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的护理要点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延髓后神经潜伏的病毒激活所致,中医称"缠腰蛇"。
该病好发于春秋二季,成年人患病较多。
该病病变局限,病程有自限性,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暖,防止感冒。
2.饮食护理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用药护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有肾毒性,定期检查肾功,多饮水。
有些患者创面已愈合,但可能会遗留神经痛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
4.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精神负担。
5.病情观察与护理疱疹疼痛明显者可局部冷敷患部,避免高温。
加强眼的护理,房间光线宜暗,避免强光照射引起角膜反应,出现流泪不适。
滴眼液患者,及时用无菌棉棒清除眼角分泌物,保持眼周围清洁。
6.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宽大的衣服,减少对皮损区的摩擦,定时更换衣服,保持清洁。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劳累,保暖,防止感冒,勿到人员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2.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用药指导按照专业医师的指导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4.心理指导保持心情愉快。
5.康复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衣服,有些患者创面已愈合,但可能会遗留神经痛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医院管理皮肤科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皮肤科带状疱疹护理常规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串腰龙”、“蜘蛛疮”,是由具有亲神经性的水痘一带状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特征为在红斑上出现成群的丘疹、水疱,呈带状分布,伴明显神经痛。
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会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内,在免疫功能减退时发病,患病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身免疫,偶有复发。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利于患者充分休息。
床单位干净整齐,用物专人专用。
2、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定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等, 以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情况。
3、饮食、睡眠及二便的护理指导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膳食,忌辛辣刺激食物;戒酒限烟;足量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疼痛的护理1、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带状疱疹的疼痛多发生在夜间,疼痛的发作时间一般持续在数分钟之内,发生突然,程度剧烈。
当疼痛发作时,护士要及时来到患者身边,了解病情,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 给予鼓励。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遵医嘱物理治疗,如局部冰敷或氮凝激光照射、频谱电疗等, 均有消炎、止痛效果。
3、睡前遵医嘱口服镇静药.可促进睡眠,减轻患者紧张感。
(三)心理护理1、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环境,减轻因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
2、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言行,了解性格,评估患者心理,便于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3、向患者讲解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减轻患者的焦虑,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四)皮损的护理1、保持创面的清洁根据皮肤损害的处理原则处理皮损,当水疱的疱壁陈旧、增厚时,可将疱壁清除掉,并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清创,遵医嘱行氮斜激光照射等。
2、根据皮损的不同形态选择相应的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莫匹罗星软膏、阿昔洛韦滴眼液等。
3、如果累及眼部,应严密观察眼部病情的变化,避免用手揉眼及不洁物接触双眼,遵医嘱定时滴用抗病毒眼药如阿昔洛韦滴眼液,重者用无菌纱布覆盖患眼,避免强光刺激。
蛇盘疮民间治疗方法

蛇盘疮民间治疗方法蛇盘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褥疮或压疮,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摩擦或摩擦引起的皮肤受损和组织坏死。
蛇盘疮在民间有许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这里介绍几种较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首先,在治疗蛇盘疮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
可以使用清洁的温水和温和的皂液轻轻清洗伤口,然后用纱布轻轻擦干。
清洁后,可以使用一些抗菌药膏或抗菌药水涂抹在伤口上,以防止感染。
然后再用纱布或无菌敷料包扎好伤口,保持干净和湿润的环境。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药膏进行外用治疗。
例如,可以将生薏米面和地膏草混合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蛇盘疮上,每天重复数次。
薏米具有清暑解毒、利湿化痰的功效,地膏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煎剂进行浸泡或外用。
例如,可以将苍耳子和秦皮煮水,然后用棉球蘸取煎剂,轻轻擦拭伤口。
苍耳子具有消炎杀菌、止痛的作用,秦皮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两者合用可以帮助伤口的愈合并缓解疼痛。
除了中药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的方法帮助治疗蛇盘疮。
例如,可以使用指尖或按揉棒对患处进行轻柔的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出。
另外,可以按摩一些相关的穴位,如足三里、气海、膀胱俞等,有助于调节体内气血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蛇盘疮的发生。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洗和更换床单、枕套等物品。
其次,要避免长时间的压力和摩擦,尽量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或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
此外,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活动,锻炼身体,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总而言之,蛇盘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民间有许多传统的治疗方法。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使用中药药膏和煎剂、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注意预防措施等都是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然,在进行治疗时,如果情况严重或无明显好转,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护理惯例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按神经分布,有成簇炎性水疱并伴随神经痛的皮肤病。
护理要点1、休息:发热、全身不适者卧床休息。
一般不鼓励卧床,适当活动,包管夜间充足睡眠,对疼痛剧烈者,睡前半小时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
坚持环境宁静。
2、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坚持大便通畅,忌牛羊肉、辣椒、酒等。
3、皮肤护理:剪短指甲,防止搔抓、摩擦及肥皂、热水烫洗。
内衣应柔软、全棉。
衣服、被单污染后立即更换,坚持皮肤清洁。
4、眼睛护理:头面部带状疱疹,病毒侵及眶上神经上支者可累及角膜,甚至引起全眼炎至失明。
应加强眼护理:分泌物较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以防发生粘连,白日定时滴眼药水;夜间用眼膏。
5、皮损护理(1)皮损仅红斑、丘疹用酞丁胺擦剂、阿昔洛韦软膏,每天3~4次。
(2)有水疱、血疱时,在无菌技术下抽取疱液,保存疱壁,再于皮损处涂氯强油,每天3~4次。
(3)若继发感染,擦红霉素、百多帮软膏,每天3次。
(4)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每天1次,15min/次,注意呵护患者眼睛(嘱病人防止直视激光。
皮损在面部者,用纱块遮盖眼睛)。
(5)皮损结痂时待其自行脱落。
6、疼痛护理:遵医嘱给镇痛剂,如卡马西平、消炎痛、元胡止痛片。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肌注维生素B1、B12。
与病人多交谈,根据病人快乐喜爱,让其听音乐、相声,看电视、小说等,分散注意力。
7、发热护理:遵医嘱给退热剂,体温超出39℃者物理降温。
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的衣服与床单,防止受凉,坚持皮肤清洁干燥。
年老体弱者注意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8、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加强支持疗法、给能量合剂、肌苷,酌情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9、病情观察(1)观察皮损情况:皮损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出中线。
若皮损泛发,有血疱,且病人精神状况差,提示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应考虑体内有潜在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
(2)观察体温。
(3)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抗病毒常选用阿昔洛韦等,滴速不宜过快,观察小便及病人自觉症状,如:有无肾区不适。
带状疱疹(蛇串疮)健康教育处方

**市**区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处方
带状疱疹(蛇串疮)
蛇串疮是以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宛如串珠,状如蛇行,呈带状分布且伴有局部刺痛为主证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证。
(一)病情观察
1、观察皮损情况,部位、进展、疼痛程度、疱疹大小。
2、全身症状:体温、大小便情况。
3、用药效果及反应,定期复查肾功能。
(二)心理护理: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消除顾虑,保持良好心态。
(三)饮食护理
1、肝经郁热:清热解毒之品,如橙子、苦瓜等。
2、脾虚湿蕴:健脾利湿之品,如扁豆、山药。
3、气滞血瘀:清热解毒之品,如丝瓜、白萝卜。
(四)健康指导:及早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皮疹累及口腔,就餐前后及睡前及时漱口,皮疹发生于手部,勿提拿物品,累及眼部时,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定时使用眼药,多眨眼,防止粘连。
(五)出院指导
1、出院后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被褥、衣物清洁,勤换洗。
2、注意休息,避免风寒,适时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祝您健康!
地址:**市**区**路文卫巷38号
邮编:334100
电话:- 转9113。
带状疱疹病人的护理

带状疱疹病人的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按神经分布,有成簇炎性水疱并伴有神经痛的皮肤病。
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禁用肥皂清洗患部。
二、饮食护理: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忌羊肉、辣椒、酒等。
(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
中医认为,本病为温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
(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
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重。
三、疼痛护理:(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物,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感。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四、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用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水时动作轻柔。
五、病情观察:(1)观察皮损情况:皮损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中线。
若皮损泛红,有血疱,且病人精神状况差,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应考虑体内有潜在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以皮肤神经分布区域为特征的疱疹和疼痛,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相当大的身心困扰。
因此,在护理带状疱疹患者的过程中,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工作。
以下我将详细介绍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一、护理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给患处进行冷水清洗,既能够减轻瘙痒感,又能够减少疱疹的感染风险。
2.符合卫生要求:患者的衣物、被褥等物品需要经常进行清洗,以杀灭病毒。
3.缓解疼痛: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缓解,如非处方的局部利多卡因麻药贴等。
同时,避免患者穿着紧身衣物,以免刺激患处。
4.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
5.心理护理:带状疱疹的患者往往由于疼痛和病情的困扰,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护士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合理的指导来进行心理护理,在尽量减少患者的焦虑与痛苦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健康宣教:1.病毒传播预防:带状疱疹患者病情稳定后,仍需掌握以下信息,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a.避免与未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对病程中的病毒带菌期;b.注意手部卫生,户外扑病时尽量避免用手触碰;c.不与有免疫功能低下者接触;d.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并保持环境清洁;e.注意患处的卫生,避免破溃后直接接触他人。
2.病情监测: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复发:带状疱疹易复发,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生活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尽可能增加抵抗力。
4.出行问题:病程中,患者应暂时避免出行,特别是长途旅行,以免加重病情。
5.注意药物使用: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规定,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总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蛇盘疮的治疗方法

蛇盘疮的治疗方法
蛇盘疮是慢性静脉血栓性疾病,也称为静脉曲张性溃疡。
下面是蛇盘疮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
1. 保持患者足部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湿润垫。
2. 穿宽松的鞋,避免受到摩擦和压力。
也可以佩戴压缩袜,有助于改善静脉回流。
3. 提脚架:在躺下休息或睡觉时,将脚垫高一些,有助于减少静脉回流困难。
4. 使用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促进溃疡愈合的外用药膏或口服抗凝血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和加速溃疡愈合。
5.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蛇盘疮,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可能的手术选项包括患处静脉的结扎、抽除或激光治疗等。
6. 压力敷料: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敷料,如复合材料或压力敷料,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和减少压力。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串疮护理要点
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
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主要临床表现
1、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肝经郁热者,病室温度宜偏凉;脾虚湿蕴者,病室温度宜偏干燥。
3.保护皮肤,避免磨擦,水疱不宜挑破。
大疱者遵医嘱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疱壁不宜除去,防止继发感染。
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体温、脉搏、舌脉、二便等状况。
2)观察疱疹部位、大小、疼痛程度,有特殊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二)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肝经郁热宜凉服,脾虚湿蕴宜温服。
2.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三)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淡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
腻之物,禁烟、酒。
2、肝经郁热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
3、脾虚湿蕴者,宜进健脾利湿之品。
4、气滞血瘀者,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
(四)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忌怒,保持情绪稳定,更好地配合治疗。
(五)临证护理
1、疼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理气止痛。
2、肝经郁热者,睡眠要充足;重症者宜卧床休息。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脾虚湿蕴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4、气滞血瘀者,病史应避免直接当风,防止感受风邪。
三、辩证施护
(一)肝经郁热证
1、室内宜偏凉,环境安静、清洁、舒适。
2、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及清热利湿之品,如:冬瓜、绿豆等,忌辛辣鱼虾等动风发物,禁烟酒。
3、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4、选择大椎穴、双侧肝俞、肺俞及皮损部位行拔罐治疗,以清热泻火。
(二)脾虚湿蕴证
1、病室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2、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及健脾除湿之品,如:莲子粥、山药粥等忌辛辣鱼虾等。
3、中药汤剂宜温服,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4、拔罐宜施补法,可选足三里、脾俞及皮损处,时间6—8分钟。
5、安慰体贴患者,消除紧张和顾虑。
(三)气滞血瘀证、
1、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如:冬瓜、苦瓜等,忌辛辣鱼虾等。
2、观察记录疼痛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3、疼痛严重时影响睡眠,可用耳穴压豆法取穴心、神门、皮质下等,以镇静安神。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四)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怒,情绪开朗,心气调和。
2、保证充足的睡眠。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个人卫生,临睡前热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膏梁厚味食物,禁烟、酒。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局部遗留神经痛时,给予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