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见急诊的处理及危机干预
精神科的急诊和处理

急诊病史和检查
资料来源与收集
1.以往的病历记录 2.病人的亲属 3.同事、朋友或邻居 4.病人自己 5.其它来源
精神科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一、合作病人
对于合作的病人,可以按一般精神病人的精神检 查法进行。
一般表现 动作与行为 感知觉 情感活动 言语和思维 记忆和智能 自知力
(一)一般表现
天津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
学精 神 病
精神科急诊和处理
精神科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 of psychiatry) 又称急诊精神病学(emergency psychiatry)或精神科 急诊(psychiatric emergency),是急诊医学的一个分 支,也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
(二)动作与行为
动作是增多还是减少,动作与言语是否配合、协调,有无 兴奋、木僵、刻板、重复、怪异动作或特殊姿势。本能活动 (食欲、性欲)是减退还是增强。
(三)感知觉
1.错觉:注意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的背景,出现时间、持续 时间以及病人多错觉的反应。
2.幻觉:注意幻觉的种类、内容、清晰程度、持续时间、出现时 有无意识障碍,以及病人对幻觉的反应。
(六)记忆和智能
1.记忆:检查远近记忆和即刻记忆。 2.计算:常用100—7连续递减法。 3.常识:询问一般生活经验、政治常识、时事新闻或自然常识推 测病人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4.理解和判断:对检查者所说的话能否正确理解,病人对事物的 判断力如何。
(七)自知力
病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如何。
3.感知综合障碍:有无视物变形,空间、时间或体形感知综合障 碍。
(四)情感活动
1.客观表现: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动作以及言语和声调 等外部表现,从而判断病人的情感是高涨、低落、焦虑、平淡 或是其它。 2.主观体验:根据病人自述了解其内心体验,并注意病人的主观 体验与表情是否一致,病人自身的感觉,自我评价,消极情绪 及自伤、自杀意念或企图。
精神科急诊应急预案

精神科急诊应急预案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精神科急诊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服务形式,承担着抢救危重患者和缓解急性症状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高效、安全、有效的急诊服务,精神科急诊应急预案必不可少。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急诊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应急预案制定的必要性精神科急诊是精神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的状况可能复杂多变。
制定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在于:1. 提高急救效率:在紧急情况下,精神卫生急救的时间与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程度。
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规范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 保障患者安全:精神科急诊可能遇到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情况,如自杀意图、暴力行为等。
良好的应急预案可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3. 提升医疗质量: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考虑到科学、先进的医疗技术,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
合理的急诊预案有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应急预案内容精神科急诊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内容:1. 急诊设备与药物:精神科急诊应该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如呼吸机、吸氧机、抗精神病药物等。
预案中需要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2. 急救流程与标准:制定详细的急救流程与标准,包括患者的评估、危急情况的处理、药物治疗等方面。
每个步骤应结合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医务人员角色和责任:明确医务人员在急诊中的职责和分工,确定每个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行动方案。
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 患者安全与保密:制定保护患者隐私和安全的措施,确保患者的信息不被泄露。
应急预案还应明确患者遗留物处理的规定,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三、应急预案实施1. 培训与演练:医务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应急预案的实施方法和技巧。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熟悉应急流程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
2. 信息共享与协调:建立起精神科急诊与其他科室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之间的有效协调与调配。
精神科急诊工作职责

精神科急诊工作职责一、导言精神科急诊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因精神疾病导致的急性危机和紧急情况。
精神科急诊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患者接待和评估1. 接待患者:精神科急诊作为医院的门户,首先要做好患者的接待工作。
医务人员需要友善、耐心地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尽快安排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2. 评估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和社会功能等方面。
通过面谈、观察和必要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后续的治疗和处理提供依据。
三、危机干预和安全保障1. 危机干预:精神科急诊常常接收到因精神疾病引发的危机事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
这包括通过沟通、辅导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避免危险行为的发生。
2. 安全保障:精神科急诊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行为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自残、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诊断和治疗1. 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科急诊医生需要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通过收集病史、评估症状和使用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确定患者的精神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急性期治疗:精神科急诊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急性期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危险行为并提高患者的安全感。
根据具体病情,医务人员可能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物理约束等措施,但必须遵循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3. 转诊和安排:精神科急诊对于病情复杂或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转诊和安排。
医务人员需要与其他科室或医院沟通协作,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五、心理支持和家属教育1. 心理支持:精神科急诊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面对困难和挑战。
【精选】常见精神科急诊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现暴力行为的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病 酒、毒品滥用 癫痫 人格障碍 谵妄状态 其它(病理性激情、精神发育迟滞、
偏执性精神病等)
处理原则:
紧急处理 长期治疗
基础病的治疗 其它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三、精神药物过量中毒
1、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诊断:
服药史 临床表现 胃内容物、血药等检查
四、精神药物副反应
急诊处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各种紧急情况。 如心脏呼吸骤行、休克、心衰、严重创伤等。
遇到危及其它病人或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如发 生暴力行为时应保护好其他病人或其他人员的 生命安全。
精神科处理应安全并迅速产生治疗效应,尽快 达到安定病人的作用。
在急诊处理的同时,应计划好患者急诊后的治 疗。
常见精神科
急诊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精神科急诊医学的任务:
一、精神障碍患者突然发病或 病情发生急剧变化,出现危及自身 或他人安全时,医务人员迅速采取 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解除病人痛 苦,防止病情恶化,挽救病人及他 人的生命。
精神科急诊医学的任务:
二、正常人突然遇到严重灾祸 或重大生活事件,遭受沉重的精神 挫折或压力,出现心理危机,承受 巨大精神痛苦或有严重的自杀、自 伤倾向时,及时提供危机干预,防 止精神崩溃或意处。
处理原则:
洗胃 导泻和吸附 利尿和输液 低血压的处理 其它
2、三环抗抑郁药中毒
诊断 吸药史 临床表现 血药测定 处理 一般处理 心理监护 抗胆碱酯酶药的应用 对症支持治疗
3、锂盐中毒
诊断
服药史 临床表 现 血药测定,血锂浓度 >2.0mmol/l 处理原则 促进锂盐排泄 透析疗法 对症支持疗法
精神科危机处理应急预案

精神科危机处理应急预案在精神科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波动、应激事件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危机情况。
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危机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神科危机处理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精神科危机处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一、危机事件的分类精神科危机事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自杀威胁:患者对自杀表达出明显的意图,言语或行为中存在自杀倾向。
2. 暴力行为:患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构成伤害威胁。
3. 意识混乱:患者表现出意识障碍,无法自我管理和保护,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
4. 紧急离院:患者在治疗期间突然离开医疗机构,失去对自身状况的监测和干预。
二、精神科危机处理应急预案的制定1. 应急团队的组建:医院或治疗机构应成立一支专门的精神科危机处理团队,由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护士等专业人员组成。
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应对精神科危机事件的知识和技巧。
2. 应急资源的准备: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确保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同时,制定并更新相关的紧急转诊资源,以便将危机患者送往更合适的医疗机构。
3. 安全环境的维护:精神科病房或治疗空间应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有效措施包括安装监控设备、限制危险物品的使用和存放,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的建立:医疗机构内部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保关键信息及时传达。
在发生危机事件时,应急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快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危机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步骤1. 快速响应: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应急团队成员应迅速作出反应,抵达现场,并将危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 安全评估: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判断其对自身和他人的威胁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隔离、限制活动范围等。
3. 沟通与理解: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其情绪和需求。
急诊科常见心理危机干预技巧

急诊科常见心理危机干预技巧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一环,常常面临各种紧急情况和心理危机。
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有效的干预技巧,以便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处理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危机干预技巧,旨在帮助急诊科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困境。
一、有效沟通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技巧是建立有效的沟通。
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与患者建立互信的关系,并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在进行沟通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倾听和尊重:急诊科人员应倾听患者的故事和感受,并表达出尊重和关怀。
尽量避免打断对方,在合适的时机提问以进一步了解情况。
2. 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医护人员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对于患者的情绪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要用平和、温暖的语气和表情与患者交流,避免刺激性的词语或动作。
3. 探索内心需求:通过深入挖掘,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和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二、情绪支持在急诊科工作中,患者常常处于恐惧、焦虑和绝望等负面情绪中。
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情绪支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情绪支持技巧:1. 表达理解和同情:医护人员可以适时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和支持。
例如,可以说:“我可以理解您现在的痛苦,我们会尽力帮助您。
”2. 鼓励情感表达: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和需求,帮助他们释放情绪。
医护人员可以提供安全和宽松的环境,让患者敞开心扉。
3. 提供情绪调节技巧:急诊科医护人员可以教导患者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身体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患者在紧张时刻保持冷静和平衡。
三、信息传达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有效的信息传达可以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况,并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以下是一些信息传达技巧:1. 清晰简明的语言:确保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来传达医学术语和诊断结果。
避免使用太过专业化的术语,以免患者无法理解。
章精神科常见急诊的处理及危机干预

26.01.2023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11
谵妄的处理
• 病因治疗 • 支持和对症治疗 • 控制兴奋躁动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药
精神常见急诊的处理 及危机干预
26.01.2023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1
急诊精神病学
• 精神科急诊 emergency medicine of psychiatry又称急诊精神病学emergency psychiatry;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急 诊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精神障碍患者突然发 病或病情突然加重 并危及其自身或他人安全时;医 护人员所采取的紧急医护措施
• 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病人也可能会有精神症状影响 躯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急诊科医生在做躯体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时;必 须考虑到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存在的可能性;以便 决定是否需要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进行相关处理
26.01.2023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5
常见的精神障碍急症
• 常见的精神障碍急症包括各种急性精神病 性障碍 自杀 暴力行为 精神药物中毒 精神 药物所致急性不良反应 酒和精神活性物质 滥用问题包括过量 中毒和戒断综合征 儿童 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以及心理危机问题等
医生 还是对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而言;都是
极其重要的
26.01.2023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3
精神科常见急诊状态的主要表 现和处理要点
26.01.2023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怎样应对精神科急诊?

怎样应对精神科急诊?精神健康是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有时候人们会面临突发的精神健康危机,需要寻求精神科急诊的帮助。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将探讨如何应对精神科急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重要的健康问题。
一、精神科急诊定义精神科急诊是为精神健康紧急情况提供服务的医疗设施。
它提供评估、诊断、治疗和支持,由专业团队组成,旨在及时响应患者的急需,确保安全和恢复。
与其他医疗机构、社区资源合作,提供全面的精神卫生护理。
二、精神科急诊的常见病症A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在急诊中,患者会出现极度的烦躁、暴力行为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安全措施。
B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
在急诊中,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自伤行为等紧急情况,需要进行紧急治疗和安全措施。
C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紧张、不安等症状。
在急诊中,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惊恐发作、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进行紧急治疗和安全措施。
D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较大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情绪高涨、冲动行为等症状。
在急诊中,患者会出现极度的情绪波动、自杀倾向等紧急情况,需要进行紧急治疗和安全措施。
E急性精神病发作急性精神病发作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在急诊中,患者会出现极度的烦躁、暴力行为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安全措施。
三、精神科急诊的应对方法A快速评估和诊断1.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包括精神病史、药物使用史等。
2.进行初步的身体检查,排除身体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
3.进行精神状态检查,包括意识、注意力等方面的评估。
4.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
B安全措施和危机干预1.对于有自杀意念或自伤行为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隔离、监护等。
2.对于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限制自由、使用约束器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8
精神药物中毒的处理步骤 (一般处理)
• ①催吐:饮温开水500~600ml后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引起
呕吐。但有明显意识障碍者不宜催吐。 • ②洗胃:极为重要,以服药后6小时内为佳,超过6小时的 仍需洗胃。可用温开水或l:5 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 ③吸附:洗胃后胃管注入10—20g调成糊状的活性炭。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13
缄默,木僵状态可见于以下疾病
• 器质性疾病
•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 抑郁发作
• 癔症性缄默症
• 选择性缄默症 • 药物性木僵
• 反应性精神障碍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14
缄默∕木僵状态的处理
• 器质性木僵: 主要是对因治疗 • 紧张性木僵:首选电痉挛治疗,可用舒必利200一 800mg∕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缄默状态可予抗精神病 药物治疗。 • 抑郁性木僵:首选电痉挛治疗,同时予口服抗抑郁药治 疗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6
精神药物中毒
• 苯二氮卓类中毒
•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毒
• 锂盐中毒
• 巴比妥类中毒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7
精神药物中毒的诊断依据
• ①具有顿服超量精神药物的病史;
• ②目前临床表现上述中毒症状; • ③患者的胃内容物、血和尿中可检测出上 述精神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 ④给予毒扁豆碱1~2mg静注,若患者意识 清醒片刻,则有助于TCA,中毒的诊断。
防止受害者出现精神崩溃或意外,及时提高危机
干预也属于精神科急症范围。
• 因此,有关精神科急诊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对精神
科医生、还是对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而言, 都是极其重要的。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3
精神科常见急诊状态的主要表 现和处理要点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理。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5
常见的精神障碍急症
• 常见的精神障碍急症包括各种急性精神病
性障碍、自杀、暴力行为、精神药物中毒、
精神药物所致急性不良反应、酒和精神活
性物质滥用问题(包括过量、中毒和戒断综
合征)、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以及心理
危机问题等。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4
急性幻觉,妄想状态的处理方法
• 若患者出现兴奋或自伤、自杀、攻击行为等意外 行为时,需优先处理。
• 药物治疗:经典和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严重 抑郁发作者需合并抗抑郁药治疗,严重躁狂发作 者可合并心境稳定剂 。 • 心理治疗 心因性幻觉症以心理治疗为主 ,癔症 性精神病可予小剂量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待幻觉妄想缓解后可合并心理治疗。
11
谵妄的处理
• 病因治疗
• 支持和对症治疗 • 控制兴奋躁动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药 物,可作为首选药物,氟哌啶醇可作为次选药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喹硫平、奥氮平等,小剂 量使用 • 避免使用巴比妥类药物 • 幻觉、妄想症状
2017/2/16
可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12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5
急性痴呆
• 急性真性痴呆
– 急性缺氧状态 – 颅脑外伤 – 一氧化碳中毒 – 老年痴呆急性加重
处理病因治疗、高压氧、改善脑循环
• 假性痴呆
– 抑郁症
精神因素的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催眠治疗
– 心因性:癔症性、刚塞氏综合综合征
2017/2/16
• 人格障碍
表演型 。
①反社会
型 ,②冲动型 ,③
• 精神发育迟滞 • 癫痫
• 反应性精神病
• 器质性精神障碍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9
兴奋躁动状态的处理方法
• 抗精神病药物控制兴奋躁动状态:一般选用镇静作用较强的抗精 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药物,若需快速控制 兴奋,可注射给药 ,兴奋程度较重者可静脉给药,第二代抗精 神病药物对兴奋躁动状态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是控制兴奋躁 动的理想药物 • 苯二氮卓类药物:口服地西泮、氯硝西泮或劳拉西泮,也可采用 氯硝西泮和劳拉西泮肌注 • 心境稳定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 • 电痉挛治疗 • 对症处理 兴奋躁动患者应子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 解质紊乱,抗感染,保持安静,减少兴奋。
• ④导泻:从洗胃管内注入20—30g硫酸钠。
• ⑤促进排泄:补液利尿,补液量可达4000ml∕d,并用利 尿剂如速尿20~40mg,im或iv,必要时可重复用。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9
精神药物中毒的 中枢兴奋药的使用
• 仅在深度昏迷而又呼吸抑制时使用
• 美解眠50~150mg加入补液中静脉滴入,无 效时,美解眠50mg静脉推入 • 呼吸抑制者可选用洛贝林9~15mg、尼可刹 米1.125~1.875g(3~5支)或利他林40~ 100mg加入补液中持续静滴。
言语明显增加,患者常因缺乏自我保护导 致外伤,或扰乱他人而被送至精神科急诊。 当患者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时,体力消 耗过度,加之饮食和睡眠不足,容易导致 脱水、电解质紊乱或继发感染,甚至全身 衰竭。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8
兴奋躁动状态可见于以下疾病
• 精神分裂症
• 躁狂发作 • 癔症性精神病
4
精神障碍与综合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院急诊
• 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出现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的
暴力行为,必须予以精神科紧急干预和治疗; • 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病人也可能会有精神症状影响 躯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急诊科医生在做躯体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时;必
须考虑到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存在的可能性,以
便决定是否需要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进行相关处
– 静滴加用苯妥英钠0.1~0.25或鼻饲0.1~0.3
– 使用地西泮同时加用苯巴比妥0.1~0.2肌肉注射
• 维持生命功能预防及控制并发症(脑水肿、酸中毒、呼吸 循环衰竭、高热) • 积极寻找及治疗原发病因 • 发作停止后长期口服维持剂量的抗惊厥药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缄默/木僵状态
• 缄默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状态下没有普遍的运动抑制、却 始终沉默不语,或用表情、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意见。
• 木僵状态指患者在意识清晰度相对完整时出现的普遍的 精神运动性抑制,一般木僵状态需持续24个小时才有诊 断意义。 • 木僵与昏迷不同,木僵患者因无意识障碍,各种反射均 保存,患者通常注视检查者,或追视移动物体;常抗拒 检查,可出现违拗行为;木僵解除后患者可回忆木僵期 间的事情。
21
急性幻觉状态
• 急性幻觉状态指患者突然出现大量持久的幻觉。 幻觉以听幻觉和视幻觉为多见,也可出现触幻觉、 味幻觉和嗅幻觉等。幻觉内容多为负性的、对患 者不利的、引起情绪不愉快的幻觉,如听到辱骂、 威胁或恐吓的声音。多数患者出现幻觉后可以继 发妄想,且多为被害妄想。患者常伴有恐惧、愤 怒的情绪反应,并可出现逃避、自伤、自杀或暴 力攻击行为。
– 癫痫持续状态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恶性症状群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17
癫痫持续状态
• 足量及时使用抗惊厥药
– 地西泮10~20mg静脉推注(每分钟不超5mg) – 地西泮60~100mg加入10%GS500ml中静滴 – 氯硝西泮2~4mg静脉推注或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静滴
苯甲托品。③预防措施效果不明显,则应减少抗精神病药
物剂量。④重症肌无力和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胆碱能药,可 试用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或异丙嗪。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19
恶性综合征
• 是一种罕见但可致命的不良反应,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 物都可引起,常见于剂量过大或加药过快者,其中以氟 哌啶醇引起者最常见。该综合征可能是变态反应所致, 或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肌肉缺陷。 • 多发生于治疗初期,患者表现持续高热、肌肉僵硬、吞 咽困难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排尿 困难和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大汗虚脱、 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高, 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20
恶性综合征处理
• ①即刻停用所有抗精神病药物。②支持和
对症疗法,如物理降温、补液、纠正水和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预防感染等。 ③继发感染者使用抗生素。④加快药物从 体内排除。⑤使用多巴胺激动剂。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6
精神科急诊诊断三个要素:
• 首先,尽量获取详尽可靠的病史
• 其次,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
实验室检查,尤其需要判定患者的意识状
态和记忆障碍 • 第三,应该进行深人的精神检查
2017/2/16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
7
兴奋躁动状态
• 又称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患者的动作和
精神常见急诊的处理 及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