9×8=5×6=5×7=5×8=5×9=9×4=8×5=5×3=7×7=5×2=4×3=2×6=6×3=5×4=5×3=7×8=4×2=7×7=9×6=4×9=7×6=7×9=4×3=2×5=6×5=4×4=2×5=3×5=4×5=3×7=9×5=5×5=7×4=6×6=6×8=6×4=9×3=7×3=7×2=6×7=6×9=3×6=9×4=7×3=2×9=9×5=6×2=8×2=3×7=2×8=6×3=7×5=8×5=6×8=7×8=2×7=3×3=3×2=3×3=6×9=3×5=6×3=6×5=3×4=9×3=4×7=6×3=8×9=9×2=9×3=8×7=5×3=9×4=6×4=9×4=8×6=8×8=3×3=2×6=8×3=2×6=3×7=9×8=6×5=7×7=7×6=7×7=7×8=8×3=9×2=2×5=7×9=2×5=3×5=4×5=9×4=3×9=3×8=3×9=6×3=6×3=2×6=6×9=6×5=9×6=9×7=6×2=7×8=6×2=

6×8=6×6=6×7=9×4=5×7=5×6=6×9=9×3=9×2=4×9=2×5=5×5=4×7=4×6=4×8=5×2=7×8=5×9=5×3=5×4=8×6=8×7=5×6=7×9=8×8=8×9=7×3=7×2=9×6=5×7=7×3=7×4=2×5=3×5=6×5=9×7=7×6=7×7=7×8=7×9=9×6=7×5=4×5=5×5=5×6=5×7=2×3=3×6=5×8=5×9=9×6=9×7=5×6=2×4=9×8=9×9=6×5=7×5=5×3=5×9=8×5=9×5=6×4=6×2=8×8=4×3=6×3=6×4=3×6=3×7=9×8=4×2=3×8=3×9=8×4=8×2=8×3=8×2=8×3=8×4=6×6=6×7=4×5=6×7=6×8=6×9=9×4=9×2=6×3=9×2=9×3=9×4=4×6=4×7=6×2=4×7=4×8=4×9=5×4=5×2=7×5=5×2=5×3=5×4=8×6=8×7=8×5=8×3=8×8=8×9=7×4=7×2=9×5=6×6=7×3=7×4=2×5=3×6=5×9=9×8=7×6=7×7=7×8=8×2=8×3=8×4=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

(原创教学设计)张贤宏(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执教者: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张贤宏 教学目的: 1. 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有趣”。 2. 掌握两位数乘11,以及“头同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 3. 经历观察、计算、验证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经过探索规律的过程,掌握规律熟练计算。 教法、学法:发现规律一一验证规律一一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 :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 1. 活动探索:一个两位数乘11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 2 4 5 3 6 2 X 1 1X 1 1X 1 1 2 4 5 3 6 2 2 4 5 3 6 2 2 6 4 5 8 3 6 8 2 2. 观察每个算式里的积与第一个乘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积个位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个位的数一样; (2)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3)积十位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3. 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计算规律 一个两位数乘11,积十位和百位上的数与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相等;积十位上的数是这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向前一位进一。(可简单地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十位满十,百位加一” ) 4. 应用规律计算,并用竖式计算验证。 23 x 11= 64 x 11= 59 x 11 = 二、活动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1. 活动探究:你能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 22 x 28= 35 x 35= 56 x 54= 2. 说说每道算式的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 等于10,我们称这两个数为“ 头同尾合十”。 3. “头同尾合十”的计算规律 后两位个x个 前部分十X哥 4. 应用规律计算

乘法口诀表和乘法口诀练习题

九九乘法口诀表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 - - 总结资料

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 8×9=729×9=81 九九乘法口诀表 二年级乘法口诀练习试题(一) 1.把口诀填写完整。 二三()一三()一二() 二二()三三()三五() 2.口算。 3×3= 2×3= 2×2= 3×1= - - 总结资料

3+3= 1×2= 2×5= 3×2= 3.在○里填上“+”,“-”或“×”。 1○1=2 3○2=1 2○2=4 3○2=6 1○1=0 3○2=5 1○3=3 3○3=6 4.看谁算的对。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朵花 二年级乘法口诀练习试题(二) 1.把口诀填完整。 一二()二三()三三() ()得六()得四()得三2.直接写得数。 2×3= 3×3= 2×2= 2×1= - - 总结资料

2×5= 1×2= 3×2= 3×5= 3.在○里填上“>”“<”“﹦”。 3×2○2×3 1×2○1+2 2×3○3+3 2×2○3×2 2×2○2+2 2×1○3+1 4.在○里填上“+”“×”。 3○3=9 2○3=6 3○3=6 6○4=10 5○2=10 1○2=3 2○2=4 3○1=3 5.看图列式。 (1)一共有几个苹果 算式:口诀 (2)一共有几个桃子 算式:口诀 - - 总结资料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1) 姓名:家长签名: 一、填表 二、运用运算定律计算下列各题 1、(125×25)×4 2、(125 + 1 7)×8 3、 25×64×125 4、85×82 + 82×15 5、25×97 + 25×3 6、64×15-14×15 7、125×88 8、36×25 9、88×102 10、 5×289×2 11、87×99 + 87 12、 79×25 + 25 13、 76×101-76 14、 378 + 527 + 73 15、 167 + 289 + 33 16、58 + 39 + 42 + 61 17、36×45+36×56-36 18、66×93+93×33+93 19、36×97—58×36+61×36

20、45×52+48×52 练习题(2) 1、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①(36+64)×13与②36×13+64×1 3 () ⑵①135×15+65×15与②(135+65)×1 5 () ⑶①101×45与②100×45+1×45 ()⑷①125×842与②125×8 00+125×40+125×2 () 2、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①(7+8+9)×10=7×10+8×10+9 () ②12×9+3×9 = 12+3× 9 ()

③(25+50)×200 = 25×200+50 () ④101×63=100×63+6 3 () ⑤98 ×15= 100 ×15 + 2 ×1 5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2×(200+3) 38×39+38 35 ×28 + 70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⑴(57+140)4= 57+140×4 () ⑵42×(28+19)=42×28 +19×42 () ⑶(25×4)×8=25 ×8 + 4 ×8 () 5、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a+b)×c+=a×c+b×c () A. 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

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_1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使用这个规律实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使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实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能够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_3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使用这个规律实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使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实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能够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能够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 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准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对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练习题

乘法试题 1、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6+6+6+6+6+6+6 2+2+2+2 2、8个5相加,和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3、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3,写作()×(), 读作()乘()。 4. ☆☆☆☆☆☆☆☆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读作: ()×()=()读作: 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4+4=4×□,□里填() A. 4 B.3 (2)3×5读作() A.3个5 B.3乘5 C.3加5 (3)6个2相加的算式是() A.6×2或2×6 B.6+2或2+6 (4)积是10的算式是()。 A.5+5 B.5×2 C.3+7 6.解决问题。

(1)每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三轮车一共有几个车轮? (2)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7、找朋友,把朋友用线连起来. 3+3+3 5×2 5+5 2×4 4+4+4+4+4 3×3 2+2+2+2 4×5 8、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 3 +3+3= 4+4= 6+6+6+6+6= 2+2+2+2= 18+18= 9、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7×3=()+()+() (2)9 ×5 =()+()+()+()+() (3)8×6=()+()+()+()+()+()(4)10×4=()+()+()+() 乘法试题 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 乘法算式:()×()或()×()2、写出乘法算式。 5个2相加( ) 3个7相加( ) 3、看图列算式。 ★★★★★★★★★★★★ 算式是()×()读作()乘() ◆◆◆◆◆◆◆◆◆◆ 算式是()×()读作()乘() 4、6×3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6×7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9×4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5x2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6x6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4x5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3x3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7x5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9x8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2x7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次备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乘法运算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 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并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学会归纳 简算的方法,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运算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行简算。 4、情感与态度:在选择不同方法简便计算的过程中,渗透算 法多样化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关键:找出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关系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7×8×125= 4×7×25= (1)你是怎么计算的?怎样计算更简便? (2)小结: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使计算更简便。 2、我来试一试。 25×24 56×125 28×25 (1)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 (2)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如25×24,有的学生可能会25×20+25×4,有的学生可能 会25×4×6;有的学生可能会25×8×3;有的学生可能会(25 ×4)×(24÷4)……只要有创新精神的,应当予以肯定。 在交流时,进行比较,让学生择优选用) (3)小结: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 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更简便地计算。 (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 1、导入。 仔细观察主题图P44,你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 能提出哪些问题? 2、展示并整理问题。 (1)出示问题: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②每枝羽毛球 拍多少钱? 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④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 钱? ⑤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乘法口诀练习100题

乘法一练习题(2-6的乘法口诀)姓名 一、填空题 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1)△△△△△△△△△△△△△△△ 算式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 ) (2)☆☆☆☆☆☆☆☆☆☆☆☆ 算式: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 口诀 ____________ 2.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1)△△△△△△△△△ 加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单元 乘法一练习题(2-6的乘法口诀)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单元 乘法一练习题(2-6的乘法口诀)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 (4)○○○○○○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 3.列式计算. (1)5个3连加是多少 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乘6,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和2相乘,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算式写口诀 第四单元 乘法一练习题(2-6的乘法口诀) 第四单元 乘法一练习题(2-6的乘法口诀) 第四单元 乘法一练习题(2-6的乘法口诀) 5.填写口诀. ' (1)5×()=15→口诀是() (2)2×()=12→口诀是() (3)3×()=12→口诀是() (4)()×6=24→口诀是() (5)()×4=16→口诀是() (6)()×3=9→口诀是() 】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12 (2)2×()=10 (3)4×()=8 (4)()×4=16 (5)()× 6=24 (6)()×()=9 (7)5×()=20 (8)()×6=30 《 (9)3×()=18 (10)3 ×()=15 8.在○里填上“>”、“<”或“=”.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归纳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旧知引出新问题。 小朋友们还记得《练习与测试》上的这道阅读题吗? 在计算一个数与15相乘时,有一种简便的算法——“加半添0”法。例如,计算24×15,先用24的一半(即12)与24相加,得36;再在36的末尾添0,得360。 师:这里的“加半添0”法与竖式计算相比,感觉如何? 生:更加简便 师:在乘法计算中还有没有其它的巧算方法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两位数和11相乘。 (1)自主探索。 我们要找出这个规律,我们得先怎么样?观察什么? 仔细观察、比较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有什么关系,同桌讨论、商量。已经发现的小朋友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2)比较发现。 谁愿意到上面来指着竖式说说你们的发现。 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③积“十位上”的数呢?它又和谁有关系呢?(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3)小结,表述规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在观察比较积与乘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位数乘11的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特殊关系。 不过,这么长的3个发现,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用简短的语言记住它呢? 我们以24乘11为例。 小结概括:“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那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实际上还只是我们的猜想,它到底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需要怎么样?(验证) (4)完善理解。 ①请小朋友用我们刚刚发现的规律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

乘法简便计算及答案

乘法、加法《简便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 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2、36×25=(9×4)×25=9+4×25。() 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125+33+75+67=(125+75)+(33+67)即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5、简便计算算出的得数与按顺序计算得出的得数不一样。()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58+262+138 375+219+381+225 (281+564)+719 138×25×4 12×25 5×89×2 三、竖式计算。 23×30= 25×90= 11×80= 35×40= 四、解答题。 1、下面是李叔叔的骑行计划,他4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2、一件啤酒有12瓶,每瓶5元,买4件需要多少钱? 3、小明有255元,小红有356元,小刚有345元,三人一共有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判断。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错误 4、答案错误 5、答案错误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答案: 158+262+138 375+219+381+225 (281+564)+719 =158+(262+138) =(375+225)+(219+381) =281+719+564 =158+400 =600+600 =1000+564 =558 =1200 =1564 138×25×4 12×25 5×89×2 =138×(25×4) =3×4×25 =5×2×89 =138×100 =3×(4×25) =10×89 =13800 =3×100 =890 =300 三、竖式计算。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九九乘法口诀练习题A打印版

九九乘法口诀练习题A打 印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乘法口诀小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 二()一十()九六十三七九() 四()二十八 ()八三十二二九() 三()十五()七二十一三六() 五()四十五()六十八二八() 六()四十二()八四十四九() 七()六十三()七四十二三三() 三()二十四 ()五二十五四六() 一()得九()九四十五六九() 八()七十二 ()八四十八三四() 三()二十一()五三十五四七()五()四十()七十四三九() 四()三十六 ()六三十三八() 四()二十( )四得八九九() 六()五十四()七三十五三六() 五()四十五()七四十二七九() 三()十二()七四十九六八() 八()六十四()八五十六四八() 七()五十六 ( )四十六二七() 三()二十七( )七得七六七() 二三()四四()四五() 一四()三三()一一() ()一十二四()()十六 五五()()得八()二十五 ()得二一五()三四() 二二()三四()()二十 一五()二三()二四() ()得九()十二()得四 三五()二五()()得六 三四()一三()四五() ()得八()十五()十二 ()一十()得二()二十五 二四()三三()三四()二、计算并写出口诀

2×3=口诀3×4=口诀4×3=口诀2×1=口诀5×1=口诀5×3=口诀2×5=口诀5×5=口诀4×3=口诀2×1=口诀3×1=口诀4×2=口诀 5×5=口诀1×1=口诀 2×2=口诀 1×5=口诀4×2=口诀3×5=口诀 1×4=口诀5×2=口诀3×4=口诀 6+6+6+6+6=()×( )口诀2+2+2+2+2+2=()×()口诀()×3=15口诀 二、按要求画一画,再填一填。 1.画△,每堆画2个,画3堆。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诀: 2.画○,每堆画3个,画4堆。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诀; 三、看图写算式: 1.△△△△△△ □×□=□(个) 2.△△△△△△△ □×□○□=□(个) 3.∕∕∕∕∕∕∕∕∕∕∕一共有多少根∕ □○□○□=□(根) 4、☆☆☆☆☆☆☆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5、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 △△△△△△△△△△△△乘法算式:或口诀: 四、在○里填上“<”、“>”或“=”。 4×1○53×3○65×5○6×4 2×1+2○1×3+16+6○6×6 五、在○里填上“+”、“—”或“×”。 3○3=64○3=72○3=6 3○1=21○1=15○1=4 六、列乘法算式计算 1、一个乘数是3,一个乘数是6,积是多少? 2、6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 3、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 七、应用题 1、李马睿有6个苹果,马羽茜有1个苹果,两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何怡萍和夏何伟都浇了5盆花,他们一共浇了多少盆花? 3、每包奶片6元,3包奶片多少钱? 4、5组小朋友做游戏,每组6人,一共有多少人做游戏? 5、丁心怡家种了5棵桃树,5棵梨树,5棵苹果树,小米粒家种了4棵桃树,4棵梨树,4棵苹果树,4棵桑树。()家种的树多,多几棵? 6、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7、学校开联欢会,操场上有红、绿、黄三种气球各8个,操场上有多少个气球? 8、二年级学生参加图画的有25人,参加唱歌组的有28人, 八、妙用乘法口诀 4×4+4+4+8=()×() 5+5+5+5-4=()×() 9+9+9+9+6=()×() 九、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