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学科C. 一种娱乐活动D. 一种社会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3. 现代文学理论中,文学的“四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作者B. 作品C. 读者D. 出版社答案:D4. 以下哪位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巴尔扎克B. 托尔斯泰C. 卡夫卡D. 狄更斯答案:C5.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C. 强调社会现实和批判D. 强调自然和传统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悲剧?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答案:C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不属于诗歌?A. 抒情诗B. 叙事诗C. 散文诗D. 小说答案:D8.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强调历史连续性和传统B. 强调文本的确定性和客观性C. 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D. 强调理性和逻辑答案:C9. 以下哪位不是象征主义诗人?A. 波德莱尔B. 马拉美C. 叶芝D. 雪莱答案:D10.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A. 《百年孤独》B. 《悲惨世界》C. 《安娜·卡列尼娜》D. 《追忆似水年华》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文学创作中“灵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灵感是文学创作中作者突然获得的创作冲动或思想火花,它通常来源于作者的内在情感、生活体验或外部环境的刺激。

灵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引导作者深入思考,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作品。

2. 描述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答案: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和多元性。

批评者应基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避免主观偏见。

文学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文化批评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4、文学的情感性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审美性D.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马克思D.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V)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X)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V)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X)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X)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一. 单选(共16题,共80分)1.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A)(5分)A.具象性想象性审美性情感性B.情感性想象性偶然性审美性C.逻辑性想象性情感性主观性D.主观性逻辑性具象性创造性2.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是(A)(5分)A.反对艺术概括,忽视文学描写的本质性与社会性B.反对主观性,强调文学描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C.反对思想性,强调文学描写的形象性与审美性D.反对艺术概括,忽视文学描写的情感性与真实性3. 浪漫主义的创作的基本精神就是(A)(5分)A.理想主义B.空想主义C.表现主义D.幻想主义4. 文学的社会作用中的认识作用、审美作用、教育作用三者的关系是(A)(5分)A.审美作用是最基本的,是其它作用的基础B.三者是平行的、同等重要的C.认识作用是最基本的,是其它作用的基础D.教育作用是最基本的,是其它作用的基础5. 作家与自然的关系,一般应理解为(A)(5分)A.作家既要做自然的奴隶,更要做自然的主子B.作家不能做自然的主子,只能做自然的奴隶C.作家不能做自然的奴隶,只能做自然的主子D.作家既不能做自然的主子,更不能做自然的奴隶6. “每一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A) (5分)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7. 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应具有的特点是(A)(5分)A.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富于潜台词B.口语化动作性富于潜台词概括化C.口语化富于潜台词生动性哲理性D.议论性形象性动作性个性化8.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A)(5分)A.王昌龄《诗格》B.王国维《人间词话》C.刘勰《文心雕龙》D.陆机《文赋》9. 下面哪种说法较全面地概括了诗歌语言的特点?(A)(5分)A.凝炼含蓄,节奏鲜明B.形象鲜明,韵律和谐C.节奏鲜明,具体生动D.含蓄凝炼,形象鲜明10. 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代表人物有(A)(5分)A.雷纳克泰勒弗雷泽B.黑格尔康德弗雷泽C.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泰勒D.康德席勒弗雷泽11. 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A)(5分)A.欧盖尼.弗尔龙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柏格森12. 文学鉴赏之所以具有审美享受的性质,其中原因之一是(A)(5分)A.鉴赏的客体作品内蕴审美特质B.鉴赏的客体作品具有思想倾向C.读者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作品D.读者以科学的精神去阐释作品13.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A)(5分)A.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B.具体的文学作品C.作家和作品的思想性D.不同的创作观点或不同的创作倾向14. 抒情类作品题材组合的特点是以(A)(5分)A.作家的思想感情发展为线索B.事件的发展为顺序C.作品人物的情感为脉络D.时空转换为依据15. .一切文学作品(A)(5分)A.都有结构,但不一定都有情节B.既有结构又有情节C.只有结构没有情节D.都有情节,但不一定都有结构16. 下列的诗歌作品分类中哪一种是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来划分的(A)(5分)A.抒情诗B.格律诗C.散文诗D.戏剧诗二. 判断(共10题,共20分)1. 一个时代文学的繁荣局面,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造就的。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B. 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C.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马克思D. 莎士比亚答案:C3. “文学四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作者、作品、读者、社会B. 情节、人物、环境、主题C. 语言、风格、结构、意象D. 叙述、描写、对话、抒情答案:B4. 以下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哈姆雷特》C. 《百年孤独》D. 《等待戈多》答案:A5. “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指导读者如何欣赏文学作品B. 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C. 评价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和审美性。

形象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情感性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传达作者的情感体验。

思想性是指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问题。

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2. 论述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知功能,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

其次是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迪和道德教化。

再次是审美功能,文学作品提供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最后是娱乐功能,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放松。

3. 请解释“文学流派”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共同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的作家群体。

例如,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注重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的根本特征是()。

A. 社会性B. 艺术性C. 思想性D. 历史性2. 下列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A. 威廉·莎士比亚B. 弗朗茨·卡夫卡C. 列夫·托尔斯泰D. 詹姆斯·乔伊斯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 文学的形式B. 文学的内容C. 文学的传播D. 文学的创作过程4. 诗歌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抒情性B. 叙事性C. 议论性D. 音乐性5.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作品是()。

A. 《百年孤独》B. 《追风筝的人》C. 《动物农场》D. 《了不起的盖茨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 描述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3. 阐述文学批评的作用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3. 讨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四、作文题(共20分)以“文学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C5. A二、简答题1.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社会和政治现状的批判,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事物的兴趣。

它倾向于表现个人理想和追求,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并常常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反叛。

2. “象征”是文学作品中用以代表或暗示其他意义的手法。

例如,在《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文学批评的作用在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它还能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通过批评和讨论,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和思考,同时也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三、论述题1. 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只有‘人’才独具有美的理想。

”说这话的人是()A.黑格尔 B.康德 C.别林斯基 D.达·芬奇2.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说()A.虚境的产生依靠实境的完美表达 B.虚境是艺术表现的重心C.实境是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D.意境的创造不应考虑虚境3.司空图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A.情景相生 B.情中见景 C.景中藏情 D.情景并茂4.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A.中国文学的主题 B.中国文学的风格 C.中国文学的美 D.中国文学的文体5.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 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6.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提到本体地位的,是()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7.马克思认为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了()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础 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的发展规律8.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两句诗强调了()A.文学发展中的革新性 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C.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D.文学形式的稳定性9.较早对“摹仿”说进行系统论述的人是()A.苏格拉底 B.贺拉斯 C.达·芬奇 D.亚里士多德10.鲁迅说:“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这句话说明了()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D.作者对批评家的影响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12.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 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A.《周易·系辞》 B.《庄子》 C.《论语》 D.《论文偶记》14.巴赫金认为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A.叙述者与人物的结合 B.情感与理智的统一C.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D.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对话交流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的范畴是()A.意象B.隐喻C.典故D.意蕴16.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B.“发乎情,止乎礼义”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 D.表现心灵的感应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A.韵 B.律 C.音律 D.格调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19.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A.时距 B.次序 C.频率 D.视角2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A.书面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C.作家内心语言 D.理想化语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A.世界 B.作家 C.作品 D.接受 E.批评2.朱光潜认为诗的节奏通常包括()A.长短 B.刚柔 C.轻重 D.高低 E.张弛3.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是指()A.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 B.作品内容的总体安排 C.文本的潜在结构D.文本的图式化框架 E.文本的题材内涵4.文学接受中预备情绪的特征有()A.哲理性 B.象征性 C.审美性 D.朦胧性 E.期望性5.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A.重情感而轻想象B.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惟一因素C.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D.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E.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1.气势与氛围2.艺术直觉3.文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叙事理论中“省略”和“概略”有何区别?4.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什么?5.何谓“炼字”,其目的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1.什么是典型环境?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文学概论 答案

文学概论 答案

《文学概论》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4.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接姆斯(M.H.Abrams)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四个要素组成.5. 在现代,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13. 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①时代原因,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22. 中国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列了"时序"篇,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23.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24. 文学定义的五个主要命题:①文化形态;②审美意识形态;③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④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⑤一种语言艺术.25. 文学的文化意义有以下几点:①提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②叩问人的生存意义;③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④憧憬人类的未来;⑤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26. 文学的文化意义分为:①品质阅读,②价值阅读.27. "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价值阅读"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29.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义形态.30. 文学与社会关系:①文学源于社会生活;②文学改造社会生活.31. 什么是审美: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32. 审美的特点:①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②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33. 审美实现是如下三个层面的协同合作:①主体心理层,②客观对象层,③中介层.34. 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①广阔的包容性;②思想的深刻性.35.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1)从性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2)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3)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36.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体,它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37. 体验是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38. 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性①情感的诗意化;②意义深刻化;③感受的个性化. 39. 德国美学家,"移情"论的创立者是里普斯.里普斯说明"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40. 文学创作中的体验,也应该是这种"移情"的体验.41. 文学文本:一种认为文学文本由言,意两层面构成,另一种则认为由言,象,意三层面构成.42. 四层面说: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文学文本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的客体.43. 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44. 音律的基本类型: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45. 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46.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内指性,②音乐性,陌生化.47.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48. 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韵效果的特性.49. 陌生化: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50.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①艺术世界的有机性;②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51.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①具体可感性;②艺术概括性;③审美理想性;④审美属性.52. 文学形象的一般形态可分为:①写实性形象;②抒情性形象;③表意性形象.其高级形态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象构成.53. 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54.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①特征性;②丰厚历史意蕴;③艺术魅力.55. 艺术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②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③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56.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6. 自然主义者左拉提出:要使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环境中活动.57.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①相互依存的关系;②互相性关系.58.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①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②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③生命律动;④韵味无究.59. 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①景中藏情式;②情中见景式;③情景并茂式.60. 生命律动有三个特点:①表诚挚之情;②状飞动之趣;③传万物之灵趣.61. 王国维分类法:"有有我之境,有无和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62.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63. 意象的四种含义:①心理意象;②内心意象;③泛化意象;④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64. 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①哲理性;②象征性;③荒诞性;④求解性.65. 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①寓言式象征意象;②符号式象征意象.66. 从德国学者黑格尔提出性格是性格是现代艺术的真正中心到恩格斯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人物性格为中心,以反映社会历史真实为主旨的现实主义叙事理论走向了成熟.67.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就是小说.68.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电影和电视叙事比小说影响更大.影视文学又成为比小说更大众化,更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69. 叙事的层面:①故事内容与故事叙述;②叙事三个层面:(1)故事内容;(2)语言组织;(3)叙述行为.70. 叙事的研究借鉴热奈特的三分法,分为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71.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72. 叙述内容:从事件,情节和情景这三个方面对故事进行分析.73. 人物:①"扁平"人物: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②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③"圆形"人物: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④典型人物.74.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75. 抒情的本质:①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②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76. 抒情的原则:①古典主义的把情原则;②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③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④抒情的一般原则:一是诚挚性原则,二是独特性原则,三是感染性原则.77. 抒情的策略:①语法策略;②修辞策略:隐喻,典故,悖论是重要的四种.78. 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例题例示:(1)伤春与悲秋;(2)离情与别绪;(3)思乡与怀远.79. 原型意象是:原型意象,抒情母题与创新意识.80. 抒情作品最主要的样式是抒情诗,抒情诗是抒情作品的典型象态.它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体.81.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82. 关于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得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83.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文采,情调,韵味,气势,氛围.84. 文学风格的特征:①文学风格的独创性;②文学风格的稳定性;③文学风格的多样性.85. 文学风格的划分:中国的简分法是"刚","柔"两类.86. 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87. 艺术灵感的特征,特殊的思维状态有如下三大特征:①突发性;②迷狂性;③创造性.88. 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①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②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③与前面两点相关,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89. 英语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讲到了三方面的道理:一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是诗人创作的动力,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创作.二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不仅仅是一种对原有情感的回忆,而且还创造新的情感.三是说情感的再度体验是一种作家或诗人以自己的内在世界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无论这种被回忆起来的情感原来是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对它的再度体验都会使人产生美感享受.90. 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91. 艺术想象的类型: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92.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一是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二是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三是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93. 艺术构想:所谓艺术构想就是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并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整个思维过程.94. 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不同:(1)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2)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3)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产品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非艺术,文学的精神产品一般也以某种知识,观念的汲取与引用为消费过程的终结,它们都是为消费而消费,并不对产品本身构成新的生产与再生产.95. 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96. 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97. "期待视野"的概括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姚斯提出的.98.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99.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100.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①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评点式批评.②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③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101.什么是评点式批评即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一种批评方法,有题头批,文末批,眉批,夹批,旁批等多种多样的形式.102.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10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对此都有论述,但较为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104. 文学思潮: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105. 文学流派的界定:或者以创作对象,题材划分,如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或者以艺术风格划分,如宋词中的豪放派,婉约派;或者以创作方法划分,如浪漫派,象征派,荒诞派;或者以地域得名,如江西诗派,公安派,桐城派;或者以作家名号得名,如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或者以社团,刊物命名,如文学研究会派,新月派等等.评述:如何理解文学接受中的心灵共鸣现象表现在哪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答:共鸣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性情感的相通性.其二是审美体验的共同性.心灵共鸣主要是情感经验与审美体验因相似相近而引起的感应与沟通.心灵沟通是多方面的.除了情感,审美的层次,还有观念,认知的层次.这就是文化认同.所谓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评价.。

文学概论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基础知识题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 B审美者 C认识者 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B进步的倾向性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 B最高标准 C批评方法论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 B原型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 B加达默尔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 B抒情话语 C抒情现实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 B画面 C情感经验 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 B声音 C故事 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 B叙述方式 C叙述的声音特点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 B抒情功能 C描述外在事物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 B表情式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 B艺术性 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 B意识形态说 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 B罗兰巴特 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 B作为意识形态 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 B情感 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 B主导性 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 B高尔基 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 B综合 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 B理智性 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 B创造性 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 B逼真性 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 B象征型 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 B创作论 C价值论 D接受论 E构成论一、不定项选择1ABCD2CD3BCD4A5ABCD6D7ABCD8ABC9A10ABC11ABC12B13D14ABCD15ACD16B17ACD18ACD19BCD20ABCD21B22A23ABC24A25AB26ABC27C28BCD29CD30CD31D32C33ABCD34AC35D36D37ABC38CD39A40BD41ACD42AD43BCD44AB45C46A47ABCD48ABCD49B50CD51AD52CD53CD54ABDE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多出现在钟鼎彝器上,故称金文。
第1页共5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7、战国文字:战国时期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分两大系统:一是秦文字系统,由西周金文发展而 成,有大、小篆之分;一是六国文字系统,包括六国时期的简帛文字、金石文字、陶文等。六国文字与秦文字在 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特点是异体多,不够规整。
第2页共5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四、简要说明中古四声到今音四声的变化。 平声分化成了阴平和阳平;上声中的全浊音字变成了去声;入声字分化成了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
主要有黄侃、丁福保、马叙伦、陆宗达等人。
十一、指出下列汉字的本义和部首。
血伐玩殺戒浅鄙涉
血:祭祀用的牲血;血。
伐:攻击,征伐;人。
杀殳:浅:水浅;水。
鄙:边地,边疆上的城邑;邑
刃:刀口;刀。
第4页共5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人的相继努力下,甲骨文在发掘、整理、考释、断代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十五、指出下列汉字的本义及其部首。
祈:求福的祭祀;示。
诚:信;言。
相:视;目。
取:割耳(或捕取);又。
锦:有花纹的丝织品 ;帛。
阳:阳光 ;阜(或阝)。
集:群鸟聚集在树上:隹。
美:甘美;羊
第5页共5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三、填空:
1、《说文解字》是一部 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的 的书,作者 许慎 , 东汉 人全书共收字 9353 个,分部首 540 个。 2、《切韵》是一部 韵 书,作者 陆法言 , 隋 代人。 3、《广韵》的作者是 北宋 代 陈彭年 ,全书分韵 206 个。 4、《中原音韵》的作者是 元 代 周德清 ,全书分韵 19 个,声调 4 个,这些声调分别是 阴平、
“以类相从”,对各部内部字的排列原则是“以类相从” 。
唐代时,李阳冰对《说文字解字》进行过整理。南唐到北宋,徐锴、徐铉兄弟二人先后对《说文》进行过研
究和整理。徐锴的研究旨在疏通许慎的说解,纠正李阳冰之误;徐铉的整理旨在恢复《说文》的原貌。清人研究
《说文》的学者主要有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段玉裁的著作是《说文解字注》,该书侧重于探求字的音
甲骨文于 1899 年被发现,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金石学家王懿荣。刘鹗第一个将收集到的甲骨片选拓著 录成书,书名《铁云藏龟》。孙贻让研读《铁云藏龟》,写出了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契文举例》。罗振玉经 过多年调查,发现了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是安阳小屯村,同时对甲骨文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考释和通读工作, 为甲骨文的研究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甲骨学的奠基人。王国维对甲骨文的考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 甲骨文发现了商代晚期殷王的世系,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殷王世系的真实性,同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其后 在郭沫若、董作宾、唐兰、于省吾、陈梦家、李学勤等人的相继努力下,甲骨文的考释、断代、整理等工作都取 得了重要进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七、举例说明什么叫“阴阳对转”。
第3页共5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九、将下面的著者名和书名连线:
周德清 顾炎武 段玉裁 朱骏声 许慎 徐锴 陈澧 江有诰 孔广森
《音学五书》 《切韵考》 《中原音韵》 《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解字说》
《文字学概论》参考答案
一、默写:
1、三十六字母:
帮 滂並明
非 敷奉微
端 透定泥
知 彻澄娘
精 清从
心邪
照 穿床
审禅
见 溪群疑

晓匣



2、王力上古三十韵部的名称:
陰聲韻
入聲韻
陽聲韻
之部
職部
蒸部
幽部
覺部
冬部
宵部
藥部
侯部
屋部
東部
魚部
鐸部
陽部
支部
錫部
耕部
歌部
月部
元部
脂部
質部
真部
微部
物部
文部
緝部
侵部
葉部
談部
去声,分别归进了由原平、上、去三声发展来的阴、阳、上、去四声。 五、简述《说文解字》一书的研究概况。
唐代时,李阳冰对《说文字解字》进行过整理。南唐到北宋,徐锴、徐铉兄弟二人先后对《说文》进行过研 究和整理。徐锴的研究旨在疏通许慎的说解,纠正李阳冰之误,徐铉的整理旨在恢复《说文》的原貌。清人研究 《说文》的学者主要有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段玉裁研究《说文》的著作是《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著 作是《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著作是《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文字蒙求》;朱骏声的著作是《说文通训定声》。 清代以后研究《说文》的学者还有黄侃、陆宗达、丁福保、马叙伦等人。 六、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阴阳对转”是指汉语阴声韵、阳声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会相互转化,如“辉”属阴声韵,其声符“军” 属阳声韵,“辉”所以会用“军”作声符,说明在造字者的方言中,“辉”读成了阳声韵,或者将“军”读成了阴 声韵,无论属于那种情况都说明发生了阴阳对转。“阴阳对转”实际还包括入声韵向阴声韵或阳声韵的转化。“阴 阳对转”这一规律是清代学者孔广森首先发现的,后经过章太炎的发展而得到了完善。 八、简述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研究方面的贡献。
时秦人刻的石鼓文属于大篆。 17、六国文字: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使用的文字,其特点是异体多,不够规整。 18、简帛文字: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的文字。目前发现简帛文字主要是战国到东汉末年的遗物。 19、《切韵》:韵书,隋陆法言撰,分韵部 193 个。 20、早梅诗:明人兰茂所写的五言绝句,每一字代表了明代云南官话的一个声母。具体内容是:东风破早梅,
义关系和揭示《说文》的体例。桂馥的著作是《说文解字义证》,该书侧重于字义的证明。王筠的著作是《说文
句读》、《说文释例》和《文字蒙求》,《句读》侧重于断句的研究,《释例》侧重于体例的研究,《蒙求》侧重于形
体结构的研究。朱骏声的著作是《说文通训定声》,该书旨在形音义的综合研究。清代以后研究《说文》的学者
十二、将下列著者名与书名连线。
陈彭年
《切韵》
周德清
《说文解字义证》
陆法言
《汉语音韵学》
王力
《韵略易通》
桂馥
《说文句读》
兰茂
《广韵》
王筠
《中原音韵》
十三、简述中古声调到今音的重要变化。
平、上、入三声。
要点共三,即:平分阴阳、全浊变去、入派四声。
十四、简述甲骨文出土及研究的概况。
甲骨文于 1899 年被发现,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金石学家王懿荣。小说家刘鹗第一个将收集到的甲骨
《说文解字系传》 《说文解字》 《六书音韵表》
《诗声类》 《音学十书》
十、简述《说文解字》一书的内容及后人研究该书的简况。
1、《说文解字》是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的工具书,作者是东汉代许慎。全书 30 卷,收字 9353
个,收重文 1163 个,说解共 133411 字,归纳出部首 540 个。《说文解字》对部首的排列原则是“据形系联”和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阳声韵:以鼻音结尾的韵母传统音韵学上叫阳声韵,如:[am]、[en]、[iŋ]。 2、系联法:根据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的原理归纳反切上、下字,将声母相
同的切上字归为一类,韵母相同的切下字归为一类,这种方法叫做系联法。
3、《韵镜》:早期韵图之一,作者不详。《韵镜》用声韵配合表的形式展示了中古的声母、韵母及其配关系。
片选拓著录成《铁云藏龟》一书。孙贻让第一个研读《铁云藏龟》并写出了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契文举例》。
罗振玉经过多年调查,发现了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安阳小屯村,同时对甲骨文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和考释工作。
王国维对甲骨文的考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甲骨文发现了商代晚期殷王的世系,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殷
王世系的真实性,同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其后在郭沫若、董作宾、唐兰、于省吾、陈梦家、李学勤、裘锡圭等
8、石鼓文: 春秋时期秦人刻在十个石鼓上的文字,属于大篆。 9、《广韵》:韵书,北宋陈彭年、邱雍等人对《切韵》修订而成。共分韵部 206 个,收字 26194 个。 10、《说文解字注》:文字学著作,清人段玉裁著。该书对《说文解字》一书进行了全面的注解。 11、入声韵:以清塞音结尾的韵母,读音短促。如 at、ak、ap。 12、声纽:传统音韵学对声母的称呼。 13、《七音略》:等韵书,该书用声韵配合表的形式展示了中古的声母、韵母及其配合关系,作者南宋初郑樵。 14、孙诒让:清代文字学家,第一个对甲骨文进行考释工作的人,著作《契文举例》。 15、罗振玉:清代文字学家,在甲骨文出土地的确定及考释、通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6、大篆:古文字的一种,即小篆的前身,笔画比小篆繁复。相传因周宣王太史作《史籀》篇而得名,春秋
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研究方面的贡献共有四个方面:1、古无轻唇音,即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 微”这组音在上古没有,这组音在上古读重唇音“帮、滂、並、明”。2、古无舌上音,即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知、 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没有,这组音在上古读舌头音“端、透、定、泥”。3、古人多舌音,指中古照三这组 音在上古没有,这组音在上古也读舌头音“端、透、定、泥”。4、古影喻晓匣双声,指中古“影喻晓匣”四母在 上古的读音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