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测定仪的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术前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力,为术后护理提供参考。
评估手术风险及预后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 的手术风险,预测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率。
术前肺功能测定 的注意事项
测定前患者准备
患者应停止吸烟2 周以上
避免感冒、咳嗽 等呼吸道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等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紧张、焦虑 等情绪波动
测定操作规范
测试前准备:熟悉测试流程,确保设备正常,准备测试用品 测试环境:安静、通风良好,避免干扰 测试对象:选择合适的测试对象,排除禁忌症 测试方法: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试,确保数据准确 测试结果: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并与临床医生沟通,制定治疗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
评估手术风险: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指导治疗方案:根据肺功能结果调整麻醉和呼吸管理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评估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指导术后康复治疗 预测康复进程:根据肺功能结果预测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和生活质量
肺功能测定在手 术科室的应用
胸外科
术前肺功能测定: 评估患者手术风 险,制定手术方 案
指导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 高肺功能储备
评估患者肺功能状况,预测 术后并发症风险
调整麻醉方案,降低麻醉风 险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评估术后并发症风险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预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肺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制定术后呼吸管理策略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术后康复时间和预后情况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课件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11
2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
定义:指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 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 量。用以衡量肺组织的弹性、气道阻力、胸廓 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
测定方法:患者加鼻夹,含口片,平静呼吸 4~5次后以最大呼吸幅度、最大呼吸速度持续 重复呼吸12s或15s,期间呼吸频率为10~15次, 休息5~10分钟后重复第二次测定。
V25
TLC
RV
容量
FIF50
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
及其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图形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21
用力程度对流速容量曲线的影响
流速
呼气
TLC
容量 RV
吸气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22
主要测量指标
1 检测小气道阻塞性病变:Vmax50(50% 肺 活 量 最 大 呼 气 流 量 ) 和 Vmax25(25 % 肺 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凡实测值/正常预计 值<80%为Vmax异常。 2 反映大气道阻塞及呼吸肌力的指标:呼 气流量峰值(Vpeak)为MEFV曲线上显 示的最高呼气流量;75%肺活量最大呼 气流量(Vmax75)为呼出25%VC时的呼 气流量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14
3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定义: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的 努力,最快的速度作呼气肺活量达RV位。
1s 用 力 呼 气 容 积 (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0)指最大吸 气至TLC位后1s之内的快速呼出量。大 部分的正常人1s能呼出FVC的70%~80 %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一、对肺、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人体的呼吸功能有巨大的代偿能力,在疾病的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往往没有临床显著的不适。
同时,大多数的疾病其发展是缓慢进行的,人体能够逐渐对其适应,也因而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
例如很多吸烟患者可能有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虽然他们会认识到这是吸烟引起的症状,但由于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因而常常得不到重视。
引起患者对呼吸道疾病最大关注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气促或称呼吸困难。
但是呼吸困难大多数是在呼吸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
又如支气管哮喘(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在疾病的早期,其喘息症状不甚明显,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反复地出现咳嗽,或有咳痰、胸闷。
临床上这些患者也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但如及时地对这些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了解其气道对刺激的反应性,如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这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可能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也特别指出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进行鉴别。
肺功能检查就是早期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二、诊断病变部位临床上对有咳嗽、气短。
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常轻易地做出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但实际病情却并不一定如此。
肺功能检查可结合胸部X线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鼻咽镜检查等做出病位诊断。
通过流量-容积曲线检查,能够简便快速地对是否合并有气流受限以及气流受限发生的病变部位加以诊断,当流量-容积曲线的吸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往往提示是胸外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上的气道到声门之间;而流量-容积曲线的呼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则提示是胸内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下的气道至气管隆嵴之间;流量-容积曲线显示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后期均出现流量受限,呈双蝶型改变,则提示病变位于单侧主支气管,并导致该主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阻塞程度已经超过该主支气管横截面的1/2)。
流量-容积曲线呈呼气相高位小平台样改变,但通气功能正常,则提示病变部位可能在上呼吸道(主要是指鼻咽部)。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把空气中的氧气送入
静脉血,排出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
除此功能外,肺还具
有参与代谢、过滤、储血等功能。
由于人体肺功能代偿能
力较强,正常情况下,中青年人一侧肺就可满足人体正常
生理需要,所以肺功能损害常常是难以另人察觉,即使肺
功能损害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患者常常没有感觉到。
正因为如此,肺功能测定的临床价值非常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包括: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胸部或胸外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协助疾病的诊断,胸部或胸外疾患治疗的疗效评估,分娩或手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预测,指导疾病的康复,重症抢救的监测,劳动力鉴定等。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年化的到来,肺功能
测定在评估手术风险、明确患者能否耐受全
身麻醉、能耐受何种手术术式、能否度过围
手术期以及术后康复的评价中发挥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
20世纪80年代文献报道,肺弥
散功能DLCO<60%的患者术后死亡率25%,
预计术后FEV1<40%,术后死亡率100%。
90年代不少文献报道,氧耗量(VO2)
/kg<10ml(mim.kg)时,术后死亡率达
100%,>15ml(mim.kg)时90%以上患者不
出现术后并发症。
具有下列情况的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肺功
能:长期吸烟的人员;长期反复咳嗽的人员;
不明原因出现进行性气短人员;已经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家族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人员,经常不明原因咳嗽人员;有化学物质(如油漆)反复接触史并出现反复咳嗽人员;有粉尘接触史,出现活动后气短人员。
肺功能测试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肺功能测试的意义与影响因素一、引言肺是人体呼吸道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肺功能测试是评估肺部健康状况及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肺功能测试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个体的呼吸能力和气流情况,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对这些疾病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二、肺功能测试的意义1. 评估肺部健康:通过测量肺活量、揣测强度和气流速度等指标,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呼吸功能及肺部健康状态。
这对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干预非常重要。
2.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通过肺功能测试,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并能确定其分级和严重程度。
根据这些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疾病监测和随访:肺功能测试不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失效。
在长期药物治疗或康复阶段,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
三、影响肺功能的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容量会逐渐减少。
老年人的肺弹性降低、胸廓畸形等因素会导致肺功能下降。
2. 性别:一般来说,男性相较于女性拥有更大的肺容量。
这是由于男性通常较为发达的骨架和肌肉结构所致。
3.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突变可能导致先天性气道异常或其他呼吸系统问题。
例如囊性纤维化等遗传疾病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4. 姿势与体位:身体姿势以及卧躺、坐立等不同体位,会对肺功能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医生在进行具体测试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并在测试之前告知患者相应注意事项。
5. 抽烟和污染物:吸烟是致使呼吸系统问题的重要因素。
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引起肺组织损伤,增加呼吸困难的风险。
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也对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6.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肝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会对肺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7. 运动水平: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和气流速度。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呼吸肌功能不全;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二)、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医药]小儿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医药]小儿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93e58f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c.png)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张皓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时期的最常见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科疾病的首位,其中2/3发生在小于3岁的婴幼儿。
肺功能测定是重要的临床检测与生理研究的手段之一,在成人中应用广泛,已成为肺部疾患及外科手术术前必须的检查之一。
尤其是胸外科,它是患者能否胜任手术,术后能否撤机的依据,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由于常规肺通气功能的检查需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故以往儿童肺功能开展得非常少。
随着越来越新的肺功能测试仪不断问世,目前不需小儿配合的肺功能测试已可进行,包括潮气呼吸、阻断,强迫震荡,体描仪或SF6气体测功能残气和快速胸腹腔挤压等方法。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上呼吸道:婴幼儿鼻腔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下呼吸道:A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小,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
在呼气过程中,随肺容量减少,在潮气呼气末小气道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使呼气阻力增大,流速受限。
B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支撑不力,因此维持小气道开放的力量较弱。
在炎症情况下,气道管腔由于痉孪,分泌物阻塞,气道管腔更狭窄。
C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3胸廓:呈桶状,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地扩张,影响通气和换气;纵隔相对较大,因而吸气时肺扩张受到限制。
二生理特点:1呼吸频率和节律: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因其解剖特点,潮气量受到限制,一般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所需。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和新生儿最为明显。
2呼吸型: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时肺向膈肌方向移动,呈腹膈式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2 O2
医学ppt
9
肺功能的测定项目
▪ 1、肺容量的测定项目 ▪ 2、肺通气功能的测定项目 ▪ 3、小气道功能检查
医学ppt
10
一、肺容量的测定项目
▪ TV ▪ RR ▪ MV ▪ SVC ▪ ERV ▪ IC ▪ IRV
潮气量 呼吸频率 平静分钟通气量 肺活量 补呼气量 深吸气量 补吸气量
医学ppt
19
▪ (一)肺通气量
▪
1.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V)
▪
正常 男6663±200ml
▪
女4217±160ml
▪
异常 >10000ml 示通气过度
▪
2. 最大通气量(MVV)
▪
正常 男104±2.71L
▪
女82.5±2.17L
▪
判定:实测值/预计值%,<80%
▪
为降低
医学ppt
20
▪ 意义:
RV RV
安静呼气位 最大呼气位
IRV:补吸气量 TV:潮气量 ERV:补呼气量 RV:残气量
IC:最大吸气量 FRC:功能的残气量 V医C:学p肺pt活量 TLC:全
18
肺总气量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项目
▪ FVC 用力肺活量 ▪ FEV1 一秒量 ▪ FEV1/F 一秒率 ▪ MVV 分钟最大通气量 ▪ MV 每分钟通气量
▪ MVV↓:▪见于① Nhomakorabea道阻塞和肺组织弹
性减退;
▪
②呼吸肌力降低;
▪
③肺实质/· 肺间质疾病。
医学ppt
21
▪ (二)用力肺活量(时间肺活量,FVC)
▪
FVC是深吸气后以最大用力、
▪
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
FEV1.0是指用力呼气时、第一秒
▪
钟内用力呼出的气体容积,应用最广;
▪
FEV1.0/FVC%简称一秒率,正常,
▪
正常男约1603±492ml、女约1126±338ml。
▪ 3. 补吸气容积(IRV):
▪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 4. 深吸气量(IC):
▪
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
1C=VT+1RV,1C 应占肺活量(VC)
▪
的2/3~4/5,为补呼气容积2倍。正常男
▪
性2617±548ml,女性1070 ±381ml,
医学ppt
3
测定场所2
▪ 大型肺功能测试系统 ▪ 各医院的肺功能室。 ▪ 各呼吸生理的科研机构 ▪ 各省市职业防治所(院)
医学ppt
4
肺功能测定适应症
▪ 1、外科病人的术前检查,特别是全身麻 醉和心肺大手术,腹部大手术及脏器移 植手术前对肺功能的术前评估
▪ 2、呼吸科、肺科和胸外初次门诊病人的检查
▪
无论男女,均应>80%。
▪
意义:气道阻塞疾病如重症慢支、阻塞
▪
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时
▪
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
医学ppt
22
医学ppt
23
三、小气道功能检查项目
▪ PEF 峰流速 ▪ FEF25 25%呼气流速 ▪ FEF50 50%呼气流速 ▪ FEF75 75%呼气流速 ▪ MMEF 中段呼气流速 ▪ PIF吸气峰流速 ▪ FEF200-1200 200-1200ML间用力呼气流量 ▪ PEF TIME 到达峰流速值的时间
流速
PEF V75
V50 (FEF50)
量做动态的观察,来决定是否使用呼吸器和 撤除呼吸器
医学ppt
6
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
▪ 年龄 ▪ 性别 ▪ 体格(身長、体重) ▪ 体位(立位、座位) ▪ 被检者的合作和操作者的指导
医学ppt
7
•通气功能:
空气通过气道向肺泡进入或呼出 的功能。
医学ppt
8
肺功能的阶段(通气功能)
外界大气
通气
・速 ・量
▪
幅度
▪
↓:见于胸廓/肺活动受限或减弱情况
▪
如胸廓与脊柱畸形
▪
胸膜疾病(胸膜肥厚、积液、气胸)
▪
肺疾病(肺不张、肺水肿、肺间质
▪
纤维化)
▪
呼吸肌功能障碍
▪
高度肥胖
医学ppt
15
▪ 6. 功能残气量(FRC):FRC=RV+ERV
▪
FRC与RV(残气容积)意义:呼气末肺内
▪
仍有足够气量,继续进行气体交换(弥散呼
肺功能测定仪的临床意义
医学ppt
1
CHEST
▪ 便携式肺功能测定仪 ▪ CHEST-801,CHEST-701,CHEST-601,
CHEST-101等 ▪ 密闭系统的肺功能测定仪 ▪ CHEST-33(8800),CHEST-65,
CHEST-25
医学ppt
2
测定场所1
▪ 便携式肺功能测试场所 ▪ 门诊室、急诊室的医生办公台 ▪ 家庭出诊,厂矿企业普查 ▪ 超生雾化室 ▪ 工厂医院
医学ppt
24
▪ FEF25%-75%是指在FVC中25%-75%用力呼 气流量,反应中小气道的情况。
▪ FEF200-1200是指FVC中容积200-1200ml间 平均流量。反应大气道的完整性(通畅性)
▪ PEF是FVC中最大流量,用来评估哮喘患者 气道阻塞程度即可逆性。
医学ppt
25
流速-容量曲线及其主要指标
▪
吸)
医学ppt
16
▪ 7. 肺总量(TLC):TLC=VC+RV
▪
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全部气量。
▪
意义:
▪
TLC ↓ 见于限制性疾病
▪
↑ 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
RV ↑ 提示肺内充气过度,如肺气肿
▪
↓ 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病
医学ppt
17
肺活量的分布图
最大吸气位
IC IRV
VC
TLC
TV
ERV
FRC
▪ 3、所有呼吸道及肺部有疾患的病人,配合血 气检查追踪随访,对通气、换气基本上有一个 全面的评估。
▪ 4、所有心肺功能有障碍的病人
▪ 5、对哮喘、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的 疗效考核
医学ppt
5
肺功能测定适应症
▪ 6、对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的人,作长期的追 踪随访
▪ 7、劳动能力的鉴定 ▪ 8、配合高空、高原的学术生理研究 ▪ 9、使用呼吸器前、或撤除呼吸器时,用肺活
医学ppt
11
▪ 容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所出现
▪
的呼吸气量变化。
▪ 肺容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
▪
所组成。
▪ 1. 潮气容积(VT):
▪
一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气量,正常约
▪
500ml。 大小主要取决于膈肌功能与
▪
运动。
医学ppt
12
▪ 2. 补呼气容积(ERV)
▪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
▪
影响1C的主要因素是吸气肌力。
医学ppt
13
▪ 5. 肺活量(VC):
▪
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 VC=1C+ERV
▪
右肺活量占全肺活量的55%,左肺约占45%
▪
正常男 4217± 690ml,女性 3105±452ml,
▪
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
医学ppt
14
▪ 意义:VC表示肺最大扩张和最大收缩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