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类染料检测方法研究(修改)
环境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二胺法 即重氮偶合光度法 , 是我 国推荐 使用的标 准方法 , 然而该 法测定苯胺过程 中 p H调节 比较困难 , 且对显色反应 的温度有严 格要求 , 被测 水样 色度 、 存 离子 、 硝 酸盐 、 氮 化合 物 以及 共 亚 重 2一 萘胺 一I 磺 酸对测定结果都存在着干扰 , 一 因副 反 应 发 生 而 使其精度和选择 性大大 降低 。4一氨基 安替 比林 法 的 主要 问题 在 于灵敏度不高 。因此 , 进型测 定方法 在实 际测 定过 程 中被 改 应用 , 李玉萍等 用 T P [ C P , O 0 ( H) 0 三辛 基氧化膦 ] L 1B( 、 13 双
苯胺类物质具有毒性和特殊 的颜色 、 气味 , 明显 的致癌作 有 用, 是我 国主要来 源于染料 、 制药 、 橡胶 、 炸药 、 料 、 药 和塑 料等工 业废 涂 农
胺分光光度法及 4一氨基安替 比林 ( 4一A P 分光光度法 。奈 乙 A )
s o t o n sa d t e d v lp n ft e e meh d e e as r s n e . h r —c mi g n h e eo me to s t o sw r lo p e e t d h
Ke wo ds:e v r n n a a l y r n io me t s mp e;a n l mie;d t r n to ee mia in;d v lp n e e o me t
Ab t a t sr c :Anln n t e u si t d d rv t e r o i n a cno e i r a is i e a d o h rs b t u e e a i swee tx c a d c r i g n c o g n c .Th ywe e k o o b i— i t i v e r n wn t e sg n fc n o tmi a t n e v r n na a l s n s t ro i ol tn s t e o told. S i’S v tlt d t c i a tc na n n s i n io me tls mp e ,a d wa he p rt p lu a t o b c n r le i i y o t ia o ee t
苯胺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现, 亚硝酸盐 、 重氮化合 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 上对苯胺 的测 定造成 来萃取样品中苯胺及硝基苯 , 通 过气 相色谱毛细管柱测来对样品 中 干扰 , 在对标 准光度法进行改进 时 , 可 以通 过增加氨基磺酸 铵的方 的苯胺及 硝基 苯进行测定 , 在大量 实验 后得 知 , 气 相色谱法测 定废 7 %以上 , 且实际应用 中可操作性较 式来进行调整 , 并通过蒸馏方式缓解重氮化合物的干扰 问题 。标准 水 中苯胺及硝基苯 的回收率在 9 光度法在对苯胺进行测 定的过程 中所耗 费的时间较 长 , 被测水样色 强 , 测定方法简便 , 苯胺含量测定 的精准性 比较高 , 在苯胺及高低浓 度也会 在一定程度 上对 测定结果产生影 响 , 此种情况 下 , 标 准光度 度 的硝基苯测定上具有 良好 的适用性 , 促 进了酚类物质与其他物质 法 的测定精准性难 以得 到有效保证 , 针对此种情 况 , 相关 研究人员 相互干扰 的问题得 以有效解决 。 在预处理 、 p H调节等方 面对苯胺测定方法进行改进 。 针对 当前标准 3 . 2液相 色 谱 法 光度法 的实际应用情况 ,通过增 加配 置苯胺标 准中间液 的方 式 , 切 有学者采用 了液相 色谱法对苯胺进行 了测 定 , 认 为该 方法灵敏 实提 高了标准液 的配制精度 , 最大程度上减少 了试剂消耗量 。 度高, 重现性好 。还有学者采用反 相高效液相色谱( R P — I — I P L C ) , 用 1 . 2吸收光度法 甲醇 和水 作流 动相 , 在 国产 Y WG C I色谱柱上首次研究了靛蓝 中残 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 找 到了一种替代标 准光度法 的 留痕 量苯胺 的快速测定方 法 , 对 实验条件进行 了优化 , 并对 重庆泰 苯胺测定方式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 , 采 用分光光 度法 能够 准确的 丰泰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靛蓝样 品进行 了测 定。 有学者应用 对苯胺含 量进行测定 , 与同类方法相 比具有 良好 的应用 优势 。还有 反相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 , 采用 Hy p e r s i l B D S色谱柱. 以甲醇一水作流动 学者提出 , 硫酸介质中 , 苯胺对高锰酸钾具有一定的褪色作用 , 并且 相 , 梯度洗脱 , 波长 2 5 4 n m检测 , 外标法定量 , 同时测定苯胺 , 对硝 实际褪色程度 与苯胺 的含量之间存在密切 的联系 ,以此为依据 , 建 基苯胺 、 间硝基苯胺 、 联 苯胺 、 邻硝基苯胺 , 2 , 4 一 二硝基苯胺及 N , N 一 立 了褪色 光度法来对苯胺类物 质进 行测定 ,该种方 式在实 际应 用 二甲基苯胺的含量 ,回收率为 5 1 . 5 7 %一 1 0 7 . 9 2 %, R S D为 1 . 8 8% 中, 其最大 吸收波长为 5 2 5 n m, 具 有较 高的回收率 。 5 .9 8 %, 方法快速 、 准确 , 是测定废水 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 1 . 3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还有 学者建立 了用 甲基硅油作消泡剂消除泡沫 , 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 相关研究显示 , 利用苯胺 具有芳香性和共 扼性 , 在紫外 光区有 紫外光度检测测定垃圾填埋场渗 出液 中苯胺 的新方法 , 该方法灵 选择 l 生高 、 重现 性好 , 适合于废水 中苯胺的测定。 特征吸收峰的特点 ,于 2 3 0 n m处 , 1 c m石英 比色皿对样品进行紫 敏 、 外分光光度测定 , 该方法 的检 出浓 度为 0 . 0 0 8 mg / L , 测定上限为 5 结 束 语 me , / L . , 方法快速 、 准确 、 灵敏 、 简便易行 , 解决 了 目前测 定水 中苯胺 总的来看 , 在 现代社会科 学技术不 断发展 的大 环境下 , 苯胺 测 类化合物所用试剂毒性 大 、 操作繁琐 、 测定时间长等难题 。 有学者根 定方法也逐 步改进和创新 , 在传统光度法 和色谱法基础上 , 电化学 据苯酚和苯胺在紫外区均有 吸收的特点 , 建立了用 比值 ~导数法 同 法 因其稳定 的测 定体系 以及较高 的灵敏度而受到 环境监测领 域的 时测定苯酚和苯胺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优化条件 下 , 酚和苯胺 的 广泛关注 , 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动力 学光度法 以其操作 简便 且灵 线 性范 围分别 为 1 . 0 1 — 2 4 . 2 4 mg / L ,其 检测 限分别 为 0 . 0 9 7和 0 . 敏度高而得到广泛 的运用 。针对 当前环境污染 的总体形势 , 积极探 6 8 5 m g / L . ,该法对波谱重叠严 重的苯酚和苯胺类 化合 物能进行有 寻 出高效的苯胺测定方式 , 促进苯胺 测定过程中各项问题的有效解 效测定 , 该 法省去 了萃取 、 蒸馏 、 显色 、 酸化 等预 处理步骤 , 具有能消 决 , 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持续 发展 。 除背景干扰 、 提 高灵敏度及提高速度的优点 。有学者利用紫外双波 参考文献 长光 度 法 可 以 消 除苯 酚 和 苯 胺 的 相互 干 扰 ,采 用 双波 长 对 为 【 1 】 赵云 芝, 杨坪, 钱 蜀. 液相 色谱 一 串联质谱 法测 定水 中 1 4种 苯胺 类 2 0 9 . 0 — 2 3 9 . 8 t i m和 2 3 0 . 0— 2 5 3 . 5 n m, 实现 了水 中酚类和苯胺类物质 化合物[ J ] . 色谱 , 2 0 1 5 ( 5 ) . 的同时测 定 ,苯 胺类 物质 的线 性范 围 为。0 — 1 2 mg / L ,检 出限 为 【 2 j 林海吟. 工业废水 中苯胺 类化合物的测 定研 究『 J 1 _ 广 东化 工 , 2 0 1 3 0 . 0 0 7 m g / L, 方法操作 简便 、 测试准确。有学者采用双波长系数补偿 ( 1 3 )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炼 油厂废水 中的苯酚和苯胺 ,结果表明 , 【 3 降 娟, 张晓阳, 曲平, 薛亚东. 紫外分光光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的注 在 p H= l 1 . 4时 , 选 择 2 2 4 n m / 2 3 4 n l T l 为 苯 酚测 定 波 长 对 , 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J ] . 能源环境保护 , 2 0 1 2 ( 3 ) . 2 4 0 ��
苯胺类 气相色谱-质谱

苯胺类气相色谱-质谱
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芳香环和氨基(-NH2)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树脂、橡胶、塑料等行业。
然而,苯胺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环境风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
因此,对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和监测至关重要。
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和定量环境中的苯胺类化合物。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准确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GC-MS分析中,首先将样品挥发成气态,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利用质谱仪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和识别。
近年来,我国已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苯胺类化合物检测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例如《水
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22-2017)和《土壤苯
胺类和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10-2021)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仪器设备、样品处理和数据处理等要求,为我国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质谱法是一种有效的苯胺类化合物检测手段,对于环境保护、公共
卫生和安全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相关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在苯胺类化合物检测方面将更加规范和高效。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方法研究与改进

万方数据
2.3准确度试验 按1.3.3处理样品,然后依1.3.1的条件进行色谱分析,1 、2、3为样品,在3种样品中分别加入与本底值相近的对苯二 胺标准溶液,按1.3.3进行样品处理,测定后计算其回收率,结 果见表1。3次的回收率为93.68%、98.43%、100.5%,平均值 为97.56%,说明该方法准确度高。
裹2准确度实验结果
法将有机相的比例降低为4%乙腈缓冲溶液,分离效果更好。 3.2流速的选择 原方法中流速为2.0 ml/min,分离时对苯二胺和别的组 分分离不够彻底,将流速降低到1.0 ml/min,峰分离较为成 功。 3.3样品处理的改进 因为染发剂的品种很多,成分很复杂,前处理非常麻烦, 在实验初期,由于离心的转速不够,试样不能很好地分层,即
10000 r/min高速离心机。
0.22
pan有机滤膜。
1.2试剂
1.2.1蒸馏水,二次超纯水,经无机滤膜过滤。 1.2.2乙醇,‘p=95%,优级纯。 1.2.3乙醇(1+1):取等量乙醇(1.2.2)与水(1.2.1)混合。
1.2.4 100 ml。
1.0%亚硫酸钠:称取1.0 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
500.0
酸钠,加95%乙醇使之溶解,并在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此 标准储备液浓度为5.0
mg/ml。
标准系列的配制:分别移取1.0.2.5、5.0 ml对苯二胺标 准储备液于三只100 ml容量瓶中,各加纯水48、45、40 ml,再 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其浓度分别为50、125、250¨g/ml。 1.3.3样品预处理称取0.500 g样品于已加1.0
[1]阎世翔.化妆品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有机化工原料.化工产品手册. [3]黄正兵.染发剂一对苯二胺[J].中学生数理化,2006,7—8:158
甲苯胺蓝染色方法改进

【】 1 杜卓民. 实用组织学技术【 .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8 19 .
[ 陆 云, 2 】 汤美 蓉. 甲苯胺蓝快染肥大 细胞的体会叨. 皖南 医学院学报 ,
1 9 ,0 4 :8 . 9 1 1 ( )2 9
[ 闭慎金. 3 ] 幽门螺杆菌 甲苯胺蓝法在 胃黏膜免疫组化复染中的应用叨.
异染性 ( 弱阳性 )为紫色或紫红 色 ; 异染性 ( , 一 阳性 ) 为红色。 ,
但此种异染性染色后 经酒精脱水时 , 又转变成正色性『 1 1 。此染料 特点是对于 神经元 的尼 氏体染 色效果好 , 还可染黏液 、ຫໍສະໝຸດ 软骨基 质、 大细胞等。 肥
甲苯胺 蓝在组 织学 、 病理 学 中应用较 为广 泛。具 文献报 道, 甲苯 胺 蓝可 快速 染 肥大 细胞 【; 胃黏膜 免 疫组 织 化学 在 1 反应 中 , 甲苯 胺蓝 复染 后 , 经 胃黏膜 组织 内的幽 门螺旋 杆菌
被染 为 蓝 色 ; 早期 识 别活 体 中无 症状 的 口腔 鳞 癌 , 可 良性
溃疡 通 常具 有非 常 明确 的边缘 着 色 ,而癌前 病变 或恶 性病
变 的 边 缘 是 弥 散 的【; 口服 甲 苯 胺 蓝 胃 内 染 色 有 助 于 胃 癌 的
冲洗 , 尼氏体着色效果更佳 。 可能是 由于尼 氏体为嗜碱性物质,
即出现形态变化甚 至溶解 因此实验用水 p 。 H值对实验结果非 常重要 , 其在 临床病理诊 断中 , 尤 一定要排 除实验条件对实验
结 果 的干 扰 。
参考文献:
细胞 核 着蓝 色 , 此法 简便 易行 、 果好 , 只限 于宫 颈 癌 的 效 但
早期诊 断 『 6 1 氏体位 于神 经元 的核周 部 , 。尼 由大量 平行 排列 的粗 面 内质 网 和游离 核糖 体组 成 ,为 易被碱 性染 料着 色 的 嗜染 质 。笔 者就 甲苯胺 蓝 显示 神经 元尼 氏体 的方 法进 行 了 改进 , 体如 下 。 具
苯胺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苯胺含量的测定方法。
2. 了解苯胺的性质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苯胺(C6H5N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苯胺含量。
苯胺与亚硝酸钠(NaNO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萘酚AS-BpH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通过比色法测定苯胺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烧杯、玻璃棒、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滤纸等。
2. 药品:苯胺标准溶液、亚硝酸钠溶液、盐酸、萘酚AS-BpH溶液、硫酸铵溶液、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准确移取0.1 mL苯胺标准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苯胺浓度为0.1 mg/mL的标准溶液。
(2)分别移取0.0 mL、0.5 mL、1.0 mL、1.5 mL、2.0 mL、2.5 mL苯胺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各加入1 mL亚硝酸钠溶液,混匀。
(3)室温下放置5分钟,加入1 mL盐酸溶液,混匀。
(4)加入1 mL萘酚AS-BpH溶液,混匀。
(5)室温下放置15分钟,用分光光度计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6)以苯胺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准确移取一定量的待测苯胺溶液于锥形瓶中,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操作。
(2)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苯胺浓度。
3. 计算苯胺含量苯胺含量(mg/L)=(待测溶液中苯胺浓度×稀释倍数)/取样体积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如图所示,线性范围为0.1-2.5 mg/mL。
2. 样品测定测得待测苯胺溶液的吸光度为0.85,查标准曲线得苯胺浓度为1.2 mg/mL。
3. 计算苯胺含量苯胺含量(mg/L)=(1.2 mg/mL×100)/10=12 mg/L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苯胺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苯胺类染料检测方法研究(论文)

分类号:学校代码:10392学号:3100709140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染发剂中苯胺类染料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Research HPLC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niline Hair Dye所在院系:药学院学生:伊满飞指导老师:欧阳立群起止日期:2014年01月至2014年06月目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3)1.1 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方法1.2.1 标准溶液配制 (5)1.2.2 流动相的配制 (6)1.2.3样品预处理 (6)1.2.4色谱参考条件 (6)2 结果与讨论2.1 色谱条件优化 (7)2.1.1色谱柱的选择 (7)2.1.2 流动相选择 (8)2.1.3 流动相梯度选择 (8)2.1.4 检测波长选择 (8)2.2 样品提取实验 (10)2.2.1提取溶剂选择 (10)3 方法学实验3.1 线性及线性范围 (10)3.1.1标准曲线绘制 (11)2.2.2提取方法选择 (11)3.1.2线性范围 (11)3.2 方法检出限 (12)3.3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12)4 结论 (13)参考文献 (14)附录属性信息 (16)染发剂中苯胺类染料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中文摘要本文目的是建立一种以苯胺类成分检测为主的研究方法,使其能对《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染发剂苯胺类成分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做一个补充,使其覆盖率高且灵敏,快捷而准确。
流动相选择,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采用乙腈+0.02 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时,使用RP-C16色谱柱时可以较好分离这几种目标分析物,且色谱峰形良好。
提取溶剂选择,结果表明50%甲醇提取效率最佳。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8种染料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在84.6%~104.2%之间,平行6次测定结果RSD值在2.1%~4.1%之间,结果令人满意,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姓名: 王东浩学号:515102001540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 环境工程题目: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指导老师:王正萍2016年5月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摘要:苯胺类物质具有毒性和特殊的颜色、气味,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是我国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此类化合物在环境中排放与残留量日趋增多,对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
因此,对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苯酚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论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倾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监测研究进展Abstract: Aniline material toxic and special color, smell, have apparent effect that cause cancer, is of priority control pollutants in our country. Such compounds emissions and residues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hazard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iline material is critic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l compounds and the harm to human bod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endency is prospected.Key words:Aniline material determination research progress1.苯胺类化合物的介绍苯胺类化合物为芳香胺的代表,系指苯胺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功能团取代后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O657.7+2学校代码:10392学号:3100709140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染发剂中苯胺类染料的HPLC检测方法Determination of Aminobenzenes in Hair Dyes by HPLC所在院系:药学院学生:伊满飞指导老师:欧阳立群起止日期:2014年01月至2014年05月二〇一四年五月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1)1.1 仪器与试剂1.11 仪器 (2)1.12 试剂 (3)1.2 实验方法1.2.1 标准溶液配制 (3)1.2.2 流动相的配制 (4)1.2.3样品预处理 (4)1.2.4色谱参考条件 (4)2 结果与讨论2.1 色谱条件优化 (5)2.1.1色谱柱的选择 (5)2.1.2 流动相选择 (5)2.1.3 流动相梯度选择 (5)2.1.4 检测波长选择 (6)2.2 样品提取实验 (7)2.2.1提取溶剂选择 (7)3 方法学实验3.1 线性及线性范围 (8)3.1.1标准曲线绘制 (8)2.2.2提取方法选择 (9)3.1.2线性范围 (9)3.2 方法检出限 (9)3.3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10)4 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录属性信息 (14)染发剂中苯胺类染料的HPLC检测方法中文摘要本文目的是建立一种以苯胺类成分检测为主的研究方法,使其能对《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染发剂苯胺类成分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做一个补充,使其覆盖率高且灵敏,快捷而准确。
流动相选择,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采用乙腈+0.02 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时,使用XB-C18色谱柱时可以较好分离这几种目标分析物,且色谱峰形良好。
提取溶剂选择,结果表明50%甲醇提取效率最佳。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8种染料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在84.6%~104.2%之间,平行6次测定结果RSD值在2.1%~4.1%之间,结果令人满意,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染发剂,HPLC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minobenzenes in hair dyes by HPLC, and to modified th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in Hygienic Standard for Cosmetics.Mobile phase selec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choicing acetonitrile +0.02mol/L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as the mobile phase in this experiment, and using XB-C18 column can well separate the target analytes , keeps the peak shape perfect. Selection of extraction solv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50% methanol is the most efficient. The recovery rate and precision, the recovery rate of 8 kinds of dyes sample is between 84.6% ~ 104.2%, and the number of RSD of 6 average determinations is between 2.1% ~ 4.1%。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an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s are full of good precision and accuracy.Key word: Aminobenzenes Compounds , Hair dye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前言早在4000年前人类就开始染发,古埃及的法老墓出土的一些文献上记载着,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派人去美洲寻找草药,结果带来许多能用于染色的植物,除了用于染发以外,还能用来染指甲。
2000多年前我国也开始出现染发,中国文献记载《汉书·王莽传》中写道“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1]。
到了现代,人类已经拥有了专业的染发剂生产厂家,染发技术也愈发专业。
目前人们使用的染发剂依据染发效果可分为3类: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2]。
暂时性染发剂可以用香波洗发水一次用香波洗发水一次性性将其从头发上洗脱下来,而半永久性染发剂需要用香波6-12次才能将其洗脱[3]。
永久性染发剂又可以分为:植物永久性,金属永久性,氧化永久性;前两者的染料分别提取于植物和矿物质,植物性染发剂价格贵[4],国内少用,而金属性染发剂对人体伤害极大[5],现已几乎不用。
后者氧化永久性染发剂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一类染发剂[6],含有染料中间体和偶合剂,这些小分子进入头发纤维内反应生成染料大分子[7],所以难以从头发纤维孔径中洗脱出来,而染料中间体多是苯胺类等芳香类成分[6],特别是对苯二胺及其衍生物[8]等有毒物质,正常染发时就易通过发髓、皮肤或呼吸等多种方式吸收入血,一旦进入体内便很难排出,容易蓄积中毒,而且具有诱导基因突变致癌作用和极易引发皮肤过敏反应[9]。
基于以上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各国都纷纷出台相关法规限制其有害物质的含量,并推荐了对其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10]中规定了93种暂时允许用的染料成分,且对其最大允许使用浓度、其它限制和要求等做了严格的规定,并推荐了7种允许使用的染料和1种禁用成分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但推荐检测方法对规范的要求覆盖率非常低, 还不能满足目前的分析要求。
而欧盟化妆品法规(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11]中推荐采用的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所用方法较滞后,对于复杂组分的分离测定效果不显著。
因此,为了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必要研究简便,快捷,灵敏的检测分析方法。
目前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已经有:离子色谱法[12],毛细管电泳法[13],气相色谱法[14-16],高效液相色谱法[17-22],气相色谱-质谱法[23-25],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26]等;由于苯胺类化合物极性强,不易挥发,不稳定等性质使得GC法难以测定,其它方法的前处理也复杂耗时,而HPLC法则显得很合适。
所以本文目的是建立一种以HPLC对苯胺类染料成分检测为主的研究方法,使其能对《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染发剂苯胺类成分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做一个补充,能为以后各相关部门的检测需要提供一个快速简单准确的检测平台。
1.1 仪器与试剂1.11仪器Waters2998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Water公司);Milli-Q超纯水纯化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涡旋混合器(江苏健康医药公司);分析天平(赛多力科(北京)科学有限公司,感量为0.1 mg);微孔滤膜:0.45 μm。
1.12试剂: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
乙酸铵(优级纯,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乙腈和甲醇(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
8种染料标准品:纯度均≥95.0%,2-羟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CAS号:93841-25-9);2-氯-p-苯二胺硫酸盐(CAS号:61702-44-1);4-氨基-N,N-二甲基苯胺(CAS号:99-98-9);4,4’-二氨基二苯胺硫酸盐(CAS 号:53760-27-3);2,6-二羟乙氨基甲苯 (CAS号:149330-25-6);2,6-二甲氧-3,5-吡啶二胺盐酸盐(CAS号:56216-28-5);羟乙基-3,4-亚甲二氧基苯胺盐酸盐(CAS号:94158-14-2);羟乙基-2-硝基-p-甲苯胺(CAS号100418-33-5)。
1.2 实验方法1.2.1 标准溶液配制染发剂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8种染料对照品,置于50 mL比色管中,用10%甲醇溶液配制标准储备液,浓度分别为1.0 mg/mL于4 ℃冰箱储存,使用时按需稀释。
染发剂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分别移取上述8种染发剂标准储备液,用50%甲醇配制成浓度如表1所示的标准系列浓度。
表1 标准系列浓度系列标准浓度/μg/mL名称/CAS号1 2 3 4 5 661702-44-1 1.0 2.5 5.0 25.0 50.0 100.0 99-98-9 1.0 2.5 5.0 25.0 50.0 100.0 53760-27-3 5.0 10.0 20.0 60.0 80.0 100.0 149330-25-6 1.0 2.5 5.0 25.0 50.0 100.0 56216-28-5 5.0 10.0 20.0 60.0 80.0 100.094158-14-2 5.0 10.0 20.0 60.0 80.0 100.0 100418-33-5 1.0 2.5 5.0 25.0 50.0 100.01.2.2 流动相的配制流动相溶液(0.02 mol/L乙酸铵):称取1.54 g乙酸铵,加水至1000 mL,溶解混匀,经0.45 μm滤膜过滤,作为流动相用。
1.2.3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试样1.0 g(精确至1mg)于50 mL比色管中,加入50%甲醇20 mL,旋涡混匀器上涡旋1 min,冰浴超声15 min,混匀,冷冻高速离心10000 r/min离心5 min,过0.45 μm滤膜,供仪器分析测试。
1.2.4色谱参考条件色谱柱:XB-C18柱,250 mm×4.6 mm(内径),5 μm;或相当者。
流动相:A相(乙腈)+B相(0.02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程序见表2。
流速:1.0 mL/min柱温:35 ℃进样量:10 μL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如表3所示。
表2 梯度洗脱程序时间/min 流动相A(%)流动相B(%)0 5 955 5 955.1 10 9018 10 9023 40 6028 40 6028.1 10 9032 10 90表3 检测波长名称 /CAS号波长/nm93841-25-9 23561702-44-1 24599-98-9 24553760-27-3 235149330-25-6 23556216-28-5 23594158-14-2 245100418-33-5 2352 结果与讨论2.1 色谱条件优化2.1.1色谱柱的选择实验使用表2所示流动相时,比较了RP Amide C16 和XB-C18柱对8种染发剂的分离效果及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