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科普ppt课件

职业病的分类
物理因素: 如噪音、振 动、辐射等
化学因素: 如化学物质、 有毒气体等
生物因素: 如细菌、病 毒、真菌等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如工作压力、 如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等 工作时间等
职业病的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 导致身体机能 下降,引发各 种疾病
影响生活质量: 降低生活质量, 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影响心理健康: 引发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家庭幸福: 给家人带来经 济和精神压力
影响社会稳定: 增加社会医疗 负担,影响社 会和谐稳定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设备, 如口罩、手套等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员工对职业 病的认识和预防 能力
改善工作环境: 保持通风、减少 噪音、降低温度 等
制定职业病防治 计划:明确目标、 措施和责任
2. 设立职业病防治专项资金,支持 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3.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 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4. 建立职业病防治监测体系,定期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
5. 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推广 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监管机制
01
政府监管:政府对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和检查
02
企业责任: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有主体责任,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 理制度
03
工会参与: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04
社会监督:社会组织和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培训内容
1
职业病基本知识
3
职业病预防措施
5
职业病法律法规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
职业病应急处理
6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防治培训ppt课件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由于长时间处于噪声、高温等 环境下引起的听力下降、鼻炎
、咽喉炎等症状。
职业病对员工的影响
身体健康
职业病直接影响员工的 身体健康,导致身体机 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
工作效率
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工作 效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可能导致工作效
率低下。
心理压力
长期患有职业病会给员 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检 查项目、检查程序和结果报告等 要求。
企业政策与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01
明确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岗位员工的职业病防治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02
制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个人
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和监测管理等。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03
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有职
提供防护用品
01
总结词:个体防护
02
详细描述:根据不同工种和岗位 的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以 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优化工作环境
总结词:环境改善
详细描述:通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例如,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噪音、控制尘毒等有害物质的 浓度等。
04
个人防护与健康生活习惯
定期更换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和保养,以保证其有效性 。
政策法规应用实例
政策法规解读
详细解读职业病防治相关 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等。
政策法规应用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介绍 如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策法规应用到职 业病防治工作中。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PPT课件

22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 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 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第三十二条 不得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 人。不具备条件的不得接受。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隐瞒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 、设备、材料,造成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写明危害及其后果、防 护措施和待遇等。不得隐瞒或欺骗。
合同期间因工作变更,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 更相关条款。
违反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23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 管理人员接受培训,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 防治工作。”
“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遵守法律、 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防护设备 和防护用品,隐患及时报告。”
10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 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 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1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主要内容
一、职业危害现状 二、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意义 三、职业病防治法简介
1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 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 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 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第三十二条 不得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 人。不具备条件的不得接受。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隐瞒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 、设备、材料,造成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写明危害及其后果、防 护措施和待遇等。不得隐瞒或欺骗。
合同期间因工作变更,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 更相关条款。
违反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23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 管理人员接受培训,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 防治工作。”
“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遵守法律、 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防护设备 和防护用品,隐患及时报告。”
10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 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 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1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主要内容
一、职业危害现状 二、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意义 三、职业病防治法简介
1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 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职业病防治法培 训ppt课件完整 版
目录
•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 • 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障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
01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职业病定义与分类
职业病定义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05
CATALOGUE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减少人工操作,降低职业 病发生的风险。
优化生产布局
合理规划生产区域,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减少有害因素对 作业人员的危害。
加强通风排毒
对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确 保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职业病诊断程序和标准
诊断程序
劳动者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 行职业病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等资料。
诊断标准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CATALOGUE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
政府监管部门职责和权力
01
02
03
04
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 规划和标准
监督用人单位落实职业 病防治措施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 测和评估
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和 违法行为
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目录
•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 • 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障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
01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职业病定义与分类
职业病定义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05
CATALOGUE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减少人工操作,降低职业 病发生的风险。
优化生产布局
合理规划生产区域,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减少有害因素对 作业人员的危害。
加强通风排毒
对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确 保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职业病诊断程序和标准
诊断程序
劳动者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 行职业病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等资料。
诊断标准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CATALOGUE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
政府监管部门职责和权力
01
02
03
04
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 规划和标准
监督用人单位落实职业 病防治措施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 测和评估
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和 违法行为
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防护。 (2)掘进工作面:综掘机采用内外喷雾、综掘机除尘风机、转载点喷雾、放炮喷雾、湿式打眼、
洒水降尘、净化水幕、个体防护。
27
04
安全生产标准化之职业 卫生解读
28
一、概述
要点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鉴定
致职业病399例;职业性肿瘤85例;
职业性皮肤病83例;职业性眼病
70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5例;
其他职业病12例。
12
近13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数据波动情况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含噪声聋连续数年增幅较大。 我国职业病共十类132种,其中尘肺病发病最多,所占比例最大。
13
02
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14
二、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17 -31.4各类职业
病新病例26756例。职业性尘肺病
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2790例,其
中职业性尘肺病22701例;职业性
耳鼻喉口腔疾病1608例;职业性
化学中毒1021例,其中急、慢性
职业中毒分别为295例和726例;
职业性传染病673例;物理因素所
19
二、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5.听觉受损:长期在噪音环境工作而引起的耳朵不 灵,如风锤打眼等。 症状:听力下降,头晕头痛,心悸,耳鸣,记忆力 减退,易怒。肠胃功能紊乱。
20
二、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6.职业性传染病:是在职业生产过程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 的一种传染病,它既具有传染病的特点,又具有职业病的特 点,与患病者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目前发现的职业性传染病大都是由各种微生物病菌引起的, 常见的有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三种类型。
8
3.职业病的特点
洒水降尘、净化水幕、个体防护。
27
04
安全生产标准化之职业 卫生解读
28
一、概述
要点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鉴定
致职业病399例;职业性肿瘤85例;
职业性皮肤病83例;职业性眼病
70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5例;
其他职业病12例。
12
近13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数据波动情况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含噪声聋连续数年增幅较大。 我国职业病共十类132种,其中尘肺病发病最多,所占比例最大。
13
02
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14
二、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17 -31.4各类职业
病新病例26756例。职业性尘肺病
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2790例,其
中职业性尘肺病22701例;职业性
耳鼻喉口腔疾病1608例;职业性
化学中毒1021例,其中急、慢性
职业中毒分别为295例和726例;
职业性传染病673例;物理因素所
19
二、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5.听觉受损:长期在噪音环境工作而引起的耳朵不 灵,如风锤打眼等。 症状:听力下降,头晕头痛,心悸,耳鸣,记忆力 减退,易怒。肠胃功能紊乱。
20
二、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6.职业性传染病:是在职业生产过程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 的一种传染病,它既具有传染病的特点,又具有职业病的特 点,与患病者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目前发现的职业性传染病大都是由各种微生物病菌引起的, 常见的有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三种类型。
8
3.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带内容(精)

劳动者有权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可能产生的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并有权参与用人单 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获得赔偿权
劳动者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 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 有权依法获得赔偿。
政府监管及法律责任追究
政府监管职责
政府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 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并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措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带内容
$number {01}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职业病概述 • 职业病预防措施 • 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 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与义务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职业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03
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概述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 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尘肺病预防
采取综合性防尘措施,如改革工艺、密闭尘源 、通风除尘等。
职业中毒防治知识
职业中毒概述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 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
作环境的关系。
职业病危害因素
深入分析了常见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 、物理、生物等因素。
职业病预防措施
系统介绍了从源头控制 、工程技术、个体防护 到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综
合预防措施。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3.熬夜综合征
对许多人而言,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长 此以往会导致人体生物钟被干扰,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紊乱,继而出现食欲不振、失眠 等症状,易诱发神经衰弱、高血压、溃疡病 等。
4.夜宵综合征
夜晚支配胃肠道功能的副交感神经活动较 白天强,胃肠对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也强,因 而在夜晚经常进食过多的高热量食品,易引 起肥胖、失眠、记忆力衰退、晨起不思饮食 等症状。
心,她的双手除了抓痒已没有时间再 去清洗主板。这时,冬梅决定辞工— —刚出来就得了这莫名的病,她自认 倒霉。9月8号递了辞职报告。3天后, 李冬梅的脖子已肿得和脸一样粗。医 生说“全身95%的皮肤严重溃烂,肝 腹水……脸上的皮肤都是裂开的,像 暴皮的甜瓜
问题
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职业病?
导致职业病的原因
劳动者在工作中接触粉 尘的生产作业场所,可 以有效预防尘肺等。
手套 可以防多种油类,漆类和 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物质 具有良好的耐寒耐热性能, 可以有效防止有毒物质引 起中毒和皮肤病变。
五、健康检查
(一)就业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
通过检查,评价劳动者是否合适从事该工 种作业,为劳动者的岗位安排提供依据。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赔偿(按照工伤规定处理)
谢 谢!
常见的职业病及其症状
尘肺病:长期在大尘的环境下工作(如在建筑工 地, 矿场等)吸入过多灰尘而引起的疾病。 症状:咳嗽, 咳痰, 胸痛, 咯血, 呼吸困难
• 铝尘肺: 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长期吸 人铝粉或含氧化铝的粉尘,长时间滞留 于体内,沉积在肺组织导致肺纤维化, 称为铝尘肺 。
• 中毒:吸入或者接触有害的化学 物品所引起。
5.时间综合征
都市白领对时间的过分反应易产生情绪 波动及生理变化现象。譬如使人对紧迫的 时间感到焦躁不安、紧张过度,这样会引 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程(ppt 105页)

氧化物、一氧化碳 (5) 窒息性惰性气体:氦、氖、氩、氮 (6) 有机毒物: (7) 农药 (8) 高分子化合物:
(三)有毒化学品毒性分级 毒性指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
力。常用LD50或LC50表示。 分为五级:剧毒
高毒 中等毒 低毒 微毒
(四)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1、分级标准:依据GB 5044-85
经常使用的化学品种类
类别
数目
——————————————————————————
每天使用的化学物质
50 000
农药的活性成分
1 500
药品的活性成分
4 000
用于赋形剂的化合物
2 000
食品添加剂
2 500
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化学品 3 00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3__0_0_0__
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专 业 提 供 企 管 培 训 资 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立法目的: 1、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2、防治职业病有法可依; 3、保护劳动者健康极其相关权益; 4、保护劳动力资源; 5、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6、加入“世贸”的要求; 7、细化宪法“改善劳动条件”。
日本水俣病
1956--1979年,仅水 俣湾确诊典型患者 1004人,死亡206人
走路不稳、语言不清、四肢末端麻木和狂燥不 安等;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1968年9月,日本政府正式确认水俣病是乙醛生 产过程中排出含甲基汞废水污染水体,污染鱼 贝类所引起的一种公害病
(一)有毒化学品的概念及来
源
法定Hale Waihona Puke 业病名单 -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三)有毒化学品毒性分级 毒性指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
力。常用LD50或LC50表示。 分为五级:剧毒
高毒 中等毒 低毒 微毒
(四)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1、分级标准:依据GB 5044-85
经常使用的化学品种类
类别
数目
——————————————————————————
每天使用的化学物质
50 000
农药的活性成分
1 500
药品的活性成分
4 000
用于赋形剂的化合物
2 000
食品添加剂
2 500
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化学品 3 00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3__0_0_0__
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专 业 提 供 企 管 培 训 资 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立法目的: 1、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2、防治职业病有法可依; 3、保护劳动者健康极其相关权益; 4、保护劳动力资源; 5、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6、加入“世贸”的要求; 7、细化宪法“改善劳动条件”。
日本水俣病
1956--1979年,仅水 俣湾确诊典型患者 1004人,死亡206人
走路不稳、语言不清、四肢末端麻木和狂燥不 安等;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1968年9月,日本政府正式确认水俣病是乙醛生 产过程中排出含甲基汞废水污染水体,污染鱼 贝类所引起的一种公害病
(一)有毒化学品的概念及来
源
法定Hale Waihona Puke 业病名单 -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
专注
专心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
2018年《职业病防治法》
宣传周
时间 : 4月25日-5月1日
Part 1
1.1 培训的意义
3
4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 各部门应做好员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性检测工作, 加强管内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盯控,消除危害员工职业健康的不良因 素,构建安全、卫生、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各单位要在4月底前,对所属各生产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各项工 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 度)严重超标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个体防护措施;作业现场职业病 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超标,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未进行定期检测;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 康体检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各单位安全 工程师(或相应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场所及作业流程进行梳理, 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或场所)于5月17日前报分公司人力 资源和经济核算部,以此为契机,全面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各部门根据检测与评价结果,对检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作业或场所, 应采取必要措施,调整工作流程或改善作业条件,消除职业健康危 害。并于10月底前将整改情况报人力资源和经济核算部。
5
Part 2
概念陈述 什么是职业病?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
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
10
分类和目录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等13种)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肺炎、棉尘病、哮喘等6种) 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等9种
职业性眼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白内障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化学中毒 噪声聋、铬鼻病等4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60种
11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肿瘤
中暑、减压病等7种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等11种
炭疽、森林脑炎等5种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等11种
其他职业病
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等3种
12
Part 4
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3
Part 5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4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α 、β、γ 、X射线等。
16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 辐射。 (三)生产环境 中的有害因素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 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 环境污染。!
17
职业病防治知识
18
Part 6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不是生产中存在 有害因素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人体有一定的防御解毒和修复 功能,当有害因 素的剂量或作用强度未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时, 是不会发生 职业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发生职业病之前就可 以放任有 害因素的存在,因为有些有害因素在造成职业病之前 就已经 对人体造成了损害。因此, 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 因素, 及时发现并减少乃至消除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 响, 保护和加强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为此目的,而采取的各种 预防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及卫生保障措 施 等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6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 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1] 。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15
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二)劳动过程中 的有害因素 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 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 具劳动。
7
重点8ຫໍສະໝຸດ 9Part 3职业病的分 类和目录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 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 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 施行。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 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 2013年12月23日
19
一、 组织措施 1、用人单位应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保健组织和制度。 企 业领导应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到议事日 程上经 常检查执行情况,并指派一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亲自 抓,坚决避 免出现无人懂、无人管、无人问的局面。 2、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止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当前,我国 已经 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这 些法规 标准具体而明确,只要本企业落实好法规标准,就会 达到预防职 业病的目的。 3、 合理组织劳动,减少工人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建立合 理的 作息制度,妥善安排女工等也是组织措施中的一项重要
专注
专心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
2018年《职业病防治法》
宣传周
时间 : 4月25日-5月1日
Part 1
1.1 培训的意义
3
4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 各部门应做好员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性检测工作, 加强管内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盯控,消除危害员工职业健康的不良因 素,构建安全、卫生、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各单位要在4月底前,对所属各生产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各项工 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 度)严重超标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个体防护措施;作业现场职业病 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超标,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未进行定期检测;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 康体检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各单位安全 工程师(或相应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场所及作业流程进行梳理, 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或场所)于5月17日前报分公司人力 资源和经济核算部,以此为契机,全面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各部门根据检测与评价结果,对检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作业或场所, 应采取必要措施,调整工作流程或改善作业条件,消除职业健康危 害。并于10月底前将整改情况报人力资源和经济核算部。
5
Part 2
概念陈述 什么是职业病?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
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
10
分类和目录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等13种)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肺炎、棉尘病、哮喘等6种) 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等9种
职业性眼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白内障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化学中毒 噪声聋、铬鼻病等4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60种
11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肿瘤
中暑、减压病等7种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等11种
炭疽、森林脑炎等5种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等11种
其他职业病
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等3种
12
Part 4
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3
Part 5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4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α 、β、γ 、X射线等。
16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 辐射。 (三)生产环境 中的有害因素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 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 环境污染。!
17
职业病防治知识
18
Part 6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不是生产中存在 有害因素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人体有一定的防御解毒和修复 功能,当有害因 素的剂量或作用强度未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时, 是不会发生 职业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发生职业病之前就可 以放任有 害因素的存在,因为有些有害因素在造成职业病之前 就已经 对人体造成了损害。因此, 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 因素, 及时发现并减少乃至消除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 响, 保护和加强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为此目的,而采取的各种 预防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及卫生保障措 施 等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6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 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1] 。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15
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二)劳动过程中 的有害因素 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 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 具劳动。
7
重点8ຫໍສະໝຸດ 9Part 3职业病的分 类和目录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 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 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 施行。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 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 2013年12月23日
19
一、 组织措施 1、用人单位应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保健组织和制度。 企 业领导应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到议事日 程上经 常检查执行情况,并指派一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亲自 抓,坚决避 免出现无人懂、无人管、无人问的局面。 2、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止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当前,我国 已经 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这 些法规 标准具体而明确,只要本企业落实好法规标准,就会 达到预防职 业病的目的。 3、 合理组织劳动,减少工人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建立合 理的 作息制度,妥善安排女工等也是组织措施中的一项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