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4.通过学习,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习难点:人的价值是什么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预习任务: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内涵: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______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__________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_______和__________。

试判断: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回事。

()提示错误。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________,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又是价值的______。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用自己的劳动创造_______和_______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为个人的_________。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______和_______的需要,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_______。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______了什么。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________和_______。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______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________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________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________,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案7:12.1 价值与价值观

学案7:12.1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

自主学习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和功能。

2、人的价值⑴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以及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⑵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和的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

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和出行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科学理论具有满足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的属性。

徐本禹,来自山东聊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放弃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华中农大破例为他保留两年学籍),像许多西部志愿者一样,在贵州的有一个乡村学校支教。

他以质朴的还带着泥土芳香的那份平凡,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人民的卫视,罪犯的克星,敬业的楷模,爱民的标兵。

”这是干部群众对任长霞的高度赞誉。

这一赞誉集中反映了任长霞的思想品质,这就是忠实履行党和人民富裕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

任长霞把生命最壮丽的一刻留在了嵩岳大地,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了一方平安,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树起了百姓心中之碑。

人民怀念着任长霞,人民也呼唤着千秋万万个任长霞。

李真,原河北省一名年轻的厅级干部。

他信奉了“有权利也就拥有地位和金钱”的错误观念,担任领导职务后,私欲极度膨胀,违背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宗旨,利用权力收受贿赂,贪敛钱财,违法乱纪,最终被依法执行死刑。

1、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有何不同?(是一回事吗?)2、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3、徐本禹、任长霞是如何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4、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示?5、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什么?6、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有什么作用?探究二:近日,央视热播剧《焦裕禄》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政治必修4人教版:精品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政治必修4人教版:精品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识记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

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

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

[高三政治]人教A版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doc

[高三政治]人教A版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doc
12.1价值与价值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阐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提升对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难点】1、人生的真正价值。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方法】
【导入】南通老人胡汉生
一位老人,退休后修车的收入用于慈善,这样做值得还是不值得,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这就是我们本课探讨的话题:价值与价值观。
探究问题1: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的物质财富,也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做练习并展示
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一论断表明( )
A.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小
C.人生价值没有质的差别,但有量的差别 D、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努力程度决定的
答案:A
练一练: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活动探究法。列举生活中的事例,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型】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名言展、探究合作
【探究一】人的价值(重难点)
课时作业基础小练判断题1、2、3
探究问题2:想一想,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什么观念支配的?
价值观的含义。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附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附答案.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使用说明】1.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十二课第一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独立完成探究案。

2. 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历史唯物主义: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 通过学习,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 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注意: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①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 人的价值(1人既是价值的者,又是价值的者。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是指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他人。

②人是价值的享受者,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2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使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二、重点、难点:1、识记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自主学习 (一)知识梳理 1.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 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 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注意:理解这个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①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人既是价值的 者,又是价值的 者。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是指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满足他人。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对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 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3)人的价值就在于 ,就在于对社会的 和 。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4)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理解各种具体事物的 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 和 。

(2)价值观作为一种 ,是对社会存有的反映,对社会存有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3)价值观对人们 和 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就不同。

人教版必修4 12.1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人教版必修4  12.1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4.12.1 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学习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习难点】人的价值【预习导航】(一)预习提纲1.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2)人的价值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基础知识梳理1.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和属性。

(2)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和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和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合作探究】1.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国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祖国。

40多年来,他为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他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和有关奖励,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我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

朱光亚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2.目前我国正处在独生子女进入高中、大学的高峰期,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个别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特殊待遇”,在生活上从未遇到任何困难,在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中突出以“我”为中心,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其中包括10名大学生。

生活与哲学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生活与哲学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基础知识梳理】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2、人的价值及其基本内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2、导向作用的表现3、新时期的正确价值观【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探究一:马永顺,原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工人。

50年前,他是全国著名的伐树英雄;50年后,他是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命运始终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

朱镕基总理评价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马永顺从伐木英雄变植树英雄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探究二: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 煤窑非法开采,禁而不止,以致矿难频发,已经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

然而对于关闭非法不煤窑,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小煤窑主说:“我们按时缴税,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到头来却被关闭!”矿工说:“我们除了挖煤之外只能靠种庄稼,而一担谷只卖几十元,远远没有开采煤矿来钱容易。

”一个乡镇领导说:“我们县里没有大的企业,全年财政收入的30%以上都来自小煤窑,如果取缔小煤窑,很多乡镇就发不出工资.”遇难矿工家属说:“非法小煤窑没有安全保障,不该为了几个钱送了亲人的命,国家关闭,我们理解、拥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为:“人命关天,全国各地凡是证件不全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一律关闭。

”1、材料中不同行为主体各自的价值选择是什么?2、你赞成哪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探究三: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当堂达标】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1.中国高铁第一人李东晓说:“我觉得我能够为我们中国高铁事业做了一些贡献,能够带出更多的高铁司机,让我们高铁司机队伍更加壮大,这是我最欣慰的一件事。

”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②人的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③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承认和满足为前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据《光明日报》报道,被人们称为“爱心天使”的福建省屏南县医院护士包著琼自己过着艰苦的生活,却用平常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先后救济了100多位病人,资助了39名贫困学生继续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三、学习难点:人的价值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五、特别提醒: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和方法论(1)原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应该主要看他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和方法论(1)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克服错误的价值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知识梳理】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和功能。

2、人的价值⑴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以及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⑵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和的贡献。

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⑵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探究一:昔日:身先士卒制伏悍匪今时:腐败堕落包庇黑帮现年54岁的文强,出生于重庆巴南区(原重庆市巴县),1992年就开始担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直到2008年调任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担任公安局要职 16年的文强在重庆警界有极高的地位。

除2000年闻名全国的张君案外,他主办的好几起要案被公安部记一等功,包括1992年震惊全国的重庆警匪枪战,1994年中国第一盗案,以及2000年的重庆抢劫运钞车案等。

2009年6月开始,重庆掀起打黑风暴。

8月,重庆市纪委证实,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因涉黑被双规。

据接近文强案专案组的人士称,文强共有8处房产,其中一栋别墅占地20多亩,价值3千万左右。

加上从其住所搜出来的现金,文强的总资产已近9位数。

思考: 1、什么叫人生价值?2、文强的为什么从一个人民警察堕落为贪腐、涉黑分子?探究二:“沈浩,男,1963年出生,2009年11月6日去世。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沈号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

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

村民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

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讨论:1、小岗村村民为什么希望沈浩留下来?2、沈浩青春和生命换来了小岗村的发展,值不值?【同步练习】1.哲学上讲的价值是()①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一事无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B. 人的价值表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 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D.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3.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D. 社会意识都是先于社会存在的4.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所获得的荣誉体现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5.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告诫我们()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要集中重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生活与哲学依据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④科学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②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8.“螺丝精神”是指对岗位不挑剔,扎实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它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曾经影响了几代人。

“志愿者精神”是指自觉自愿,不计报酬,奉献社会的精神,近年来,在抗击非典、抗击雪灾以及在抗震救灾中,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螺丝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共同点是()A.坚持相同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B.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C.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D.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9.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这说明()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价值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C.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有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后,大力推广适用生态养猪和中草药防疫技术,使养猪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他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针对本镇农民收入低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脱贫致富的方案,提交镇人大常委会讨论。

方案通过后,他们不辞辛苦,组织党员,带领农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并进行蔬菜包装深加工。

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镇农民的收入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从材料看,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简要说明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探究一答案(1)人生的价值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有者。

(2)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是错误的价值观导致文强走上歧途。

探究二答案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不同的价值观由不同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和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对社会的奉献。

我们的社会提倡发扬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而传统道德中也包含着。

沈浩的行为正展现了这样的‘人性光辉’。

我们感叹的,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他创造的“人梯精神”感动了中国人。

沈浩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道德规范,也构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1~5. CACAD 6~9. DDDB10、答:(1)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