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2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实验:表明电容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实验 表明电容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表明电容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2.容抗XC: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容抗 .容抗 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容抗. 3.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和交变电流的频率, .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和交变电流的频率, 电容越大,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电容越大,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1 xc = 2πfc
4.实际应用 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C较大) 通交流、隔直流. 隔直电容器 通交流 较大) 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 (C较小) 通高频、阻低频. 较小) 旁路电容器 通高频
让高频交流信号通过电容,而将低频信号送到下一级 让高频交流信号通过电容,而将低频信号送到下一级z
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和电压关系 的只有电阻 在交流电路中影响电流和电压关系的 除了电阻,还有电感和电容.通过电感和 电容对交变电流影响的分析讨论,我们可 以进一步认识到交流与直流的区别.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 影响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通直流 电源时, 电源时,灯 泡亮些; 泡亮些; 通交流 电源时, 电源时,灯 泡暗些
图3-3-1 - -
1.实验:表明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 实验:表明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 而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而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隔直流、通交流” 2.对电容器 “隔直流、通交流” 的理解 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用绝缘介质隔开, 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因此直流不 能通过. 能通过. 电容器接上交流电源时, 电容器接上交流电源时,自由电荷并未通过极板 间的绝缘介质,只是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 间的绝缘介质 , 只是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 , 电容 器交替地进行充、放电,电路中有了电流, 器交替地进行充 、 放电 , 电路中有了电流 , 表现 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高中物理 第5章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新人教版选修3-2

这种解释是否正确?
将试电笔的笔尖接触220 V交流电的火线上,在电笔尾部 的金属部分和地线间串接一个电容器C.实验结果表明,当C= 20 pF时,试电笔氖管的亮度很弱;只有当C>200 pF时,试电 笔氖管的亮度才能与人站在绝缘物体上用试电笔去测火线的亮 度相当.然而,人站在绝缘物体上与地面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 C是远达不到20 pF的.故上述解释欠妥当.
答案:BC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本质
把交流电源接到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后,当电源电压升高 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极板上聚集,在电路 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原来 极板上聚集的电荷又放出,在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 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是交流“通 过”了电容器,但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 间的绝缘介质.
2.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本质
(1)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自 感现象就不断地发生,而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电流变化的, 这就是线圈的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线圈的 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越 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感抗就越大.
3.电感线圈按匝数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1)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
(2)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
(2011年陕西西安)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相 同的小灯泡,L为直流电阻为零的电感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电源为稳恒直流电源时,灯泡A、B亮度相同 B.电源为稳恒直流电源时,灯泡A比B亮度大 C.电源为交流电源时,灯泡A、B亮度相同 D.电源为交流电源时,灯泡A比B亮度大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讲义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讲义一、引言在电学领域中,交变电流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流形式。
而电感和电容这两个电学元件,对交变电流的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理解它们的作用,对于我们深入掌握电学知识以及在实际电路设计和应用中具有关键意义。
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感是一种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当交变电流通过电感时,会产生一系列有趣的现象。
首先,电感对电流的变化有阻碍作用。
这是因为当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感内部的磁场也随之变化,从而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形象地说,电感就像是一个“惯性元件”,它不希望电流变化得太快。
电感的这种阻碍作用,我们用感抗来表示。
感抗的大小与交变电流的频率以及电感的自感系数有关。
频率越高,电感的感抗越大;自感系数越大,感抗也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电感常用于滤波电路。
例如,在电源电路中,通过串联一个适当大小的电感,可以过滤掉高频的噪声信号,使得输出的电流更加稳定。
另外,电感还可以用于储能和延迟电路。
在一些需要短时间内提供大电流的场合,电感可以先储存能量,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三、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容则是一种能够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当交变电流通过电容时,也会表现出独特的特性。
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容抗的大小与交变电流的频率和电容的电容值有关。
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容值越大,容抗越小。
这是因为当频率较高时,电容在单位时间内充电和放电的次数增加,电流更容易通过电容。
而电容值越大,能够储存的电荷量就越多,对电流的阻碍也就越小。
在电路中,电容常用于耦合、旁路和滤波等方面。
例如,在音频放大电路中,电容可以用来耦合不同级之间的信号,同时隔离直流成分。
四、电感和电容的综合作用在实际的电路中,常常会同时存在电感和电容。
它们的综合作用会使得电路的特性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当电感和电容串联时,会出现谐振现象。
在谐振频率处,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达到最大值。
这种特性在无线电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 第3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图 5-3-3
解析:电源频率增大,有效值不变,则电感的阻碍作用增 大,电感分得的电压增大,灯泡分得的电压减小,则电压表的
示数增大,灯泡的功率减小,电流的有效值减小.
答案:BC
【触类旁通】
2.如图 5-3-4 所示的电路中,L1、L2 是完全相同的灯泡, 线圈 L 的自感系数较大,它的电阻与定值电阻 R 相等.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少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 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 灯泡变暗 图 5-3-6
作用就越大,感抗就越大.
4.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 (1)通直流、阻交流;
(2)通低频、阻高频.
5.两类扼流圈 (1)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很大(几十亨),线圈电阻小,能 起到“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 (2)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为几毫亨,它对低频交流电阻碍 小,能起到“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知识点 2 电容器通交变电流的实质
图 5-3-5
A.图甲中 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
B.图甲中 R 得到的是直流成分
C.图乙中 R 得到的是直流低频成分
D.图乙中 R 得到的是直流高频成分
解析:电容器有“通交隔直,通高阻低”的作用.
答案:A
【触类旁通】
3.如图 5-3-6 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L 为电阻
D.M 为电容器,N 为电感器, 图 5-3-2
L 为电阻
解析:频率越大,电感的阻碍作用越大,电容的阻碍作用 越小,电阻不影响. 答案:C
题型1
高中物理学习细节之交变电流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含解析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了解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含有电感的简单交变电路。
2. 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分析简单交变电路中电容器的作用。
3. 简单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1。
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2。
影响容抗、感抗大小的因素。
【自主学习】一、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实验现象:(1)如图所示,把线圈L与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
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暗些。
(2)在图乙中,保持交流电源不变,而改用自感系数大的线圈,或保持电感线圈不变,而改用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比原来更暗。
1. 感抗(1)物理意义:表示电感线圈对_________电流__________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线圈的___________越大,交流的________越高,感抗越大。
2。
感抗的应用类型区别低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较大较小感抗大小较大较小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把电容器C与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亮。
以上现象说明_______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____________不能通过电容器。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实验现象:(1)如图所示,把电容器C与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再把电容器取下来,使灯泡直接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要比有电容器时更亮.(2)在甲图中,若保持交流电源不变,而改用电容大的电容器,或保持电容器的电容不变,而改用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比原来更亮。
1。
容抗:(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对_________电流________作用的大小.(2) 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电容器的_______越大,交流的_________越高,容抗越小。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只有电阻,而在沟通电路中影响电流和电压关系的除了电阻,还有电感和电容.通过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影响的分析争论,我们可以进一步熟悉到沟通与直流的区分.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感抗: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感抗,用表示.
3、成因:由于交变电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电感上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是阻碍电流变化的.
4、影响感抗的因素: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电感越大,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5、实际应用:
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沟通.
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1、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沟通能够“通过”电容器.
2、对电容器“隔直流、通沟通”的理解
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因此直流不能通过.
电容器接上沟通电源时,自由电荷并未通过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只是
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电容器交替地进行充、放电,电路中有了电流,表现为沟通“通过”了电容器.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电容器对沟通有阻碍作用.
2、容抗: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容抗,用表示.
3、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电容越大,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4、实际应用
隔直电容器——通沟通、隔直流.
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
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c 、 两 次对交 流分 流 , 波效 果 更 好 ,这 样 在输 出 滤 端得 到较 稳定 的直 流 电供 电视 机工作 . 规律 总 结 电 感 的 特 点是 “ 直流 、 通 阻交 流 , 通
受 到 电容器 上 积 聚 的 电荷 的 阻碍 , 电容 器 对 交 流 的 低频 、 阻高频 ” ;电容 的特 点是 “ 交 流 、 直流 , 高 通 隔 通 阻碍作用 可用 容抗 表 示 , 一 Xc
阻低频 ” .本 题解 题 中会产 生 电容 、 电感 作 用相 混 , 中_ 其 厂为交 频 、
例 2 如 图 1所 示是 为
某 电 器 中 电 路 的 一 部 分 ,当
B 电 感 对 各 种 不 同频 率 的 交 变 电 流 的 阻碍 作 用 抗 自由电荷 的定 向运 动 , 而产 生 了 电容 器 对 交 变 . 从 C 同 一 只 电 感 线 圈 对 频 率 低 的 交 变 电 流 的 阻 碍 .
答案 C () 1 电感 对 交 流 的 阻 碍作 用 的大 小
解 析 交 流 的频 率 越 大 , 电容 器 对 交 流 阻 碍 作 用越小 , 流高 频成 分 被 电容 器 C 交 大 量分 流 ( 被 C
规 律总 结
用 感抗 x 表 示 , L, 中 ,为 交 流 频 率 、 X 一2 f 其 L
为线圈 的 自感 系数. 2 低频 扼 流 圈 的 自感 系 数 L很 () 大 , 其 电阻 R很 小 , 直 流 阻 碍很 小 , 对 交 流 阻 但 对 但 碍作用很 大 , “ 直 流 、 交 流 ” 用. 频扼 流 圈 起 通 阻 作 高 的 L很 小 , 阻 也 很 小 , 直 流 和低 频 阻 碍 作 用 很 电 对 小 , 对高频 交流 阻碍 作 用很 大 , 但 主要 起 “ 低 频 、 通 阻 高 频 ” 用 . 子线 路 利 用 不 同 类 型 的 电感 分 离 直 作 电
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刘玉兵)

课 堂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小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其实 结
自由电荷并未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自由电荷并未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只是在交 流电压的作用下,电容器交替进行_____和放电 , 流电压的作用下 , 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 和 _____, 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容抗:表示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容抗:表示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容抗的大小
XC
1 = 2 π fC
电容越小、交流的频率越低,容抗越大。 电容越小、交流的频率越低,容抗越大。 3、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 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
随 堂 练 习
如图所示, 2. 如图所示 , 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变电源 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AD ) 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容抗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 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
(3)实验现象分析——电容通交隔直的原因
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
(3)实验现象分析——电容通交隔直的原因
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
(3)实验现象分析——电容通交隔直的原因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低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心上,匝数多,感抗大 B、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b)高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氧体上,匝数少,感抗小 B、作用:通过低频,阻高频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小结: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低频扼流圈(L大)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 演示实验 (1)实验现象: 通入直流电,灯泡不亮,说明直流电不能通 过电容器,接入交流电时,灯泡亮了,说明 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 演示实验 (1)实验现象: 通入直流电,灯泡不亮,说明直流电不能通 过电容器,接入交流电时,灯泡亮了,说明 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2)实验结论: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1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1.感抗: 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 演示实验 (1)实验现象: 通入直流电,灯泡不亮,说明直流电不能通 过电容器,接入交流电时,灯泡亮了,说明 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2)实验结论: 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
(3)实验现象分析——电容通交隔直的原因
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
(4)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3)实验现象分析——电容通交隔直的原因
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
(4)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结论: 电容器对交流电路存在阻碍作用, 且电容越大、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小。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1.感抗: 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1.感抗: 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 线圈的感抗越大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低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心上,匝数多,感抗大 B、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低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心上,匝数多,感抗大 B、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b)高频扼流圈: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低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心上,匝数多,感抗大 B、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b)高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氧体上,匝数少,感抗小
3.特性: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低频扼流圈(L大) 高频扼流圈(L小)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低频扼流圈(L大) 高频扼流圈(L小)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 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 3.应用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1)隔直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 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 3.应用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1)隔直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2)高频旁路电容:让高频交流信号通过 电容,而将低频信号送到下一级。作用:通 高频,阻低频。
构造 匝数多,感抗大 作用
低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心上, 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氧体上, 通低频,阻高频
匝数少,感抗小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 演示实验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 演示实验 (1)实验现象: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结论: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低频扼流圈: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a)低频扼流圈: A、构造:线圈绕在铁心上,匝数多,感抗大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结论: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对交流电却有。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结论: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对交流电却有。 2.感抗
例 1 如图所示,从 ab 端输入的交流含有高频和 低频成分,为了使 R 上尽可能少地含有高频成分, 采用图示电路,其 L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 解析:因 L 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点,因此 L 的作用是阻挡高频成分;而通过 L 后还有少量的 高频成分,利用 C“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使绝 大部分高频成分从 C 流过。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 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 3.应用
2.容抗 (1)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 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 3.应用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结论: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对交流电却有。 2.感抗 (1)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结论: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对交流电却有。 2.感抗 (1)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4.应用:
构造 作用
低频扼流圈
高频扼流圈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4.应用:
构造 作用
低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心上,
匝数多,感抗大
高频扼流圈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4.应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低频扼流圈(L大) 高频扼流圈(L小)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交流 ,隔直流 通高频 ,阻低频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低频扼流圈(L大) 高频扼流圈(L小)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交流 ,隔直流 通高频 ,阻低频 隔直电容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构造 匝数多,感抗大 作用
低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心上, 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4.应用:
构造 匝数多,感抗大 作用
低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心上, 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氧体上,
匝数少,感抗小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4.应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演示实验 现象: 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灯越暗 结论: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对交流电却有。 2.感抗 (1)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线圈的 感抗越大。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低频扼流圈(L大) 高频扼流圈(L小)