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实验表格

化学实验室实验表格
化学实验室实验表格

科目教师年级班

准备时间实验名称所需主要仪器实验时间效果归还时间本表专科专人,学期末按科目按教师分别装订成册,存实验室。

教师年级、班

实验名称

备出时间实验时间年月日

所需节数每班

组数

仪器配备

套数

所需器材实验时间安排名称数量节次星期

实验效

由教师

填写

注:每学期末按任课教师分别装订成册,存实验室。

教师:年级:本学期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应做演示实验个

已做演示

实验个

演示实验开出率%

使用精密仪器数个演示仪器利用率% 演示名称班级演示名称班级

未做实验原因:

统计人:任课教师:

年月日统计注: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归个人教学档,一份存实验室。

教师:年级:本学期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应做学生实验个已做学生实验个学生实验开出率 %

仪器配备

套数之和套

学生实验

组数之和

分组实验仪器

利用率 %

实验名称班组每班组数仪器配备套数

未做试验

原因

统计人:任课教师:

年月日注: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归个人教学档,一份存实验室。

中学学科教师演示实验登记表(一)

管理员:

学年度:

中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统计表(四)

管理员:

学年度:

中学学科教师演示实验登记表(三)

管理员:

学年度:

中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统计表(二)

管理员:

学年度: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DOC)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一、目录 1.实验过程中的人身保护 2.实验室用电安全 3.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安全 4.化学废液、废物的处理方法 5.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 6.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 7.实验室消防安全 8.实验室其它方面的安全 9.紧急应变程序 附录: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暂行) 二、内容 1、实验过程的人身保护

化学实验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认真考虑人身防护(包括实验者和来访者)措施,化学实验室均需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 预防: 实验过程中必须穿实验服,不可穿已有污染的实验服进入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实验服应该经常清洗(但不应带到普通洗衣店或家中洗涤); 所有涉及挥发性药品(包括刺激性药品)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一般情况下,通风橱内不应放置大件设备,不可堆放试剂或其他杂物;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头伸进通风橱,反应过程中应尽量使橱门放得较低; 实验过程中尽量不要带隐形眼镜;提倡在实验过程中都佩戴防护眼镜,至少在进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以及可能产生对眼部有冲击危险的实验过程中佩戴防护眼镜,同时还必须考虑来自邻近其他实验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进行某些易溅、易爆的实验,应设法在实验装置与操作者之间安装透明防护板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进行所有化学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应根据实际进行的操作选择对手能起到防腐、防渗或防烫等作用的手套; 为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扩散,应注意佩戴防护手套,操作过程中接触日常物品(如:电话、门把手、笔等)时应脱下手套; 任何人不得在实验室穿拖鞋,实验过程中长发应当束起。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2、一位同事忘记关加热套,温度过高,超了温度计量程,“嘭”温度计裂开了。 3、一位同事给冰箱换插排后,忘记打开电源开关,第二天发现:冰箱里的样品全坏了,昂贵的药品,基本上全报废了。 4、夏天由于太热,进入分析室后,看桌上放有矿泉水(刚取回的二甲苯),拿起就喝,结果导致中毒!! 5、.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可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6、蛋白质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剧烈反应,从瓶口冲出来,手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 7、化验员在开启0.2mol/l硫酸溶液时,由于磨口塞与瓶口粘连,用力旋转,不慎将瓶颈拧断,左手食指一根筋断裂,不能自由弯曲,手术后治愈。 8、配溶液,通风橱里有两个大试剂瓶,当时没注意看,随便抓了个瓶子,直接把浓硫酸往里面倒,里面装的是氨水,结果溶液直接喷出来,幸好把玻璃拉下 9、一瓶新的硫酸开盖,当时戴了一次性手套,内盖很紧,旁边又没镊子,觉得内盖上没多少硫酸,所以就拿手抠。启开的瞬间,硫酸溅出了几个点,脸上和眼睛顿时生疼,跑到水池边用水冲,疼了好一会,第二天脸上留了几个小疤。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选择题(共38小题) 1.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B.量筒C.烧瓶D.蒸发皿 2.可用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B.燃烧匙C.试管D.集气瓶 3.要准确量取43mL液体适宜的仪器是() A.100mL量筒B.50mL量筒 C.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4.实验室中用量筒量取7mL水时,读数时视线仰视(视线和刻度线在同一侧),所量的实际体积() A.等于7mL B.小于7mL C.大于7mL D.无法确定 5.在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某同学第一次俯视读数为30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该同学第二次仰视读数为20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小于10毫升B.大于10毫升C.等于10毫升D.无法估算 6.某同学用称量为2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石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错把石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小石块的实际质量为26.2g,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在加砝码调游码后,他测出的该小石块的读数为()A.26.2g B.31.8g C.35.2g D.33.8g 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 B.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D.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 8.小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A.15g B.15.0g C.14.5g D.14.0g 9.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倒入下水道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Word版

转载]知识精要?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使用3 知识精要·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使用 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有20多种,对这些仪器应该在反复使用和训练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三会”,即:会识别仪器的名称和能恰当地选用仪器(仪器的种类和必要的规格);会正确地使用仪器进行实验;会画常用仪器的剖面图。 按照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大致可分为计量仪器、分离物质仪器、可加热的仪器、加热仪器、存放物质的仪器和其它仪器六类。现对这些仪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操作要领分述如下。 1.计量仪器 (1)量筒 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量筒的容积常见的有10mL、50mL、100mL等多种,其分度(最小刻度每格)依次为0.2mL、1mL、1mL。应该根据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量取液体时,以液面的弯月形最低点为准;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量筒是有刻度的玻璃容器,温度的变化会使刻度不准确,且量筒受热可能引起炸裂,因此,量筒不能用做反应容器或用来稀释浓硫酸、溶解强碱,也不能量取过热的液体或用于加热等)。量取液体时,应先往量筒里注液体到接近刻度然后改用滴管,将液体逐滴加入,直到指定量。读数时量筒必须方平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底处保持水平。俯视使读数偏高;仰视使读数偏低。如右图 (2)托盘天平 固体药品称量使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使用步骤注意事项:①先调整零点;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里称量;④砝码 用镊子夹取(“先大后小”)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2.分离物质的仪器 漏斗漏斗内放滤纸用于过滤,也可通过漏斗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漏斗不能直接加热;过滤时应 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环上或固定在漏斗架上。 3.可加热的仪器 1.试管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 量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管长处。②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③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加入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3。 2.烧杯用作配置溶液和加大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①烧杯外壁擦干后方可用于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盛放液体的容量通常不超过容积的1/3。②溶解物质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3.烧瓶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还可制作洗瓶。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使用注意事项: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它热浴(如水浴加热等)。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2。③使用时(制气体或有机 合成等),应固定在铁架上,烧瓶夹应垫石棉绳或套橡皮管。 4.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③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2)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大部分又是玻璃制品,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容易发生事故。如割伤、烧伤,乃至火灾、中毒和爆炸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的场所。然而,只要我们重视安全问题,思想上提高警惕,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危险品的使用规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1.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在征求指导教师同意之后,方可进行实验。 2. 实验进行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经常注意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是否漏气、破损等现象。 3. 当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皮手套等。 4. 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实验试剂不得入口。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饮食物。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 5. 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要妥善爱护。安全用具和急救药箱不准移作它用。 (二)危险药品的使用规则

1. 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规则 (1) 绝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 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进行有大量氢气产生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向室外,并需注意室内的通风。 (3) 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使用和处理可燃性试剂时,必须在没有火源和通风的实验室中进行,试剂用毕要立即盖紧瓶塞。 (4) 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 (5) 取用酸、碱等腐蚀性试剂时,应特别小心,不要洒出。废酸应倒入废酸缸中,但不要往废酸缸中倾倒废碱,以免因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浓氨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吸入较多氨气时,可能导致头晕或晕倒。若氨水进入眼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明。所以,在热天取用氨水时,最好先用冷水浸泡氨水瓶,使其降温后再开瓶取用。 (6) 对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其久置后会生成氮化银而容易爆炸。 2. 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规则 (1) 有毒药品(如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附件2: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一、火灾事故 1.2001年5月20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2.2001年11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3.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5.2003年5月31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6.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 7.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8.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 1.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下表列出了50Hz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反应情况。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2)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3)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4)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进行检查。 2.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 (1)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超全的初中化学常用实验仪器总结

(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1、试管 用途: 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溶解少量固体。

③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④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注意事项: ①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②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④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 用途: 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 ①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②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2(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烧瓶

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用途: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1)圆底烧瓶 圆底烧瓶一般用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容器。而平底烧瓶用于不加热条件下的气体发生器,也常用来装配洗瓶等。由于平底烧瓶底部平面较小,其边缘又有棱,因此应力较大,加热时容易炸裂。所以它一般不用于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容器。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分,常用为150 mL、250 mL和500 mL几种。 注意事项 ①圆底烧瓶底部厚薄较均匀,又无棱出现,可用于长时间强热使用。 ②加热时烧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 ③实验完毕后,应撤去热源,静止冷却后,再行废液处理,进行洗涤。 (2)蒸馏烧瓶 蒸馏烧瓶属于烧瓶类,所不同者,在于瓶颈部位有一略向下的支管,它专用作蒸馏液体的容器。蒸馏烧瓶有减压及常压2类。常压蒸榴烧瓶也分支管在瓶颈上部、中部和下部的3种,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选用支管在瓶颈下部的蒸馏烧瓶,沸点较低的则用支管在上都的蒸馏烧瓶。而支管位于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一(着火防范) 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 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闪点都比较低,即使存放在普通电冰箱内(冰室最低温—18℃,无电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着火的气氛,故

这类液体不得贮于普通冰箱内。另外,低闪点液体的蒸气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即使与暖气散热器或热灯泡接触,其蒸气也会着火,应该特别小心。 一、火灾的预防 有效的防范才是对待事故最积极的态度。为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 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当用明火加热易燃有机溶剂时,必须要有蒸气冷凝装置或合适的尾气排放装置。 ②废溶剂严禁倒入污物缸,量少时可用水冲入下水道,量大时应倒入回收瓶内再集中处理。燃着的或阴燃的火柴梗不得乱丢,应放在表面皿中,实验结束后一并投入废物缸。 ③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 ④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⑤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在含氧量约25%的大气中,物质燃烧所需的温度要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剧烈,不易扑灭。 二、消防灭火 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 1、常用消防器材

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如纳)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a) 沙箱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干沙对扑火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b) 灭火毯通常用大块石棉布作为灭火毯,灭火时包盖住火焰即成。近年来已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应改用玻璃纤维布。沙子和灭火毯经常用来扑灭局部小火,必须妥善安放在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使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c)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千种灭火器。其钢瓶内贮有CO2气体。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有CO2喷出。应注意,喇叭筒上的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2气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CO2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d) 泡沫灭火器由NaHCO3与Al2(SO4)3溶液作用产生Al(OH)3和CO2泡沫,灭火时泡沫把燃烧物质包住,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因泡沫能导电,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着火。且灭火后的污染严重,使火场清理工作麻烦,故一般非大火时不用它。 过去常用的四氯化碳灭火器,因其毒性大,灭火时还会产生毒性更大的光气,目前已被淘汰。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1.封管事故 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 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 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2014-1-13 1、剧毒品管理漏洞:复旦大学投毒案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林森浩在饮水机中注入N—二甲基亚硝铵,导致同学黄洋死亡,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作案者是从哪里得到使黄洋致死的剧毒品呢?实验室可能有着一定的管理责任。实验室应该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品的管理,须明确责任人,对危险品的管理要严格实行“五双”制度,出入库必须有精确计量和记载,剩余危险品必须立即安放危险品仓库或保险储存柜,严格领用登记制度。 2、高校实验室火灾事故常见不断 2013年4月30 日9时左右,南京理工大学一处废弃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1死3伤。经调查,是因外来施工人员私自撬开实验室大门,用明火切割金属构件引起的。发生爆炸的地方是10多年前存放化学药品的实验室。2008年3月13日大火烧毁东南大学10个实验室,火灾原因是导线短路引发。 3、连串低级错误导致女博士中毒死亡 2009年7月3日,杭州某大学化学系,一位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误将本应接入307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211室输气管路,导致一位女博士中毒死亡。一连串低级错误导致了事故的必然发生:⑴室外气体库虽有专人管,但钥匙大家可借; ⑵气体库中气瓶的摆放和标识不规范;⑶原先实验室搬迁后,原有的气体管子没有及时拆除或封口;⑷气体钢瓶连接管路后没有及时检漏;⑸开启一氧化碳总阀后没有立即做实验。 4、冰箱启动电火花引爆微泄露化学试剂 2004年4月11日,浙江某大学化工系大楼实验室,机械温控冰箱储存化学试剂引发爆炸事故,原因是化学试剂微泄露,机械温控冰箱启动产生电火花引爆。 5、香港科技大学一学生被挥发毒气窒息死亡 1995年4月5日,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一研究生被实验室一种毒气窒息致死,原因是一位教授打翻一瓶试剂,没有及时清理,过后忘记离开了实验室,于是慢慢挥发产生毒气。目前所有化学类实验室都安装紧急抽风和材料撤离报警装置,一般不允许单独一人做实验。 6、未按要求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导致重大事故 2011年9月2日,华东理工大学两名研究生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慎遭遇爆炸受伤,原因是在做氧化反应实验时,添加双氧水、乙醇等速度太快,未按规定要求拉下通风橱门,未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2011年4月12日,耶鲁大学一名女生晚上在实验室内操作机器时死亡,原因是未按要求将长发束起并戴安全帽,致使头发被木材加工机器绞住而窒息。 7、实验室没有安全培训记录被起诉 2008年12月29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女研究助理在实验时全身被大面积烧伤,虽经抢救18天仍不幸身亡。原因是她在把一个瓶子里的一种遇空气立即着火的化学制剂抽入注射器时,活塞滑出了针筒,引燃衣服,并且未能在第一时间使用应急淋浴装置,而她当时没穿防护服。由于没有安全培训记录,学校被法院判罚3万美金,教授面临最高4年监禁。

化学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及功能

一、常见仪器的分类 一般根据仪器的主要用途的不同,可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分为下列8类: (一)计量类 用于量度质量、体积、温度、密度等的仪器。这类仪器中多为玻璃量器。主要有滴定管、移液管、量筒、量杯等。 (二)反应类 用于发生化学反应的仪器,也包括一部分可加热的仪器。这类仪器中多为玻璃或瓷质烧器。主要有试管、烧瓶、蒸发皿、坩埚等。(三)容器类 用于盛装或贮存固体、液体、气体等各种化学试剂的试剂瓶等。 (四)分离类 用于进行过滤、分液、萃取、蒸发、灼烧、结晶、分馏等分离提纯操作的仪器。主要有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烧瓶、冷凝器、坩埚、烧杯等。 (五)固体夹持类 用于固定、夹持各种仪器的用品或仪器。主要有铁夹、铁圈、铁架台、漏斗架等。 (六)加热类 用于加热的用品或仪器。主要有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坩埚等。 (七)配套类

用于组装、连接仪器时所用的玻璃管、玻璃阀、橡胶管、橡胶塞等用品或仪器。 (八)其它类 不便归属上述各类的其它仪器或用品。 二、中学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与使用 (一)计量仪器 1.量杯 量杯属量出式(符号Ex)量器,它用于量度从量器中排出液体的体积。排出液体的体积为该液体在量器内时从刻度值读取的体积数。量杯有2种型式。面对分度表时,量杯倾液嘴向右,便于左手操作,称为左执式量杯。倾液嘴向左,则称为右执式量杯。250 mL以内的量杯均为左执式,500 mL以上者,则属于右执式。 2.温度计 温度计就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其种类很多,有数码式温度计,热敏温度计痔。而实验室中常用为玻璃液体温度。 温度计可根据用途与测量精度分为标准温度计与实用温度计2类。标准温度汁的精度高,它主要用于校正其它温度计。实用温度计就是指所供实际测温用的温度计,主要有实验用温度计、工业温度计、气象温度计、医用温度计等。中学常用棒式工业温度汁。其中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水银温度计用200℃与360℃2种量程规格。 使用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2化学实验室之旅(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常用的化学仪器或图,能正确说出并写出常用仪器的名称。 2.识记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导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那么,如何做实验,做好化学实验都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实验的知识. 一、自学:(10分钟)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略读课本第7页-13页内容,精读8-9页,在预习过程中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二、交流:(15分钟) 1.写出下列各仪器的名称。 、、、、、、、、 2.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因受热不均而发生炸裂)。 3.集气瓶的用途;胶头滴管的用途,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玻璃棒的用途。 4.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中。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三、总结 1.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 四、检测:(10分钟) 1.请你指出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下列各种仪器的名称 在化学实验中,若取用48ml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A.100ml的量筒B.托盘天平C.50ml的量筒D.50ml的烧杯 3.下列可以加热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集气瓶C.滴瓶D.量筒 4.某学生称药品时,错将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了,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加起来共克,此药品的质量为() 克克克克 5.下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B.集气瓶C.蒸发皿D.量筒E.烧杯F.燃烧匙 G.石棉网H.漏斗 6.课本13页习题1、3题(1). 【知识链接】 几种药品的存放: 1.白磷放在水中。 2.浓硫酸、浓盐酸用磨口瓶盖严。浓硝酸用棕色磨口瓶盖严。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全国有若干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存放药品较多、各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存在着很多的火灾隐患,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很有必要对全体学生加强防火安全的教育。 学生所做的化学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选择安全性好、毒性低、不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化学实验。即使这样任课老师也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在每次的实验前。 一、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⒈正确识别化学物品的性质,不轻易使用水来灭火。水能克火,水在灭火中应用范围最广,因为水具有很大的冷却能力,它能使着火点的温度降低,破坏继续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水不是万能的,有时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应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物品的理化性质,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 如碱金属、氢化钾、氢化钠、电石和锌粉等,当遇水后即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极易引起爆炸;汽油、乙醚、丙酮和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比水轻,着火时若用水灭火,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现场存放有浓强酸时,水遇浓酸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酸液飞溅,有喷伤人的危险;

有毒化学物品,禁止使用泡沫没有灭火器灭火,锑粉、铍粉、金属铊等不得用水灭;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时,在没有良好的接地,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这是因为一般的水都具有导电性能,电流可通过水流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精密化学仪器设备,也不易用水扑救。 ⒉正确认识火源的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我国目前通常使用下列一些灭火器: ⑴、泡沫灭火器药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当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灭火器内形成巨大的压力,把机内的药剂连同水一起,化为泡沫喷射出去,由于带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比油类轻,因此它象绒毯一样把着火的物体或油类盖得严严密密,既降低了温度,又隔绝了空气,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⑵、二氧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二氧化碳,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着火点温度,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一般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化学物品的失火。 ⑶、四氯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四氯化碳,它灭火主要是由于四氯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但是由于在下列条件下四氯化碳会产生窒息性的剧毒气体──光气;另外它也不能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钾、钠的失

化学实验室之旅(1)

课题:化学实验室之旅 【教材依据】粤教版第一章第2节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通过认识和学习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学习习惯。 流程设计: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先认识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三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仅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由于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课题】 1.3化学实验室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重点学习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 1、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展示法实验法 【学法指导】观察法自我演练法对比纠错法 【教具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量筒,滴瓶,试管架,试管刷,石棉网,铁架台,集气瓶,钥匙,坩埚钳,水槽,镊子,蒸发皿,锥形瓶,圆底烧瓶,三角架 设疑导入: 要做一顿丰盛的美餐,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要用到哪些东西?又该怎么做,程序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那我们又该准备些什么?要用到哪些东西?怎么做,程序是什么? 今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了解常用实验仪器,学习实验基本操作,让你们亲自感受化学人的严谨、细致以及乐趣。 新课讲授: 一、自学任务《化学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知识》 学生总结:①“三不”不触、不闻、不尝 ②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③浓酸浓碱接触皮肤要用大量水冲洗。 ④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答案)1

实验室化学安全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1-14题为单选,15-17题为多选) 1、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标准答案: D ) A. 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B. 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 C. 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D. 以上都是 2、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标准答案: C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3、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 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 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 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4、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D ) A. 试剂架上 B. 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C. 实验台下柜中 D. 试剂库内 5、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A ) A. 可以用明火加热 B. 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 不可猛烈撞击 D. 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6、室温较高时,有些试剂如氨水等,打开瓶塞的瞬间很易冲出气液流,应先如何处理,再打开瓶塞?(标准答案: C ) A. 先将试剂瓶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B. 振荡一段时间 C. 先将试剂瓶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D. 先将试剂瓶颠倒一下 7、天气较热时,打开腐蚀性液体,应该:(标准答案: B ) A. 直接用手 B. 用毛巾先包住塞子 C. 戴橡胶手套 D. 用纸包住塞子 8、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 C ) A. 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 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 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 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9、箱式电阻炉使用过程中,当温度升至多少度以上后,不得打开炉门进行激烈冷却,以免烧坏炉衬和电热元件? (标准答案: A )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第一课时)(汇编)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第一课时) 【目标要求】: 1.了解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实验室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本章重点】: 1.了解常用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药品的取用、简单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 【本章难点】: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仪器】: 酒精灯、试管、药匙、镊子、量筒、滴管、玻璃棒、试管夹、铁架台、烧杯、集 气瓶 【教学过程】备注 参观一、参观实验室 参观要点: (1)进入化学药品室:看看化学药框中药品摆放有什么规律。 (2)进入化学仪器室:看看有哪些仪器你认识的?说出它们的名称。(3)进入实验准备室:了解相关实验设施 (4)进入实验室:找一找电源开关、自来水总闸、灭火器分别放在什么地方?这里跟教室有什么不同?仔细阅读《化学实验室规则》 讨论 交流 一边参观,一边讨论交流 讲解二、化学实验课的要求以及安全知识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气体放在贮气瓶中或随用随制。 2、药品的取用 (1)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2)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4.浓酸,浓碱的使用:浓酸,浓碱都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5.酒精灯的使用:酒精量为酒精灯容积的1/4-2/3。 “三不”:不能给燃着的酒精灯加酒精;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6.烫伤处理: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再涂烫伤膏;割伤时,要立即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讲解阅读课本第9页 三、讲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同时展示相关仪器 名称用途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玻璃棒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 酒精灯用于加热 胶头滴 管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 品 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进 作用 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漏斗 用于过滤 归纳1.用于加热的仪器: (1)固体可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 (2)液体可用试管、烧瓶、烧杯、锥形瓶、蒸发皿 2.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仪器有:试管、蒸发皿3.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瓶、烧杯、

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一. 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1. 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 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4. 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5. 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6. 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7. 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知识要点] (一)化学之旅 1.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4. 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二)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

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水槽排水法收集气体或作其他实验的盛 水容器 不能加热 集气瓶①收集气体 ②装置气体发生器 ③进行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实验 ①不能加热 ②盛放气体时瓶口盖毛玻璃片 ③进行燃烧实验,瓶底铺沙或放水 酒精灯实验室常用热源,用于实验时加热①酒精量不起过容积2/3,不少于1/4 ②加热时玻璃仪器不能与灯芯接触, 要使用外焰加热 ③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 酒精灯 ④用毕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口吹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①不能加热 ②不能作反应容器 ③读数时平视,以凹液面最低点为准 2. 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